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医师传
字体: 16 + -

第一节:彭城风云(二)

    彭城是一个半城山半城水的好地方。

    站在高处向下眺望,彭城好似一座世外桃源:东面是大路,其它三面矗立着一环环高山。高山把彭城半围绕,泉水顺着高山直流而下,经过彭城外的田野,还有田野外的华家村庄。

    现在正是秋收的季节,黄澄澄的稻田一望无际。风一吹过,它们就前仆后继地摇摆起来。农民们在田里割稻,他们赤脚忙活着。阳光照耀大地,农民们的身影斜斜地映在地上,锄了整个上午的他们汗流浃背,但是谁也不觉得累。

    成群的灰掠鸟们停落在田边的梧桐树上,叽叽喳喳地鸣叫,好不闲逸。忽然,它们集体散开,“扑扑”地斜向枝头飞去。

    “嘿,鸟儿们全跑了,准是你那媳妇儿来了!”一个身体强壮的农民停下手里的农活,对另一个面色黝黑的同伴嬉笑着说。

    这个农民叫大成,是那个面色黝黑农民的邻居。

    “嘿嘿,你这头牛还真不赖,有这么个好媳妇!当初俺怎么就没遇上呢!”另一个农民也跟着大笑说,“听说你们以往是怎么遇见来着?一见钟情?”

    “可不是么!”大成立即接口说,“算起来,当初俺还是他们的媒人呢!”

    “哦?怎么说?”农民们的兴趣立即被勾了上来。

    大成忍着一脸好笑,回忆道:“俺们俩曾是经常在树底下玩耍。有一次,俺俩站在一片桃花树下,俺一拉花枝,抖落他一身的花瓣,俺嘲笑他笨手笨脚,他却只站在那里红着脸‘嘿嘿’地对俺傻笑——俺当初就在奇怪了,他怎么就对俺笑呀。后来,俺明白过来了,他是对着俺的身后笑!俺一回头,就看见他家那羞答答的媳妇儿——敢情儿他不是对俺笑,而是对着他那媳妇儿笑!”

    “哈哈!”农民们被逗笑了。

    “对了,听说你那媳妇有了是不?”有人纯粹找开心。

    “是啊,你家那口子是不是快生了啊?可别累着了人哪!”

    农民们在一旁玩笑,而主角——那个皮肤黝黑、身体结实的庄稼汉只站在那儿摸摸脑袋地憨笑。

    “阿牛哥——”果然,一个熟悉的女人声音远远传来。

    “呵呵,你媳妇来了,还不快去接?”

    “就是啊,难为她大着肚子呢!”

    在一片哄笑中,阿牛红着脸,放下手里的活计,跑了过去。

    “阿妹,你怎么来了?”

    阿牛有点意外地看着自己的妻子,那个在茶楼和掌柜的说话的女人——阿妹。他接过阿妹手里的篮子,把它放在地上,然后扶着妻子来到树下。

    “阿妹来是给你送饭的。”她顺从地坐下来,稍稍喘了一口气,才笑了笑,“听阿婆说你早上还没吃呢!这便给你送饭来了——难道你不愿意让阿妹过来么?”她装出一副可怜无辜的样子瞅着他。

    “不是,不是,俺不是这个意思!”看到自己的妻子委屈的样子,以为她伤心了,阿牛又像往常一样,向她急急地解释,“俺、俺只是担心你——这火辣辣的太阳,要是让你晒出病来怎地是好?”他偷偷地瞄了一眼阿妹的大肚子,憨憨地问:“你、你的肚子怎么样了?没影响着罢?……”

    “……放心,孩子没事。”阿妹望着阿牛的眼睛,羞红了脸。她低着头,从篮子里拿出一条白布来,小声说,“来,擦擦汗罢,看把你急得。”

    “好——”阿牛接过阿妹的布巾擦着脸上的汗水,然后在妻子的陪伴下,开心地吃着篮子里的饭菜,又好生休息了一番才重新回到田里。

    很快地,田里因为阿妹的到来而响起欢快的歌儿:

    “富饶的徐州有二郡三国六十二县,

    舒适的家啊就坐落在悠悠河流边;

    富足的土地啊用结实的犁来翻耕,

    辽广的土地上种的是辛劳汗水。

    大伙等待日渐成熟的稻米,

    将收割的稻米装进袋子里;

    把袋米交给当家的主人,

    从他们那里拿到些物品;

    大伙把物品相互分享,

    从对方脸上看到笑容。

    真是富饶的徐州哟~”

    注视着农民们又开始继续勤劳地收割的情景,阿妹的眸子充满了笑意。她轻抚自己圆圆的大肚皮,不由自主地想起和丈夫第一次相遇的情景: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们俩一个是满身花瓣的站在桃花树底下,另一个则是背着空的药篓子刚准备回家。至于怎么相识的,她已经记不清了。她唯一记得的就是她一抬头,就看见他像个木头似的盯着自己,看得她脸都红了。然后在那几个月,这个木头每天跑到桃花树底下,也不知道要干甚么,只遇见了她就呆笑。而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对上了心……

    注视自已丈夫忙碌时的背影,阿妹一脸温柔。

    幸福,就如此简单。

    可是,谁也不知道公元一九三年对整个徐州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