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三节:胜宴离去(二)

    陶府,客宅。

    一张被捏成各种稀奇古怪的小脸在小娃儿的面前左右摇晃,逗得小娃儿直发笑。

    一双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地观察着眼前放大了的脸,一条银丝线似的口水从小娃儿口角里溢出。小娃儿的脸蛋白白的,瘦瘦的,身子骨软软的。他挥动短短的小胳膊,“咯咯”地在小脸的面前笑着——好不开心得意!

    良久,小手终于不再往那张脸上乱捏,小脸终于恢复了原状,原来是一个七八岁的孩童。他有一双灵动秀气的眼睛,十分讨人喜欢。此刻,他龇着牙咧着嘴,哀怨地瞅着眼前的宝宝,忍不住地训斥:

    “病才刚刚好,就这么调皮!”

    但是宝宝听不懂小童的话,依然坐在床上咯笑。

    昨日,小童为见徐州牧,竟把小华云独自丢下。待他从宴会上回来时才发现小华云发了烧,整整烧了大半夜直至师傅的归来才稳住了病情——当时的华佗去了军营看治受伤的士兵,只留下他一个人,其结果就是把医术略略学到了皮毛的小童累得半死!他不懂华佗独门的针灸之术,不得不用冷毛巾敷在小华云的额头上,为他降温,所幸小华云烧得不厉害。深夜,他的师傅华佗终于回来了——于是,这项重任自然也就交给了华佗。现在小童的任务是陪小华云开心,而华佗则是彻夜没有休息,为小华云熬药汤!

    这时,从屋外一处不大的院子里传来一股浓郁的药草味,小童知道师傅已经快熬好药了。他刚想开门,就听见陶家两兄弟的声音。

    “华神医在做甚么呢,味道这么重?”——这是陶商,“不过这味道还挺好闻的,比起一般的药味好多了。真不愧是华神医!”

    “华神医还没有几个像样点儿的奴仆罢?赶明儿让本公子给你送几个?”这种无赖式的口吻不用说一定是陶应。

    随后,小童果真听见师傅给两个陶家兄弟见礼:“草民见过两位公子!回大公子的话,草民正在熬治发热的方子。”师傅只对陶商作答,对陶应的话置之不理,小童耳尖地听到陶应重重的哼声。

    “哦?不知华神医给谁熬呢?”陶商的声音含着一丝兴趣与好奇。

    “回大公子,是给草民的小徒华云熬的。”

    屋外沉寂了片刻,大约是冷场了。小童竖起两只耳朵,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密切注意屋外的动静。不过——

    小华云还未睁开眼睛的时候是很讨人喜欢的——像只小猪似的一天到晚除了吃便是睡,没人陪他时会偶尔哭上一哭。自从他睁开眼睛后,最是调皮捣蛋,他喜欢翻来滚去——这次他在床榻上翻滚,差点让他翻到了地上。

    “哇——”小童护驾来迟,小华云吓得哇哇大哭。

    屋内传出小华云的忽然哭声正好解决了华佗的尴尬——小童抱住差点滚下榻的小华云,只听见一阵匆匆的脚步声,还没来得及出声,就见屋门被华佗给推开。

    陶家兄弟随华佗快步地进屋一看,见到的是小童气喘吁吁地和小华云一同摔在地上。小童看到众人一脸责备的脸色,一张小脸倏地通红。他忍不住辩解道:

    “师傅,这不关徒儿的事啊。”

    可惜,小童的话毫无说服力。华佗没有理睬小童的解释,只是快步上前,仔细地观察小华云,良久,才松了一口气道:“嗯,幸好没事。”

    “师傅!怎么就不问徒儿有没有事啊?”小童站在一边,红着两眼嘟囔,“师傅,您真偏心!”

    “胡闹甚么呢!”被说成偏心的华佗顿觉哭笑不得,敲了小童的脑袋。他看了看陶家兄弟,又望了望小童和小华云,忽然道:“小童,带云儿出去走走罢。”

    小童盯着师傅陌生冷面的脸孔,再瞅瞅陶家兄弟一脸“小孩子最好不要参和”的警告意味,直觉告诉他这有些不对头。他有点不太情愿被支开,转了转眼珠子,撒娇道:“师傅啊,徒儿能不能呆会儿再去玩啊?”他想耍赖不走。

    “好啊。”华佗笑眯眯地说,“那呆会儿你把《黄帝内经》抄十遍再去玩好了——为师可是随你选择!”

    小童吓了一跳,急了,马上道:“师傅啊!徒儿还是先带着师弟先出去玩好了。”

    小童心不甘情不愿地抱着自家的小师弟出门。他走一步,就回头一次,期待师傅能够回心转意,然而这次师傅似乎是铁了心似的,根本没有搭理他。

    天冷冷的,小童的心也冷冷的,因为已入深冬,所以树都已秃光,路上没有甚么好看的。他抱着小华云,脸上没有了一个孩子该有的纯真,反而是有了不符合实际年龄的深沉。

    小华云长大了许多,样貌也改变了。他的小脑袋上终于长了几疏毛,眼睛很明亮,皮肤很白,嘴巴小小的,经常流口水。这小家伙一看就让人心生爱怜,忍不住把他抱在怀里亲亲。

    “还是小孩子最好!”小童吃力地抱着小华云好半天,看着他不知道民间疾苦的笑容,伊伊呀呀的笑脸,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脸颊。

    “师傅,您可真是多灾多难啊!但这皆是你自找的。”许久,小童才低低地呢喃了一句。接着又一副生气的模样,自言自语道:“哼,都是那两个陶家兄弟!真是讨厌——太讨厌了!”

    “谁太讨厌啊?”一个好笑的声音传来。小童回头,居然是一脸笑容满面的恩人大哥刘备、冷默无声的关羽和豪爽汉子张飞这三个结义兄弟。

    小童一惊,差点失手摔下小华云。

    “恩人大哥!”小童上一刻用惊喜的语气叫,下一刻就用责备的语气说,“恩人大哥您怎么来了?”他一手搂着小华云,另一手轻拍小华云的背。小华云刚才在小童差点失手摔下他的时候,已经张开小嘴,就要嚎啕大哭,幸亏被小童及时化解。

    “小不点儿,俺大哥咋就不能来?”张飞瞪着眼睛说,又随口问了一句,“谁讨你厌?要不要俺帮你教训他一顿?”

    “喂,人家才不是小不点!”小童不理会他的后面的话,对他前半段话生气地反驳。眼珠子一转,叉开话题,小童笑盈盈地问,“呃——恩人大哥是要找小童的师傅么?”

    刘备一愣,也随之笑了笑:“本来是要找他的,现在找你也是一样。”

    小童翘起嘴巴,嘴上问道:“那恩人大哥您有甚么事么?”

    刘备亦笑曰:“难道没事就不能找你么?”

    “呃?”小童一时间傻眼,卡壳,反应硬是慢上一拍。

    瞧着小童接不上话来的样子,刘备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得他两个兄弟也跟着笑了。良久,小童反应过来,一张脸蛋涨得通红。刘备不再开他玩笑,认真道:

    “曹操退兵了!”

    “啊?”小童愣着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一脸惊喜,不敢相信地问,“退兵了?”

    “退兵了。”刘备轻描淡写地重复,好似这件事与他无关紧要似的。

    张飞憋不住,急躁地插口:“是俺大哥的功劳!那天曹操想攻城,但是没成功,被俺大哥给打跑了!”

    “啊?不会罢?那个曹操……很厉害啊,他都屠……怎么听你说得他感觉一点也不厉害?”小童明显不太相信。

    “他怎么就厉害了?你听哪个人说的?”张飞不服气地嚷嚷。

    “这……”小童顿时瘪了下去。他总不能说是“陶军总是被曹军打得满头乱窜,自己下意识地认为曹操很厉害”罢?——那不是打陶公的脸么?

    刘备好笑地瞪了一眼张飞,带着一丝回忆,感慨道:“其实还是曹军厉害些!当时他都快把城门给攻下来了,幸好孔融军南下从即丘县来援,尔后吾同田刺史、孔融军内外夹击,这才胜了曹军!”

    刘备说得很是轻松,小童却听得惊心动魄。

    “嗯?孔融军?孔北海?”小童歪着脑袋,忽然问,“就是那个孔子后代么?”

    “是啊,他也是这次来解救徐州的援军之一。”刘备颇为唏嘘,“不仅如此,他还是个三岁就学会让梨的大才子!”

    “真的么?”不过,小童不对孔融大才子感兴趣,反而对曹操这个人物八卦起来,“对了,上次恩人大哥看到那个曹操了没有?他人怎样啊?”

    张飞撇了撇嘴,不屑道:“还能怎样?又矮又黑的,俺看他和一般人差不多,有啥特别的?不就是有两个眼睛、两个鼻子么……”

    “啊?两个眼睛、两个鼻子……?”小童一脸不可思议,瞪大眼睛叹道,“啊!他还是不是人啊?”

    意识到自己口误的张飞一脸讪讪的神情道:“嘿嘿,俺是道他人又矮,打不过俺家大哥就冷着一张阎王脸……嘿,他有啥厉害的?——他有啥好厉害的!俺一刀就能砍了他!……”

    “哈哈哈哈!”众人放声大笑,笑得肚子都疼,笑得一发不可收拾,后来还是刘备最先止住了笑。他回忆了片刻,收敛笑容,一脸凝重,低喃地道:

    “嗯,曹操,字孟德,实为多智奸滑之人,早年南阳名士许子将评价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如今看来果真不错……算了,不提也罢。”

    他咳了一声,开始讲正事:“先别提他了,既然他已撤军,那一切都别再多想了——吾三人来此是想告诉你家师傅:使君想设宴款待你们师徒两位!”

    “款待!家宴?”小童的眸子亮晶晶,不敢相信地问,“是请师傅还有小童么?陶公想请小童参加?”得到刘备含笑地点头,小童乐得差点没有跳起来:“太好了,那小童想现在就告诉师傅去!”他望了望自家师傅的临时居所,神色迫不急待。

    刘备了然地笑了笑,说道:“那在下就不打扰了——告辞!”

    大人对小孩行礼本来是很好笑的,但是小孩一点也没有觉察到。他抱着小华云,只一门心思地往回跑。

    “……下毒……不可……”隐隐约约地传来模糊的反对,令小童吃了一惊,他竖起耳朵仔细一听,只听到一个铿锵有力地声音道:

    “……这件事请恕草民不能答应!”

    是师傅的声音。小童跨进院内,就听见屋内传来师傅华佗生硬的拒绝声。小童一个机灵躲在窗户底下,并赶紧对着小华云“嘘”了一下,希望他能配合一下。但是小华云没弄懂他是甚么意思,居然“咯咯”地笑了。

    立即,从屋内走出一脸冰霜的陶商和满脸恼怒的陶应,最后是自家一脸面无表情的师傅。

    ——发生了甚么事?小童直觉地感到自己好像错过了甚么大事。他先是狐疑地在众位大人们的身上扫上一眼。很快地,他不敢再从他们的脸上找猫腻了。

    陶应首先就是哼了一声,斜视着小童,嘿嘿冷笑,吓得小童不敢把眼睛乱瞟,连小华云也得聪明地闭上了嘴巴不笑了,贴紧了小童,只是一双眼睛却乌溜溜地转啊转的。

    陶商怒气冲冲,拂袖道:“——望华神医好自为之!二弟,走罢!”他撇了一眼小童,眼里闪过一丝轻蔑。两兄弟大摇大摆地走了。

    “师傅啊,怎么回事啊?”小童一头雾水地望着自家的师傅。

    师傅华佗没有回答。他

    叹了一口气,华佗轻声道:“小童,赶紧收拾行李罢!再过不久,待到陶公的宴会时,咱俩就离开了。”

    “啊?”小童呆住了,“师傅,你怎么知道徐州牧开宴会啊?”

    华佗从小童的手里接过小华云,没有回答,只是淡淡道:“快点把药汤端来罢,凉了可不好!咱们只管把行医箱直接带走即可!”

    “是,师傅!”在一所不大的小院里,传来小童清脆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