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75章 水下破袭(8)

    完成特定区域信号源标测后,039u潜艇将重新规划航线,对所有标测点进行确认。然后,在信号发射源处担任警戒的无人潜航器开始行动,它们同步投送微型炸弹,每次拔除大太法师网的一个神经末梢。

    随着时间的推移,破袭大队摧毁的神经末梢越来越多,五个破袭大队共享信息,它们按照九宫八卦阵分布特征开展水下破袭协作,沿着这些神经末梢顺藤摸瓜,不断在更高层级和更大区域内破坏大太法师网。

    水下破袭行动进行两周后,日本海军开始注意到虎鲸岛海域的异常情况。海豚突击营的一艘潜艇离开虎鲸岛军港,执行例行的水下战斗巡逻任务,从赤城号航母上起飞的反潜侦察机一路跟踪,可这艘潜艇早已驶过黄鲸岛,大太法师网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发回声呐探测信号。在舰岛内作战指挥室的3d声呐屏上,川岛再也看不到虎鲸突击旅出入虎鲸岛的行踪。

    早在十天前,川岛就通过大太法师网看到那几艘老旧039u潜艇,可这些潜艇总是在虎鲸岛水域兜圈子,丝毫没有外出执行任务的迹象,川岛很快就对它们失去了兴趣,直至039u潜艇从声呐屏上彻底消失,他也没有特别在意。直到今天,川岛恍然大悟,他终于意识到那些039u潜艇在干什么了。

    在赤城号航母上,川岛大发雷霆,气的暴跳如雷。可东海舰队已经收复虎鲸岛及附属岛屿,且部署了强大的防御力量,即便是狂妄不可一世的赤城号航母战斗群,也不敢轻举妄动,川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太法师网被蚕食掉。

    一想到今后几个月必然发生的情况,川岛就更是气急败坏,由于在公海大规模布设水下监控网原本也不符合国际法,即便这些特殊的039u潜艇编队驶离虎鲸岛领海基线,日本海军也没有理由阻止虎鲸突击旅的水下破袭行动。

    虎鲸岛水域的水下破袭耗费了一个多月时间,随着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与日俱增,大太法师网在东海水域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鹦鹉鱼特别行动组及时更新算法,将其加载到破袭大队的智能系统中,在参战各方的集体努力下,鹦鹉鱼行动效率越来越高。

    完成虎鲸岛和黄鲸岛的水下破袭任务后,赵虎指挥破袭大队挥师东进,抵达赤鲸岛海域继续扩大战果。一周后,赵虎指挥破袭大队掉头南下,剑指宫古海峡。此时,川岛再也坐不住了,他冒险派出四架反潜机和两艘常规动力潜艇,赶往039u潜艇编队所在水域,试图干扰虎鲸突击旅的水下破袭作业。

    可赤城号麾下的反潜机都是些大块头的家伙,潜艇就更是重炮手,如果对付东海舰队的大型舰艇,它们可谓势均力敌。当它们需要对付成群结队的超小型无人潜航器时,反潜

    机和潜艇就很无奈。摧毁一艘微型潜航器不是问题,可同时对付数百艘就显得力不从心。

    其实,赤城号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还是成本问题,日本海军现役深水炸弹或反潜鱼雷威力较大,全部是用来对付大型潜艇或水面舰艇的,一枚发射出去,其直接成本至少抵得上二十五艘无人潜航器。如果以这种打法,虎鲸突击旅倒是乐见其成,以百分之四的成本消耗掉赤城号航母战斗群的攻击武器,这无疑是一笔极划算的买卖。

    果然不出所料,赤城号派出的反潜机和潜艇没有发动攻击,在目标海域滞留一小时后,它们只好返航。面对大太法师网固有的安全缺陷,川岛也无可奈何,

    在水下网络设计伊始,日本海军没有预见到虎鲸岛会在和平环境中易主,其决策者也确实低估了东海舰队的创新能力,他们没料到虎鲸突击旅会找到行之有效的破袭手段。否则,在建造时多花些时间和成本,增加必要的反破袭能力,或许就不会有今天。

    其实,川岛不仅在这个问题上吃了后悔药,他在宫古海峡做出的本能反应,却让他更加追悔莫及。向宫古海峡派出反潜机次日,川岛忽然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间犯了个低级错误。

    昨天,赤城号收到大太法师网发回的监控情报后,川岛当机立断派出反潜机和潜艇,径直前往五艘039u潜艇活动水域。然而,虎鲸突击旅也早有防护预案,四架反潜机刚从赤城号甲板上升空,海雕情报营的海上侦察机就及时发出预警。

    由于039u是从老旧的有人潜艇改装而来,一旦受到日军先进的现役反潜机和潜艇攻击,其生存概率极低。接到空中预警后,赵虎命令所有039u撤回到最近的临时避难所,关闭所有动力和通讯系统,进入静默状态。

    与此同时,两架黑雕-10a无人歼击机从虎鲸岛军用机场起飞,在一架歼-50a有人长机的引领下,全速赶往五艘039u潜艇所在海域,为其保驾护航。海鹰空勤营很快派出一架海狼-s6a反潜机,加强宫古海峡水域的反潜能力,防止日本海军从水下攻击039u潜艇。

    这四架反潜机和两艘常规动力潜艇巡视海域,恰好是大太法师网所在水域,川岛一心想着要赶走039u潜艇,可他似乎忘记了039u潜艇执行任务的性质。

    这个不经意的疏忽恰好给水下破袭大队提供了指引,日军四架反潜机和两艘潜艇刚刚返航,五个破袭大队共一千二百艘微型无人潜航器,一同扑向日军反潜机和潜艇滞留水域,它们很快找到了大太法师网所在位置,彻底清除后患。

    趁着日军反潜力量缺席的有利时间窗口,五个破袭大队联合作业,很快打掉了部署在这片海域的水下声呐网。结果,川岛

    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加快了虎鲸突击旅的水下破袭速度和效率。

    照着这个速度进行下去,要不了多久,大太法师网就会损失殆尽,日本海军对此头痛不已,可就是此束手无策。继续派出反潜机和潜艇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先不说它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水下破袭行动的进程,但在实际效果上,日军的反潜努力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大太法师网所在方位。

    就在鹦鹉鱼水下破袭行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时,反谍报科派出的两名外勤特工分兵两路,他们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以杭州和福州为中心同步展开调查,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实验室设备零售商和批发商。

    每到一处,他们不厌其烦地查看一年内采购超声混合器所有客户名单,对可疑人员身份进行查证,最后让销售人员鉴别十七名嫌疑人照片。

    两名特工的足迹遍及杭州和福州的大街小巷,他们仔细调查了所有可能销售超声混合器的商家,可未能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所有个人买家与鲸突击旅或东海舰队没有任何瓜葛,排查机构用户也没有发现任何疑点。难道是反谍报科判断错误?还是调查方向有问题呢?

    其中一名外勤特工叫廖渲,今年二十八岁,他曾在陆战队当过四年侦察兵。廖渲脑子聪明,视角独特,天生就是做侦查员的材料。就在调查陷入僵局之时,廖渲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假如嫌疑人就是从当地获得了超声混合器,自己为什么找不到线索呢?为此,廖渲特地拜访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分局,他找到了刑侦队长段毅。

    廖渲:“在杭州辖区内,用什么办法能合法获得实验室设备,但又不会显露个人身份呢?”

    在很多时候,正确的思路比不辞劳苦更加重要,假如能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正确问题,答案有时会自然浮出水面。这次,廖渲的问题恰好问到了点子上。

    段毅想了想说:“最简捷的办法就是注册个小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采购。”

    廖渲:“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在杭州注册公司吗?”

    段毅:“是的,只要是中国公民,出示法规要求证明文件并履行相关手续,就可以在杭州注册公司。”

    廖渲:“注册申请应该经过严格审查吧?”

    段毅:“当然需要。不过,个体公司或小型经营公司只需通过一般性审查,如果经营范围不涵盖特殊许可内容,经营物品也不涉及危险品或管制品,审查起来会比较简单。”

    廖渲:“审查内容涉及法人背景情况吗?”

    段毅:“仅限于刑事和金融犯罪记录,除非涉及军工或敏感技术,这类审查不会涉及安全审查。”

    廖渲:“那么,公众能接触到这些信息吗?”

    段毅:“当然,公众有知情权,在网上就能查到这些信息,不过,查阅者必须先

    实名注册才能查询。”

    廖渲:“如果嫌疑人不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去注册公司,预计核查这些公开信息也不会有直接收获。”

    段毅:“这类审查虽然是一般性核实,但身份核实使用的信息都源自公安部数据库,造假并非易事。倘若你的嫌疑人通过注册公司掩人耳目,就不能排除借用他人身份的可能性。”

    廖渲:“果真如此,我可以预先设定筛查标准,显著缩小排查范围之后,再调出法人背景资料,与我的嫌疑人进行交叉比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