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29章 虎口拔牙(7)

    仲羽:“我的直觉是红乌贼能满足我们的基本任务需求,这无疑是最重要的,红乌贼体内空间倒算不上是什么致命缺陷,只要它能容纳人的头颈和肩部就够了,其它空间可用于供氧等生命支持用途。”

    吴畅:“从高拟态红乌贼的结构和材料看,它接近航母时问题不是很大,即便被探测到,它显示的也不过是一只未成年红乌贼而已。”

    韩潮:“它的航行速度有多快?”

    陆洋:“在不惊扰同类的超静音条件下,平均航速为六节,如果开足马力,其最大航速可达十五节。”

    韩潮:“赤城号的平均航速是二十五节,换言之,红乌贼只能在前方设伏,或从侧翼拦截,它从后方追击是办不到的。”

    徐烁:“不要紧,行驶缓慢的大型水面舰艇,经常遇到各种海洋生物,比如海豚、虎鲸、鲨鱼等,有时候,大水母或章鱼等有吸附功能的生物,也会附着在舰身上搭顺风车,它们的存在不会影响航母的功能或安全。”

    尹鸿:“你的意思是让红乌贼吸附到赤城号上待命?”

    徐烁:“如果能预判赤城号的大致航道,可让红乌贼在其必经海域设伏,然后利用它自身动力抵近航母,附着到舰体吃水线以下部分。”

    杨澈:“如果红乌贼能附着到舰身上,就好办多了,等目标一落水,红乌贼就会在第一时间上前搭救,从而保障在恰当时间出现在恰当地点。”

    博涛:“红乌贼如何把目标拖入腹内?需要吸力吗?”

    陆洋:“在水下把人体吸入需要密封和真空,构造太复杂,容易出现故障。我们有更简单的办法,在红乌贼腹内安装两条柔软的触腕,左右各一,届时,触腕末端会探入目标腋窝,把他拖入体腔内即可。”

    秦淮:“目标进入红乌贼体内,依旧在水环境中啊?他怎么呼吸呢?”

    仲羽:“实际上,红乌贼需要在水中同步完成两个重要动作,一是伸出两条触腕抓住目标上半身,将其拖入体腔内;二是在目标头部入水前瞬间,把氧气面罩扣到他的口鼻上。”

    尹鸿:“有了呼吸面罩和氧气,红乌贼还需要密封防水功能吗?特别是在目标进入红乌贼体内之后,需要清除红乌贼功能舱内的海水吗?”

    杨澈:“我认为是不需要的,只要氧气面罩与口鼻严丝合缝,目标身体在水中或空气中区别并不大,如果加装真空抽水装备就太复杂了,操作中出现问题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

    博涛:“真空抽水系统在工作时会产生噪声,这无疑会增加被主动声呐探测到的几率,除非是必须,否则,这些锦上添花的装备最好不加。”

    徐烁:“在此前的试验中,复方致幻剂的作用时间好像只有二十八分钟,如果用红乌贼做运载工具,至少需要一小时才能与接应潜艇

    会合,这期间如何控制抓捕目标呢?。”

    仲羽:“这个很好解决,氧气面罩上有个加湿瓶,我们可随心所欲地加入控制药物,比较常用的是吸入性麻醉剂,吸入性镇静剂或催眠剂也能达到同样目的。”

    看来,高拟态红乌贼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海上抓捕计划随时都可能付诸实施,在研讨会进行期间,罗川提早做了必要的准备,并及时向旅部通报了情况。为了不引人耳目,萧瀚从战区医院研究室借用了两只红乌贼,其目的自然是海洋科学研究。

    虎鲸中队达成共识后,罗川安排杨澈牵头,负责绘制红乌贼改进工程图纸。虎鲸中队设计的这套装备很有创意,但结构并不复杂。因采用的基本组件都是现成的,海狮装备营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加工任务,测试表明,装备工作状态良好,完全能满足预期要求。

    杨澈对水下装备有丰富经验,他深知一个道理,这些看似简单的装备,一旦投入使用,在水下出现问题是常有的事儿。为确保这些装置工作正常,他决定把自己当作实验豚鼠,亲自在水下测试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水下试验场所就安排在求龙坞内,如预期所料,这套装备的确简单实用,但呛水这个问题也不幸被蔚锋言中。在多数情况下,人落水时会有做出本能反应,当海水接触脖子和面颊时,落水者会屏住呼吸,同时四肢协调运动产生上浮力,将头部伸出水面。然而,当落水者的头部和肩部被拖入红乌贼体腔内,就由不得自己了。

    杨澈落水后,红乌贼及时赶到,它即刻伸出两条触腕抓住杨澈的双肩,在把他的上半身拖入体腔时,同时把氧气面罩准确无误地扣在他的口鼻处,为他供氧。可问题是,氧气面罩是从水下伸出来的,当红乌贼给杨澈扣上氧气面罩时,把半碗水也扣到他的面部。

    杨澈被迫吸气时被海水呛到了,好在他水下经验丰富,杨澈当即屏住呼吸,同时张开嘴连续做吞咽动作,把面罩中的海水一股脑儿地喝了下去,然后才开始换气。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能在几秒钟之内让虎鲸中队前功尽弃。有句老话叫半碗水能淹死头驴,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目标落水后发生恐慌,亦或在致幻状态下无法做出正确反应,这半碗水就可能被吸入肺中,当场造成窒息死亡。

    在很多时候,准确发现问题所在,解决方案会自然到来。仲羽通过观察发现,氧气面罩是半圆形碗状,出水时碗口是向上的,这是兜住了那半碗水的主要原因。

    仲羽因此想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氧气面罩出水瞬间,保持碗口朝下方向,面罩内就不会积水了。好在氧气面罩后方的触腕有很好的变形性,在改变面罩出水时的方向毫无问题。在吴畅

    的帮助下,杨澈重新调整好氧气面罩,当他再次进行水下试验时,结果令人非常满意,又一个关键环节就这么解决了。

    有了虎鲸中队提供的完整技术解决方案,海上抓捕计划可分成如下几个步骤实施:选择赤城号最可能使用的航道,用潜艇把红乌贼和蛟龙-16投送到有利海域;由蛟龙-16把虎鲸-tuv投送至赤城号航道十海里开外水域,将搭载两条魔鬼鱼的无人潜航器投送至更近位置;在魔鬼鱼的掩护下,虎鲸-tuv机动到赤城号航母一海里开外水域,然后释放小海燕无人机编队;在恰当时间点,小海燕把两架蜘蛛鹰无人机自主投送到赤城号甲板上。

    在甲板上得手后,蜘蛛鹰会同步发射中微子信号,向附着在航母上的红乌贼发出行动预警。当福山落水时,红乌贼的探测器会感受到水面振动,促使它当即上前营救。根据预设程序,红乌贼会拖着福山下潜至十米深度,它会在那里停留几秒钟,等待吸入性麻醉药物发挥作用。

    当探测器感受不到挣扎时,红乌贼才会以六海里速度返航,在水下与蛟龙-16会合。此时,虎鲸-tuv将改变航线,直接返回接应潜艇。

    在虎鲸中队忙于完善技术解决方案时,郑飞也在盘算着海上抓捕行动方案,要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需要可靠的情报引导。

    郑飞了解到,福山曾在学术场合多次提及他的恩师石垣,而亚太情报局的定期情报更新提示,石垣就在三菱特种装备研究所,近年来一直在核能室担任资深副研究员,其研究领域主要是民用核反应堆的安全防护。

    在郑飞眼里,这提示着一种可能,即福山很可能仍在石垣的指导下工作,他甚至有可能就隐藏在三菱特种装备研究所核能室。如果石垣和福山这两名科学家都在核能室工作,那里藏有核武器项目的可能性也大为增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