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十八节:未曾来到(一)

    黄忠在前,华佗跟后,俩人一同走进一座空的军帐里。

    见四下无人,华佗方才皱眉地问:“到底何事,怎就不在外头商量?”

    黄忠看了看周围,还是一脸的不放心,低声道:“这事不好说。”

    华佗见黄忠一副严肃模样,心中不由地悬起来,问道:“到底甚么事?”

    “下午黄某打听过了,曹将军他们根本就没来过陈留县!”

    华佗听罢眨了眨眼,一时以为听错。

    黄忠见他没动静,便加重了语气,说道:“今天下午,大伙儿被李大人安顿在陈留县军营后,黄某便借口出去办事而离开!黄某特意向人打听过,问过数名县兵这事,可是他们都说没见过曹将军!黄某初时也不信,便又到城里寻人再问,这下更好,被问的人几乎就没听说过此事!只怕……”

    “只怕甚么?”华佗颤声地问。

    黄某犹豫再三,吐出了自己的猜测:“只怕曹将军他们根本没来陈留县。”

    ……曹将军没来陈留县!

    曹将军没来陈留县!……

    ——曹将军没来陈留县!华佗只觉眼前发黑,他的脑中不断地重复这句话。

    鹰扬校尉曹洪并未来到陈留县——这意味甚么?黄忠不说,华佗也晓得。

    黄忠看着华佗无声地放下自己背后的篓子,从中抱出睡着的华云,把他轻放在床榻上。一阵压抑的沉默。华佗低头看着华云的睡脸,苦苦地思索起来,黄忠犹豫片刻,清了清喉咙:“华神医,该如何……?”

    华佗没有回答。

    良久,华佗突然举起一只右手,摇头道:“这事断然不可让其他人知道,不然还不知会出现甚么乱子。”

    黄忠点头道:“这是当然,这话自然不能乱说出去。”

    华佗问黄忠:“知道曹七和曹八他们在哪么?他们可知此事?”

    “黄某暗中瞧过他们的神色,似乎并没有露出一丝竭力要隐瞒之事。”黄忠摇了摇头。

    “那——是不是该去跟他们说一下这事?”华佗站起身来。

    黄忠道:“那是否让黄某请他们过来?”

    “也好,把他们请来问上一问,老朽也很想知道,他们是否知道此事。”华佗轻轻地点头。

    两人的心中闪过一丝忧虑:若是他们俩人不知此事还好,万一他们是知道的,那是否意味着曹将军他们是要把自己……?

    正想着,黄忠突然抬起头,喝道:“甚么人!”

    华佗一惊,只见帐外似乎的确有一个影子,眨眼便不见。

    华佗和黄忠一惊,想也不多想,几乎同时奔出帐外。他们跑得太猛,一冲出帐外,谯县的粮草兵们个个都吓了一跳,皆是一脸愣愣的表情看向他们,

    暗中打量四处,一切如常,哪有甚么可疑的人在?

    华佗看向黄忠,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是自己看错了么?

    黄忠的眼中掠过坚定的反驳:咱俩二人皆看到影子,怎么可能是看错?

    “华神医,你们这是……?”一个粮草兵开口。

    华佗回过神,将目光从黄忠的身上移开,尴尬地笑道:“倒也没甚么,只是刚才瞧见帐外有一个影子,这才冲了出来。”

    那粮草兵听罢,立即问道:“华神医,那您可瞧见是甚么影子?”

    华佗一愣,吱唔道:“许是树的影子。”

    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周围。

    不算深的夜晚,尽管是夏天,帐内还是升起一盆火用以照明。火光点亮整个帐篷,远远地看去,好似一只发光的虫子。风轻轻吹过来,帐篷附近的几棵大树,摇曳树枝,在火光的映射下,的确有几分树影映在篷上。

    勉强称得上一条理由。黄忠不悦地瞪了一眼那粮草兵,那粮草兵一惊,恍然查觉自己的逾越,不由地涨红了脸,附和道:

    “原来是树影!”

    “树影!只是树影!的确是树影!”那粮草兵努力地打圆场。

    “老朽的徒儿呢?他睡下了罢?虽不是深夜,你们却不去休息?”华佗终于扑哧一笑。

    华佗的话果真管用,众人皆是憨厚地一笑,纷纷道:“一直看不到华神医,大伙儿们都没法睡下!倒是那孩子气您不理他,独自跑去睡下了!哈哈,这会儿您回来,大伙儿都挺安心,这便休息去!”

    说罢,众人纷纷散开。

    眼见粮草兵们若无其事地回去各自的帐篷内寝息后,张机的声音响起来:

    “华前辈。”

    华佗一看,张机领着卫汛朝他走来。他连忙对黄忠小声道:“找曹七和曹八两位小将的事还是天亮后罢,这些日子大伙儿都在野外休息,怪难受的,这回好了,还是舒服地睡上一觉罢。”

    “听您的,那黄某便和云娃娃一起歇息去。”黄忠一笑,轻快地离去。

    华佗见张、卫二人一脸的笑意,不由道:“这般晚,也不休息去。”

    张机道:“倒是不累。”

    “不累也要好好休息。”华佗看了一眼卫汛,关切道:“已经好了罢?”

    卫汛一脸感激,拱手道:“幸得华神医救治,如今汛已全愈矣。”

    张机好笑道:“你对华前辈倒还这般生疏!——华前辈,你可别见外,他现在可是仲景新收的徒弟。”

    “哦?徒弟?”华佗听罢,为他高兴道,“那可要恭喜仲景,如此年纪便得一佳徒。”

    张机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像是想起甚么,对卫汛道:“如今已见过面,也说完这事,你可该回去歇息罢,为师与华前辈还有事要谈。”

    卫汛也不多问,拱手地告别道:“是,师傅。”说罢,他转身离开。

    “有何事要说?”华佗开口。

    俩人一起夜晚散步,来到一片诺大的空地。

    张机踱步,半晌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华佗见罢,只得叹了一口气。

    张机问:“华前辈为何叹气?”

    华佗淡淡道:“你也该知道罢,何须再问。”

    “是,仲景的确知道。”他摸了摸脑袋,终于正色道,“华神医,不知您对伤寒病有何种见解?”

    华佗紧皱眉头:“这也是老朽想要问的!唉,老朽只知这种病经常会在蝗灾后染上,而且一般只由老鼠引起。这种病,很容易被传染,发病急猛,也容易死亡!一般染上这病的人初时看似是中暑,若是没有及时医治,便会因高热而致喘,最后气绝而死。”

    “也有染上这病的人身上会出现血斑或瘀块。”张机点头,“华前辈,仲景名义上虽说是游历,然而实则是想钻研这‘伤寒’之事!实不相瞒,仲景自幼对医学甚是喜爱,自认还算饱览所有古医书籍!只因家乡出现这‘伤寒’,一时亲戚朋友得这病而死,因而仲景立志要把这病治好!”

    华佗听罢,动容道:“仲景有此决心,老朽深感佩服!然而,老朽对这病也不甚了解,只知初期时便要给染此病的人施针,若是过了那个时机,老朽也不知如何应付才好。”

    张机听罢,叹气道:“仲景看过前朝记载的医书,皆都提过‘五石散’。虽不知这‘五石散’有哪些成分,然而它们都记载‘五石散’对‘伤寒’有莫大的药效!仲景钻研许久,也才弄清‘五石散’的一半成分出来。”

    华佗听罢,失声道:“啊,‘五石散’?宁乡村的神医秦潜提到‘五石散’,难不成那‘五石散’是仲景开出来的?”

    张机尴尬地笑了一声。

    “先前以为‘五石散’是他弄出来的,不想他却不知那药有哪些成分,老朽误以为他是乱开药方来的……”华佗摇了摇头。

    张机懊恼道:“也难为华前辈误会!这‘五石散’其实并未有效……”

    华佗安慰道:“仲景,你还年轻,切勿心急。”张机红脸地一笑。

    这两名医师便是如此畅谈起来,他们几乎彻夜未睡。双方从自己的儿时谈起,一直谈到自己所拜过的师傅;他们从刚接触医学时发生的糗事谈起,一直谈到自己目前正在试图钻研的成果;他们从身为医师需要遵守哪些职责的事谈起,一直谈到现在的医师是如何的顽固守旧为止……

    夜色渐浓,华佗和张机滔滔不绝,只恨相见未晚。夜色很浓,华佗有些困意,只觉心中的忧愁似乎少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