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牙-长空飞龙
字体: 16 + -

第二篇 长空飞龙_B78 第一七二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2019年7月30日星期二

    似乎是看出了中将眼中表现出来的震惊,a博士又缓缓解释道:

    “虽然说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实际上真的要达到这个速度却还早得很。不过现在我们有了磁力甲也磁力乙这两个原型,那么在实际应用中的第一步我想就是该解决一下我国战斗机心脏的问题了吧。这方面我就不是专家了,还是让k博士来解释一下吧。”

    其实平日里a博士本就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似乎大多数搞科研的人都是这样。不过当这些人一旦涉及到自己的研究领域时,话往往也就比平时要多了,再加上项目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就难怪a博士会突然变得如此健谈了。现在继续要谈下去的话题,似乎已经不再是a博士的专长了,所以他就立刻把k博士推到了台前。k博士倒也不客气,直接就顺着这个话题讲了下去:

    “磁力甲最大的作用就是利用磁力抗拒重力,所以我们一致认为把它应用到飞机上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我们第一要做的实用性尝试。至于磁力乙它所提供的指向性动力在能耗比上绝对是人类目前掌握的所有发动机技术都无法匹敌的。不过考虑到设计全新的战斗机并不是单单解决发动机就可以的,所以我们第一步的设想就先将磁力甲作为附件安装到现有的飞机上。

    “这样一来,飞机的起飞重量就可以获得极大的提升,不但可以携带更多的武器,而且在空战中做出更加复杂的机动动作。虽然这样飞机在其他性能上并不会获得多大的提升,但是对于所有有关重量的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最主要的是,仅把磁力甲作为辅助设施来使用,我们还可以给它设定一个恒定值,去掉控制设备,这样就不会对飞行员增加任何负担。不过由于飞机自身重量增加,在飞行时的惯性也会相应增加,所以我们同时还考虑再把磁力乙也设置一个固定值作为附件安装上去,并将它的指向与飞机推力指向保持一致。这样一来,无论哪种型号的飞机,它的起飞重量都可以马上就得到提升。

    “另外一个方案,就是同样利用现有的机型,磁力甲和磁力乙结合使用,再给飞机配备全新的操作控制系统以适应全新的动力方式。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换装动力系统之后可以节省下机身内部的大量空间,这些空间可以用来加装新的电子设备或者改成内置武器仓库。至于磁力甲和磁力乙的能量来源,我想只需要一个发电机就可以了,原有的机身油箱所能装载的燃油恐怕足够这些飞机做环球飞行了。不过这样一来,飞行员就必须重新进行相应的训练,以熟悉并适应这种全新的动力方式。

    “而且事实上,我们现有飞机的机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还都受

    着飞机气动布局的影响,这里面就涉及了大量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知识。毕竟现代飞机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基本上都是通过控制机翼和尾翼上的舵面改变空气动力来完成的。虽然磁力乙可以不受限制地改变动力指向,但我们不得不考虑飞机本身惯性的作用和飞行员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而且机身材料的强度,特别是连接磁力乙与机身的部件。如果强度不够的话,很可能飞机的方向没有改变,但是磁力乙却从飞机上飞出去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便连接部件的强度足够,但如果飞机整体的刚性或者强度不够的话,很可能在做较大的机动动作时在空中解体。而假如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就得对整个飞机的结构进行重新的计算甚至是重新的设计。可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对现有飞机的改装了,其中所要花费的精力还不如去研制全新的战斗机呢。

    “综合以上考虑,我们最终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这种方案我们会把磁力甲和磁力乙的功用融合在一起,并把控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然后形成一整套新的动力系统来更换飞机现有的喷气式发动机。这套动力系统会把原来磁力乙的功能限制为类似适量喷口的作用范围附近,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飞机现有设计中的机动性能并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同时,我们会把这些动力系统设计成分布式的,也就是多个小型的磁力点均匀地散步在飞机的多个部位,并在控制设备的作用下自动协同工作,这样就避免了个别部位受力过大的情况。总得来说,综合各方面的考虑,这是我们现在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了。

    “当然,若是要让这种动力系统获得最大程度的应用,最好的方法还是设计全新的飞机。不过在我们的考虑中,全新的设计上机翼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而且刚才磁力甲的表现您也看到了,我们可以精确地控制飞机的高度。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套系统完全可以不依赖空气,也就是说即便在水下它仍可以继续使用。所以,这个全新的设计中应该可以实现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注意,是结合而不是组合。也就是说,新研制出来的东西已经不能算是战斗机了,而是一种全新的海陆空甚至宇宙空间通用的武器系统。而且没有了发动机体积和燃料的限制它的体积可以做的很小以减少被探测和攻击的面积;没用了重量的限制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加厚它的装甲增加防御能力;设计时真正需要考虑的恐怕就只剩下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了。不过我相信,很快我们的武器系统同样可以使用这种装置来作为动力了。”

    随着k博士的叙述,在中将的脑海里早就形成了一组组全新的画面。这个构思一旦完成,恐怕将

    彻底改变现在军队的作战方式,甚至进而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这种动力系统在技术上的垄断性。假如所有人都掌握了这个技术,那所要面对的就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几乎是在瞬间,中将就意识到这一个发明的意义和影响恐怕要比最初原子弹的问世还要更加庞大!关键是他还知道这套东西的生产过程要远比原子弹简单得多也更安全得多。想到这里,他不禁问到:

    “假如我们的这个东西落到了敌人的手里,他们会不会很快就能研究出其中的原理并仿造出来?”

    听到中将的提问,又是a博士主动把话题接了过去。他很自信地说:

    “不会。就算我们把整个设备包括制完好无损的送到他们面前,他们也制造不出来。不仅如此,就算我们把图纸都提供给他们,他们也只是能按照图纸进行制造,甚至连一丁点的改动都做不到。”

    “哦?这怎么可能?”中将显然不太相信。

    a博士笑了笑说:

    “因为这个东西的理论基础超出了我们这个时代至少一百年。你应该知道之所以能有我们这些项目,完全是因为那个未来遗迹的出现。说实在的,这个东西的研发,很多都是根据从遗迹中获得的未来科技,而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技术,其原理连我们到现在都不是很清楚,有好多理论甚至早已打破了我们现在在物理学上面的认知。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实际上是我们舍去了根本,没有死抓着那些闻所未闻的理论不放,而是直接对成果的逆向研究。也就是说,在设计中我们用到的好多公式实际上都是抄来的,甚至并不知道这些公式的来历和真正的价值。当然,这些方面我们也仍在继续努力研究之中,不过恐怕至少也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说,如果在没有我们获得的这些未来资料的情况下,哪怕在方向上不出现任何的偏差,全力去研究至少也需要五十年以上的时间。”

    中将听完以后,虽然不是很懂,但也大致明白了a博士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只要那些来自未来遗迹的核心资料不被窃取,那么就不用担心技术流失的问题。所以放下心来的他点了点头,又问出了另一个他关心的问题:

    “研究并制造出你刚刚说的那种新型武器装备,你认为需要多长时间?”

    a博士一边思索着一边看了看周围其他的人,有些迟疑地说:

    “这个不太好说,毕竟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了。从现在世界各国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到入役的周期来看,恐怕需要的时间不会太短。而且这里面关键还要看国家或者是军方提出了那些具体的要求,毕竟对于打仗我们不是行家。我想这个问题还是由k博士来说会更准确一点。”

    中将认可了a博

    士的说法。也对啊,都没有提具体要求,人家怎么能知道具体需要多长时间呢?而具体的要求,就不是他现在能够说出来的了。所以他也就先暂时放下了这个问题,向k博士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么,如果按照你刚才说的对现役飞机进行改装,那么从设计方案出来一直到最后改装完成并装备部队,需要多长时间?”

    k博士似乎对这个问题早就有过很深的考虑,所以在听到中将提问之后并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笑,同时抬起手臂并伸出了两根手指。

    “两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