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节:转眼三年(一)

    公元一九六年二月下旬,放眼整个中原,豫州沛国的谯县还算太平,不像其他地方,不是蝗灾瘟疫,便是战乱征战。年节刚过,谯县即将迎来温和的春天。热闹的气氛还未散去,谯县的平民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走亲访友,互送礼品,只有一户例外。

    谯县附近,小华庄。

    小华庄的西北角流淌一条浅浅的小溪,从小桥上走过,会看到对岸处一座竹篱茅舍,约五百平方尺,茅舍的周围搭建几座简易的居所,居所的牌匾上都写着“养疾康复”四个楷书大字,一眼便能让人知道这里是药肆。

    清幽的竹林环绕药肆,偶尔还能听到鸟的歌唱,呼吸湿润清新的味道,意外地发现,这里别致得招人喜欢。

    简易的居所空荡荡的,没有一个病人。药肆里,像往常一般,有一个忙碌的身影。

    那个身影瘦高干瘪,却浑身有一股子用不完的劲儿,那是一个老者。

    老者的身子健朗如故,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皱纹,可是瞧他的身手,决计比他自身的年纪要年轻得多。老者有一头白发,一缕白胡须,却一点也儿也不显老,反而有种鹤发童颜的气质。他身穿一件崭新的灰色布袍,脚上的芒屐鞋也很干净,他的腰间挂了一块方形玉佩,那玉佩质感细滑,正面刻有“颜”字。

    老者姓“颜”么?——当然不是。

    这位老者便是谯县公认有名的医师:华佗,字元化。百姓们口中称赞的神医。

    “师傅——”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

    华佗停下手中的捣药,寻声望去,见一个三岁左右的孩童用力抱着装载满满药材的陶罐,用期待的目光看向他。

    “云儿,你在做甚么呢?——哎哟,怎么抱这么重的东西过来?还是让为师来罢,你累不累?”华佗连忙蹲下身来,接过陶罐,把它放在柜台上,再拉过孩童的小手,细心地帮他吹了吹,揉了揉。

    “师傅,这是今年最缺的药材。”孩童仰起肉乎乎的小脸,一脸的邀功模样。

    “做得很好,辛苦云儿啦。”华佗一脸的赞美,不过他还是纠正地道,“云儿哟,你还小呢,不用这般勤快,到那边玩一会儿罢。”

    “是,师傅。”孩童红扑扑的小脸上,这才显示出孩子应有的欢快来。

    孩童刚走几步,便听到“哐当”一声,一个破碎的声音响起,把二人吓了一跳。华佗熟稔地走过去,从一个柜己的后面抓出一只细小的胳膊,嘴里数落道:

    “沸儿,你还敢调皮,你这是在做甚么,是不是又把罐子打碎了?”

    又是一个三岁模样的小家伙,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此时他不小心打碎罐子,却一点儿也不怕,他的眼珠正在“骨碌”地转啊转的,透露出满脸的精怪。

    小家伙翘起嘴巴,嘻声道:“才不怕呢,这里的罐子不是有很多吗?孩儿拿的是空罐子。”

    华佗低头一瞧,见地上果然是空罐子的碎片,不由地松了一口气。他点了点小家伙的额头,生气道:“你啊,真是顽皮,拿这罐子做甚么?”

    小家伙支吾道:“孩儿想拿去装鱼。”

    “装什么鱼?”华佗一时没明白过来。

    “就是河里的鱼。”他的声音渐渐地小了下去。

    华佗沉下脸,终于明白小家伙是想去河边捉鱼。华佗立即揪住他的耳朵,骂道:“不好好学习医术,却要跑去捉鱼!万一掉进水里怎么办!你最好老实地呆在这里!不准跑!”

    小家伙立即蓄满泪水,哭丧着一张小脸,哀求道:“父亲大人,父亲大人,孩儿哪也不去,就乖乖地呆在这里,您别生气!疼!”可是瞅他满脸的机灵,哪有要听话的意思。

    明知道他会跑出去,华佗心中无数次对自己提醒,千万别心软,可是看到自家的儿子那张诚实的小脸,他还是选择了相信。

    “哥哥,走啊。”华佗刚刚放开他,他就同孩童的方向冲了过去,直接拽走自家的哥哥,跑出了药肆。

    “这沸儿!”华佗苦笑一声,幸好这个小家伙还晓得不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开溜。

    “小师弟们又想出门?”一个恭敬地笑声响起。

    华佗府邸的布局还是与三年前一样,和药肆连在一起。进了药肆,有两扇门。正前方的门后一般用作手术场地;左拐一扇门后,则是华佗家的院子。院子是四合院:中间种了一圈花草,花草的北面是华佗的居处,东面是厨房,西面是客房。

    只见有两名青年人从左边的那扇门走进来。走在前面的是一名中年模样的医师。那人的个头居中,一袭白衣,四肢修长,长胡须,一双眼睛大而有精神,充满着干劲,他是华佗的四徒弟——李当之。

    随后跟来的是也是一名中年人,那人五官清秀,神情中透着一丝刚强,他的个子比李当之稍矮些,一袭蓝衣,却是李当之的师兄,华佗的三徒弟——彭城国的樊阿。

    说话的是樊阿。

    李当之忍不住地一笑,侃侃地道:“师傅,若是师娘知道你又让沸儿师弟跑出门的话,不知道她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

    华佗听罢,面部有些僵硬。他上下打量一下自己的两名徒弟,慢慢地道:“小阿,小李,你们两个倒是长幼不分啊,小李怎么走在小阿的前面?”

    李当之“啊”了一声,这才尴尬地看向樊阿。

    樊阿摆了摆手,无所谓道:“李师弟都忘记了无数次,做师兄的早就习惯了。”

    在场的人听罢,忍不住地笑了起来。

    华佗突然苦笑道:“沸儿哟,哎,也不知道这个小家伙的脑子里整天想的是什么,做事出乎常理,唉,也只有你们还能让为师放心些。”

    樊阿安慰道:“师傅,放心罢,云师弟会好好照看沸师弟的。”

    李当之点头,也道:“小师弟们虽然还小,不过云师弟却是很沉稳呢。”

    华佗笑了一声,叹道:“为师倒不担心云儿,怕就怕沸儿总是出些坏点子让云儿顶罪——这个沸儿哟,竟然这般不喜欢医学,亏他的天赋要比云儿好得多。”说罢,他的神色有些黯淡下来。

    樊阿和李当之相互对望一眼,一时也不好开口,他们干笑了几下,决定还是像往常那般,在华佗的身后帮忙。樊阿忙着整理药材,李当之忙着摆放药罐,华佗看到他们俩个默默劳作的模样,不由地出了神。

    “师傅,你在想什么哪?”百忙之中,樊阿抬起头,却看到华佗在发愣。

    华佗脱口而出道:“过得真快啊,转眼间便三年啦。”

    “什么?”

    “没什么,你们做事要仔细些。”华佗叮嘱,幸好现在没有多少病人上门疹病。

    一如往常的日子,过得真是平静,竟与三年前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