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二十七节:荆州故人(四)

    天色微明,太阳还没升起,空中弥漫破晓时的寒气,绿叶沾有灰色的露珠,早起的云雀飞在半明半暗的天空高声歌唱,歌声传进了屋子,屋子里很暖和,此刻还早,本可以多睡一会儿,可是他们却要如往常般醒来。

    “吱”地一声,是屋门被打开。开门的地方有两处,两个人影同时走了出来,他们俩人刚出屋,便看到对方,原来是黄忠和张机最先醒来。俩人眼里不由地闪过一道惊讶,随即双方客气地一笑。

    张机拱手道:“黄壮士,昨日倒是老夫没能来得及与你一叙,莫要见怪。”

    黄忠抱拳道:“张医师,这是哪里的话,黄某远来为客,怎敢见怪?”

    两个人又是相视地一笑。

    张机微微摇晃身体,没话找话地道:“黄壮士起得真早,为什么不多睡一会儿?”

    黄忠摇头道:“黄某习惯于早起,哪敢贪睡。张医师不是也很早哪?”

    张机赧然道:“老夫在这里居住一段时日,习惯于早起!况且我等留在亲戚家里,可不敢贪睡!一会儿华前辈他们也要起来呢,到时候可要张罗药肆开门。”

    黄忠瞪大了眼睛,尽管他对医药不甚感兴趣,却还是问道:“这般说来,你们每天都会起得那么早?”

    张机点了点头,轻声道:“华前辈他们平日里几乎是卯时醒来的,大概辰时吃饭,然后就去打理药肆!他们会忙和一天,直到酉时关门药肆,戌时晚饭,若是没有人拜访,会在亥时之前休息。”

    “那么,呆会他们会醒来罢?”黄忠恍然点了点头。

    张机点了点头,俩人陷入一阵沉默。良久,黄忠对张机笑了一下,转身从屋里取出一柄木制大刀,他来到院中,开始挥耍起大刀来。

    张机在一旁默不作声,只是默默地观看。大抵如黄忠这类怀有武艺的人,每天清早都有习武的习惯。张机不懂武功,但见黄忠手中握有大刀,只管劈、刺、扫,便觉气势非常。黄忠的动作幅度很小,但使出来的力道却很足,隔着相当远的距离,张机还能感到阵阵的微风吹拂脸面,这是黄忠挥刀时发出来的力气。

    不知黄忠练了多久,张机忽沉双眼晕眩,他扶了扶额头,便听到一个惊讶的声音道:“咦,你们都起来啦?老朽刚还在犹豫要不要起来,便见你们全在院子里。”

    好半晌,张机才反应到那是华佗的声音。他四下打量,只见除却孩子们,其他人都醒了过来。华佗站在窗户前探过头,樊阿和李当之各自打着呵欠走出门,一见张机和黄忠,不觉愣了愣。

    “你们可真早。”白云卿的声音传了过来,她刻意把声音压得很小,以免吵醒屋里的孩子们。这几日,她和华佗有时分房而睡,她得照顾几个孩子。

    众人相互拱了拱手,算作打招呼。

    黄忠停下手中的挥刀。

    黄忠满身大汗,背对他们迅速把脸上的汗水擦拭掉。然后,黄忠收起大刀,面对他们抱拳,轻轻一笑。

    “这会儿起得都早,呆会一起吃些东西罢。”白云卿对黄忠笑道,“老妇家中简陋,若是不嫌弃,呆会都去客厅吃汤饼罢?老妇保证你们吃得饱饱的!”

    华佗吩咐白云卿,嘱咐道:“夫人,可不要光是汤饼,多放些肉、鸡蛋才是。”

    “是,是,是,这回保管你们吃得满意!”白云卿的脸有些红——前一段日子,她为众人各下一碗汤饼,没放其它菜式,而张机不好意思说出口,樊阿和李当之不敢当面提出来,只有华佗皱着眉头嫌弃太过清淡,孩子们也哭闹不休,坚决地不张口。

    “啊”了一声,白云卿走了几步,才拍了拍脑袋道:“那老妇先去做饭!老爷,回头记得叫醒孩子们,他们虽然还小,但也不可以天天贪睡!”

    华佗好笑道:“回头为夫会叫他们的,你先忙去罢。”众人心下一阵好笑。

    太阳渐渐升起,微风轻轻地吹过,扫净黎明时的寒气,气温变得暖和起来。

    “小家伙们,起床啦!”伴随白云卿的一声“要开饭了”,华佗小跑进屋,看着床上睡得正香的几个孩子,大声地喊,“再不起来你们可没东西吃啦!”他走上前去,把他们一个一个地摇醒。

    黄叙最先醒来,他揉了揉睡眼,在一旁发愣;华云第二个醒来,他“啊”了一声,吃了一惊;小童第三个醒来,他红了脸,躲在一边穿衣服;华沸最后被叫醒,尽管他不愿意起床,但被华佗硬拉拖拽地摇醒。

    “颜儿不在这屋里?”华佗不见张颜的身影。

    华云在一旁道:“颜妹妹住在隔壁呢。”

    “哥哥们,起床啦!”正巧提到张颜,便听到张颜在屋外的叫喊。

    华佗立即对华沸喝斥道:“瞧你,颜妹妹起来得都比你早!”

    华沸听罢,这才不情不愿地睁开眼睛。

    华佗满头大汗,笨拙地为几个小家伙穿好衣裳后,这才领他们去往前厅吃饭。

    本来,若是大家族的人一定重视座位的安排,然而华佗家却不用注重这些。一行人围在桌已周围,看着白云卿端着一碗一碗的汤饼摆放在他们面前,那汤饼里放有若干牛肉片、一个煎蛋,让人一眼看便有种想流口水的冲动。小童轻轻地低呼一声,大人们善意地一笑,小童便再也不敢吱出声来。

    “开动罢。”大人们熟练地拿起一双木箸,美美得吃了起来。白云卿没有动木箸,她暗中打量众人,见他们一副非常淋漓痛快的模样后,嘴角勾起一丝笑容。孩子们苦恼了一张脸:除却小童可以熟练地运用木箸,黄叙吃力地使用木箸,华云、华沸和张颜一脸的生气,侧过身子一动也不动。

    白云卿温柔地抚摸了他们的脑袋,低声道:“来,不气;来,听话!让为娘喂你们。”白云卿挑动木箸,将汤饼一一喂与三个孩子。等她好不容易喂完他们后,自己的汤饼早已膨胀,她方才安然地把自己的那份吃下。

    上午的温饱解决后,白云卿收拾桌具,清理完后再把每天的脏衣服拿去河边清洗;华佗、张机、樊阿、李当之这四名医师的药肆开疹时辰已到,他们去往药肆,忙了起来;黄忠叹了叹气,突然不知自己该做甚么事才好,他刚想出门散心,便听到孩子们这样的一番对话——见大人们都离开后,华沸的小脑袋开始活跃起来,他快活地道:

    “去不去河边捉鱼?”

    “去河边捉鱼?”小童嗅出一丝不同寻常,“这可不好,小孩去河边没有大人陪同,岂不是很危险?”

    他是大哥,他说不同意,众位小孩哪敢反驳?华沸却一脸不乐意,得意地炫耀道:“谁说的!往常沸儿和哥哥经常去河边捉鱼,也没有见过危险。”

    小童吓了一跳,不敢相信道:“啊,不会罢?你们经常去河边捉鱼吗?师傅他们也会同意?”

    自然不同意,华沸低下头去,不敢回答。华云小声道:“其实是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出去的……”

    小童听罢,“唔”了半天,才道:“这样不好,以后不要去河边捉鱼了,若是哪天掉进水里可就不好了——不如,我们捉鸟罢?”

    “捉鸟?”几个小家伙们睁大眼睛,感觉十分新奇,纷纷地道:

    “就是天上飞的吗?”

    “怎么捉呀?鸟儿会飞的,能捉住吗?”

    “自然能的。”小童信心十足,捅了一下旁边发呆的黄叙,“是不是,叙儿弟弟,上次就捉了好多只呢。”

    孩子们齐齐地望向黄叙,眼里满是询问和好奇,黄叙呆呆地点了点头,憨憨地道:“大哥说的没错!冬天里捉过好多只呢。”

    “你们哪。”黄忠听罢,好笑地走出来,轻敲了小童的脑袋,“一天不在你身边,你就尽会做些捣乱之事!现在的季节可不好捉鸟哩。”

    小童捂着脑袋,哀哀地叫痛,叫道:“黄叔叔,不要打,会变笨的!那要捉不了的话,不如掏鸟窝罢。”反正他就是不想听从黄忠的话,安分地呆在屋子里。

    孩子们见黄忠站在他们面前,实在不知该不该听小童的话。他们望了望小童,又望了望黄忠。黄忠心想,这倒也没事,不如便带他们玩耍好了。他沉吟半晌,才道:“这样也好,一起去罢。”

    “哦!哦!”虽然不知道怎么去掏鸟窝,但第一次听到这个游戏,想必很好玩罢?孩子们开心地欢呼起来。

    药肆里,众人忙碌之中抬头,瞥见屋外一个中年汉子带着一群孩子向远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