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下乱世
字体: 16 + -

第六十二章 密诏

    入夜,刮起了大风,乌云遮盖了整片天空,没有一丝月光洒下,眼看有一场大雨即将倾盆,路上早已没有了行人,许都城中一片昏暗,若不是房屋内的微光能带来一些明亮,这街道简直是伸手不见五指。

    丞相府的客堂里,只点了一盏油灯,窗户被吹得不停振动,大风透过缝隙打得火苗左右摆动,不过并不至于会让它熄灭。

    曹操仰头看着墙壁上的字画,双手摆在身后,左右摇摆着身子。

    杜玉房端了一盘点心放到了曹操身后的桌案上,身上的衣装已贵气了许多,神情也不似从前那般羞涩了。

    她现在掌管着丞相府中的一切内务,刚来时确实有大批年纪大过她的侍从并不服气,但曹操依然委以重任,且杜玉房都完成得不错,再加上她为人谦和、亲力亲为,才过几日便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主公,文若先生到了。”杜玉房轻声细语地向曹操传达。

    “请他进来,你回房歇息去吧。”曹操停下了身子地摆动,转头看着杜玉房,表情很温柔。

    “是。”杜玉房朝曹操微笑一下,后退着离开了。

    “主公。”荀彧缓步走来,低头作揖。

    “文若,有何异样?”曹操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这几日他一直觉得心中有所不安,皇帝突然变得有了些底气,且看得出年轻的刘协也是有些智慧的,若想继续凌驾于皇帝之上,曹操必须显得更加声张势厉才行,可如果这样做却会越发显得自己在独揽大权,越发类似当时的董卓了,而这短时间内的迅速变化只因为刘备来到了许都。

    “探兵来报,方才车骑将军董承被陛下秘密地招进宫了。”荀彧轻声地回应,同时移动着眼珠查看周围,确认屋外是否有动静。

    “知道了。”曹操转过身来,面对着荀彧,“文若,你觉得刘玄德……如何?”

    曹操的问话故意停顿了一下,而荀彧也知晓曹操并不是打算询问该怎样评价刘备这个人。

    “不可久留。”荀彧回答得又快又干脆,“但还需一个理由。”

    “理由……似乎就快有了。”曹操又摆动起了身子,仰头看着梁顶,想象着皇帝和董承会面的场景。

    ……

    “去还是不去?”张飞站在客舍的窗边,没有面向刘备地问道,透着缝隙往外看去,屋外已经开始下起了大雨。

    “董承约我一个时辰后去桥边……一个时辰……”刘备皱着眉头自言自语,斜着身子倚靠着榻具,“董承……”

    “皇帝似乎有些沉不住气。”关羽懒散地坐在一旁的胡床上,双手抱臂在胸口,嘴里不停地嚼着杂草。

    “嗯?难道……”张飞转过身来,突然停顿住了,随后走到刘备和关羽二人的中间,俯下后背,左右转动着脑袋,轻声地问,“难道皇帝想……除掉曹操?”

    “你确实变聪慧了。”关羽面无表情,语气嘲讽地夸赞了一下张飞。

    “皇帝太年轻,虽然我现在有些锋芒,可还不足以能够替他处理这件事。”刘备轻轻地摇了摇头,翘起了二郎腿,“曹操可不是董卓,心腹重臣颇多,行刺他是非常困难的,何况他心思缜密,杀他的理由也不充分。”

    “可是董承也很奇怪……”关羽仰起了头,漫无目的地移动着眼珠。

    “怎讲?”刘备单耸起了眉毛,看着关羽。

    “他身为车骑将军,怎么会不清楚此时并非除掉曹操的好时机?”关羽眯起了眼睛,继续说道,“居然还未见过皇帝就先来约你,事有蹊跷。”

    “嗯,许都是曹操的地盘,眼线众多,他敢这么做也胆子太大了点。”刘备搓起了下巴上的胡须,脑中开始琢磨着董承的用意,“居然约我在室外碰面。”

    客舍的窗户闪了两下,把屋内都照得透亮,紧跟着一声巨响,一道惊雷劈下,震耳欲聋,应该是击中了附近的某处。

    刘关张三人却不为所动,静静地沉思一会,除了越来越大的雨声,便听不到其它任何的声响了。

    “除非,董承是……”张飞抬起一只手,用食指和拇指托住了下巴,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事。

    刘备和关羽一同看向张飞,撇起嘴巴,随后再相互对望了一下。

    “备好雨簦,准备去吧。”刘备慢慢站起了身,对着关羽和张飞吩咐道,“但你们别跟我一起。”

    “啊?”张飞睁大了眼睛,一脸的疑问,“你一个人去?至少我们得在附近吧?许都可到处都是曹操的人。”

    “是在附近,不过……我另有安排。”刘备歪斜着脑袋,坏笑了起来。

    ……

    “陛下,此时唤臣前来所为何事?”董承来到皇帝的书房,跪地拜见。

    “董将军请起。”汉献帝走到董承跟前,伸手扶起了他,“将军可是一人前来?路上有无遇到可疑人等?”

    “陛下放心,臣确信无人跟踪。”董承站直了身子,轻声回答。

    “将军可否怀念曾经在洛阳城的日子?”皇帝侧过身子,低下了脑袋,往一旁挪动了两步,看起来心事重重。

    “呃……陛下此言何意?”董承维持着作揖的姿势,目不转睛地看着皇帝。

    “作为国君,应该身居皇城。”皇帝停下脚步,昂首挺胸起来,“身为将军,是不是也应如此?”

    “难道……陛下是有重回洛阳的打算?”董承其实早已预知道皇帝召唤自己的用意,婉转地问道。

    “之前董仲颖干政,朕尚年幼,只得任其摆布。”皇帝的语气加重了些,显得有些气愤,“如今朕已长大,不愿再好似一个傀儡一般。”

    “陛下英明。”董承俯下了后背表示赞同。

    “曹丞相虽不像董仲颖那样霸占朝纲,确也使得朕举步维艰,处处要看他脸色,就连此次狩猎的猎物归属也得由他来定夺,真是让朕感到莫大的耻辱。”皇帝越说越生气,眼睛都瞪了起来。

    “可是……陛下若想回洛阳,恐怕曹丞相不会答应吧。”董承转动着眼珠,语气缓缓地应道。

    “哈哈哈哈,朕是皇帝呀!”皇帝笑了起来,但完全听不出他是在开心,“想去何处竟然不能自主?”

    “微臣口无遮拦,望陛下恕罪。”董承立刻认错,也觉得该说些实际的了,随后便转移了话题,“曹丞相一定会阻拦陛下,那……”

    “杀。”皇帝没有片刻的思索。

    “这……”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个字从一个还未成年的皇帝口中说出来时,董承还是不免得有些惊讶,他倒抽了一口气,“陛下为何突然有此打算?难不成是因为有人敢于正面对上曹丞相?”

    “正是,满朝文武都惧怕曹操,唯独外来的刘皇叔敢于替朕撑腰,与曹操针锋相对。”提到了刘备,皇帝显得十分兴奋,身子也挺得更直了。

    “刘玄德从草民升至亭侯可是异常迅速,可见其能力着实不一般。”董承似乎也看好刘备,主动推荐起来,不过皇帝并不知道在入宫之前董承已经和刘备交代过了,“陛下是打算让他来执行?”

    “将军可前去与他商议策略,意下如何?”皇帝正面对着董承,走近了些。

    “为陛下分忧,臣万死不辞。”董承一口答应。

    “好!容朕书一封密诏交于你。”皇帝欣慰地点了点头,迈步往桌案走去,年轻的汉献帝非常冲动地做了决定,他根本没有过多考虑曹操的势力和当下混乱的局面,也没有考虑异军突起的刘备现在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更没有考虑面前的车骑将军董承是否值得信赖。

    如今各大诸侯都割据一方,曹操虽然挟持着皇帝号令天下,却也是个绝佳的护盾,若是少了他,难保不会出现下一个曹操或者下一个董卓。

    董承从皇宫中快步走了出来,举着雨簦,表情有一丝窃喜。

    雨下得很大,地面并不平整,外加四周昏暗,根本看不清哪里有凹陷,董承走路时不断地溅起了坑洼中的水花,鞋面都湿透了。

    一队穿着简易铠甲的巡兵从他身边走过,提着灯笼,火苗摇摇晃晃,几乎快被大风给吹灭了。

    “董将军。”透过灯笼的光亮,巡兵认出了董承,纷纷低头作揖表示敬意,并没有产生什么怀疑。

    董承也没有丝毫的慌张,面露微笑地扫视了面前的巡兵,完全不似一个衣袖中正揣着皇帝密诏的大臣,何况密诏的内容还是企图诛杀当朝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