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十五节:神医秦潜(一)

    小童双眸闭上,忍不住要入睡。一阵微风吹拂他的额头,他只觉浑身一股清凉,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发觉四周似乎有点光亮,过了半晌,他才反应过来,连忙睁大眼睛一看,只见帐内不再是一片昏暗,而帐外,早已明亮了起来。

    小童的脑袋一下子变得清醒,他立即爬起来,跑出了帐外。

    夏日的清晨还是挺凉爽,一点儿也不热,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地上的青草还沾有晶莹剔透的露珠,林间安安静静的,似乎也是睡眼朦胧。小童呼吸了一口林中清新松软的味道,不由地伸了个懒腰。

    再摸了摸自己右腿上的一块地方,小童心想,总算不痒了。他不由地撸起裤子,看了看自己的小腿,那小腿上有好几处红肿的包,还有他手抓的痕迹——昨晚他被蚊子咬得可不轻,几乎让他一夜没合眼。

    一只手突然搭在小童的肩膀上,吓了他一跳。他抬头看去,原来是自己的师傅。

    “师傅!”小童甜甜地喊。

    华佗“嗯”了一声,有些惊讶道:“你今天起得这般早。”他已换回了原来的装束:身穿一件深青色衣袍,外套一件无袖的陈旧布甲,脚上一双木屐,不知何时起便有些破损;他的腰间挂了个金箍铃,左手拎着一只灰色的行医木箱,身后背着一只篓子;他的胡须整整齐齐,一头白发束得也规规矩矩,整个人看上去年轻了许多岁,显得容光焕发,精神十足。

    小童看了一眼自家的师傅,苦恼道:“还不是因为昨晚被一群蚊子叮咬的!徒儿几乎都没睡不好——这都不知怎么回事,一感到有光亮,便自然醒来。”他打量华佗,惊奇道:“师傅,难道您没被蚊虫叮咬?”

    华佗叹气道:“为师就只剩下一把老骨头,偏偏这一群蚊子却瞧不上眼!唉,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小童听罢,撇嘴道:“自然是好事——师傅昨晚没被打扰,定是睡得一个好觉,哪像徒儿,昨晚几乎像是没睡过!到现在还困得不行呢。”

    “你哟,这个样子真是没大没小!”华佗敲了一下小童的脑袋,犯愁道,“虽然为师没被咬,可是一夜却被云儿扰——耳根子也不清静的,昨晚你云弟弟被蚊虫咬了一夜哩,也没怎么睡好——唉哟哟,小家伙,你在干甚么!”

    小童定睛一看,只见华云半个身子探出篓子,他歪歪倒倒地趴在华佗的背后,突然“咿咿呀呀”地伸出小手来,不安份地抓挠华佗的白发。

    华佗的头发顿时有点凌乱,他歪了歪身子,连忙把华云从篓子里抱出来,拍掉他的小手,训斥道:“不可乱动,不然可要打你了。”

    华云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笑得很是开心,也不知道他是否听懂了华佗的话。

    “云弟弟——师傅,让徒儿也抱抱他好不好?”小童一脸的期望。

    华佗看罢,失笑道:“你云弟弟可不是个安份的娃子,呆会儿你可别叫唤。”说罢,把华云递到小童怀里。

    小童伸手抱住华云,只觉得他突然变重了许多。他有些吃力地抱紧他,断断续续道:“云弟弟似乎又重了些——啊呀,你在干甚么!放手!”

    华佗一看,果不其然,华云刚投进小童的怀抱,便伸出手来要抓他的头发。小童还未弱冠,因而头发没有束起来,刚巧便被华云抓了一把。

    几缕发丝从空中掉落,小童疼得差点落泪,他可怜兮兮地看向华佗,华佗好笑道:“瞧你,吃亏了罢?”说着,便从小童的怀里抱走了华云。

    “好疼——”小童不由地抚摸脑袋。

    华佗哄着华云,把他放进篓子里,才道:“你云弟弟调皮捣乱的,现在特别喜欢乱抓东西,抓过来总要撕上一番,你可别惯坏他!他哟,昨晚也被蚊子咬得不轻,一夜没睡好,这会儿精神倒是挺好,呆会为师喂他吃些果子汁,再哄他睡觉,你可不许再打扰他。”

    “可不敢再打扰啦——”小童一脸垂头丧气的模样,把“啦”字拖得老长。

    华佗摇摇头,刚要离开,目光却不小心落在小童的腿上,见他腿上有几处红肿,便道:“下回若是在树林里歇息,一定要备好草蒿和野艾!”

    “草蒿和野艾?”

    华佗解释道:“有一个除蚊的偏方子,为师也没用过:采摘新鲜的草蒿和野艾,把它们拧成绳子再晒干,睡觉之前点燃它,用烟可以熏走蚊子。”

    小童瞪大眼睛,问道:“上哪儿找草蒿和野艾?”

    华佗手一指地上,说道:“这不正是么?”

    大树附近总长有这样的草:那草的茎是直立的,圆形,看似有些质硬,那叶片卵状椭圆形,有两回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还挺高,和小童的身高差不多,那便是野艾。

    另一种草则比野艾还高些,全株黄绿色,近闻有臭气,茎直立,呈圆柱形,多分枝,有三回羽状裂片,便是草蒿。

    小童看罢,立即跳了起来:“原来那便是野艾和草蒿!真是随处可见!”

    华佗“呵呵”一笑,继续道:“下次若是再寻到几处人家,借几根大蒜用一用——把大蒜切成片,在叮咬处反复擦上一段时间,可以止痛,红肿也能消去。”

    小童这才察觉他的裤子忘记放下,不由地“啊”了一下,很是不好意思。

    “还不快回去收拾一下,一会该离开了。”华佗含笑提醒。

    “是,师傅。”小童应声,转身向帐篷内跑去。

    太阳渐渐升起,早晨终是显得闷热起来。所有的粮草兵们都陆续出了帐篷,众人无声地跟自己熟稔不久的同伴打了个眼色,算是打个招呼,然后才十足默契地去收拾好被子、篷子等等。

    “准备好了罢?该上路了。”华佗的话刚说完,众人便齐齐站好,跟在华佗身后。

    曹七和曹八相互看了一眼,亦同时应道:“诺。”

    因为他们走的不是水路,所以去往陈留县需得通过雍丘县才行。

    不知行军多久,众人只觉官道好似一条永远走不完的尽头,周遭也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再回头看去,襄邑县的城门早已不见,只剩下空荡荡的道路。

    官道上依旧没人,让人几乎产生错觉,这或许根本不是官道,而是一条无人路过的小径。一路行军,众人也没作声,沉默得有些可怕。

    小童左右一看,感觉太冷清了,便问:“师傅,还要多久才能到陈留县啊?”

    华佗笑着道:“不走水路,往前边儿还有雍丘县呢,过了雍丘县才能到陈留县!”

    “雍丘县?”小童转了转眼珠子,半晌才道,“没听过。”

    “你自然没听过,你才走了多久。”华佗不由地咧开嘴,笑道,“你呀,听说‘杞人忧天’这句话么?”

    “杞人忧天?”小童愣了愣,“师傅,甚么是杞人忧天啊?”

    “秦朝时设置雍丘县,前秦以前称为杞国。相传,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于是有人便开导他道:‘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气体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问:‘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么?’开导他的人告诉他道:‘日月星辰也是气体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甚么。’那个人又问:‘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回道:‘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甚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这就是‘杞人忧天’的由来。”

    周围的人听罢,都兴趣盎然。

    小童忽然道:“徒儿担心华师弟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啊,啊,啊’的叫声,师傅安慰徒儿说:‘师弟还太小,不会说话是应该的。’徒儿又问:‘若是华师弟到了该说话的年纪却还是不会说话怎么办?’师傅便道:‘孩提时大抵都是这样,总有一天会学会的。’听了师傅的话,徒儿很开心,师傅看到徒儿很开心,自然也高兴,这就是‘徒儿忧天’的由来。”

    华佗一愣,半晌才笑骂道:“你这小家伙,果然竟装些歪理。”

    小童向华佗胆大地做出了一个鬼脸,众人看罢,不由地笑出声来。

    黄忠“咦”道:“好像看到雍丘县了。”

    小童连忙抬头远看,问他:“在哪?在哪?”

    众人顺势看去,但见远处似乎有一块小黑影,只不知是否已到了雍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