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长歌
字体: 16 + -

第四十六章 棋逢对手,风云际会

    面对嬴曦的大言不惭,朝臣们先是一片沉默,随之而来的,便是他们私底下的窃窃私语。

    侍中守尚书右仆射卢珽避席,对嬴曦拱手道:“据老夫所知,齐王率军十万,如今已经抵达虎牢关下,赵王与徐王各领军四万,也在赶赴洛阳的路上。若是我等暂且不动,这三王各怀鬼胎,必定会互相攻伐,可若是我等按照将军的意思,抢先奉立天子,这三方十八万大军加起来,敢问将军凭什么与他们抗衡?难道就凭你带进洛阳的这三万军队吗?”

    嬴曦站起身来,轻笑道:“莫非卢侍中的意思,是让这衮衮诸公都躲在家里,等到那三位大王彼此之间分出个胜负,然后你们再出来,遵奉那最后的胜者为天子?”

    卢珽一愣,还未说话,嬴曦便已经冷冷道:“莫非你们范阳卢氏的家风,便是首鼠两端、骑墙观虎斗,不遵礼法道义,只认孰胜孰负吗?”

    闻言,卢珽不禁大怒,拍案而起,怒指着嬴曦:“你……”

    话只说到一半,便被嬴曦打断:“呵呵,看来卢侍中还是知道羞耻的,那孤便告诉你,孤带进城中的军队只有三万,可在这洛阳城外驻扎着的,却还有足足五万铁骑,孤的两位大将也已经各自率军数万进驻伊阙与河阳,孤且问你,这样的军力够吗?”

    卢珽一窒,群臣听闻嬴曦此兵力,不禁互相望了望,似乎都颇为震惊,就连独孤信也放下了茶盏,望向嬴曦,目光中颇有疑惑之意。

    嬴曦笑了笑,接着说道:“若是诸位还嫌不够,那……”

    话只说到一半,只听院外一阵脚步声传来,一名甲士飞快地跑进堂中,单膝跪地,高声道:“启禀君侯,唐王率军三万已到广阳门外驻扎;太原令李成义率军四万已进驻温县。”

    此言一出,堂上众人大惊,待士兵退下后,嬴曦缓缓坐下,轻笑道:“诸位,有此两方相助,可够?”

    众人面面相觑,半晌,太尉杨赐避席拱手,说道:“将军既能保太子与京师百姓,使能免遭战乱之苦,老朽愿奉先帝遗诏,遵太子即位。”

    杨赐话音刚咯,独孤信便出列道:“某司隶校尉独孤信,愿从长平侯!”

    紧接着,侍中裴度、尚书令崔缜等人先后表态,愿奉太子为帝。

    嬴曦见状,轻笑道:“诸位忠君为国,嬴曦感佩,既然如此,那便就此敲定,明日便奉太子登基,昭告天下,以让齐王等人再无举兵理由。”

    ……

    熙宁六年四月二十六,群臣奉太子安为帝,因天子年幼,故遵太后独孤氏摄政。传召天下,实行大赦。葬大行皇帝于邙山阳陵,谥怀帝。是日,更元广初。

    车骑将军嬴曦入京护驾,奉立有功,故加曦金紫光禄大夫,与太尉杨赐、司徒王琰共领尚书事,并司隶校尉独孤信、尚书令崔缜,五人同为辅政大臣,佐弼幼主。

    就在天子登基的这一天,在城外驻扎着的关中大军奉嬴曦将令,全部进入洛阳。百姓纷纷围观,所见大军竟有五万之多!

    见到此情景的朝臣们不禁放下了心,对嬴曦所言也深信不疑。

    “若是如愿没有记错的话,兄长这一次带过来的军队应该只有八万,可为何在韩信带走了两万,韦裕带走了一万的情况下,兄长仍然能在洛阳驻扎八万大军?”

    在两人私下相处时,独孤信终于没有忍住心中的疑惑,小声询问道。

    嬴曦大笑,说道:“如愿有所不知,为兄这些年偶有奇遇,曾拜一仙人为师,学了这‘撒豆成兵’之术。”

    独孤信白了他一眼,说道:“小弟看起来应该没那么傻吧!”

    嬴曦捧腹大笑,直笑得直不起腰来。最后,就在独孤信要拔剑与他决斗的时候,嬴曦终于笑着解释道:“你有没有发现,从昨天早上开始,进出京师的人便开始多了起来?”

    独孤信一愣,说道:“好像是有点,但这几日刚刚开放城禁,多一些也是正常。”

    嬴曦指着他,笑道:“你啊你,实话告诉你,为兄昨日一早便下令已经进城的将士改作百姓装扮出城,然后今日再换上甲胄,随着城外剩下的大军一齐入城,如此一来,不就正好是八万大军了吗?”

    闻言,独孤信不禁愣了愣,但很快便反应过来,他指着嬴曦,大笑道:“兄长啊兄长,真不知道这些年你在关中都做了些什么,竟然学会了如此诡计!”

    嬴曦大笑,揽着他的肩膀便向外走去。

    齐王闻听朝臣们奉立新君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亲率大军攻破虎牢关,并与赵王迁、徐王宿联合,和赶来支援朝廷的太原令李成义对峙于巩县。一时间王畿地区风雨惶惶,剑拔弩张。

    消息传到洛阳,车骑将军嬴曦决定亲自率军,前去迎战齐王。

    ……

    欢愉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天将黎明,嬴曦睁开双眼,轻抚着仍在怀中渴睡的美人儿,紧蹙着双眉。

    片刻后,他动作轻柔,悄然离开温暖的床榻。却忽然感到一只柔嫩的手拉住了他的胳膊,嬴曦转过头,颇有些歉意地说道:“是我吵醒你了。”

    霓裳轻轻摇头,柔声道:“要走了吗?”

    嬴曦点头,转过身回到榻上,轻抚着她的双手,轻声道:“如愿会留下来守城,你们万事小心,等我回来。”

    霓裳起身,将头埋在他怀中,小声道:“我等你凯旋归来。”

    嬴曦笑了笑,轻拍着她的后背,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随后便没有过多留恋,转身离去。

    独自洗漱、更衣,随后他便悄然离开,准备赶赴司马门。

    “嬴曦!”

    就在他即将离开宫城之时,身后却忽然传来女子的轻唤。

    嬴曦一怔,转过头来看见来人,紧捏着的心却是放松了开来,他翻身下马,微笑着走到来人面前,轻笑道:“公主何事?”

    来人一席素裙,面色未施粉黛,正是跟随他的军队一同到来的清河公主。

    清河看着他,目光闪烁,问道:“你为何从……”

    话只说到一半便戛然而止,因为她看见嬴曦悄悄放在唇上的食指。

    嬴曦看了看周围,见并无他人,便引开话题,问道:“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今日便要率军出征,我便想送你个东西……”

    清河低着头,语气颇有些低沉。

    嬴曦却是来了兴趣,笑问道:“送我什么?”

    清河双手交缠,踌躇了半晌,终于还是伸手入怀,拿出一只小小的长生结。

    “这是我亲手编的,昨天还去了趟永宁寺,请求菩萨保佑。”

    说着,清河便将长生结递给他。嬴曦伸手接过,手指轻轻地摩挲着,抬起头来,笑道:“谢谢!”

    清河垂下头,脸上红红的。嬴曦没有多言,与她告辞之后,翻身上马,准备离去。身后却传来她的喊声。

    “嬴曦,一定要平安回来!”

    嬴曦转过头,留给她一个微笑。

    ……

    广初元年四月二十七,车骑将军嬴曦奉诏迎击齐、赵、徐三王,唐王姬延领军随行。嬴曦率大军抵达偃师,下令驻守伊阙的韩信率军进入轘辕关,命韦裕自河阳赴巩县增援李成义。

    四月二十八,前线传来消息,李成义为齐王所败,其部损兵折将,巩县已经被齐王占领,韦孝宽被迫与李成义退回偃师。齐王占据巩县,命赵王将所部驻守荥阳,派遣前将军石勒进攻孟津,试图从三面包抄洛阳。

    嬴曦闻讯,立刻下令,命独孤晟率军北上,驻守河阳;并急令韩信率军取密县,以做出包抄赵军之势。而他自己则率领主力直扑巩县,齐王得知消息后,毫不示弱,直接铺开大军,与嬴曦交锋。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即将正面交锋之时。已经抵达巩县附近的嬴曦却忽然下令,全军后撤九十里。并拆毁洛水之上的孝义桥,逼迫齐王主力与其正面相对。

    面对嬴曦的退避,齐王分毫不让,直接率军前进,迫近嬴曦的军队。

    浩浩荡荡的平原之上,嬴曦率军背靠洛水,已再无可退之地。在他面前不过十里外,便是齐王姬成与徐王姬宿的联军,两国的主力军队共有十二万之多,而嬴曦一方,即使加上唐国和太原的军队,也不到十万人,在人数上便处于劣势。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嬴曦丝毫不惧,直接下令全军,背水列阵,准备迎战敌军。

    “将军,背水列阵,可是犯了兵家大忌,这……”

    嬴曦大帐中,太原令李成义面对嬴曦的命令,颇为不解,甚至有些抗拒。

    面对他的疑问,嬴曦只是笑着说道:“使君尽管去安排便是,孤自有良策。”

    李成义眉头一皱,但见唐王姬延只是抚着胡须,并未有所异议,帐中嬴曦所部将领也都没有说话。见此情形,他也不好多说,告辞离去。

    姬延始终保持着和蔼的微笑,待李成义离去,他这才转过身,对嬴曦说道:“老夫对这侄儿再了解不过,他用兵之能,堪称当世之杰,昱之可千万不要小看了他。”

    嬴曦拱手笑道:“晚辈焉敢轻视齐王,还请大王放心,晚辈深知此战的重要性,如此布置,自是有良策应对。”

    姬延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多问,与他告辞,回营调度兵马。

    平原之上,两军相对,嬴曦策马自中军向前,来到两军之间。姬成见状,也自战车上下来,骑上一匹骏马,前来与嬴曦相会。

    东风烈烈,龙旗招展。双方近十万将士肃立阵前,看着两位统帅的身影。

    一位是头戴金盔,气魄威武的齐王,一位是雄姿英发,赤羽飞舞的当朝名将。

    嬴曦与姬成四目相对,任谁也不会想到,当年在谯王府上把酒当歌的两人,今日竟会在战场之上再度重逢。

    嬴曦微微拱手,朗声道:“一别经年,大王无恙否?”

    姬成大笑道:“托昱之的福,寡人好得很,若是老友今日能让开一条道路,让寡人直去洛阳,那便更好不过了。”

    闻言,嬴曦亦大笑,说道:“外臣受帝后之托,不敢稍有懈怠。倒是大王您,如今先帝新丧,天子方立,大王身为叔伯,理应遵奉先命,辅弼周室才对,为何要提兵相向,同室操戈?”

    姬成道:“好一个提兵相向,同室操戈!新帝年幼,寡人身为周室伯长,自然应当入京辅弼,效仿周公,以奠基业才是,反倒是将军你提兵阻路,紧守八关,烧毁河桥,寡人要问问,将军此举,是要造反吗?”

    面对齐王凌厉的语气,嬴曦丝毫不惧:“大王谬言!外臣奉先帝遗诏,入京辅政,又受天子与太后重托,枉领尚书,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大王身为宗藩,却与赵、徐二国联合,违背藩王不得率军入王畿的祖制,孤忝居辅政,唯有以身报国,血谏大王!”

    “哈哈哈哈哈!”

    姬成大笑,说道:“好一个以身报国,血谏寡人!嬴曦,数年不见,没想到你不但本事见长,就连这张利口,也是非同寻常啊!”

    嬴曦微笑拱手道:“大王过奖,所谓以理服人,非是外臣利口,而是外臣受朝廷之理。”

    姬成冷哼一声,却忽然策马走近嬴曦,低声道:“寡人给你一个机会,现在撤军回去,寡人可以承诺,绝不追击,你尽管带着独孤皇后离开洛阳,回你的关中,寡人登基为天子后,便封你为秦王,保你永享关中,如何?”

    嬴曦笑了笑,说道:“曦多谢大王厚意,只是……”

    他忽然抬起头,与齐王目光相对,缓缓道:“嬴曦如今的志向,绝不是屈居于关中蕞尔之地,唯有这天下,方是外臣真正想要的战场!”

    姬成紧紧盯着他的眼睛,表情渐渐严肃了起来。半晌,他说道:“既然你不肯听本王劝告,那便只有在战场上见胜负了!”

    嬴曦拱手道:“曦已遵从先前之诺,率军避王三舍,今日有幸,请与大王会猎于此平原广泽之上!”

    姬成看着他,忽然仰天大笑,朗声道:“好!能有你这般对手,是上天眷顾寡人,今日,便在此一决雌雄!”

    说罢,两人同时向对方拱手,随后转身,回到了各自阵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