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54章 海底捞月(8)

    孙霖:“通常意义上的电磁脉冲炸弹确实无法做到,所以电磁脉冲炸弹必须严丝合缝地附着到艇身上,完全排除海水干扰电磁波。当炸弹定向爆破时,低强度电磁脉冲会关闭潜艇电力供应和电子系统,使其暂时丧失航行和探测能力,重启系统后,潜艇电子设备功能将恢复正常。”

    徐烁:“这是比较理想的攻击武器,其缺点是能量低,因此需要把几枚电磁炸弹放到设备附近区域,让它紧贴潜艇爆炸才能奏效。”

    霍达:“使用低强度电磁脉冲炸弹还有一个顺带好处,那就是同时关闭潜艇内部的电子系统,使其无法探测或记录潜艇内发生的事件。”

    徐烁:“赤城号航母战斗群搜集我军水下情报时,它惯用的做法派出单艘有人潜艇执行任务,在危险水域抵近侦察时,母艇通常会搭载两艘小型无人潜艇。所以,我们需要给无人潜艇预留两枚电磁脉冲炸弹。”

    杨澈:“我们可以派三架虎鲸-tuv投送微型炸弹。”

    秦淮:“魔鬼鱼无法下潜到百米以下深度,在这次行动中就无法提供掩护了。”

    陆洋:“依我之见,高拟态红乌贼更实用,让它搭载所需装备在潜艇航道上设伏,当日军潜艇从其上方经过时,红乌贼可连续释放定向电磁脉冲炸弹,并将其粘附到潜艇上。”

    吴畅:“如果使用红乌贼,索性在其体腔内搭载高拟态小乌贼,把定向电磁脉冲炸弹隐藏在小乌贼体内。当日军潜艇经过时,小乌贼可主动寻找攻击靶点。”

    陆洋:“这倒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

    霍达:“定向电磁脉冲炸弹只能对付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日军有人潜艇内还有几十名水兵呢,次声波炸弹可行性到底如何?”

    林渲:“在行动过程中,我们需要让潜艇内的敌人暂时失去意识,不会发现或干扰我们的行动,待行动结束后,这艘潜艇得完璧归赵并且继续使用它。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确保艇内水兵的生命安全,动武显然不是选项。”

    徐烁:“当日军潜艇危险抵近且警告驱离无效时,海鸥电子营在海上多次使用过次声波炸弹,这种非致命武器就是现实的选项。”。

    霍达:“次声波能轻易穿透几米厚的混凝土或重装甲,潜艇根本不在话下,我见识过它的威力,但次声波炸弹平时用得比较少,只能用作动用武力之前的警告手段,实战意义并不大。”

    吴畅:“次声波只伤人,不会损害潜艇上的仪器设备,海鸥电子营使用的次声波炸弹威力较小,只能把潜艇内的水兵震晕,而不会对人体造成永久损害。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兵们会自主恢复意识。”

    博涛:“我们进入潜艇之后要做些什么?”

    林渲:“只需找到火控系统缆线,把微型谍报装置隐藏在那里就行。”

    徐烁:“海雕情报营有现成的全息微型侦测器,绰号‘海瓜子’,它能自动截获通讯信号和电子数据。由于被动信号拾取器不会干扰原始信号的正常传输,因此海瓜子不会轻易被发现。”

    吴畅:“海瓜子体积很小,自身携带的能源也有限,它能胜任长期监控任务或大数据传输吗?”

    徐烁:“海瓜子被动接收信号,自身能耗极低,外壳共形高能电池足以支持它连续工作两周。此外,海瓜子最外层带有特殊吸收涂层,可将弱电磁波转换成直流电。”

    吴畅:“海瓜子截获的信息将以何种方式传输给我们?”

    徐烁:“数据传输完全取决于任务需要,它没有默认传输频度,当需要海瓜子传输数据时,我们可通过潜艇发射一组加密声呐信号,日军潜艇截获这些信号时,会将其录入信息系统进行分析。此时,海瓜子会同步读取这个特殊频率加密信号,触发信号传输功能。”

    吴畅:“可日军潜艇也能截获海瓜子发射的信号呀。”

    林渲:“鲭鲨-3x岁虽带有拖曳基阵,在发射初期,鱼雷仍依赖潜艇指引目标,海瓜子可利用潜艇数据传输机会,把截获的武士-x情报隐藏在鱼雷数据链中。”

    尹鸿:“好吧,假定我们的计划可行,我们如何才能进入日军潜艇呢?”

    徐烁:“这个倒不必过于担心,海狮装备营有多种水下行动装备,或许稍加改良就能投入使用。”

    经过长达五天的研讨,虎鲸中队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行动方案,罗川将其命名为“海瓜子计划”。对于这类复杂而又大胆的水下特种行动,先期验证和贴近实战演练就成了必修课。

    两天后,隶属于海豚突击营战斗序列的一艘潜艇开进求龙坞,用于虎鲸中队模拟演练。这艘常规动力潜艇是专为水下突击设计的,它的机动性和静音性非常强,而且舰艏鱼雷发射管结构与日军潜艇相似。

    赤城号麾下的两艘常规动力潜艇已服役六年,虎鲸突击旅早就掌握了它的内部结构。海狮装备营派出一个班抵达求龙山咀,开始在求龙坞内打造日军潜艇舰艏模型,包括从鱼雷发射管通向火控系统的全程路径。

    潜艇实物给了队员们更多灵感,队员们提出了两个进入敌军潜艇的现实选项:

    第一,霍达和林渲两人潜水抵达失去动力的日军潜艇,由霍达引领并保护林渲进入潜艇,放置海瓜子谍报装置。

    第二,事先在行动海域潜伏一艘微型潜艇,当敌军潜艇失去动力后,我方潜艇抵近日军潜艇。然后,从舱门伸出一个粗大的防水软管,末端吸附到日军潜艇舰艏鱼雷

    发射管,在两个潜艇之间建立安全通道后,双人小组直接爬入敌军潜艇。

    初期演练结果表明,第二个选项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简化了进入敌军潜艇的过程,遇到任何问题或需要支援时,都可利用这个水下通道解决。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最大问题是无法精准控制行动方位,而潜艇速度又相对较慢,临时赶往行动海域是来不及的。此外,两艘潜艇之间的通道会有海水存在,携带抽水装备和水下作业都将增加额外负担。

    相比之下,第一个选项操作起来灵活机动,如果把行动地点选在虎鲸岛海域,甚至可用反潜直升机投送双人小组。经反复验证,虎鲸中队决定采用第一个行动选项。

    日军潜艇模型建好后,霍达和林渲整日泡在那里反复演练,研讨应对策略。林渲教会了霍达安装和伪装海瓜子谍报装置的技巧,以便在林渲意外失去行动能力时,霍达能独自完成任务。

    眼看着海瓜子计划日趋成熟,罗川邀请戴勇和郑飞来求龙山咀,共同商讨行动中的一些关键细节。自从虎鲸中队在求龙坞内建立起秘密基地,海狮装备营四连也踏上了这个僻静的港湾,戴勇和郑飞拜访求龙山咀的次数越来愈多,除了海上协同行动的切实需要外,他们对求龙山咀的自然和安全环境也是情有独钟。

    郑飞首先对该计划标识支持,他说:“我看过海瓜子行动计划,我个人支持这个缜密计划。”

    戴勇:“至于计划实施地点,我建议你们优先考虑赤鲸岛,它位于虎鲸岛最东侧一百一十公里,水下环境适合新式武器海试。再者说,赤城号麾下潜艇在赤鲸岛水域活动频率较高,可在那里守株待兔。”

    郑飞:“嗯,赤鲸岛是虎鲸岛的东大门,既扼守虎鲸岛,又剑指琉球。此外,赤鲸岛水下暗礁林立,适合建设导弹水下发射阵地。正是出于这些原因,在我们收复虎鲸岛之后,日本海军潜艇频繁抵近赤鲸岛执行侦查任务。”

    罗川:“我们在赤鲸岛上有驻军,其中包括两架反潜直升机,可为我们的行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果把水下突击小组部署在赤鲸岛上,一旦先期攻击得手,他们可搭乘反潜直升机入水,灵活机动且不失时机。”

    戴勇:“在赤鲸岛行动还有一个好处,当赤城号麾下的潜艇受到攻击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会是部署在赤鲸岛的反潜直升机,谁让你潜入别人家的后院儿呢!”

    罗川:“不过,守株待兔过于耗时耗力,我们最好能想个办法引诱日军潜艇前来窥探,这有助于控制行动节奏。”

    郑飞:“我们不妨利用一下‘电鳗计划’,只要我们测试水下激光武器,日军空海潜将全员出动搜集情报,赤城号麾下的

    潜艇从不缺席。”

    戴勇:“可以考虑,电鳗计划最后一次测试已是半年前的事情了,这个月再搞一次测试也正是时候。”

    罗川:“电鳗计划的性质是什么?”

    郑飞:“与帝企鹅计划相似,电鳗是个针对日本海军的战略欺诈计划,我也是到了反谍报科才接触到的。六年前,水下激光武器项目在海狮装备营正式立项,代号电鳗,随着开发不断向前推进,水下激光技术离应用似乎越来越近。可张营长他们发现,激光在水中衰减过快,如果延续电鳗计划的技术路线,水下激光武器永远都不会有装备成军那一天。后来,随着对日情报处的介入,电鳗计划就演变成新式武器欺诈计划,一直延续至今。”

    戴勇:“海雕情报营在电鳗计划中扮演支持角色,其初衷是误导我们的对手,刺激日本海军在水下激光武器项目上投入巨额资金,长期消耗其有限资源。同时,电鳗计划也有效分散了特高课的注意力。目前,日本海军显然在高度关注这个项目,我们每次进行水下测试前后,赤城号麾下的潜艇都会不请自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