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67章 深海神盾(12)

    苏木:“氟烷脂溶性非常高,属于强效吸入性麻醉药物,它对呼吸道粘膜没有刺激性,所以吸入者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这种物质不稳定,遇到光和热都会分解,所以必须在使用前新鲜配制。”

    鲁涛:“攻击者使用的剂型也不存在疑问,它显然是喷雾剂,这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剂型,比如喷鼻剂或高档香水,大多数人都有过某种体验,但攻击者使用的喷雾剂却极不寻常。”

    鲁涛重放了电子监控室里的监控录像,他把画面锁定在王海行动时那一瞬间。鲁涛解释道:“当时两名官兵采取的都是坐姿,相距大约两米,攻击者是站姿,与两个目标的距离大致相等,约一米左右。喷射路径是从攻击者腰部至目标面部,喷嘴离攻击者自己的口鼻部位约五十厘米。”

    程潜:“攻击者使用了喷雾剂,鉴于当时攻击者和目标所处环境,这应该属于正常姿态,这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吗?”

    鲁涛:“喷射出的药物与射出的子弹不同,喷雾不会直接命中目标,它必须先挥发,然后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脏,然后再通过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最后循环至大脑发挥作用。在喷射角度和力量掌握得比较理想的情形下,喷雾在目标口鼻处浓度最高,但从脱离喷嘴那一刻起,药物在整个喷射途中都会迅速挥发。”

    苏木:“你的意思是说,攻击者和被攻击者有同样的机会吸入麻醉气体,只不过被攻击者吸入量更高而已,攻击者并不会因此幸免。从监控画面看,攻击者两次喷射强效吸入性麻醉剂,两名官兵当即中招失去意识,但攻击者却丝毫没受到任何影响。”

    程潜:“我注意到在喷射瞬间,攻击者用左手捂住了自己的鼻子,这应该能阻止他自己吸入过量药物。另外,很多化学物质都有解药,或许攻击者预先服用了某种解药。”

    鲁涛摇摇头说:“用手捂住鼻子,同时屏住呼吸,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充其量也只能是防止过量吸入。我们不要忘记,氟烷挥发性极强,麻醉剂很快就会扩散到整个房间,所以单靠捂鼻子是挡不住的。”

    苏木:“很显然,攻击者喷出的麻醉药物与众不同,它的鲜明特点是作用区域非常局限,主要集中在被攻击者口鼻附近区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强挥发性药物不会在室内广泛扩散。”

    鲁涛:“这个判断合乎逻辑,我大致估算了药物喷射路径,全程约一点二米,喷射路径终点距离目标口鼻处约十厘米,而距离攻击者自己的口鼻处约五十厘米。这意味着,攻击者能精确控制麻醉气体在空间的扩散半径,即大于二十厘米,但小于四十厘米。”

    苏木:“这个估计是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被攻击者失去意识,而攻击者自己却安然

    无恙。”

    鲁涛:“制备这种靶向剂型的难度极高,不是一般人或机构能做到的。”

    苏木:“还有,氟烷本身不稳定,通过喷雾方式在瞬间释放足量的氟烷,而且要求药效持续十分钟以上,只有速效加上缓释才能做到,速效让药物立即发挥作用,缓释让其作用维持一段时间。换言之,这种剂型总体上是不稳定的。”

    鲁涛:“是的,喷雾剂须在使用前新鲜配制,而且是越新鲜越好,储藏时间不会超过几个小时。考虑到虎鲸岛所处特殊位置,除非是空运或空投,否则这种喷雾剂不太可能事先从外界获取。这个技术判断十分重要,这意味着,制备喷雾剂的实验室不会离使用地点太远。”

    郑飞:“你是说实验室可能就在虎鲸岛或其附属岛屿上?”

    苏木:“也可以是在附近海域活动的舰艇或船只。这类实验室可以非常小,有几平米船舱就够用了。”

    郑飞:“那制备这种剂型需要什么特殊设备和条件?”

    苏木:“这要看剂型的理化形态,在缺乏喷雾样本的情况下,暂时还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所以我只能给你一个合理的推断。这种特殊剂型很可能使用了某种脂质体,它应该对光或温度特别敏感,当脂质体破裂时,就会即刻释放速效麻醉气体。”

    程潜:“脂质体是什么物质?”

    鲁涛:“脂质体就是双层卵磷脂分子包裹的微球,鸡蛋黄儿就富含这种物质。把卵磷脂放到液体里,在一定条件下用超声波搅拌混合,就会形成微小液滴,同时把化学物质包裹其中。在使用时,脂质体不断破裂,从而释放出化合物。大家都听说过芬芳四溢,香型持久的法国香水吧?它就是用脂质体制备而成。”

    苏木:“但这种喷雾与高档香水不同,我猜想喷雾器内一定是低温或高压环境,以此来稳定这种特殊剂型。回答郑科长刚才提出的问题,假定这种喷雾剂的确使用了脂质体技术,那就至少需要超声混合器、制冷机、压力灌装机等设备。”

    程潜:“从哪里能搞到这些设备?”

    鲁涛:“这些都是实验室常用设备,实验室或医务室就可能有制冷机和压力灌注机。而且有些实验条件可以土法上马,比如说,如果没有制冷机,可用干冰替代,如果没有压力灌注机,可用氮气瓶改装。唯一缺少的就是超声混合器,特别是数控或带制冷功能的超声混合器。”

    郑飞:“超声混合器体积有多大?容易获得吗?”

    苏木:“如果带制冷功能,最小的超声混合器体积约两升,可在通用实验室设备分销店买到,或借用大学实验室设备。如果不带制冷功能,其体积就更小,也更容易获得。”

    程潜:“刚才两位专家都说过,这种喷雾剂采用特殊剂型,其制备难度很高,可所

    需设备都是通用型实验室设备,听起来也不复杂,制备这种剂型究竟难在哪里呢?”

    鲁涛:“制备这种特殊喷雾剂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手艺,通常需要进行大量摸索和试验,才能找到最佳工艺条件和配比。”

    程潜的问题一下子提醒了郑飞,他调出了王海的背景资料,请鲁涛和苏木进行专业评估。

    两分钟过后,苏木说道:“不用看了,根据此人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判断,他不具备制备这种喷雾剂的基本能力,对这点,我敢打保票。”

    苏木的评估得到了鲁涛的支持,可程潜还是心存疑虑,他说:“这个人可不简单,有时不能用常理判断。比如说,从他的培训和工作经历看,他根本不具备操控电子和雷达设备的能力,可他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专业。”

    鲁涛:“生物化学技巧是建立在大量实践和经验基础上的,制备这种喷雾剂无法通过培训获取,他必须在实验室里亲自动手,至少也需要三两年的工作经验。”

    苏木:“由于制备过程变异较大,这就需要丰富的经验来把控,并通过严格检验来控制质量。所以,假定你的嫌疑人确实是名卫生员,即便他受过相关培训,他不太可能拥有制备特殊喷雾器的能力。”

    对郑飞来说,苏木和鲁涛的专业评估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这种特殊喷雾剂需要新鲜配制,而王海又不具备这种技术能力,那他一定有同伙儿。尽管其同伙儿不一定在虎鲸岛上,也可能根本不是什么现役军人,但其潜伏地点应该离王海不远。

    此外,既然超声混合器是必须设备,在事发前几小时内,喷雾剂制备者就必须能接触到它,虽说从医务室到最近的大学校园并不远,往返只需两小时,可临时借用设备缺乏时间上的保证,而且很难确保在行动前能用得上。

    据此,郑飞得出了两个基本判断:第一,王海有同谋,此人在王海行动之前制备了喷雾剂,并及时提供给他;第二,既然超声混合器体积很小且易得,那此人十有八九购买了这种设备。尽管目前还缺乏起码的证据,但这应该是比较合乎逻辑的推断。

    考虑到超声混合器属于通用实验室设备,丝毫没有必要舍近求远从异地购买,从虎鲸岛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手段判断,制备喷雾剂的人最可能从杭州或福州一带采购设备。

    考虑到实验室设备零售商数量有限,郑飞决定派陆情组前往杭州和福州调查,排查对象是半年内登上过虎鲸岛,且去过杭州或福州一带的所有人员。如果找不到线索,再扩大排查范围。

    佟浩当即从陆情组抽调两名外勤特工,带上符合条件的排查对象名单和照片,赶赴杭州和福州地区。他们打算先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络,由他们出面从供应商处获取采购人员名单和监控录像,然后就地进行比对。

    眼下,这是反谍报科获得的唯一重要线索,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必须尽全力排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