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长空飞龙
字体: 16 + -

第四篇 新剑出鞘_D31 第三一五章

    第三百一十五章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鹿菲菲此次升空只携带了两枚霹雳-14,其余的全是霹雳-9。这并不是鹿菲菲托大,而是她很清楚中程导弹尽管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而且相对来说也会让载机处在更安全的状态下。但无论如何,中程导弹的命中率不如格斗导弹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总体来说,对于是超视距攻击还是视距内格斗鹿菲菲并没有很明显的偏好。她这次选择携带更多的格斗导弹纯粹只是为了能够利用格斗导弹更高一些的命中率来弥补她孤军深入所带来的数量上的劣势。

    可是偏偏的,她这次遇到的敌人全部都是隐身战机——让绝大多数雷达制导导弹效能大减甚至干脆成了摆设的第四代战机。在这种情况下,j-12c把更多的外挂点用来挂载红外格斗导弹反而倒成了一种优势。当然,这并不是对于f-35a的优势,而仅仅只是对于j-12c挂载较多中程导弹时的相对优势。不过作为最新的霹雳-14虽然也是一种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但是在面对雷达隐身战机时却并非一无是处。尽管以0.01平方米为单位的雷达反射面积让导弹的雷达效能大减,但得益于霹雳-14独特的可变成中段引导模式,还是让这种导弹可堪一用的。

    霹雳-14导弹的这种可编程引导能力并不再是什么秘密,特别是一直将c国作为假想敌的jp,更是始终对c国的每一种新装备都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但是,他们所能得到的关于霹雳-14的情报也就只是拥有可编程引导模式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种编程模式究竟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实战效果却无从得知。不过,幸运的是,从今天之后,也许他们就会对这种导弹的作战效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或者总是能被人称道的,但第一架遭遇鹿菲菲的f-35a却无疑是不幸的,特别是他还遭遇了霹雳-14对抗隐身战机的第一次实战应用。众所周知,现代空战越来越多的注重超视距攻击,在超视距攻击中隐身战机拥有者先天上的优势。基于超视距战斗中攻击方基本上都是正面朝向目标的,这也就导致几乎所有的隐身战机在设计时就更加注重减小正面的雷达反射面积,而其它方向的雷达隐身能力相对来说就要稍差一些。鹿菲菲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通过对霹雳-14的预先编程和双向数据链进行中段引导,故意让导弹错过f-35a再反过头来攻击它雷达反射面积更大的后部,并直接给导弹创造出更容易命中的尾追攻击模式。

    这架f-35a的飞行员在突然发现自己的后面有导弹追来的时候确实吓了一跳,不过在短暂的慌乱之后他还是很快镇

    定了下来,并在后面的导弹和正面的j-12c之间迅速做出了选择。或许是由于霹雳-14这种出人意料的攻击方式让f-35a的飞行员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种恐惧,在潜意识中放大了来自导弹的威胁,于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首先规避这枚行迹诡异的霹雳-14,至于来自正面j-12c的威胁已经被他放到了次要位置。他一边打开加力,借助来自发动机的强劲动力让f-35a迅速突破了音障,同时向右侧急转,以增加与霹雳-14之间的相对角度,试图脱离导弹的攻击包线。毫无疑问,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地,能够驾驶最先进战机的飞行员其技术水平也绝对不会逊色。

    渡边正野,一等空佐,也就是这架f-35a的飞行员。这样的级别在jp航空自卫队中算是相当高的了,其无论是飞行技术还是作战意识在航空自卫队中即便不是数一数二也绝对算是一流水平了。所以在突然遇到霹雳-14这种诡异的攻击方式时,不但没有慌乱并迅速做出了决断,更在试图机动规避霹雳-14的同时还不忘把鹿菲菲的j-12c放到aim-9x的有效射程之内,而且还抓住机会利用aim-9x大角度离轴攻击的能力,配合头盔瞄准具迅速锁定了正在快速突进却尚未能够完成锁定的j-12c,随即开启弹仓,一次性将仅有的两枚aim-9x全部发射了出去。

    两枚aim-9x从一离开f-35a的弹仓就开始了大角度的转向,带着白色的尾烟在蓝天上划过两道弧形的轨迹,直接扑向了速度超过2马赫的j-12c。尽管此举让渡边正野的f-35a没有了导弹,但这却并不是他想要孤注一掷。这是因为长期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让他知道,为了规避这枚行如鬼魅的霹雳-14他不得不把自己的侧面暴露给j-12c。而他也知道驾驶j-12c的飞行员实力强悍,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迅速跟上并进入到对f-35a的尾追航迹几乎是必然的。当然,渡边正野在成功规避霹雳-14之后肯定会尽全力不给鹿菲菲从背后锁定并攻击自己的机会,争取坚持到其它友机赶来支援,但他更知道在那种情况下自己是断不会再有攻击j-12c的机会。在高强度的机动对抗中,每一点重量都有可能给成败带来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既然不太可能再有攻击的机会,又将面临与对手拼机动能力的局面,那么在还有机会的时候将全部导弹都打出去不但能够增加命中的可能给敌人造成更大的威胁,还能减轻不少的重量给飞机的机动能力加分。渡边正野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

    然而可惜的是,他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身经百战”的鹿菲菲。

    在渡边正野试图规避霹雳-14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步入了鹿菲菲的圈套之中。他加速了,并让f-35a的速度一直增加到了马赫一点二。配合着及时合理的转向,这样的加速行为在规避雷达制导导弹时看起来是绝对正确的,可是却也标志着他正式钻进了鹿菲菲精心布置的圈套当中。

    f-35a注重的是超视距攻击能力,在机动性能上则更偏重于亚音速区段。当f-35a的速度处在跨音速或者超音速时,它的机动性能实际上和f-16是不相上下的,各方面的表现都远不是j-12c的对手。而这些,才正是鹿菲菲所需要的——她本来就没认为霹雳-14能够命中目标。

    可是,渡边正野不是还抓住机会发射了两枚aim-9x吗?却奈何这也早在鹿菲菲的意料之中。当j-12c以一点八马赫的高速从正面向f-35a发起冲击时,鹿菲菲就始终小心地防备着敌人可能会抢先发起的攻击。当那两枚aim-9x导弹甫一离开弹仓、发动机点火的瞬间,j-12c的紫外告警系统立刻就以声、光两种方式同时发出了警报。时刻小心防备着的鹿菲菲等的就是这一刻,所以在警报响起的同时没有任何犹豫的就进行了一个滚转,并在抛出红外诱饵的同时拉杆转向。鹿菲菲的动作很突然,但整个动作的过载却并不大。她已经判断出f-35a是在大离轴角的状态下发射的导弹,以双方之间的距离再加上j-12c本身的高速,aim-9x也许只用不到十秒钟就能命中自己。但这样的攻击在缩短了目标反应时间的同时,也同样缩短了导弹的反应时间。红外格斗导弹尽管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但它最初锁定目标同样是依靠载机的火控雷达对目标的方位、速度等进行解算,并以这些数据作为导弹发射时的初始参数。也就是说,导弹在发射之初是按照这些参数来确定自己的飞行方向、并在飞行过程中试图用自己的导引头搜索并锁定目标的。那么在大离轴角发射导弹时,为了能迅速指向目标所在的方向,导弹在发射之初实际上就已经消耗了自己几乎全部的机动能力,所以此时的鹿菲菲并不需要太过剧烈的动作就能轻松逃离aim-9x的攻击包线。

    鹿菲菲在作战过程中向来的原则就是,能用尽量小的过载解决问题时绝不使用更大的过载,这不仅仅对于在高强度的空战中保持体力有着莫大的好处,同时对飞机结构强度的保持和整机使用寿命也有着正面的作用。所以,面对看似来势汹汹的导弹,鹿菲菲只是做了一个很轻松的滚筒加转向再配合以红外诱饵弹就将渡边正野的这次攻击化为无形了。更主要的是,她在晃过这两枚导弹

    之后基本上没有损失什么速度,而且还恰到好处地调整了j-12c的方向,几乎又是笔直地朝着f-35a的屁股追了过去,双方的速度迅速拉近。而此时的渡边正野,在尚未得知是否以成功地规避掉了诡异来袭的霹雳-14的情况下,又进一步增加了来自j-12c的更严峻的威胁,然而最可怕的则是他已经没有了任何还手的机会。但渡边正野并非没有了希望,他其实一直都在注意着,由其它友机发射的那三枚aim-120d已经距离j-12c足够接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