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释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 如梦如幻

    晨曦初照天际,绵延起伏的峰峦笼着一层轻纱,于云烟中若隐若现。

    山虽无言,然非无声。

    泉水汩汩流于山涧,竹海涛涛立与崖石之上。静谧灵动伴着雄浑壮阔谱写着一曲岁月永恒。

    晏亦像往常一样背起竹楼出门。

    扭头看了眼隔壁安静的小院,心中思念泉涌而出。

    师兄,你如今身在何处?可寻到仇人了?

    你独自一人,莫要置身险境啊。

    待我功法有成,就来寻你,帮你报仇雪恨。

    就要过年节了,你身边可有人相伴。

    晏亦揉了揉有些湿润的眼眸,抬头就看到了站在院子外的三痴道长。

    “师傅?”

    三痴道长微微颔首,目光深炯的看着这个最小的弟子。

    “你心中有执念。”

    “如若这样下去,你难有所成。”

    晏亦眼中闪着坚毅目光,看着自己的师傅说道:“我定能做到!”

    “做到什么?”三痴道长淡淡问道。

    晏亦转头看了一眼隔壁门窗紧闭的院子,坚定说道:“我定会像师兄一样,领悟大道,功法有成。”

    三痴道长听后,苍老的面容上绽放出一抹和蔼慈祥的微笑。伸出手习惯地要摸晏亦的头,才发现如今晏亦的个头已经与他无二了,枯槁的手掌便落在了晏亦的肩膀上,轻轻拍了几下。

    “嗯,很好!”

    “但前提是,你要放下心中牵绊。”

    晏亦有些迷惘,不懂师傅为何说这些。

    “弟子心中没有牵绊,亦没有执念!”

    晏亦看到三痴道长那深邃的目光,悠悠继续道:“我只是记挂苏晵师兄罢了。”

    “那你为何唤他‘师兄’?”

    “......”

    看着晏亦哑口无言的模样,三痴道长一挥搭在臂弯处的拂尘。

    “随我来。”

    ......

    云台下面,云雾依然往复不止,波澜壮阔滚滚而动。

    端坐于此的三痴道长,飘渺出尘,似乃九天谪仙一般。

    晏亦恭敬的端坐一旁,感受着那烟波浩渺,浮沉辽阔的云海,竟生出一种渺小无力的感觉来。

    “你以后就在此打坐修炼吧。”

    三痴道长花白的须发随风飘动,面容苍老但却矍铄,盘坐于此给人的感觉却像磐石。

    “不用接竹叶了麽?”晏亦收回游荡在外的心神,问道。

    “嗯,你先于此地修行,待有所感悟,再去那竹林不迟。”

    “是”晏亦郑重揖礼。

    而后就是长久的安静,一阵风起,扶摇于山巅云海之上。

    悠扬似笛声般,呜呜呜吹奏着。

    良久

    三痴道长看着波澜不止的云海,轻声道:“世界大道万千,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道。”

    “苏晵寻到了属于他的道,可你还没有。”

    三痴道长似讲经布道般,悠悠说着,而晏亦就静静地听着。

    “苏晵一心只为报仇,抛却生死,这便亦是执念。可这种执念却处于‘情’之外,是他存活于世唯一的目标亦是希望。”

    “这就是属于他的道,幸运地是他寻到了。”

    “而你......”

    三痴道长收回飘渺的目光,炯炯地看着晏亦。

    “我原本让你去接竹叶,只是磨炼你的心性而已。可你却执拗于此,以至于心生躁怒出显业障。”

    “啊!”晏亦吃惊地望着自己的师傅。

    我这不是好好的麽?每天畅快吃饭,睡觉,然后接竹叶,周而复始。

    怎会生出业障呢。

    他很不解,所以就看着三痴道长,等待给自己解惑。

    “你呀!”

    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三痴道长怜惜的看着晏亦说道:“你的执念就是困于情!”

    “你自幼上山,从未享受到家的温暖。虽有师傅师兄的关怀备至,可却缺少了父母兄弟的那种贴心呵护与宠爱。”

    “而苏晵上山后,把你当成弟弟般看待,与你打闹,逗你开心。那种温情填补了你心中缺少那一部分,让你心中产生了依靠。”

    “然后,你就私下唤他‘师兄’。在他下山后,每天拼命地去竹林里感悟,想着能有所成,然后下山帮他!”

    “可是这样?”三痴道长目光灼灼地盯着晏亦。

    这个身世伶仃的小弟子他很疼爱,观里的其他人亦是,所以以前晏亦闯祸了,大家也都不会太过深究。这是他们能尽最大努力能给的了,有些东西哪怕道长们道法高深,却也是无法给予的。

    晏亦茫然地呆愣片刻,然后起身深深弯腰向着三痴道长揖了一大礼。

    “师傅,我......”

    看着他眼中闪烁的泪珠,三痴道长一阵心疼,然后强装生气道:“莫要哭哭啼啼的,你看看你那苏师兄。”

    “可曾似你这般!”

    “我......”晏亦听后,急忙地用袖子把眼眶中打旋的泪珠抹掉。

    唉~

    “罢了”

    三痴道长叹了口气,起身而去。

    “你便在此好生修炼吧。”

    ......

    此时千里之外的苏晵二人风尘仆仆地进了客栈里。

    在简单吃过饭后就回房间休息了。

    苏晵毫无困意,就在坐在窗边静静的喝着酒,看着高挂于夜空的明月,心中一丝挂念紧紧萦绕着。

    这些天,他的伤已经好了大半,隔壁亦能轻微活动了。

    本该心情要愉悦些,可他思绪却飘回到了鹿鸣山上。

    “那个小子,如今在做什么?可还是那般嗜酒麽!”想到那个俊俏得似女子般的小道士,苏晵心中就是一暖。

    “他总念叨着有酒无肉,也不知是不是又偷偷下山买烧鸡吃了。”

    “如今,我不在了,没人欺负你了。想来你应该很欢腾吧。”

    “小子,也不知道我们此生还能否再相见......”

    “你说你要下山踏遍万里山河,可你一定要待练好功法再下山来啊!”

    “你......”

    苏晵摇摇头,将心头的思绪挥去。

    我这般是为何?

    前路慢慢,我自己都不知道会是怎样,是狂风骇浪,还是晴空万里。

    那小子,心思灵巧,又有观里的长辈师兄们关怀照顾,想来此生会福至始终。

    我于他终究只是过客罢了......

    嗤~

    苏晵冷冷耻笑一声,将酒倒在碗里,端起来一饮而尽。

    好似觉得这样喝不太痛快,便拿起酒坛大口大口地向嘴里灌着。

    天上的明月虽亮,可夜色却寒冷。

    冷厉的凉意顺着窗子涌进来,势要摧毁掉房间那个小烛台释放的光明与暖意。

    苏晵放下酒坛,看着眼前摇晃的烛火,心中迷茫一片。

    惆怅的低语,从窗口悠悠飘出,愈来愈远,最后沉寂于夜色中。

    烛火照人影彷惶,雨打落叶,路往何方。

    前尘旧梦皆似幻,灯下独坐我一人。

    酒入肝肠三分苦,七分旧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