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夫当立
字体: 16 + -

第二十六章 论楚

    “屈家的鼎盛,是对其他两家的挑衅,两家自然不会忍下”

    “这……文谦一直都知道”

    屈文谦是屈家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

    说起楚国,就不得不说到世家了。

    当年周国兴起,吊民伐罪讨伐萧氏大商,可谓浩浩荡荡。

    商帝灭亡之后,大商公子乔带着大量的贵族逃遁到了大江之南,云梦泽一带。

    不愿臣服于大周的商人也纷纷效仿,来到了南方这片土地。

    当时,周军是联合其他数家盟军诸侯一起进攻大商的,已经完败大商,却还要对付曾经的盟友。

    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暇顾及大江以南的情况。

    等肃清了其他诸侯的时候,这残余已经在大江对岸有了很强的防御。

    据城而受,且有大江为界,加之以前大商遗留下的大量舟师,使得大周半步都无法进入。

    随后几十年,大周终究还是拥有了舟师,并度过了大江一直向南进发。

    可,南方除了大江,还有无尽的丛林作为险要。

    北人不服南,且越进攻越是有各种瘟疫瘴毒,使得大周仅仅在拿下云梦泽以及江汉以后,便无法再前进。

    无奈之下,索性封了商人后裔为楚,令他们南边建国为楚公。

    也是这般,大商后裔一直游离在南境,得以保存。

    但只得奉周为天子,且守护着南方的安宁。

    这种妥协,保证了双方的和平,却也为仇恨埋下了种子。

    同时,逃亡南方的世家得以发展,并独占一面,拥有很大的权利和地位。

    加上不断因为中原的各种原因逃离来的忠商之人,以及各种逃犯,楚国在武陵湘城一代渐渐稳定。

    而周军难以攻取的水泽之国湘城,也在这时成为了楚国的国都。

    此后几百年,楚国不敢向北发展,只是向南拓展。

    得山越,平定武陵蛮,得黔中南三郡。

    一直隐忍数百年,直到‘尺泽起义’,楚国才与司马虞等制定了乱分天下的计策,向北收复失地。

    一度,跨足中原大部,成为最强的国家。

    而这一切,都与楚国世家的存在,是紧密相连的。

    最初南渡的有八大家,分萧、景、屈、顾、项、成、召、楼,占据绝对地位。

    与外斗,在内斗,经历了数百年的磨合。

    到了后来,真正掌权的却只有了萧、景、屈、召四家。

    萧氏作为皇族,一直坚挺,与景家似乎达成了妥协。世代联姻,近乎像一家一般。

    其他屈召,紧跟其后,维持着一种平衡。

    而没落的其他诸家,则紧跟着四大家族之后。

    最有远见的项家,是楚皇最忠心的家族。

    此次屈家投机太子玉,意在争取一线利益,或可更进一步。

    在萧氏宗正与景氏联合之下,配合苏湛的略施小计,造就了屈家近十万将士的喋血。

    楚皇或许早已经知道了,才会有当日大殿上逼迫景华的一幕。

    作为皇帝,有必要时刻的敲打一下各方,这是一个警告。

    屈文谦这时才明白,楚皇的表现全然不像一点都不知道的样子。

    在这其中,他做的或许只是推波助澜,做了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事。

    尽管屈文谦不怎的过问家族内的事,却也不是对家族争斗一无所知。

    家族的那些事,他也知道许多。牵扯起来,屈沔算的是他的叔父一辈。

    “我楚的纷争,却不能用在一致对外,而要在内拼个你死我活,痛哉!”

    他心中发出一阵感叹。

    对这无能为力的事,唯有深深痛恨。

    “战事与国政,永远是难以分解开来”

    曾经的乐高也想过两不相帮,做一个忠直为国的臣子,只关心征战就好。

    可真正面对时,却不是这般了。

    “楚国朝堂,世家的绝对权力,才可以统一对外”

    乐高想起了这句话,可想了想,始终没有说出。

    只有占据绝对地位的一家,以绝对的手腕统一各家,才能真正的达到政令合一。

    现实中,这几乎有点不可能。

    缠绕了几百年的问题,除非有真正精明算计的萧家君主,或可力挽狂澜振兴楚国。

    只道:“世家内斗,国之不幸!”

    “不过,此次屈家失了势力,楚国必定在政令上方便许多,未必不能一致”

    “呵……楚国磨合尚且需要时间,可非一朝一夕”

    “而眼下,战争的阴霾时刻都在准备着……”

    一直没有说话的苏湛道。

    “齐楚的矛盾,只有在楚国真正被打痛的时候,齐国才会不计前嫌与诸国联合”

    “否则……”

    “那位武成君呢?莫非他看不出诸国的强弱,以及局势变幻?”

    “呵……”

    端起茶水,轻笑一声。

    乐高也拿起茶杯,轻轻一辑。两人同时举杯,饮下浅浅一口。

    “谁说他没有注意?”

    反问屈文谦。

    “这……”

    没有不可能,只有没被发现,没有人是傻子。

    “这已经不仅仅是战争,更有诸国的明争暗斗”

    天下,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棋局。

    “公子”不知何时,瑾儿出现在诸人面前。

    苏湛见他来,直道:“应当是救下了吧!暂且养着便是,如今他们已经毫无意义了”

    “但,将来有用也未必”

    “你先下去吧!”

    “可是刺客?”乐高问道。

    苏湛点点头,对屈文谦道了句“我这擅作主张,还望恕罪!”

    “这本该你做主,倒是与我无关”

    “只是凑巧,这主犯竟然没有死,还被双双捉住……”

    “也不知道是哪国的刺客,竟想着阻止我大楚的议和”

    “呵……”

    “哎!”乐高对这是越想越累了。

    思索片刻,方想到什么。

    “不知,两位如何看待秦国,以及此次秦楚之战如何结束?”

    静默三息,两人表情不一。

    屈文谦思索着问题,想结局会如何。

    而苏湛,总是一脸淡然。仿佛是,一切都置身事外。

    三息过后,屈文谦先道。

    “除了议和,两国都打不起。秦国在隐忍待时,楚国在忙于内斗,都没有一战的必然”

    “恐怕,两国之间的战斗,是不会打下去的”

    “各方利益如何,还得靠……苏先生了”

    对于交锋,他自己已经有了深刻认知,不再是出发前那样的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