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宋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他要做什么

    东方鱼肚白的微光里,韩开山看着韩景云身边围成一团的采买,恍然如梦!

    “这一斤赚三文,这一车得赚多少银子!这难道就是神仙的法子?!俺家……”

    眼前仿佛闪现出一条金光灿灿的大道,心情抖颤如狂风中的细叶,两颗老泪蓦然出现在韩开山的眼角。

    一阵儿功夫,一车韭菜所剩无几。见韩景云空闲,韩开山便迫不及待的凑到了他跟前,微弯着身子,小心翼翼的小声问道:“十七,赚了多少?”

    “五六两吧。”

    一马车大概能装个三千斤左右,现在还剩些,再加上让称,韩景云觉的赚的也不过这么多。

    而韩老六、韩老八在码头抗包干一天,累死累活也不过二三百文,这还得是有活的时候,没活,没活干只能上山下套子去捉野鸡、兔子。

    虽然刚才估计韩景云会赚钱,但赚多少却不能算清……他们从没想过一天能赚这么多钱,还这么轻松

    “啊!”“啊!”“啊!”

    闻言,韩开山、韩老六、韩老八目瞪口呆,嘴巴张的像螃窟,久久无言。

    ……

    又过了一阵子,韭菜只剩下十来捆,早市里人也变的稀落,韩景云不再等待,让钱福牵了马车往肉市走去。

    ……

    苏轼后来贬谪黄州时,曾写过一篇《猪肉颂》,里面这样写道:“黄州好猪肉,价格贱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富者嫌猪肮脏不肯吃,贫者不会吃,这就造成猪肉的价格极低。而猪下水价格更是低的吓人,前二日韩景云特地询问了一下,猪肉一百五十文钱一斤,猪下水才三十文一斤。

    而韩景云最初的目标就是做猪卤菜,一是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二来本钱少。

    当然虽然本钱少,但前几天他也不够,所以才想着用贩菜这个法子积累资金。

    而之所以抛弃贩菜这个法子主要是因为单一的青菜,市场太小了,经过这两天,韩景云估计一天赚个四五两就是极限。

    一天四五两,以韩景云的眼界与格局根本看不上眼,当然做猪卤菜他也看不上眼,不过此时此地只能一步步来。

    而他之所以会做卤菜则是家传,前世他父亲就是做卤菜的,小生意,但不但养家,还给他留下了一小笔启动资金。

    “十七你这是干什么去?”说话间韩开山有些心疼的看了看马车上的韭菜,这么值钱,他觉的应该再等一会儿。

    “神仙教了我一个煮肉的法门,我想试下,我觉的应该能赚很多钱。”韩景云在马车前回道。

    “神仙煮肉的法子!”

    此时整个社会都迷信,乡下人更愚昧,又亲眼见韩景云赚钱轻轻松松,身上的气息也从容淡定,与以前判若两人,韩开山,韩老六,韩老八,包括钱福,都对韩景云的神仙之说信了个七七八八,闻言心里都是一震。

    ……

    肉市在西市的最东边,里面鸡、鸭、鱼、羊俱全。而猪肉市场又在肉市的最东边,都是一张长案板,案板上面正中摆着几片猪,两边的大木盆里装着下水,猪头与猪蹄方方正正的摆着。

    这个时候屠户们的猪肉己经卖的差不多了,但猪下水与猪头、猪蹄依然方方正正。

    “下水多少钱一斤?”走到一个肉铺前,韩景云指了指木盆问道。

    “三十文,客官要多少?”卖肉的郑屠热忱的回道。

    此时因为贩菜方式的特殊,韩景云的大名已经在西市里传开,而昨日张德礼的惨败又反向提高了韩景云的名声,这些都让市场里的商人认为韩景云是个有本事的人,所以态度很尊重。

    “那猪头、猪蹄呢?”没有回答郑屠的话,韩景云又指了指猪头、猪蹄。

    “一样钱,三十文。”

    “那要是全要了呢,能不能便宜些?”

    下水的出售除了降价外,郑屠一般都是在肉里夹带些,然后连求带送的卖出去,从没有人一下要这么多!

    “唰!”

    郑屠手中的剔骨刀一下从他手中掉下,他本能的伸手想接,但随之又想到了剔骨刀的锋利,急忙抽了手,任由剔骨刀落下。

    “二十文怎么样?”

    随即郑屠像是被打了鸡血,红着眼睛说道。同时心中感慨,今天终于碰上了一个吃户!

    “行。”韩景云点了点头。

    而按照韩景云前世的经验,一套下水五六十斤,郑屠才三套下水,下水煮后缩一半,还不足百金,虽然初次做生意要谨慎,但这些都是后世证明了的,哪个卖猪下水的不是三桶、五桶的,而且现在他是独一份,实在没必要太过谨小慎微!

    看了看郑屠旁边的案子,韩景云说道:“二十文,你的下水也包了。”

    郑屠相邻的屠户叫张一吹,长的莽张飞似的,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杀猪时为了方便刮毛,需要在猪脚上割一小口,然后插入麦秸或竹管用力往里吹,把猪吹起来。这样做一般人要分五六次才行,而他一口气就可以,所以才有了这个称号。

    此时他眼睛正睁的像牛蛋似的,羡慕的看着郑屠来了一桩好买卖……

    他完全没料到大买卖也会砸到他的头上!因此韩狗蛋说完后他呆了一呆,但随即黑酱的脸冒起了油光,“好嘞!”他也兴奋的长叫了一声,不过他声音太充沛,像打雷似的,猛然响起,吓的人一跳。

    而郑屠没想到韩狗蛋居然还嫌他的下水少,再加上张一吹的爆喝声,他手里的茶壶又差点脱手而飞——因为是大主顾,所以他热情奉茶。

    而这时郑屠一边倒茶,一边向韩狗蛋问道:“韩小弟,你买这么多做什么?”

    做成大生意的劲头一过,他冷静了起来——买这么多,显然不是为了吃!

    反正明天就要来卖,韩狗蛋也不隐瞒回道:“做猪头肉卖!”

    虽然不明白猪头肉为物,但猪肉都不好卖,何况下水的肉!因此郑屠‘哦’的应了一声,没了下文。

    而这时右边的刘屠向韩狗蛋探了探头,热忱的问道:“韩小弟,俺这还有些,你还要不?”

    “明天看看吧!”韩景云回道。

    虽然开始不应过小,但也不能过大,市场大量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一二百斤猪下水可以试水了,而且现在还没有冷藏设备。

    装完车,付完钱之后,三人就直奔铁匠部,拉定制的三个大圆铁桶,大锅,又买了一大一小两个炉子,又在旁边的铺子买了些刀、叉、瓷盘、筷子等工具以及烧碱、粗盐等用品。

    装完这些,韩景云到干货摊子上买了些八角、红糖、香叶、桂皮。

    但是草果、肉蔻等其它材料却没有,干货摊子的掌柜告诉他这些东西要到药铺去买。

    在济仁堂采购完草果、肉蔻等中药材后,已是满满一车马,随后浩浩荡荡的拉向了钱府。

    柴房有通往街道的小门,相当于单独的小院,进出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