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天命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四方来朝一(下)

    北戎使臣赫利穆走后,朝廷上登时炸开了锅。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龙天还在,北戎侵犯,起兵相迎便是,只是如今新王方才即位,内政不稳,若是此时出兵……

    “诸位安静!”吴王公孙述当下站起,大声喝道。待群臣稍微安静,便跪下对王上说,“王上,请恕臣方才善专之罪。臣等未请王上旨意,便自作主张,请王上降罪!”

    赵高斯和赵武朗眼见公孙述下跪谢罪,当即也是跪下,“请王上恕罪!迎战之事,我等三人刚才已交流过,若王上责罚,请一同责罚!”

    龙驷其时心里并未有责罚之意,又眼见三位顾命大臣同时跪下请罪,便摆摆手,“三位爱卿请起!吴王所说,便是本王的意思,更何况吴王大长我朝威风,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三人一听龙驷确无怪罪之意,拜谢之后才站起坐到椅子上。

    “诸位大臣,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北戎血书已下,不知道诸位作何打算?”

    “王上,刚才赫利穆已说,北戎大军半月前出发,想来如今已到半路,臣请王上下旨,命幽城主帅于德谦严守海山关。海山关乃是通往幽燕十六城必经之地,关势险峻,若是此关不失,北戎大军则无法南犯!”当下吴王上奏。

    “吴王所奏甚是。此外,可命燕城主帅焦厉在燕水一代布防,待北戎之兵半渡时击杀,当可阻拦。朝廷可派出大将统兵一处,率军驰援。”赵高斯也立即奏报。

    龙驷缓缓点了点头,他对兵事一窍不通,如今能依仗的便只有这些老臣。

    “本王准奏!便请吴王下令吧!”

    “是,谨遵王旨!”吴王当下接令,转身面对群臣,“荡寇将军石坚!”

    “末将在!”当下右派大臣中闪出一人。

    “本王命你,携本王兵符,星夜前往幽城、燕城,务必在北戎大军到达海山关和燕水之前将王上旨意传到,紧守海山关,并在燕水一代布防,同时告知两城主帅,朝廷大军随后就到!若有闪失,提头来见!”

    “末将领命!”

    军情紧急,石坚接旨之后,随即出发。

    “王上,北戎起军十万,单凭幽燕两城将士恐无法阻挡,臣认为朝廷当立即派出援军!整军备战!”赵武朗也上奏。

    “不错”,龙驷点点头,“吴王,朝廷现下可派出多少兵马?”

    “回王上,十年来,我军从无战事,是以帝都附近只有帝都大营和帝都骠骑营两支军队,合兵一处不过五万。不过若是给臣数日,臣当可再调十万大军!”吴王公孙述老实回答。

    朝廷之上,群臣窃窃私语,北戎尽起十万精锐大军,而朝廷一时之间却只能派出五万士兵,单从兵力上来说便处于劣势。更加上北戎有备而来,朝廷仓促应战,只怕此战前景不妙啊。

    “既如此,不若先将五万士兵派往幽燕,吴王再调集其他地方士兵如何?”龙驷询问。

    吴王公孙述暗中摇了摇头,看来这位新王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啊。“启禀王上,虽说两处合兵五万,但是不能全部调往幽燕。”

    “为何?”龙驷不解。

    “王上,吴王之意是说,帝都乃是我朝命脉所系,不能无兵驻守,若是有突发之事,无兵驻守不妥,当有一部分士兵留守。”却是赵武朗心下着急,急忙回答王上的问题。

    龙驷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本王倒是没有想到。”

    “吴王,那依你之意呢?”

    “王上,本王之意是帝都大营三万精兵尽起,帝都骠骑营派出一万军队,两者合兵一处,星夜驰援幽燕二城。”

    “好,便依吴王所奏。”

    “不过,王上,兵不在多而在于将,若是统兵之人无方,便是再多的兵也不过是待宰的羔羊,臣认为应该谨慎选将。”赵高斯跟随王上日久,对于兵事轻车熟路。

    “赵太宰所言有礼,不知何人可为帅?”

    赵高斯内心一苦,“回王上,臣还未想好!”

    “吴王可有人选?”龙驷又看向公孙述。

    “禀王上,臣也尚未想好!”吴王公孙述也愣住了,他和赵高斯虽是跟随先王驰骋天下,不过年事渐高。再说了,二人一世英名,眼下兵力吃紧,可不想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赵武朗倒是合适的人选,不过赵武朗乃是龙驷的亲舅舅,如今秦王龙方府中修养,他还指望赵武朗和吴王、赵高斯共持国政。是以,再也没有问赵武朗。

    龙驷此时方知,原来兵事复杂至斯。当时又问,“不知道何人想领兵出征?”

    只见朝廷上大臣纷纷低下了头。

    “禀王上,臣举荐一人!”龙驷一看大喜,却是吏部主使张京华,赶紧问道,“不知张爱卿举荐何人?”

    “禀王上,既然此次出兵尽出帝都大营,臣举荐帝都大营主将苏军!”

    “王上,万万不可!”龙驷一看,乃是御使苏政。

    “为何不可?”龙驷不解。

    “启禀王上,臣弟虽为帝都大营主将,却是从未为帅。臣恐有负王上所托啊!”

    龙驷此时方知,原来苏军乃是苏政的弟弟。御使都如此说,一个从未位为帅之人领军出征,只怕确实不妥。

    龙驷当下恼怒,眼见满朝文武,竟是无人敢领兵出征,当下厉声问道,“难道无人愿意领兵出征吗?”

    “启禀王上,臣愿往!”当下骠骑将军周江一拜,拱手出列。

    其实吴王公孙述心中也想周江出征,不过因为周江乃是跟随赵高斯之人,这赵高斯方才都没有推荐周江,自己也不好推荐。再说了,骠骑营一万大军留守,自也需要德高望重之人压台。

    龙驷见周江出列,心中大喜,当日乾坤殿之变,周江便站在自己这边,如今又见周江主动出列,愿意领兵为自己解忧,心下甚慰。不过,周江那日受伤,也不知现在如何,而且骠骑营还有一万留守,若是周江领兵出征,那剩下一万骠骑营何人统领,当下便关心问道,“周爱卿的伤可好了?”

    周江抬起小腿一拍,“回王上,些许小伤已不碍事!”

    “爱卿若是出征,骠骑营何人统帅?”

    “回禀王上,骠骑营自来与帝都大营共同拱卫帝都,若臣出征,可留副将统领!”

    龙驷也知道周江乃是赵高斯之人,当下便问,“左太宰,既然周爱卿愿意出征,你看?”

    赵高斯原本不欲周江出征,一来周江乃是自己左膀右臂,二来此战非比寻常,若是战败,幽燕十六州失守,便是一世英名付诸东流。不过既然周江愿意自己领兵出征,自己倒也不好阻拦,当下便说,“臣遵王命!”

    “既如此,便命周江为元帅,领兵出征如何?”

    吴王心下一松,当即领命,“遵王旨,周江听命!”

    “臣在!”

    “命你为征北元帅,节制幽燕十六城和帝都大营所有官兵!率帝都大营和一万骠骑营士兵,即刻出兵!”

    “臣遵旨!”当下周江领命而去。

    赵高斯眼见周江领命而去,心下甚忧,以四万兵力,加上幽城、燕城兵力也不过七八万,而且幽城、燕城俱是有城要守,断然无法合兵一处,当下再奏,“启禀王上,虽然周江率军驰援,不过北戎起兵十万,周江仅率兵四万拒敌,臣恐不支,请王上再调援军!”

    当下赵武朗也是启奏,“不错,王上,眼下战事将起,臣启调青州大营五万,大同府兵五万共赴海山关。”

    周江所率四万之兵驰援,定是不够,不过自己对兵事不通,自是无法下令。如今赵武朗明言调青州兵和大同兵,算是给自己指了条明路。

    “吴王意下如何?”龙驷又问吴王公孙述。

    “臣无异议。不过青州兵和大同兵距海山关路途遥远,恐非一时难以到达。若是入帝都之后再赴山海关恐贻误战机,臣之意便是两地兵马直接奔赴海山关。”

    “准!”

    “王家信使何在?”吴王公孙述大喝一声。

    这王家信使便是专门传递王上命令的信使,若有紧急之事,可代王上传命,遇城不停,只进驿站。

    当下闪出数人,公孙述一指其中两人,“命你二人,持王宫信物,传本王令,命大同守兵吕蒙良、青州守兵苗阳新各自率军五万,受征北元帅周江节制,星夜驰援海山关,限见信使半日内起兵,不得有误!”

    “是!”当下两名信使领命而去!

    安排完之后,吴王公孙述又上奏,“王上,兵者国之大事,臣请赵武朗大人负责筹措兵器粮草!”

    龙驷一听,赵武朗本身乃是户部主使,而打仗打的可不就是白花花的银子,这十几万大军出征,那就是十几张吃饭的嘴啊。“准!”

    “臣领命!”当下赵武朗欣然领命。

    龙驷见事情安排妥当,“诸位还有事要奏吗?”

    朝中诸位都是无人上奏。

    “既无人上奏,诸位便各司其职,退朝!”当下龙驷便要回庆祥宫。

    见王上退朝,诸位大臣也纷纷散去,北戎战事再起,不知多少将士要血染沙场,是以每个人都心情沉重。更何况此次北戎大军尽起精兵十万年,虽说幽城、燕城有海山关和燕水地势之利,可一旦守不住,便是帝都门户大开,北戎兵可直抵城下。

    赵高斯、赵武朗和吴王公孙述走在最后,眼见群臣散尽,赵武朗建议,“两位大人,不若我等一起去秦王府看望一下秦王如何?”

    赵武朗说是看望,实际上是要去听秦王之意,吴王公孙述和赵高斯一想也是。虽说王上不在,但是秦王还在,此等国之战事,虽说他们已经做出了安排,还需听听秦王意见才好。当下二人欣然同意,三人直奔秦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