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冠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章 秋水集序

    唐书本打算自己动手,他“京城第一才子”之名不是用钱买来的。

    怎料齐方抢了话要自己写。

    鸭子都赶到这儿了,他只能求菩萨保佑,自家兄弟真能写出好东西来。

    齐方拿着笔,看着面前的小书案,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略定了定,走笔写下第一行:

    “康平廿六年……”

    齐方慢慢写着,众人围在一旁看,唐书心中道:

    “这才一个多月,明赫的字倒是大有进步。”

    唐书当然还记得七月初七那天齐方写的那首《菩萨蛮》,那手字,说狗扒字都是抬举。

    如今不到两个月,齐方的字虽不能说多好,但至少说得上是端方周正了。

    “……后之览者,已将有感于斯文。”

    前后花了两刻钟的时间,齐方总算写完了这篇序文,并在文章末尾题:

    “为秋水集序,齐方书。”

    这篇序文改编自前世大名鼎鼎的《兰亭序》,齐方一直都很喜欢这篇序文。

    因为《兰亭序》,齐方还特意去学了一段时间书法,奈何没坚持下来。

    《兰亭序》是书法学习者绕不过去的珠穆朗玛峰,齐方仔细研读过神龙本,越读越惊,越读越慌。

    神作!

    书法史上前无古人,后也不会有来者的神作。

    《兰亭序》是王羲之醉酒之后的作品,当时的场景和齐方现在很像。

    王羲之当时乘着醉意,信笔写下序文,其中涂涂改改的地方很多。

    换言之,《兰亭序》是草稿。

    传闻,王羲之第二日酒醒后想重写,但怎么写怎么不对,怎么写都没原来的草稿好。

    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王羲之再也找不回了。

    这件草稿,被王羲之视作传家宝。但王羲之真迹至东晋末年存世就很少了。

    全天下人都在猜《兰亭序》到底在谁手里。直到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痴迷右军书法,满天下搜集王羲之真迹,终于查到《兰亭序》真迹依然存世,就在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手里。

    智永和尚又把真迹传给自己的徒弟辩才和尚。

    于是李世民连哄带骗把《兰亭序》真迹搞到手,留下几个摹本后——其中最好的被称为“神龙本”——将真迹带进了自己的寝陵。

    从此,《兰亭序》真迹永绝于世。

    齐方喜欢《兰亭序》,更多的是喜欢这篇文章,而不是王羲之的书法。

    很多人被“天下第一行书”的名头遮住了双眼,殊不知这篇序文本身就是便是一篇极好极好的文章。

    在国图工作的那几年,齐方闲着无聊翻过中学语文教材,他发现无论版本怎么变,选文怎么改,《兰亭序》这篇文章几十年来一直都在语文教科书中。

    齐方现在写的,对原文进行了一点必要的改编,讲原文里的时间和地点做了变化。

    齐方将笔一扔:

    “好了。”

    齐方学书时间不长,对《兰亭序》这样的神品充满了敬意,自己的字,虽说还能看,但对比脑子里的神龙本,那自己的字简直不能看。

    众人围了上来看《秋水集序》,唐书快速扫过,就知道今天的事算过去了。

    “叶侍读,程兄,这篇序文可入得眼?”

    两人本是来砸场子看笑话的,哪里想到会有这一出。

    两人只是尴尬地笑笑,连连点头,说这是篇好文章。

    两人不好意思再待下去,随便找了个理由便撤了。

    程伯达和叶侍读走后,唐书众人再也绷不住,纷纷大笑起来。

    高兴之余,当然不忘夸齐方。

    “齐公子这篇序文写得好啊,对人生,对生死,都有一番领悟。”

    “留墨,看来你这‘第一才子’该让给明赫了。”

    齐方慌忙地摆摆手:“我才不要,还是留给他做比较好。”

    一番说说笑笑,众人相约下山,后又各自散了。

    只是隐约听见有人叹气:

    “明赫这篇序文恐怕要压过我们的诗了。”

    “谁说不是呢,序文如此出彩,谁还会看我们的诗。”

    ……

    来福赶着车,慢悠悠地在路上走着。唐书和齐方坐一起,他的空车在后面坠着。

    两人在车内说些读书写字之事。

    突然,马车骤停,随即车外便传来来福的咒骂声:

    “瞎了眼了!”

    齐方和唐书走出一看,原来是一个女人昏倒在车前。

    齐方示意来福将女人扶到一边休息。

    女人靠着路边的树,唐书的小厮又喂了她一点清水,女人这才转醒。

    女人脸色很不好,憔悴,没血色,而且消瘦。

    身上穿的是极普通的粗布衣裳。

    女人悠悠转醒,唐书这才认出来,惊呼道:

    “秦姑娘,你怎么在这?”

    女人看了一眼唐书,羞愧难当,眼泪不争气地留了下来,呜咽道:

    “唐大哥。”刚叫了声唐大哥,便已泣不成声。

    齐方在一旁看着,也才把这女人认出来,原来是之前遇到的,吕承的妻子。

    吕承原本在唐府作家塾先生,没想到秦姑娘跟他私定终生,唐府便不再留他,夫妻二人自然出来过活。

    齐方第一天去太学时,路过惠民冰室旗舰店都还遇到了夫妇二人。

    当时二人穿着打扮都还很体面,怎么现在就沦落到这番境地?

    秦姑娘倚着树哭个不停,四个老爷们一时竟手足无措,来福忍不住了,着急说:

    “别哭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你倒是说啊,两位少爷还帮不了你吗?”

    秦姑娘听了仍不管,只是抽泣,哭了半晌,她摇摇头:

    “这都是命,怪不得旁人。”

    说完站起身来,跨上篮子,后又对齐方、唐书施了一礼:

    “二位公子别过。”

    说完,一瘸一拐地,慢慢消失在四人眼前。

    齐、唐二人面面相觑,也不知能做些什么。

    至晚,齐方跟清漪说起此事,清漪说道:

    “秦姑娘虽惹人可怜,但哪家姑娘会做出私奔的事,从此可看,若不是秦姑娘自己被男人迷了双眼,丢了脑子,就是秦家对子女的教导不到位。”

    纵然两世为人,齐方都不得不承认清漪说得对,他没无脑代入前世自由恋爱的理念。

    自由恋爱是自由恋爱,私奔这个事就是放在前世,都不是一件小事。

    跟男人跑出去,家中父母都不要了,这可不是自由恋爱。

    清漪又与齐方说了些家中琐事,夫妇二人至深夜方睡去,闺中之事,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