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长空飞龙
字体: 16 + -

第四篇 新剑出鞘_D30 第三一四章

    第三百一十四章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看不见的敌人确实更要可怕,j-12c面对具有雷达隐身能力的四代机在超视距空战中更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曾无数次从密集导弹的饱和攻击中肆意穿梭往来自如的鹿菲菲,如果仅凭四枚尽管经过了一系列改进但相对来说机动性能并不突出的中程导弹就妄想着能结束战斗,那还真的是妄想了。如果鹿菲菲是这么容易对付的话,那早就轮不到jp航空自卫队的飞行员们发愁了,他们今天也根本就不可能还会遇到她。当然了,拥有网络火控系统的多方向超视距围攻确实比较难以应付,但也仅仅是比较难而已,至少现在的鹿菲菲由于提早发现并提早做出了反应,实际上jp人所谓的围攻已经不存在了,只不过是四枚机动性能并不出众的超视距导弹的轮番攻击而已。确切的说,现在只剩三枚了。最先接近的那枚aim-120d已经在与j-12c大功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基本上没用鹿菲菲费什么力气。

    所有的战争或者战斗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空战也是如此。不过尽管如此,在空战中还是有很多相对固定的战术的。比如说多机编队的攻击,通常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搜索并发现敌人,然后抢占战位,发起超视距攻击导弹齐射,之后就要视情况再决定是继续保持视距外的攻击还是要快速扑上前去,跟随已发射的导弹随后掩杀,在目标忙于应付导弹威胁的时候迅速获得目视格斗的主动权。

    这一次的鹿菲菲与jp航空自卫队的遭遇其实并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遭遇。因为鹿菲菲此次任务的目的就是来挑衅的,而jp航空自卫队也是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起飞了四架最先进的f-35a投入作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作为四代机的f-35a相对于j-12c更加出色的综合性能,jp航空自卫队对于这一次空情的处置与其称作应对,还不如说是一场围猎更加贴切。f-35a在雷达隐身方面无疑是j-12c难以企及的,这也就决定了f-35a在超视距攻击上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假如jp铁了心的只和鹿菲菲打超视距空战,以f-35a的隐身性能再加上掌握着绝对的战场信息权,jp航空自卫队完全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纵使鹿菲菲再有本事面对找不到敌人的窘境最多也就是做到仅能自保而已。面对看不到的摸不着的敌人,任谁也是无可奈何的。

    但是偏偏的,拥有着数量优势、战机性能优势、战场信息优势的jp航空自卫队自然也就有了心理上的优势。当然了,这种心理上的优势实际上只能叫做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又给了他们一

    种强大的自信。就是在这种强大的自信的趋势下,所有人都不甘心轻易放过敢于挑衅大jp帝国武士尊严的行为和个人,自然势必要将那个敢以身犯险的家伙当场击杀。所以,尽管jp人最初的作战原则是将挑衅者驱离,但在确信j-12c毫无还手之力之后,几乎所有人的脑子里就全部想的都是要如何干净利索地将其击落了。

    所以,在四架f-35a发射了最后的aim-120d进行网络联合攻击之后,也全部都立即加速朝着j-12c所在的位置扑了过去。只是这四名飞行员此时还并不知道,正是他们今天的这一战,却使他们四个人的名字都永远地刻在了现代空战的史册上,并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只不过他们的名字并不是作为英雄出现的,而是作为衬托英雄的失败者。只有耻辱,没有荣耀,这一切就足够了,更已经与他们的生死无关了。

    导弹在前,战机在后;导弹打乱敌人阵脚,战机随后掩杀。其实这是很经典的现代空战模式,而且是占据了主动一方最常用也最有效的一种战术。只是jp人似乎忘记了,f-35a的确有着非常非常出色的隐身性能和电子设备上的优势,但是到了目视距离内进行空中格斗时更考验的却是飞机的机动性,包括可控仰角、大仰角瞬间盘旋能力、稳定盘旋能力、瞬盘角速度等等。当然,f-35a在这方面的设计和表现也都不错,但是这些性能更突出的却仅限于在亚音速段,而在跨音速和超音速时,f-35a的机动性能表现却不佳,大抵也就是比f-16的机动性能稍稍有所改善,甚至在跨音速上一些性能还不如f-16。

    再反观j-12c呢?作为f-35a同一时期的作品,j-12系列诞生的甚至比f-35系列还要晚很多。就在隐身战机大行其道的整体背景下,j-12却反其道行至,几乎彻底放弃了隐身方面的考虑,而将全部的气动外形设计放在了对机动性能的考量上。须知在j-12进行研发的时候,c国的电子技术水平或许仍不及am国,但是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却绝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逊色。换句话说,j-12系列本身就是为格斗而生的,以机动性能为第一考虑的一种空优战机,其格斗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四架f-35a裹挟着导弹的余威快速掩杀的行为,看似攻势凌厉声威浩大,可实际上却是一种以己之短攻敌之所长的愚蠢做法。当然了,也许jp人并不这么认为,否则的话他们就不会在发现自己的合围已经失败,四架f-35a将会面临与j-12c逐一进行单机对抗的时候还不改变策略,仍执着地勇往直前。或者他们都在想着成为

    能够击落j-12c的那个英雄吧,也或者只是单纯的认为第一架与j-12c短兵相接的f-35a能够坚持到最后一架赶到吧。

    可惜的是,鹿菲菲或许还很年轻,但是作战经验却几乎是无人能敌的。即便不把她在空军实战训练模拟系统中的成绩记录在内,仅在现实中她也已经拥有数十个击落记录,早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现存的头号王牌了。

    第一枚导弹被紫外告警系统自动干掉了,鹿菲菲自问不会比系统做得更好。不过原本打算提前规避第二枚导弹的她却临时改变了主意,将操纵杆一拨一拉,驾机迅速转向第一枚导弹来袭的方向,置剩余的那三枚正迅疾而来的导弹于不顾,凭借之前雷达屏幕上一闪即逝的信息,朝着那架f-35a可能存在的位置,不顾燃油的迅速消耗一路加力全开地迅速扑杀过去。

    是的,鹿菲菲要做的就是扑杀,一种只有占据主动才会采取的掠袭战术。可是现在,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敌方地面雷达的监视之下,而且天空中的敌机也会通过数据链获得即时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她的这一战法能成功吗?

    速度达到了马赫一点八,按照鹿菲菲的估计,此时距离f-35a应该还有40千米左右的距离。鹿菲菲手指快速轻动,翼下的一枚霹雳-14完成了预上电过程,并接受了鹿菲菲的编程,在确认无误之后,随即被发射了出去。

    带着一点八马赫的初速,被发射出去的霹雳-14很轻易地就达到了四马赫的速度,并还保有一定的加速冗余。仅十几秒后,导弹上的雷达便自动开机了,而此时j-12c上的雷达也捕获到了迎面那架f-35a的时隐时现的反射信号。拥有双向数据链的中距空空导弹并不是只有aim-120d这一种,霹雳-14同样具备这一功能,而且还比aim-120d更增加了预编程功能,这也就赋予了导弹更多也更加灵活的攻击方式,可以做到“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让敌方的飞行员防不胜防。

    霹雳-14的雷达一开机,f-35a的飞行员立刻就收到了告警。其实霹雳-14在发射时,f-35a的紫外告警器就已经发出了提示,让飞行员知道有导弹来袭。但是“狡猾”的霹雳-14在雷达捕捉到并锁定了目标之后,却按照发射前的编程并没有直接扑向目标,而是向左侧偏转了30度角,朝着不可能命中的位置飞去。f-35a的被动传感器都是很灵敏的,所以这枚霹雳-14的动向并没有瞒过f-35a的探测。但是当飞行员注意到来袭的导弹居然在雷达告警接收机给出被锁定的提示之后仍朝着远离自己的方向飞去,却让他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f-35a隐身特性的功劳

    ,那么此时只有正前方的j-12c才是他唯一的威胁。

    在这样一个错误的认知之下,jp飞行员忽略了霹雳-14的潜在威胁,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即将到来的与j-12c的目视格斗里。然而他并没有注意到,那枚与他擦肩而过的霹雳-14在飞出一段距离,在位于他右侧四点钟方向时突然以近四十g的巨大过载硬生生地兜了一个圈子,再次朝着f-35a冲了过去。这其中唯一的区别在于,霹雳-14之前的错失目标是假,而现在从侧后方的再次锁定才是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