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下乱世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有诈

    “在赵云率军出战前,诸葛亮独自来到了石阳城的军营里。

    ‘子龙,我正打算去找你,想不到你先来寻我了。’诸葛亮独自走在军营中的长廊,摇动着羽扇,见赵云面带一丝焦虑地迎面快步前来。

    ‘哦?军师有何事找我?’赵云朝诸葛亮低头作揖,满是尊敬地问道,少见的语句简单,多半是大战前的紧张所导致。

    ‘我猜你我想要商议的应该是同一件事。’诸葛亮露出了微笑,挺起了胸膛,满脸的自信。

    ‘是吗?我是想询问军师是否了解曹军的大将。’赵云放下手臂,恢复站直的身姿,由于诸葛亮也身材高大,使得二人可以几乎平视地对话,‘我担心如果敌将不中计,那此战则凶多吉少。’

    ‘哈哈哈哈,子龙啊,假以时日,你必将成为一名常胜将军。’诸葛亮摸着胡须仰头笑起来,夸赞了赵云,‘识得把握敌方心态,是获胜的关键一步,你想要更多地了解对手,着实可贵呀。’

    ‘谢过军师,过奖。’赵云草草地表达了感谢,可注意力还是集中在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上,‘还是快与我说说敌将吧。’

    ‘呃……我也不了解。’诸葛亮撇起嘴巴,表情似乎并不是在开玩笑。

    ‘哈?’赵云的脑袋往下一沉,紧张的情绪立刻转变成了失落。

    ‘但是……子龙啊,曹军人才济济、人数庞大,但凡能领军担当主将的人都不是轻而易举会中计的,不然他们凭什么位居此等军衔呢?’

    ‘那……军师的意思是?’赵云好像略微明白了些,为求实际答案,便接着反问道。

    ‘无论谁是曹军此战的主将,他都担负着数万将士的性命,势必会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诸葛亮双眼坚定地回应,将羽扇抵在了赵云的胸前,‘若是过于明显的陷进,试问子龙你,会中计吗?’”

    ……

    箭如雨下,赵云身后的弓手不断地朝曹军射出利箭,即使再精良的部队也难以招架如此密集的攻击,许多士兵来不及闪躲、甚至来不及拔剑抵挡就受伤倒地,更有的被命中了要害部位,当场毙命。

    四大将领,夏侯惇、曹洪、车胄、庞德都挥动着武器,逐个击打开射向自己的利箭,而人数过多所带来的弊端立马显现,无法快速调整阵型,而己方的弓手大多反应不及,都还未抽出箭矢。

    “该死!元让,看来对方并没打算和我们正面开战。”曹洪一刻不停地阻挡着雨点般砸下的利箭,顾不上转头地朝夏侯惇说道。

    “看来这赵子龙知道两军人数相差悬殊,和我们硬抗是自讨苦吃,所以就想要出奇制胜。”夏侯惇也一样地在抵挡利箭,接着向身后的步兵下令道,“将盾牌传至弓箭手身前的两排士兵,替他们挡箭!”

    位于前排的步兵迅速向身后传去盾牌,可也因此分了心神,又有许多人的盾牌刚一脱手便被利箭射中,顿时倒地不起。

    “混账刘军!够胆前来与我一战!”车胄破口大骂,却自顾不暇地只能停留在原地击打箭矢。

    好不容易将盾牌传至了指定的位置,被高高举起,曹军的弓手们终于有了时间可以抽出利箭、架于弓弦,准备展开反击。

    “放箭!”夏侯惇一声令下、万箭齐发,比刘军密集得多的箭矢遮天蔽日,宛如蝗虫成灾一般扑向了赵云所率的刘军。

    “撤!快撤!”赵云用力向身后扭转脖子,高喊着下令,同时将手中的长枪架着周仓往回推去。

    眼看着数不清的利箭如大雨倾盆而下,刘军将士立即遵从赵云的命令,拔出武器准备抵挡,紧跟着有秩序地快速转向撤退。

    周仓非常不甘心,又瞪了一眼车胄,牢牢地记住他的模样,随着大部队一道往后调头离去。

    赵云的两眼望着即将袭来的利箭,不慌不忙地取下头盔,似乎是想让对方能看清自己的表情是多么放松,连手中的亮银枪都荡了下来,枪头点到地面,既不后退也不前进,骑着玉狮原地站着。

    “子龙!”周仓十分诧异,慌张地回头唤起了赵云。

    曹军射来的利箭一支支地落下,幸好刘军及时后撤,从而避开了许多,靠武器的挥舞便可挡下,几乎没造成什么伤亡。

    这一轮的进攻结束之后,周仓立刻再度朝赵云看去,只见地上密密麻麻地插着数万支利箭,一眼都望不到尽头,而赵云却安然无恙地杵在原位,就连他的坐骑也没有丝毫受伤的迹象。

    “这赵子龙居然……”夏侯惇睁大了双眼,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刚才的所见。

    曹洪、车胄、庞德全都露出惊讶到有一丝畏惧的神情,目不转睛地盯着不远处的赵云,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周仓也万万没想到赵云竟毫发无损,但碍于当下的情况,便不打算去细究是何原因了,继续跟着军队撤离。

    赵云歪起嘴巴坏笑着,长枪依然荡在地面、纹丝未动,左手一上一下地抛着自己的头盔,头盔上插满不下二十支箭矢。

    “能单手持盔接下这么多利箭,果然厉害。”庞德忍不住地赞叹一句,微微翘起了嘴角。

    离赵云最近的车胄更是看得张口结舌、不敢出声,也不敢挪步,只能呆呆地目送着两千敌军从眼前撤退。

    赵云独自一人和六万曹军对峙了一小会,感觉身后的己方将士们已经跑得有些远了,便慢慢地抬起亮银枪。

    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倒是把车胄给惊得直冒冷汗,以为赵云打算前来开打,使得握着长枪的胳膊不自觉地抖动一下。

    “子廉,随时准备出击。”夏侯惇注视着赵云,朝身旁的曹洪吩咐道,“这赵子龙不是车胄一人可以应付的了的。”

    “哦,知道了。”曹洪同样将双眼定格在赵云的身上,有几滴汗珠顺着脸颊流淌下来。

    赵云对着曹军咧开嘴、咬着牙齿,十分刻意地笑了笑,接着把插满箭矢的头盔放到枪头上,再将长枪大幅度地向后摆出,视线跳过车胄,也跳过那几位将领,停在了侧前方的骑兵阵上。

    随着一记无比大力的猛甩,赵云的头盔极速飞向百米外的曹军,由于力道太大的缘故,箭矢和头盔在半空中悉数分开,头盔相对较重,开始呈现出往下掉落的趋势,而那二十来支箭矢则仿佛由弓弦射出,甚至比正常射出的还要来得有威力、有速度。

    “快挡!”夏侯惇立马向这些利箭的目标骑兵大喊道。

    在下落位置的骑兵纷纷抬头举起武器,用力挥舞了几下,这区区二十来支箭矢还不足以对训练有素的曹军构成什么威胁,可当回过神时,赵云已经骑马跟随着刘军跑到了很远的地方。

    “嗯?元让,他们这是跑去哪?”曹洪眯起眼睛,看着刘军远去的身影,疑惑地向夏侯惇问道。

    “博望坡?”夏侯惇自问了一句,又扭头看了看石阳的方向,“他们竟然没有回城,而且这支前来的先锋军人数这么少。”

    “有诈!一定有诈!”曹洪竖起食指,快速地上下点动。

    “目测赵子龙的这一军大约两千人,那刘玄德差不多还有八千士兵,难道……都在通往石阳的大路上埋伏?”车胄跑了回来,眉头紧紧皱着。

    “赵子龙虽不与我方正面开战,但也故意显示了他的身手和临场战力,又挑博望坡这一峡谷逃走,是不是想让我们有一丝忌惮,从而不去追击,直走大路?”曹洪转起眼珠,一边思考一边说道,“那……刘玄德会不会也在博望坡中?”

    “定是如此!”车胄赞同了曹洪的观点,“所以往石阳的路上必有重兵,关云长、张翼德、黄汉升,那些个大将们一定在埋伏!”

    夏侯惇咬了咬牙根,一会看看赵云撤退的方向,一会又看看石阳的方向。

    “元让,博望坡里道路狭窄弯曲,又有多条通路,很不利于我方啊。”唯有庞德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那赵子龙看来非常难缠,我们……”

    “诶,令明!”车胄立刻打断了庞德的话,带着上级的口吻,“关云长、张翼德他们哪个不难缠?走博望坡虽然绕了点,但只要对付一个赵子龙便够了,我方的人数优势巨大,且有四大将领在,难道还怕他不成?”

    “若是刘玄德出兵集体埋伏博望坡呢?如此地形,即便我们人数再多,也势必难以应付。”庞德猜测性地说道。

    “绝无可能放弃大路,这胆子也太大了吧。”车胄坚持自己的观点,“就算刘玄德无所谓石阳,可那黄汉升绝不会弃石阳于不顾。”

    庞德没做什么回应,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理由来进行反驳,只能用鼻子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带着内心的不安沉默了。

    “元让,如何决定?”曹洪朝夏侯惇凑了过去,严肃地问道。

    夏侯惇依次看了看眼前的三位将领,接着又扫视一圈自己所率领的大军,感到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他的决定将关乎到所有将士的性命,以及能否成功拦下刘备与江东的孙权联合。

    “追击赵子龙。”夏侯惇深吸一口气,望着博望坡的方向,对众人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