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长空飞龙
字体: 16 + -

第四篇 新剑出鞘_D34 第三一八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最后的激战从f-35a打开雷达开始。得益于精确的地面引导信息,jp飞行员非常清楚地知道j-12c所在的位置。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将这个不可一世的家伙一举击落,jp的飞行员便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打开了雷达——尽管他们只有红外制导的aim-9x格斗导弹了,但是发射导弹还是机载雷达发现目标并解算,以确保导弹的命中率。

    鹿菲菲的雷达一直都没有能够发现隐身性能出色的f-35a,但她知道目标就在前方,她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综合之前空中所发生的一切,已经没有了中距导弹的f-35a只要还想继续作战,在速度上并不占优势的他们就只能选择迎头攻击。

    j-12c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响了,根据提示的波段信息,鹿菲菲确定她现在受到的照射是来自f-35a的相控阵雷达的。于是她没有丝毫犹豫地就将还挂载翼下的唯一一枚霹雳-14打了出去,并将导弹雷达开机的时机设置在了20千米。虽然霹雳-14所拥有的双向数据链可以让鹿菲菲随时手动指令导弹上的主动雷达开机,而且似乎那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但是鹿菲菲无法确定在面对三架f-35a时是否还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这枚未必能发挥多大作用的导弹。根据资料中f-35a正面的雷达反射截面,理论上j-12c的机载雷达发现f-35a的距离应该在40千米左右。但是考虑到敌人有可能会使用一定的干扰手段以及公开资料中有可能包含的水分,鹿菲菲认为自己实际能够发现f-35a的距离应该只有30千米左右。

    按照鹿菲菲的分析,为了避免让自己首先发现目标,能够通过地面雷达知道自己位置的jp人肯定会提前打开雷达。而为了避免过早的暴露自己,jp人打开雷达的时间又必然不会太早。那么这个打开雷达的最佳时机就应该再参考f-35a所携带的aim-9x导弹的性能了。可是aim-9x即便在迎头攻击时有效射程也只有12千米,远低于j-12c能够发现f-35a的距离,所以鹿菲菲最终认为f-35a应该会在双方相距40千米左右的时候打开雷达。而霹雳-14导弹受自身雷达性能的限制,能够发现f-35a的距离估计不会超过15千米。而霹雳-14的速度是f-35a的四倍左右,也就是说当霹雳-14按照鹿菲菲的设定在飞出20千米后打开雷达的时候f-35a应该只前进了5千米,而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也恰好是导弹雷达能够发现目标的15千米。当然了,这一数值肯定不会很准确,但在这种情况下,鹿菲菲也只能做到

    这一步了。而且鹿菲菲选择以霹雳-14在最大有效射程的边缘发射导弹进行抢攻,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攻击的隐蔽性、避免过近距离发射导弹会被f-35a的紫外告警系统探测到,另一方面也是想借这枚导弹的突然攻击打乱敌机的阵脚,至于能否直接靠这枚导弹取得战果,鹿菲菲却并没抱多大的希望。在进入格斗阶段前将这枚导弹打出去,至少还可以减轻一点飞机的重量,多少对飞机的机动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帮助。在激烈的格斗空战中,看似不起眼的细微差异却往往总是能够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这一点鹿菲菲是非常清楚的。

    此时鹿菲菲的速度已经达到并保持在了2马赫。这么快的速度对于格斗来说似乎并不十分合适,可是鹿菲菲要的就是“不十分合适”。她很清楚自己将要面对的毕竟还有足足三架f-35a,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她自然不希望留给对手太多的反应时间,特别是对方还保持着作战队形的时候。与敌机处于迎头对飞的时间越长,敌机就越能够从容地相互配合对自己发动攻击。要打破这个局面,除了刚刚发射的那枚霹雳-14之外,鹿菲菲唯一还能利用的就只有速度了。

    不过现在尽管鹿菲菲是以一架作为三代机的j-12c来独自面对三架早已有了准备的作为四代机的f-35a,可是她却没有丝毫的担心,反而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实际上是处在优势的一方。这是因为从武器配置上来说,她知道三架f-35a现在一共也还只有六枚aim-9x,而自己虽然只有一架飞机,但是却也有六枚霹雳-9。再加上已经发射出去的那枚霹雳-14,若只从导弹的数量上来看她还真的不吃亏。当然了,用六枚导弹对付三个目标和对于一个目标的效果显然是不一样的,可是鹿菲菲还是不在乎。

    至于双方的雷达在发现目标距离上的差异,在鹿菲菲看来就更不是问题了。这其中先不要说鹿菲菲实际上始终都是处在jp地面雷达的监视之下的,即便只是机载雷达,鹿菲菲也相信f-35a对j-12c的探测距离至少要比自己强了一倍。但是这又如何呢?要知道aim-9x的有效射程最多只有12千米而已,远低于j-12c的雷达能够发现并锁定f-35a的距离。所以,即便f-35a的雷达能够看得再远,对于现在这种只剩下aim-9x导弹的情况也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可是,鹿菲菲的优势又到底在哪儿呢?就在于她现在的速度。作为一种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抛开其隐身性能和电子系统水平不谈,f-35a为了能更好的兼顾对地攻击的任务,实际上在高空高速时的性能并不理想。换句话说,f-35所有

    的三个型号,与其称为战斗机,还不如说成是兼顾了一定空战能力的对地攻击机更为贴切。在空战中,f-35系列的唯一优势就是超视距攻击时的雷达隐身能力。一旦放弃了超视距空战转而进入目视格斗时,f-35也就只有在亚音速区间中尚有与一般三代机的一拼之力,在高亚音速直到高超音速的整个速度区间内,可以说并不是优秀的三代机的对手,而且这种源自于机动性能上的差距还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逐渐拉大。

    鹿菲菲选择了2马赫的速度高速接敌,一方面是为了不给对手充足的反应时间,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迫使敌机进入到本身并不擅长的超音速——至少是高亚音速——视距内格斗中来。

    那枚早早发射出去的霹雳-14还是发挥出了鹿菲菲所希望的作用。当导弹笔直地向前飞行了20千米之后,导引头的雷达开机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三架f-35a的雷达告警接收机都接收到了显然是来自导弹的w波段雷达照射,立刻响起了急促的告警声,而二号机更是很快响起了更为急促的被导弹锁定的警报。就在飞行员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随着霹雳-14在锁定了目标之后脉冲发动机的二次点火,三架f-35a上的紫外告警器也同时响起了刺耳的声音。

    这枚霹雳-14的袭击是完全没有征兆的,当警报响起的时候把三架f-35a上的飞行员都吓了一跳。先进的电子设备很快就给出了导弹的距离——13千米,并且还在迅速地缩短中,而导弹的速度竟然是4马赫!

    一时间,主动干扰、大角度机动、抛洒箔条干扰弹、再忍着短暂的黑视大过载机动……无论是被锁定还是没被锁定的jp飞行员都在做着相同的这一套动作。没有人会因为自己没被锁定而掉以轻心——这枚导弹显然是仅凭借自身的雷达完全自主地搜索并锁定目标的,在这种情况下没人能够当它被锁定的目标甩开之后会不会转而锁定自己。最要命的是,所有的动作他们必须在短短的十秒之内完成,而这十秒更是足以决定他们生死的最后时光。

    其实十秒的反应时间对于f-35a的飞行员来说虽然很段,但对于速度虽快机动性能却稍嫌逊色的霹雳-14来说同样也很短。特别是在没有精确有效的中段制导的情况下,霹雳-14发现并锁定目标时,攻击角度并不理想,它必须机动出很大的过载才能准确地拦截到迎面飞来的目标。所以f-35a在及时做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之后,终于及时地脱出了霹雳-14的攻击包线,暂时没有了危险。但是此时三架f-35a的队形也完全被打散,飞行路线也被迫偏离了原有方向,并最终错失了抢先攻击j-12c的机会。

    十秒钟后,当三架f-35a终于确定已经摆脱了霹雳-14的威胁时,刚刚消停下来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却又同时响起了被锁定的警报。这一次,是三架f-35a同时被锁定,被装备着有源相控阵雷达的j-12c同时锁定。

    j-12c确实具备这样的能力,它的雷达甚至能够最多同时锁定六个目标并同时发动攻击。这一点深悉相控阵雷达性能的jp飞行员并没有丝毫的怀疑。听着雷达告警接收机所发出的急促的警报声,更让从来没有经历过真正战斗的jp飞行员在刚刚的紧张还没有过去的时候,从心底产生了一种恐惧的感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