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是曹丕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美食引诱

    “您老运气真是太好了!您看,白白肥肥的肉,刚杀好的,整整两头猪!对了,今晚我做几样新鲜菜式,保准您老吃了就忘记所有烦恼忧愁!”

    子桓把华佗带到杀猪现场。

    那叫一个杂乱,还有猪大肠里面的粪便味道四处飘散,华佗却看得津津有味。

    许都现在是波云诡谲,暗流涌动。

    谁要是看不清形势,就会触暗礁而死。

    当然,像华佗这样的政治傻子,即便看清了形势也会大义凌然毫不反悔地一头扎进去。

    人说不想活的人,把他拉到菜市场,他就不会自杀了。

    对于华佗这种纯属找死的行为,子桓只能用美食来引诱他。

    把他引到需要治疗的那两个妇女屋子里,子桓就回到厨房开始甩开袖子大干。

    今天是第一次给人送货,当然得做到百分之二百的好。

    把红烧肉的炒炖方法再仔细教一遍厨娘们,子桓开始教授爆炒腰花、清炒猪肝和炖猪心的做法。

    腰花要切出十字刀花,猪肝则要薄薄切片,切得越薄炒出来越嫩。

    猪心当然是切成三角片,大小适中,放在花椒水里泡半刻钟,焯一遍水,去去泡沫,与当归、黄芪枸杞一起,加姜用陶锅小火炖上。

    子桓打造的铁锅,三十公分直径的都是带把手的,虽然铁制器具传热快,烫手,但是包一块麻布就可以把锅抬起来自由翻炒了。

    为了哄住华佗那张嘴,子桓把猪肚和猪耳朵也拿了出来。

    曹家铁器作坊打造的第二批锅都是蒸煮用的,子桓让厨娘按照炖猪心的方法,把猪肚猪耳先焯一遍水,放花椒八角香叶桂皮炖上。

    焖上一大铁锅小米饭,子桓便架起铁锅开始炼油,练出油才能爆炒腰花。

    杀整头猪的好处就是,没有浪费的地方,什么东西都可以吃到肚子里去。

    把整片的油取下来,估计能练出两大陶罐油,两头猪的油用两个月没问题。

    练出的油渣也够一百来号人好好吃上两顿。

    炼油这种杂活,子桓小时候过年的时候见得多了。

    子桓记得那个时候年味浓,每家过年都会杀一头猪,而炼油还有一种仪式感,需要泡到杀猪三天以后才能炼……

    现在想想,什么东西泡三天估计都好不了了,娘的,竟然吃了好多年的亚硝酸盐。

    “一块油得炼一个时辰左右,把油切成小块,在锅里放点清水,再把油放进去。最开始的时候火调到最大,出油以后火慢慢调到中火,最后油块变油渣时,用最小火。”

    子桓一边演示一边操作。

    他只切了半锅,先炼出一部分炒腰花和猪肝的,其他的当然交给妇女们去实验。

    “子桓公子好手艺,司空府的庖厨肯定跟皇宫里的御厨一样好!”

    厨娘们围着子桓聚精会神地听子桓讲述各道菜的细节,其中手脚最麻利的一个姓王,子桓估计锡福记的头号大厨今后非她莫属了。

    皇权在中国的小老百姓心中是至高无上的,因此皇帝用的东西,在他们看来也是最好的享受,最使人梦寐以求。

    所以皇宫里所有物件,连皇帝撒尿的罐子,他们都觉得是最好的,成了他们打比喻时最高级别的参照物。

    “王妈没见识过,他们可比你们差远啦!”

    子桓想想最开始穿越那几天吃的猪食一般的存在,肚子里就一阵阵犯恶心。

    “以后啊,你们都将成为名动许都的大厨。比皇宫里的御厨还高级。我跟大家说啊,以后咱们要把锡福记开到各州县去。全国连锁!”

    说大话当然要有人捧场啦,子桓此话一出,妇女们尽皆喝彩。

    随着一声油锅哧溜响,油锅里喷起一团火焰,子桓切好的腰花已经下锅。

    拿着锅铲不停地翻炒,时不时抬起油锅颠簸两下以助翻炒,油汁滋滋作响。

    “等腰花一开始变颜色,就要赶紧把切好的姜丝、大葱扔进去,一刻也别迟缓,不然腰花就老了。记住,炒菜的时候耽误一刻,菜就有可能从极品变为废品。”

    最后放一把盐,一盘爆炒腰花出锅。

    顿时整个厨房飘散的都是腰花的香味。

    “炒菜的要诀是火候一定要控制好,不然炒出来要么柴了,要么半生不熟,火候过大则直接糊掉。”

    “如果下面的柴火不好控制大小,就把锅抬起来,像我这样颠簸,时不时翻炒。”

    子桓一边教授围成一团的妇女,一遍用清水涮锅。

    “每次炒完菜,都用清水洗一遍锅再接着炒第二道菜。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第二道菜不黏锅,不糊。二是口感纯正。不会有其他杂味。”

    “每次炒猪肝这道菜,一定要加花椒,八角不用。胡椒粉有的话可以撒一点。猪肝里有一种对人体最好的东西,叫维生素c,所以不要炒过火,只要见熟就出锅。”

    子桓舀一勺刚炼出的油,烧红了锅把油放下去,花椒先放,但是花椒过油容易糊,子桓几乎同时把切好的猪肝倒了进去。

    顿时,又是一股油香味扑鼻而来。

    “这个花椒千万不能在猪肝之后放,那样就没有焦香味了。不管炒什么菜,需要放花椒的时候,都是最先把花椒扔进去。但是像这种情况,花椒容易糊,所以肉与花椒几乎同时。炒菜讲究的就是一个速度!”

    “公子,红烧肉好了!”

    掌握火候的大娘姓柴,所以子桓就唤她为柴妈。

    她一个人同时掌握着所有炖锅的火候。

    子桓估计猪耳猪肚也差不多快好了。

    “很好,用食盒按照各家各户需要的量装好,每家多加两勺,包装一定要严实,要好看。把七岁以上的小子们叫来,交给他们去送!准时送达的回来有肉吃,送达不了的回来没饭吃!”

    华佗来饭店的时候,子桓在课堂上刚摆谱完毕,子桓把课堂交给了霜凝,让她教授大家数数,自己到厨房。

    这会儿也应该下课了。

    让霜凝边学边教,不仅节省了子桓的时间,还对她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知识的牢固,就在于随时学随时用,如果老不用,忘得很快。

    而且在教授别人的过程中,又会有有新的发现。

    那样学到的知识,估计到死都忘不了。

    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其实就担当着学生与老师双重身份。

    有的学生有问题了,宁愿问学习好的同学也不愿意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