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十节:出征前夜(六)

    “……就是这样:均哥哥他们来到豫章城的第二天就遇上袁公的宴会,他们虽然不能出席,不过可以在后厅待着呢。均哥哥说谨大哥看到那个怀义校尉老是发呆,甚至晚上还特意求见叔父大人去拜见他……”小童口齿清晰地述说。

    众人追问:“后来呢?见到了没有?”

    “见到了,甚至还一夜未归呢,均哥哥说谨大哥刚回来后满面笑容的,问他为甚么这样开心,他却是不答,只告诉均哥哥他们,过几天便要随继母去庐江了,他已经托叔父大人照顾他们了……”小童瞟向周瑜。

    “为甚么要去庐江?”众人纳闷。

    小童则好奇道:“周大哥,庐江不是你的家乡么?”

    于是,所有人都不由地看向了周瑜。此时的周瑜在听到怀义校尉时便是神色微动,待到小童说到“怀义校尉便是孙策”时,更是失态不已。

    周瑜紧握剑柄,哑声道:“你说伯符去庐江?”

    “是呀,去庐江,不过不是伯符……伯符是谁?哦,是了,难道是那个怀义校尉?怎么了,难道周兄认识他不成?”吴普好奇地看着他。

    “他终于决定了么?”周瑜仰天自言自语。

    随后,周瑜发现众人都古怪地看着他,不由地叹道:“先前父亲回信提到庐江恐有变,所以伯符怕是去平定……这些且不提,伯符便是孙策,他是……”他顿了一下,缓缓道:“……公谨最好的兄弟!”

    “这么说来,你确实认识那个怀义校尉?”黄忠皱着眉头,仿佛有些头痛。

    周瑜迎接黄忠的目光,轻轻地点头道:“是了,便是他了——他便是孙将军之长子,孙策,‘伯符’是他的字。”众人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自幼便结成总角之好。只听周瑜继续道:

    “公谨幼时同他一起长大。孙伯符是孙武后裔孙破虏将军的长子,他少时便广交朋友,颇具名声。公谨因仰慕伯符之名,曾专程到寿春去拜访他!公谨与他一见如故,后来,他听公谨劝移居到舒县,公谨与他升堂拜母,便结成连襟。

    公谨与他志趣相投,一同习文学武,立志报效国家!恰逢灵帝驾崩,董相趁机进京专权,在京城横行跋扈,恣意妄为,民不聊生!关东十八路诸侯起兵共同讨伐,孙将军亦是其中!初战各路诸侯却各怀鬼胎,故意按兵不动,孙将军纵是勇不可挡,如何经得起内讧、挽回伐董联盟?

    在解散联军后各路诸侯相互侵伐,袁公派孙将军征讨荆州,攻打刘荆州。刘荆州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将军就是在那个时候中箭身亡……”

    周瑜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他看向黄忠,带着歉意道:“这便是以前公谨为何敌视黄先生的原因……是学生公谨无知,请多包涵。”

    黄忠听得晕乎乎,尔后才回过神来:原来这个年轻公子对自己如此疏离的原因是自己的主公是他兄弟的仇人——他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才好,若换作自己,想必也会这样做的罢。想到此处,黄忠苦笑道:“不敢当,不敢当。”

    周瑜真诚地看着他:“学生以前多有无礼,先生不谅解亦在情理之中。今夜学生一吐近日所忧,倍感清凉畅爽……学生知错,错在不该一视同仁!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实在不应拘束一角!有话便直说,有错便改正,是学生没有涵养,先生若还是生气,尽可以拿学生出气,要打要骂随君意,学生不敢有二话!然,相逢便是有缘,请先生气消后,权且放下心……”

    黄忠还未答话,众人便在一旁笑开了花。华佗作势敲打周瑜,笑骂道:“公子啊公子,你这张嘴的本领老朽可算是见识到了!黄壮士,若是你还介意,老朽便先跟你急!”

    吴普一脸打趣道:“虽然不知道全部的情形,但是你们二人既然不是直接仇人,便不需要那些敌意罢?” 樊阿、李当之、李泳在一旁点头称是。

    小童直接跑到白云卿的怀里边打瞌睡边直笑。白云卿看了看黑夜的星空,觉得差不多时,方道:“好啦,好啦,都别闹出这么大的折腾,仔细别吵到人家。”说罢,抿嘴一笑,推着华佗进屋:“这么晚了,也不知道作息。”

    众人心中纷纷失笑,不约而同地跟着进屋,众人绝口不提明天分离之事。风轻轻地吹过,门不经意地轻轻响了一下。此时众人都已经纷纷进屋,周瑜的步伐渐渐缓了下来,黄忠回头看了他一眼,周瑜点点头,停下脚步,看着黄忠随众人一同去休息。

    夜深了,等到屋子里的光一个接一个熄灭后,周瑜踱步走到门前,开了门。

    月光柔和地洒在一个少年的脸上,周瑜挑挑眉头,原来是焦二。

    “你是焦二罢?怎么还在这?不回去么?方才可真是热闹呢,瞧你站在外面,也不来进来凑合,差点都没注意到你。”

    焦二垂头道:“不想凑热闹——小子原是在这儿等人。”

    “亏你独自在外面等的,不怕亲人担心么?”周瑜笑出声来,转身便要进屋叫人,“等谁?华先生么?公谨这便请他过来。”

    焦二立即摇了摇手,否认道:“不是师傅,不是师傅。”

    “不是?”周瑜诧异地回过头看他。

    焦二噤声,不再说话。忽然,他跪了下来,口中直道:“公子,您缺不缺一个书童?”他红着脸,腼腆道:“公子,看小子如何?”还未等到周瑜开口,又急急地自荐道:“小子甚么事都可以做,虽然识字不多,但是小子会努力!小子可以挑水砍柴,还懂一点医术!小子希望能服侍公子,公子出门在外,一个人总是有些不便,小子可以帮公子分担琐事,只要公子——公子,别嫌弃小子便是……小子一定不会让公子失望的……”

    “好,可以。”周瑜轻描淡写地回答。焦二听罢瞪大眼睛,吃惊地看着他,原来他就下了决心,就算死皮赖脸也要跟着公子的,怎想……

    “好了,很晚了,先回去罢。”焦二呆呆的样子让周瑜失笑。

    “可是、可是,公子都不问原因么……?”焦二张口结舌。

    “何必问呢?若瑜是你,瑜定是要走的。”周瑜淡淡地道。其实,自从华佗代替焦二上战场时他便应该知道,尽使焦二躲过这一劫,但也不能代表他会躲过以后的——何况他还有一老母要养呢!周瑜笑着抚摸他的脑袋,温声道:“很晚了,去准备罢,不然会走不了,没人会等你的,知道么?”

    焦二的眼泪流了出来,他哽咽着点点头,拭去挂在脸上的泪珠,向后退了一步,认真地看着他,最后下跪,行主仆之礼。

    周瑜淡淡地笑着,扶他起来,焦二的眼睛又红了。

    焦二顺从地看着周瑜转身,进屋,然后关门。他在门口站了一会儿,他知道周围没人,所以他跪了下来,向门磕头三次。

    这三磕,是感谢师傅华佗对焦二的再造之恩。

    焦二默默地对自己道,师傅,希望有生之年能有机会报答您的恩泽。随后,他像是被发现的偷儿似的,迅速地离开。

    他隐入了黑夜。

    月。

    满月。

    月之光华耀目,确实很美。它高高地悬挂在灰蓝色的天空中,乌云遮不住它,星星似乎也夺不去它的光芒——只有几颗硕大的星星在离它很远的地方微弱地闪烁闪烁。

    一切都静悄悄的。从每处树叶的间隙,清冷的月光无声无息地投射下来;近旁的小溪潺潺地流泻,轻轻地冲洗闪闪发光的石头;和煦的微风地吹动,待宵草开始害羞地盛开,暗香浮动,香气袭人。

    黑夜中月色朦胧,像一盏希望的灯在前方指引,尽管周围没有光明。

    一切都静悄悄的。树间的虫借着月光的笼罩在颤动地鸣叫;溪中的蛙凭着月色的朦胧在咯咯地歌唱;草间的蟋蟀靠着月华的迷离在断断续续地诉说。

    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切都没有改变,一切都和往常一样,甚么也没有发生。——是的,如同往常一样,甚么也没有发生,静悄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