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77章 水下破袭(10)

    佟浩:“此前,针对王海的调查就发生在高源身边,出于本能,他很可能早就准备好退路。如果我们这次拿出高价值情报作为诱饵,就必须考虑到高源携带情报出逃的可能。”

    程潜:“作为隐藏很深的老牌间谍,如果能在出逃之前伺机干上最后一票,这对他个人的日后安排无疑是有利的。从这个角度看,只要诱饵选得恰当,引蛇出洞方案很可能会奏效。”

    郑飞:“如果高源干上这最后一票就选择出逃,他在行动中会不择手段,出手会比较狠,所以,我们在行动中必须重视安全防范问题。此外,在得到确凿证据之前,我们必须考虑到潜伏间谍另有其人的可能性,不能从一开始就假定高源是我们要找的人。”

    佟浩:“现在最能引起特高课注意的高价值目标,莫过于鹦鹉鱼水下破袭行动。不过,将这项绝密计划泄露给嫌疑人,存在的风险可想而知,一旦情况失控,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郑飞:“任何反谍报行动都附带高风险,但在非常时刻,就需要做出非常决断,在局势可控的情况下,我倾向于亮出鹦鹉鱼水下破袭这张牌。”

    佟浩:“我同意,如果我们怀疑错了,高源不会对鹦鹉鱼计划造成任何威胁,如果高源确是叛国者,那就利用这剂让他无法拒绝的猛药,一举将其拿下。”

    郑飞:“现在,我们需要做足功课,下功夫把每个行动细节谋划至完美。出于讨论方便,让我们假定高源就是特高课的潜伏间谍。”

    程潜:“鹦鹉鱼行动正进行得方兴未艾,每过一段时间,东海舰队都会派出有人潜艇,独立验证并记录水下破袭行动效果。考虑到巡视途中可能遭遇日军报复或偷袭,因此派医务人员随行是很正常的事情,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派高源随行。”

    郑飞:“如果从敌特角度考虑问题,你认为高源会在什么时间节点下手?他瞄准的情报目标是什么?”

    程潜:“潜艇返航后的收尾工作比较繁杂,牵涉人员也较多,此时应该是个下手的好机会,而且,我认为下手地点十有八九会在岸上。至于情报目标,我想最直接的高价值情报就是潜艇巡查记录,其中不但包括了虎鲸突击旅水下破袭行动效果,而且涵盖了破袭手段等情报,这对日本海军评估大太法师网毁损情况时,非常重要。”

    郑飞:“你凭什么相信高源不会在潜艇上下手,然后控制潜艇逃亡呢?”

    程潜:“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可在实际运作中成功概率非常低。由于嫌疑人携同伙登上潜艇的概率极低,他也不太可能持有武器,用速效麻醉剂制服一两名水兵是能办到的,但用这种办法控制整艘潜艇绝无可能。因此,他唯一的机会是在刚上岸后不久下手,然后在伺机出逃。作为

    高级间谍,他不会笨到在潜艇上动手,那无疑是作茧自缚。”

    郑飞:“你预计高源上岸后会以什么方式窃取情报?”

    程潜:“虎鲸岛指挥所尽头有个小型作战指挥中心,由于鹦鹉鱼水下破袭行动势如破竹,对人员和装备的需求超出预期,那里就成了鹦鹉鱼行动的大本营。指挥室位于正中央,左侧是个小单间,当有人潜艇执行高风险任务时,海上救护分队会把它作为临时医务室使用。指挥室右侧是个套间,主要用于通讯控制和机密数据存储。临时医务室为高源的谍报行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他很可能会设法制服通讯兵,然后直接带走数据。”

    郑飞:“有多少人可随意进出通讯控制室?”

    程潜:“除虎鲸突击旅驻虎鲸岛指挥官外,有六名官兵有权进入通讯控制室。”

    郑飞:“也就是说,嫌疑人要想获取鹦鹉鱼行动相关情报,他必须从这六名官兵中寻找目标,设法从其中一人那里获取动态视网膜3d图像和电子钥匙。”

    佟浩:“高源是医生,做到这点并不难,他可用速效麻醉剂使目标丧失抵抗能力,然后扫描眼底即可。虎鲸岛上的电子档案都采用模块化存储媒介,他进入电子档案室后,只要拔出正确的模块就行。”

    郑飞:“嫌疑人在虎鲸岛上得手后,你们认为他最可能的出逃方式是什么?”

    程潜:“目前,虎鲸突击旅正实施大规模水下破袭行动,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高源从空中或水面逃亡的成功率极低,唯一可行的逃亡路径是使用水下通道。由于日军潜航器进入虎鲸岛十二海里领海风险极高,它只能潜伏在虎鲸岛领海基线之外伺机接应。所以,高源需要设法在水下潜行至少十二海里,才能与在那里等候的日军潜艇会合。”

    佟浩:“这只是一种推测,我们无法准确判断嫌疑人的实际出逃方式,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需要在虎鲸岛指挥所内外安装监控系统。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在虎鲸岛周边预先部署空中和水下警戒力量,以防发生意外。”

    会议达成共识后,郑飞与戴勇、黄龙和陈栋一同进行了磋商,他们决定秘密做好部署,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届时,海雕情报营将派出空中和水下侦查力量,实时监控虎鲸岛和黄鲸岛海域;海鹰空勤营将像往常一样,派出歼击机编队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确保虎鲸岛海域的制空权。

    同时,黄鲸岛上的反潜直升机也将随时待命;海豚突击营将派出水面舰艇和攻击型潜艇,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确保虎鲸岛海域的制海权。

    郑飞和戴勇判断,虎鲸岛有虎鲸突击旅的陆战部队,而且岛上部署着立体监控网,无论是否携带重要情报,嫌疑人从这个孤岛安全撤离都绝非易事。所以,赤城号航母

    战斗群很可能以某种方式在海上制造事端,以此吸引虎鲸突击旅的注意力,从而为高源安全撤离虎鲸岛创造条件。

    萧瀚认为,郑飞和戴勇的判断是一种极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尽管虎鲸突击旅拥有不少重装备,可多数是为海上突击设计的,如果赤城号前来搅局,在外海对付它还真有些力不从心。萧瀚决定向江苏号航母战斗群求援,请求他们保障虎鲸岛外海安全,特别是水下安全。

    根据萧瀚提出的请求,杨帆司令员重新规划了战斗群的巡航路线,他同意舰队掉头南下,在萧瀚所需时间段内,抵达赤鲸岛以东水域。

    此时,赤城号麾下多数水面舰艇都在日本列岛以东海域活动,所以江苏号在这片水域滞留有个好处,一方面通过剑指横须贺军港,让赤城号有所顾忌,另一方面拦住赤城号去路,迫使它都走些冤枉路,为虎鲸突击旅争取时间。

    根据杨帆的命令,江苏号麾下的三艘潜艇悄悄脱离了战斗群,丽水号磁流体动力潜艇进入虎鲸岛西南海域,两艘攻击型无人潜艇则分别进入虎鲸岛东南和东北海域。

    除了防范和拦截日军潜艇这个明显意图外,一旦虎鲸岛方向出现险情,这三艘潜艇可从水下协助破解危机。在虎鲸岛西北方向的确开了个口子,但这个方向朝向大陆沿海,出问题的概率极低。

    现在,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重要决定要做,假定在这次反谍报行动中拿到铁证,确认高源是日军潜伏间谍,那就必须在行动之前决定他的命运,这不但需要在抓捕、击毙或放走之间做出抉择,而且必须时限完成相应的准备和部署。

    实际上,对于高源的处理问题曾有过不止一次的讨论。程潜主张采用对付王海的同样手段,故伎重演,放走高源,让他带走一些数据和情报,与王海窃取的情报遥相呼应,继续误导日本海军和特高课,这在日后海上战中,有助于营造对我方有利的局面。

    佟浩一直力主现场抓捕,他提出了三个主要支持理由:第一,抓住嫌疑人,就有机会确认他身边是否还有其他同伙儿;第二,了解他窃取情报的性质和内容,对损害进行评估或补救;第三,了解特高课的海上谍报手段,修补我方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程潜和佟浩各持己见,提出的理由也无懈可击,因此他们的主张只代表不同取向,并不存在对错之分。起初,郑飞更倾向于采纳佟浩的主张,除了佟浩阐述的三个理由之外,假如特高课高级军事间谍的身份得以确认,郑飞就不得不考虑到高源的经验和潜能可能造成的影响。

    何况,高源在虎鲸突击旅服役多年,他对突击旅的活动规律、装备和海上突击能力、指挥员的思维方式等了如指掌,一但放虎归山,高源拥有的这些经验和

    能力也极具价值。

    然而,程潜的主张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无论高源有多大能耐,一旦暴露,他的价值将变得非常有限而且可以估量。如果放走高源,就能通过他输送给特高课误导情报,这无疑会影响到隐蔽战线的态势。乍一听起来,这似乎有些务虚,可郑飞心里清楚,只有努力打造这些软实力,才能在未来的博弈中抢占先机。

    如果接受程潜的主张,那就意味着虎鲸中队需要先行一步,事先准备好一套“真实可信”的假数据,作为反谍报手段误导日本海军。好在虎鲸中队已经积累了相关实战经验,预计编辑核心数据没有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

    最后,郑飞决定故伎重演,在高源顺利拿到假数据的情况下,放他一条生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