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十五节:神医秦潜(三)

    眼见那个憨厚的村民离去,一名年长的村民走上前一步,发话道:“林大娘,还不快把你家小林扶进屋去,这呆在外边儿总归不好。”那村民约莫五旬,体形消瘦修长,一头灰白发丝被高高束起,眼角的鱼纹显得颇为沧桑,他身穿粗布灰白色短衣,右拄一只竹制拐杖,他有些驼背,神色却威严,正是郭庄村村长。

    林大娘听罢,立即点头道:“好,好。”转头再看向那少年时,眼里已含泪花。

    郭庄村村长看向村民,使一个眼色,一名年轻力壮的村民上前,正要抱起少年。

    “且慢。”一个声音响起。

    众人寻声望去,这才注意到华佗等人。

    一个老人站在林大娘身边,神色相当焦急。他的身后站有两个面色发红的中年人,一左一右各一边,正拿眼睛瞪着他们。再瞧他们穿的衣着,皆是身穿布甲,头戴铁盔,脚穿木屐,虽然三人没有持任兵器,村民却不由地大为警惕。

    郭庄村村长上下打量华佗一番,实在瞧不出所以然来,便问:“您是……?”

    “老朽是一名郎中。”华佗露出一张恳切的笑脸,他看了一眼少年,才道,“如若相信老朽,可否让老朽为这孩子医治?”

    “你是郎中?”郭庄村村长猜疑地看了他一眼,那句“你是官兵”的话终是没有问出口。他冷淡地问道:“老先生打哪儿来?老夫以前可没见过你。”

    “大胆!这是华先生!”左边性急的粮草兵忍不住开口地喝道,“吾军与华先生可都是兖州牧帐下鹰扬校尉曹将军的人!你若再敢无礼,便对你们不客气了!”

    村民听罢一脸怒意。华佗瞪了那粮草兵一眼,再看向郭庄村村长时已是满脸诚恳,拱手道:“方才多有得罪,还望原谅!老朽姓华,名佗,不才是一名郎中,自认为医术还算不错,专门治疗奇难杂病!刚才老朽看到这孩子似乎得了一种怪病,俗话说‘有病就快医’,这会儿虽说有人是去找医师,可也得耽误些时辰,然而老朽唯恐这孩子得的病可是耽搁不成。”

    郭庄村村长睁大了两眼:“哦?听老先生的意思,似乎知道小林得了何种病?”

    华佗沉吟片刻,再细看那少年,半晌才道:“老朽恐怕他是得了——伤寒。”

    “伤寒?”郭庄村村长听罢,脸色一变,其他村民亦是一片哗然。

    “老先生,确定是伤寒?”郭庄村村长一脸震惊地问,“这病可不是开玩笑的,若真的是——”

    华佗沉重道:“依老朽所看,十有八九不会弄错。”

    郭庄村村长和他的村民们倒吸了一口凉气,而那两名性急的粮草兵们也是变了脸色,再看向那少年时,不由地后退两步,生怕自己受到甚么伤害似的。

    一个村民低声地劝道:“林大娘,你快离开小林罢!这回要是感染上,对大伙儿都不好!”林大娘瞪了那人一眼,把少年搂在了怀里,“老妇一生孤苦,只有这么一个娃儿,若是他有甚么三长两短,那老妇也随他去罢!也省了你们的心!”

    “这……你这话如何说得出!”郭庄村村长拿拐杖跺了跺地面,瞪了那村民一眼,那村民低头退后,再也不敢作声。

    郭庄村村长叹了一口气,回头对华佗恳求道:“如此,还望老医师救人。”

    华佗点头道:“这是自然。”

    他正要上前,林大娘的低喝声却响起,叫道:“站住,谁也不准动吾儿!”

    华佗停下果真不动。他身后右边的一个粮草兵道:“你这老妇人,好不讲道理!咱们华先生给你家小孩治病,你却不让他来治,若是真出现甚么意外——哼!”

    华佗挥手阻止那名粮草兵的话,小声道:“若是信任老朽,请容老朽为他医治!若是老朽没弄错,这病要是晚了可就来不及!——您当然也该知道伤寒是很难治的罢?总归您想让他就这般地死去?”

    林大娘听罢,双眼直直地看着华佗,颤声道:“真的能治好?”华佗点了点头。

    “那好,那好。”林大娘低头看了少年一眼,像是下定甚么决心似的,猛然抬头,对华佗道,“老妇且先信你一回——”

    “好,好!”华佗连忙应喝,竟是一脸激动,毫不在意林大娘对他的无理,也不管身后的粮草兵们如何为他愤愤不平。华佗对郭庄村村长道:“请让人抬这个孩子回屋去罢。”

    郭庄村村长转身问村民:“谁愿意把小林送回屋去?”村民们皆是面面相觑,个个不敢答声。

    华佗道:“还是老朽来罢。”说罢,他立即上前抱起少年,他身后的粮草兵皆是来不及阻拦。

    “你家在哪?请先带路罢。”华佗问老妇人。

    “在那!在那!”林大娘瞪大眼眸,呆滞半晌,才指向不远处的茅草房屋。

    华佗听罢,又对身后的粮草兵道:“你二人告诉大伙儿,让他们找一块地方歇息,一会老朽便回来。”

    停顿了一会儿,华佗自言自语道:“——这样可不行,云儿得给黄壮士他们照顾一下。”他放下少年,对着发愣的林大娘道:“你且先等会。”他转身对两名粮草兵道:“你等先随老朽过来。”说罢,三人一同朝黄忠他们走去。

    郭庄村村长和他的村民们看到华佗和另两名他的同伴拐弯离开,便都上前一瞧,只撇见房屋的那一头站有百余名的人,几乎全是中年汉子。众人默默地退后,只听到那头有这样一番对话:

    “师傅,你怎么才回来,让徒儿等你好半天!”一个孩童的声音响起来。

    “童儿别闹!”老医师的声音传来,“黄壮士,老朽把云儿先交与你。”

    “华神医有事?”一个低沉的声音问。

    “老朽要给一个孩子看病,他得的是——伤寒。”老医师的话顿了顿,又道,“劳烦你二人带大伙找个落角处歇息罢。”

    “是,华先生。”一个恭敬有礼的声音响起。

    “师傅,伤寒病——啊,是不是跟那次的瘟疫一样?”还是那个孩童的声音。

    “徒儿,这话可不能乱说!小声些。”老医师低斥道,“你们先安心在那儿侯着,一会儿为师便回来,记着,不可乱说,也不可乱跑!”

    “是,师傅——”可以想像孩童说话是嘟囔着嘴巴。

    那边边没了声音,轻轻的脚步声似是离去。

    老医师又出现在郭庄村众人面前——这回,他身后依然是那两个同伴,只是背上没有了篓子。老医师走到林大娘身边,蹲下身,抱起少年:“久等啦!”

    “不妨事,不妨事。”林大娘看了一眼郭庄村村长,然后她的目光一半停留在那位名叫华佗的老医师身上,一半又留在少年身上。低下头去,林大娘轻声道:“就在前面。”

    林大娘慌忙起身,为华佗带路。

    华佗告别郭庄村村长,抱着少年,带着他的两名同伴,大步朝那边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