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天命
字体: 16 + -

第八章 明争暗斗二(上)

    帝都东城秦王府,一座已经几乎被当朝大臣遗忘了的王爷府。当年,王上起兵之时,兄弟四人横扫江南。然而,在征战中原之时,王上的二弟和四弟先后陨殁。等王一统天下之时便只剩他这个三弟了,于是王上赐封他为秦王。不过,秦王受了王爷的爵号,却是每日纵情山水,醉卧美人膝。是以,几年下来,秦王府便逐渐脱离了人们的视线,若非是此刻王上患病日重而又未立太子,人们几乎都忘记了王上还有个秦王弟弟。

    此刻,秦王龙方在自己的书房里,正在与公孙家家主公孙述对弈。

    说起公孙述,无论是江湖之上还是庙堂之上,上至王孙巨贾,下至贩夫走卒,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与赵高斯不同,公孙述是真正的世家豪门,自前朝之时便一直执掌兵权,权倾天下。王上为招降公孙述,甚至将长公主嫁与公孙述的儿子公孙璋。归顺之后,公孙述仍掌兵权,高居右太宰之职,授予吴王,也是当朝唯一的一个外姓王。

    此刻,公孙述正对着棋局犹豫不决,手中捏着的那颗蓝天玉黑子许久不曾落下。

    “吴王可是心中有事?”龙方端起桌上的茶盅,轻轻抿了一口。

    公孙述狠了狠心,往棋局中的天璇位上一放。只见秦王不慌不忙,拿起白子,轻轻放在天玑位上,却是将吴王前后去路堵死,这盘棋已然是下到了尽头。

    公孙述一看,只好弃子认输,“秦王棋艺高超,本王甘拜下风。”

    龙方哈哈一笑,“吴王过谦了,所谓术业有专攻,本王便喜好弈之一道罢了。若讲用兵打仗,只怕本朝无出吴王左右啊。”

    公孙述倒也毫不客气,“秦王谬赞了。”不过他知道,眼前这位秦王当年乃是当今王上皇弟,跟随王上一路征战之人,手上不知染满了多少敌人的鲜血。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公子哥,却不知是一位枭雄。只是王上开国立朝之后,收敛了锋芒而已。

    “不知吴王深夜来访,有何见教?”龙方问罢,一双眸子盯着公孙述,便如星空一般深邃,可知龙方也是个武学高手。

    “实不相瞒,本王今日便是为我朝万年大计而来。”

    “哦?”龙方没有接话,静静地等待着公孙述的下文。

    “秦王,想必你也听说了,王上病重。而雍王生来残疾,四皇子尚且年幼,不知道我朝这万年基业还何去何从啊。”

    龙方没有否认,心里暗想,果然是老狐狸,轻轻的两句话,便把自己的忧国忧民一般。

    “那依吴王之见呢?”

    “本王承蒙王上恩宠,更是将长公主嫁与我家璋儿。是以本王当为王命是从。”

    “吴王高义,你我虽同为王,但也是王上的臣子而已,当以王命为尊。”龙方哈哈一笑。

    “可是本王不解,雍王残疾,四皇子年幼,而王上病势日重,为何不早立东宫,以安国人之心?”公孙述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王上之心,细如毛发。你我皆是跟随王上的人,可知王上曾做没有把握之事?”龙方没有回答,反倒问了公孙述一句。

    公孙述一想,这倒也是。当年在晋陵之战中,前朝威武将军率二十万铁骑将王上围困晋城,当时王上兵马只有三万,众将皆曰不可战。结果王上力主,大军一月之间纵横捭阖,四渡晋水。虽说最后负伤为赵高斯所救,却是将二十万铁骑杀的血肉模糊,最终等来了援军,全歼敌人。若非晋水一战消灭了前朝二十万主力铁骑,只怕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便是能最终一统天下,也要再等上几年。晋陵之战之后,王上大军横扫中原,不到一月便占领了帝都,开国立朝。想到此,公孙述便对王上佩服不已,不过这也更加深了自己的隐忧。

    “秦王言之有理,当今王上圣明,只怕此时早已有所决断。”

    “嗯”,龙方应了一声,便轻轻地收拾起棋子来,不慌不乱地将棋子一颗一颗的放到棋盅里去。

    “本王可是听说,昨日赵青等人齐聚雍王府,张京华等人齐聚赵府。”公孙述见一时套不出秦王所想,便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龙方好似早已知晓一般,并未依旧在不紧不慢地捡着棋子,“王上病危,诸臣必有所议,倒也平常。”

    “秦王说的是,不过本王近日总觉得不安,便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当今王上一统天下,平定四海,天下民心思定。若是因为王储之位再起变乱,恐怕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

    “是吗?本王倒不那么觉得。对于黎民百姓来说,只要亲民爱民,便是谁做王上对他们也无关紧要,只怕受此影响最大的还是王公大臣吧。毕竟嘉康之变的惨痛教训,让王公大臣时至今日想起来仍是不寒而栗。”龙方终于收拾完棋子,缓缓地放在了棋盘的两端。

    提起嘉康之变,公孙述也打了个寒颤,当年公孙家在嘉康之变中遭遇重创,若不是几代家住奋力打拼,只怕是公孙家早已除名。

    “嘉康之变只是前朝罢了,况且当时诸子夺嫡,根本原因在于诸子势均力敌,无一人可鼎定朝纲,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

    “依吴王所说,那今日形势如何?”

    “本王觉得,雍王和四皇子的确不是王位最佳人选,但是本朝却有鼎定朝纲之才,是以嘉康之变绝不会出现在我朝之中。”公孙述信心笃定。

    “那敢问吴王鼎定朝纲之人何在?”龙方给公孙述倒了一盅茶,继续问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公孙述轻轻拿起茶盅抿了一口。

    “哈哈哈哈,吴王说笑了,本王自从开国立朝之后便不问政事,每日纵情山水,享受人生而已,可不敢当吴王之评。”龙方一时哈哈大笑,随即正色。

    “好茶”,公孙述放下茶盅,由衷赞叹。

    “吴王若是喜欢,明日本王派人奉上两罐便是。”

    “如此,本王也不推辞了,谢秦王好意。”

    “不过本王倒是觉得,吴王树大根深,耕耘多年,倒正可协助王上鼎定朝纲。”龙方似笑非笑。

    “秦王过谦了,当年秦王跟随王上横扫天下,雄风威服四方,天下谁人不知秦王之勇。”

    “吴王过奖了,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啊。”

    “时间不早了,本王也不便打扰秦王休息,就此告辞!”吴王眼见今晚是套不出秦王的话来,便起身告辞。

    “吴王慢走!”公孙述起身相送。

    送至门口,公孙述抬头看看天,只见阴云密布,眼见便是要落雨,“要起风了啊,秦王多保重!”

    龙方也似心有所感,抬头看看天,“是啊,这天,怕是要变了。吴王好走,本王便不远送了。”

    公孙述一抱拳,“不敢当秦王盛情,告辞了!”当下亲兵卫队闪出,护送吴王。

    龙方踏回府门,“朱无心何在?”

    内里闪出一人,一身黑衣,便是脸上了戴了一张面具,要上配了一把短剑,浑身气息收敛。黑夜中便是站在跟前也认不出。“卑职在!”

    “本王命你,从即日起率斥候营严密监视吴王府、雍王府、赵府!”

    “是!”朱无心简单的回了一个字,领命之后立即又隐入黑暗之中,好似从未出现过一般。

    这边卫队护送公孙述转过街角之后,公孙述一摆手,卫队立即就停下了。却见公孙述又往前走了几步站定,一人从墙上轻轻纵下,落地时一个回旋,半点声音也无。

    那护卫亲兵一看,还以为是有人要刺杀吴王,登时便要冲上前去保护吴王,谁知吴王又一摆手,轻轻说了句,“无妨。”竟是直接朝那黑衣人走去。

    “事情办的如何了?”

    “请王爷移架那边说话。”

    “你等且在此等候,本王去去就来。”

    当下,吴王竟是跟着这黑衣人拐过了街角。

    “公孙丹拜见家主!”那黑衣人眼见已看不到护卫亲兵,竟是单膝跪地,拜见公孙述,原来那黑衣人竟是公孙家的人。

    “起来吧,你且说说事情如何了?”

    公孙丹站起来,双手抱拳,“回禀家主,卑职奉王爷之命潜入秦王府,这几日发现秦王府确实不简单,便是如公子一般的高手卑职见过了数十人。而且还有一些人在下一直未曾见过。”

    此事好似还吴王意料之中一般,秦王早年跟随王上征战天下,府上高手如云倒也正常。

    “可曾见秦王与当朝重臣或是军中将军谋面?”显然,公孙述对此更为关心。

    “回禀家主,在下这段时日并未见秦王与人相会,家主便是近日秦王相会的第一人了。”

    “哦”,公孙述捻了一下胡须,“你做的很好,继续用功去吧。待尘埃落定之日,本家主绝不会亏待于你。”

    “是,王爷保重!”公孙丹转身轻轻一纵,没入黑夜。

    公孙述转身走出了街角,还在玩味刚才公孙丹所说,“莫非他对王位竟无半点贪恋?看来改日我还要再去拜访一番。”公孙述暗暗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