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68章 水下破袭(1)

    对于日本海军来说,整个东海都进入了多事之秋,继失去虎鲸岛之后,琉球群岛也进入了巨变的前夜。琉球独立联盟下属的秘密行动队非常活跃,强化了针对日军的情报搜集工作。为应对这个心腹大患,特高课强化了对琉球独立联盟的围追堵截。

    秘密行动队麾下的东京课是个高效运作的秘密谍报组织,经过多年的努力,东京课在日本列岛建立起发达的谍报网络。面对特高课的围追堵截,东京课还是成功截获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情报,其内容表明,日本海军正在密谋先偷袭虎鲸岛,而不是最初判断的登陆琉球群岛。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特别是在琉球独立进程中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琉球独立联盟把这份情报及时转给了对日情报处。

    关诚决定主动出击,积极推进主动防御策略,在秘密战线上支持琉球独立运动,从战术上牵制日军海上力量,大幅提升其攻击虎鲸岛的战略成本。在秘密行动队的掩护下,程潜指挥多个情报组渗透到琉球群岛,邱屿少尉率领的三人小组就是其中一个。这些情报组的任务是勘察琉球主岛地形地貌,为支持琉球独立运动提供情报基础。

    为防止特高课发现其踪迹,邱屿小组辗转抵达菲律宾,在当地改变身份后化整为零,分兵两路抵达奄美大岛和八重山岛,最后在琉球主岛会合。在秘密行动队的帮助下,邱屿很快站稳脚跟,使用化名松本积极开展情报搜集活动。

    在七周时间里,邱屿小组成员的足迹遍及琉球主要岛屿,完成岛屿地形实地勘察后,他们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反登陆作战计划,这对琉球民兵团和秘密行动队的帮助非常大。

    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后,邱屿小组准备撤离,就在一切都毫无悬念的最后时刻,邱屿却犯了一个致命的低级错误。当时正值傍晚时分,邱屿的落脚点离渔港很近,他决定独自到海滩散步,顺便巡视渔港内情况。

    这个渔港并不大,从停泊在码头渔船吨位判断,港内吃水不会很深,预计只能停泊导弹快艇或轻型船坞登陆舰。此时,渔港内很少见到人,邱屿在那里转了两圈儿,他把看到的情况默默记在心里,打算回去后根据记忆描绘出渔港布局。

    当他从渔港尽头向回折返时,一条渔船进入码头,船头站着一位硬朗的老渔翁,他熟练地用甩出缆绳,一下子就套住了码头上的木桩。等渔船停稳后,老渔翁开始往码头上搬鱼篓,看见他吃力的样子,邱屿连忙跑上去搭把手儿。

    老渔翁十分感激,他想请邱屿到船上喝杯清酒,邱屿婉言谢绝了,可老渔翁硬是拉着他不让走,然后回到摇晃的鱼船上,亲自为邱屿泡了壶乌龙茶。

    实在是盛情难却,

    再加上芬芳四溢的乌龙茶,想想今晚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邱屿索性坐在船头陪老渔翁喝起茶来,他也想借这个机会,从老渔翁口中了解一些海上的情况。

    刚沏好的乌龙茶香气扑鼻沁人心脾,两人萍水相逢,也就自然聊起了茶叶。老渔翁精通茶道,一提起茶叶就来了兴致,邱屿对茶叶的知识比较有限,说起茶叶历史,他就只有听的份儿。

    老渔翁说乌龙茶算半熟茶,在古代中文词语里,乌龙是糊里糊涂的意思,虽说日本是世界乌龙茶的主要消费国,但乌龙茶最初起源于中国福建,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中国,乌龙茶属贡茶或御茶,说得上是货真价实的上品。

    老渔翁一口气讲了半个多小时,邱屿没想到,一片小小的茶叶竟然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到乌龙茶,老渔翁不仅能讲出它的历史故事,而且还能说上几句和乌龙茶有关的闽南话,虽说日本口音浓重,但说慢了竟然也能听得懂。

    邱屿深深地被老渔翁的茶叶故事吸引着,他听得很开心,在不经意之间,邱屿竟然也随口附和了两句地道的闽南方言。当时,这一老一少聊得悠闲自得,邱屿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口误,老渔翁似乎也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反正大家说得都是乌龙茶。

    可邱屿万万没想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这两句闽南方言说得太地道了纯正了,如果不是在福建地区长大或在那里长期生活,他是无论如何不会把当地方言说得如此地道。根据其发音特点,老渔翁准确判断出这两句方言源自闽南乌龙茶种植区。

    当时,老渔翁什么话都没说,但脑海里已经得出了结论,眼前这个松本不会是琉球人,更不会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而很可能是在闽南地区长大的中国人。果真如此,那这个松本很可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间谍。

    其实,这位老渔翁原本也不是什么打鱼的,他是特高课的高级特工,此次扮成渔民独自行动,主要是为了监控琉球复兴党在海上的联络情况,在渔港内遇到邱屿也纯属偶然。收到老渔翁的报告后,特高课当即在邱屿住所周围布控,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次日上午,邱屿小组三名成员按计划来到机场,打算搭乘菲利宾航班飞往马尼拉。在邱屿前面通关的两名组员没有遇到任何问题,可海关人员却以证件存疑为由拦下邱屿,并告知他暂时不能离开琉球。邱屿这才如梦初醒,可惜后悔晚矣。

    在缺乏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邱屿想要安全离开琉球已不太可能。因特高课盯得太紧,他住进机场附近一家快捷酒店后,就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络,进入沉睡状态。邱屿知道,等他的两名组员安全返回总部时,反谍报科

    自然会了解他的处境。

    听到程潜报告的情况后,郑飞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他知道特高课在琉球根基深厚,在当前实施营救计划只能是自投罗网。这时,郑飞想到了戴勇,他知道海雕情报营在琉球群岛上一直非常活跃,他决定当晚顺访黄鲸岛,先找戴勇商议营救计划。

    简单介绍过邱屿的处境后,郑飞说:“抛开邱屿的疏忽大意暂且不谈,特高课把高级特工部署到普通渔船上,而且指向性明确,这非比寻常,在过去几年中都不曾发生过类似情况。这只能说明,特高课针对琉球的情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其触角正伸向琉球各个角落。”

    戴勇:“在没有重大事件作诱因的情况下,特高课突然在琉球群岛张开大网,说明日本海军可能要动手了。尽管其真正目标尚不明确,我觉得十有八九与琉球群岛或虎鲸岛有关。”

    郑飞:“邱屿在琉球群岛的处境险恶,撤离路线被特高课堵死,我们得尽快想出营救办法。你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吗?”

    戴勇:“海雕情报营的确有情报人员在琉球群岛活动,可这件事情很麻烦,特高课这次采取了人盯人的近身监控措施,如果我们的情报员出手相助,也将面临同样风险,弄不好就会落入特高课撒下的大网中。”

    郑飞:“我想,特高课没有立刻抓铺邱屿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放长线钓大鱼,通过跟踪邱屿锁定他接触的目标,然后将其一网打尽。”

    戴勇:“既然无法实施紧急撤离预案,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让邱屿安心留在琉球主岛,从执行秘密任务改为公开活动,以此扰乱特高课的视线,让敌人搞不清楚邱屿执行任务的性质和意图。这样一来,特高课可能会把收紧的网放松些,给邱屿一个表演的舞台。”

    郑飞:“这倒是个可行方案,只要能争取到时间,我们就会找到营救办法。我可让邱屿利用国际人权组织观察员的身份,继续在琉球群岛公开活动,高调接触各界人士。这样一来,邱屿在琉球的活动就可能有多种解释,在没有拿到确凿证据之前,估计特高课暂时不会对邱屿采取强制措施。”

    戴勇:“如果特高课认定邱屿是我军谍报员,他转为公开活动必然会扰乱敌人的视线,从而加深特高课对我军介入琉球事务的担忧,这有助于阻止日本海军进犯虎鲸岛。好吧,我们就这么办,我会立即联络在琉球活动的情报人员,让他们特别关注岛上的动向,在危急时刻,他们或许能助邱屿一臂之力。”

    郑飞:“从琉球当下的动荡局势看,这个火药桶已经到了爆发前的临界点,有必要提醒仍在琉球活动的情报人员,提醒他们务必提高警惕。”

    特高课在琉

    球群岛异动引起了郑飞的高度警觉,在长期的反谍报生涯中,郑飞逐渐培养出了超出常人的第六感,他隐隐地感觉到,特高课近来实施的一系列谍报活动,似乎不像是孤立事件。特别是王海间谍案,这些事件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可郑飞对雷达的了解还局限于用途和工作原理,他想知道云豹-qe接口数据的实际价值。恰好借着拜访求龙山咀的机会,郑飞咨询了吴畅的意见。

    吴畅认为,虽然雷达接口数据属于绝密信息,但云豹-qe毕竟掌握在虎鲸突击旅手中,在缺少雷达实物的情况下,特高课窃取这些数据无非有两种企图:一是日本海军计划开发类似型号的复合早期预警雷达,窃取核心工程数据可为其开发工作提供参考;二是日本海军计划以某种方式获取云豹-qe,掌握接口数据是有效使用这部雷达的前提条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