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34章 虎口拔牙(12)

    谢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用袖口抹了一下前额,轻声说道:“刚才我的注意力可能过于集中了,交感神经高度紧张。”

    褚英却一点都不给面子,她回应道:“竹中先生,你这分明是做贼心虚!”

    谢文也不争辩,现在,他脑子里思考的是如何处置白脸山雀,他自言自语道:“不管怎么说,在敌后执行任务还是小心为妙。今晚,我们最好让白脸山雀先飞往老槐树待命,我们多转几个弯,确信无人跟踪时,再进入开放公园进行回收。”

    褚英不假思索回应道:“也好,顺便测试一下它们的自主决策能力。”

    得到褚英的认可后,谢文开启3d平板,查看白脸山雀的剩余电量。按设计标准判断,白脸山雀应有足够能量再飞几十公里,可它们毕竟工作了好几个小时了,加上频繁往返于屋檐、苹果树、草地等处,这些短距运动距离加在一起也非常惊人。

    还好,两架白脸山雀都有足够电能储备,而且萤火虫已经返回功能舱。收到指令后,两架白脸山雀脱离稻森后院儿的苹果树,很快消失在夜幕中。

    当车内只有两个人时,他们的情绪通常会受到对方的影响,谢文的疑神疑鬼,把原本定力很强的褚英也搞得神经兮兮的,她一路都在密切注视着周围环境,特别是跟在后方的车辆。

    褚英本想抱怨,可转念一想,她又觉得谢文的多疑有几分道理,战斗在敌后就必须时刻如履薄冰,完成每个重要动作时,都应假设自己就处于敌人的监控之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谍报界的常青树。

    还好,褚英一路上没有发现任何可疑迹象。为保险起见,褚英先驾车绕行公园一周,第二次返回时,她才打开天窗,让谢文发出返航信号,回收白脸山雀。

    情报分析员加班加点破译了褚英小组传回的情报,在这三个多小时中,稻森处理的依旧是日常行政文件,只是多了人员考核和福利调整文档。从这些文件中,情报分析员找到了福山的信息,从各类人事报表日期判断,福山已在三菱特种装备研究所核能室工作至少一年时间,其职称是助理研究员。

    为便于数字化管理,或许还有常规保密因素,稻森处理的日常人事文件采用员工编码,而不直接使用姓名,其编码格式顺序采用:员工所属部门代码、姓名片假名缩写、日本年代的生辰日期、驾驶执照后四位数。

    除了驾照编码不确定外,根据部门代码、姓名缩写和生辰年代判断,核能室另一位资深副研究员,极有可能就是福山常提到的恩师石垣。

    这些人事信息丰富了对日情报处的数据库,对日后开展情报搜集工作有价值,可这些信息不会给海上抓捕计划带来直接帮助。当然,这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稻森

    能在家中处理的文档,多半是密级较低的日常行政文档,从中发现机密情报的概率原本就比较低。

    今天,对日情报处的值班军官是位老资格情报分析员,他名叫施棋,中尉官阶,在技术科特情组任组长。在这个世界上,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在审核分析报告中,施棋用人工挑选出特定文档,然后用人工智能软件进行交叉比对。经过整整一个晚上的努力,在大量低密级行政文档中,眼尖的施棋找到了郑飞急需的宝贝。

    引起施棋注意的是一张不起眼的员工休假报表,在人员状态栏中,标注福山正在休假,时间从三周前开始,假期长达一个月。施棋认为,对工作才一年的助理研究员来说,长假期应属不寻常现象。

    施棋还注意到,疑似石垣的高级副研究员也在休假中,起始时间比福山晚一个星期,但其结束时间却和福山在同一天,两人有长达三个星期的休假时间重叠。

    在员工假期报表中,休假人员共有十七人,其余十五人的假期多在一周左右,最长的也没有超过两周。在休假期间紧急联络栏目中,这十七人都提供了预期地理位置和联络方式,有的甚至提供了出行方式。但福山和疑似石垣却是个例外,他们两人提供的地理位置和联络方式,看上去都像是自己的住所。

    这么长的假期,在家里宅着能干些什么呢?何况,我们已知福山就在赤城号航母上,他根本就不在家中。既然石垣是福山的顶头上司,也是核能室课题组组长,现在福山在赤城号航母上,那么一个合理的推测就是石垣很可能也在上面。施棋不顾天色已晚,他当即拨通了郑飞的随身穿戴设备。

    郑飞刚躺下休息,接到施棋通报的情况,他兴奋的一下子做了起来,虽说施棋的分析缺少最直接证据,其中也不乏推测成分,但这无疑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发现。如果施棋的推测正确,那福山提早出发一周,很可能是为石垣打前站的。

    虽说福山名声在外,可石垣毕竟是资深副研究员,而且是核能室课题组长,他的情报价值要比福山高得多。既然付出的努力和承担的风险是同样的,如果两人都在赤城号上,郑飞自然会放弃福山,转而抓捕石垣。

    郑飞核对了赤城号编队启航日期,航线及其在海上方位,按赤城号既往活动规律判断,整个航母战斗群还将在海上游弋大约一周时间,然后返回母港补给,而这恰好是福山和石垣休假结束的日期。郑飞意识到,如果要实施海上抓捕行动,他最多还有一周的时间窗口。

    当然,郑飞也考虑到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石垣承担的工作也比福山重要,既然可以晚来一周,他也完全可能中途离开航母,提前返回三菱特种装备研究所。经慎重考虑,郑飞决定

    将石垣设定为首选抓捕目标,在找不到石垣的情况下,再退而求其次,抓捕福山。在实施高难度海上行动时,设定双目标显然有助于提高成功概率。

    虽说海上抓捕本身尚存变数,可郑飞已经未雨绸缪,开始盘算着抓捕成功之后的事情。郑飞了解到,石垣和福山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他们崇尚武士道精神,二是同为反华的极右分子,在他们面前,几乎没有意识形态牌可打,高压威逼预计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同时,这两师徒两人都是日本的精英,他们不但事业成功,而且有较强经济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预计物质利诱也不会奏效。

    因此,成功抓捕目标后,审讯工作将不得不依靠科学手段,可以预见,这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审讯,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心理较量。为此,郑飞走访了对日情报处刑侦科,向职业审讯官唐轩中尉咨询相关情况。

    唐轩认为,抛开石垣和福山的情报价值,单纯从生理和心理角度分析,石垣的性格温和内敛,优柔寡断,甚至有些抑郁倾向,更易于受到药物影响和心理暗示。实施海上抓捕时,在强效致幻剂作用下,声音诱导更容易影响石垣的行为,从而提高行动的成功概率。

    上述判断同样适用于特殊审讯,在药物的作用下,石垣更易于受到环境的影响,成功获取情报的概率相对较高。唐轩的专业评估意见,也倾向于首选石垣作为抓捕目标。

    次日中午,郑飞向戴勇和罗川通报了当前掌握的情报,他们决定实施虎口拔牙计划,用三天时间完成海上侦查任务,然后留出四十八小时的时间窗口,实施海上抓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