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行
字体: 16 +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心些好

    “大婶,大婶。”

    屋外传来春儿细细的声音。

    “春儿吗?我在呢!”屋内,秋大婶笑嘻嘻地回了话。她的手忙活着,正在长长的案板上揉着面团。案板上全是盆呀碟的,菜呀肉的,丰盛着,边忙她边喊,“春儿,大婶多久没见你了?怕有大半年吧?”

    旁边,一年轻点的妇人卷着袖在收拾灶上的锅,锅里炖着好吃的,一屋的肉骨香味。

    另外的灶台上,还炖着两口锅,一鱼一鸡,也冒着一股一股的香气儿。

    被香味牵着鼻子走,春儿进了屋。

    “真香!”春儿吞了唾沫,垂涎道,“春儿许久没闻到大婶这肉香呢!也许久没吃到大婶的饭食呢!”

    秋大婶笑了,笑得很骄傲:“正炖牛肉呢,当然香!”不过,她也暗了脸色,“如今,按着侧夫人的吩咐,这厨房分了家,你想吃大婶的饭食可不行了。”她偷偷努努嘴道,“啰,这房内就只供公子,还有侧夫人的饭,如今,新增了子瑜姑娘的饭。你想吃,就只能去隔壁的丫那里吃了。”

    “是吗?”春儿瞪了眼,不过,微微低沉一会儿,微笑的她偷偷附耳给秋大婶说道,“放心,秋大婶的美食,春儿吃得到。”

    惊讶的秋大婶附耳问:“你在子瑜姑娘那里吃?”她的眼神特诧异。

    春儿不好意思了,她继续附耳:“姑娘没架子,她吃饭,她都要我们一起吃呢。昨儿,春儿还尝了大婶的糕呢。”

    一起吃?如府中大宴般?秋大婶的神色变了,是慨叹:“这姑娘人好,瞧得上我们这些下人。”

    “当然!”

    秋大婶侧了脸,瞅瞅喜色的春儿,说道:“也是,这大管家说,叫我们留心,四处托人访访,欲给子瑜姑娘寻个巴地的厨子,专门负责她的饭食,说不定,你跟着这子瑜姑娘会有口福。”想想大宴,秋大婶笑了,春儿也抿唇笑了。

    “大婶,姑娘马上就醒了,珠儿姐姐让我来提姑娘的饭食。”春儿走到了灶台前,说道。

    “子瑜姑娘今日想吃甚?”秋大婶笑咪咪地问,她已将面团揉好了,用一素色的葛布包了起来,还去旁边的盆里好好地洗了手,擦净了,才走到了春儿身前。

    “姑娘没说,要不,来个蛋,喝碗肉粥?”春儿细细地看着锅里的鸡说道。

    秋大婶叹:“姑娘的饭怎如此简单?每日都吃一样的?还蒸?”

    春儿瞅瞅锅灶,“换换吧,煮一个,简单点。”春儿笑:“姑娘说,在草原,她们连鸡蛋都很少吃到,如今,天天吃,很好了。”

    秋大婶点头,“这每日的蛋,我都变了花样,就怕姑娘会厌烦。”不过

    ,她笑道:“这子瑜姑娘的饭食,大管家有交代,说了,姑娘身子弱,要好好补补,大骨汤日日备着,隔两日就炖只药膳鸡,这不,才杀的鸡,正炖着呢!”她又笑:“兰儿姑娘呢?她没来?”

    春儿捂嘴一笑:“兰儿还没过来,说了,炖的鸡,给她留点,她要鸡爪子。”忽然,惊诧上了春儿眉梢,她捂紧了嘴,瓮声问道:“你不是说,侧夫人有交代,我们不能吃你的美食吗?你还给兰儿留食?”

    秋大婶笑眯眯地说:“大管家有话,说了,公子交代,兰儿姑娘想吃甚就吃甚,不要拘束。”

    春儿笑道:“兰儿就讨人爱,这公子和姑娘都偏爱她。”

    秋大婶笑道:“谁不喜欢兰儿姑娘?又乖巧又可爱,一府的小子们都爱她呢!霍连更是带着她到处跑,三儿前日还说,看到霍连带着兰儿在街上吃果子呢。”她抬眼瞅了瞅春儿。

    春儿一笑:“春儿知道,连哥喜爱兰儿呢。”

    秋大婶迷糊了,她不解的眼好好看了看春儿,眼神特疑惑,她摇了摇头。摇头的秋大婶问春儿:“你说,那鸡爪有何吃的?她和姑娘居然都爱吃?”

    春儿也笑着摇头,“鸡爪无肉,没吃头,可不知为何,姑娘和兰儿就爱吃。”

    想想鸡爪在地上到处踩,最脏,春儿无法想象,这爪子如何就那么香?秋大婶也一样,鸡爪填不饱肚子,全是骨头!她二人却当个宝!

    正想着鸡爪的无味,外面传来了声音:“莺儿姑娘来了。”是一妇人热络的招呼声。

    “大娘好!”说话间,一身蓝裙的莺儿兴冲冲地进了屋,进屋的她一眼就看到了正惊喜看她的春儿。

    “春儿姐姐,好久没见你呢!”莺儿高兴地喊了起来,脸上是久逢后的喜悦,不过,她的脸上闪过一抹猜忌,还有其他的。

    春儿笑了,乐呵呵的她走过来拉着莺儿的手,问道:“你去了哪里?我回来也没见你,好吗?”

    “我在侧夫人院子呢!”莺儿有些得意,脸上是灿烂的笑,看着秋大婶,她嘱咐道,“秋大婶,侧夫人说了,她此时想吃蒸蛋,让你们赶快做一份,她等着。”

    秋大婶正抬手摸梁上挂着的吊篮子,这话过来,秋大婶的手停在了空中,她惊讶了:“锅里给侧夫人炖了鱼,很新鲜,她不喝?”

    莺儿皱眉,她扬声:“侧夫人说,她此刻不吃鱼,也不喝汤,她就想吃蒸蛋。”

    看着锅中咕咕翻滚的气泡,秋大婶连连摇头,“这锅鱼谁吃?”

    莺儿不可惜:“侧夫人交代,这鱼就赏给府上有身子的妇人吃。”

    如此甚好,秋大婶点了头,在篮子里摸

    一摸,秋大婶一一捡了蛋,怀中一兜,她发话:“二丫,快,架火!”

    才坐下的年轻女子早站了起来,往空着的灶上加了材火,一锅水开始烧了起来。

    “要不,大婶,你也给姑娘蒸个蛋吧!”看到秋大婶忙活了起来,春儿善解人意,主动提议。

    “好吗?”秋大婶吃惊道,“姑娘昨日就是蒸蛋,今儿不厌?”

    莺儿也瞪大了眼,惊悚的她问道:“姑娘,哪个姑娘?如此时候还吃饭食?有身子了?”她明知故问,可也糊里糊涂。

    瞟瞟莺儿,春儿笑着回答秋大婶的问题:“无事,秋大婶再做一份就成,和姑娘的肉粥一起盛装,我一并端过去。”

    秋大婶的唇嗫嚅了好一会儿,她的眼里是小心。不过,凝目春儿微笑的脸,她脸上的小心渐渐淡了,很快,秋大婶就笑了,爽快的她说了话:“好,俩位姑娘等着,我晾晾汤,马上上锅蒸!”

    秋大婶开始忙碌,室内只听锅里气泡诱人的响声。循着声音,鼻下游荡的浓浓香味不停地刺激着人的胃口,还有心。吸吸鼻翼,凝目春儿好一会儿的莺儿抬手就拉着春儿出了屋,俩人站在了庭院大树下。

    “你服侍哪位姑娘?是不是新来的那位?”莺儿的眼里是好奇,也有其他的颜色在其间,眼光幽幽一闪,问道,“她……有了?”

    春儿抿笑着点头:“是子瑜姑娘,她是匈奴人,每日起床和我们不一样。”

    见莺儿继续看着她,眼底的疑惑很深,春儿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吞吞吐吐地说道:“姑娘……姑娘还没身子。”

    没身子?莺儿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这揪着的心一落地,她无所事事的手就摸到了胸,她感叹:“天哪,这个时辰才起床!”莺儿又嘀咕:“公子不说她?”不等春儿说话,她倒轻轻地自语自语:“公子……公子肯定不会说她。”

    心思重的莺儿想起了许多的事,可她实在是不能想象睡觉可以睡到这个时辰才起床!

    啧啧感怀的莺儿叹了好一会儿,转眼眸,凝视春儿,犹犹豫豫的她吞了吞口水,究竟还是问道:

    “难怪,上年,我就不见你人影儿,我问连哥,你去了哪里?连哥不说。”顿顿,莺儿摇了摇裙,她的脸上染了一抹羞,再问:“你……你去了坊间?和……连哥一起?”有点羞的她闪闪眼色,悄悄附耳过来,小声问:“你服侍子瑜姑娘?从那时就是?”

    脸上飘来一朵喜云,春儿的脸染了一抹红,她点了头。

    “菊儿也和你在一起?”

    春儿继续点头,她细细的手指还绕上了长长的腰带子,青色的腰片子一圈一圈地跟着春儿

    的手动,很好看,像那圆圆的花儿开在了春儿手指间。

    莺儿的眼瞬间暗了下来,羞飞了,她的音有点苦涩了:“连哥给你们送吃的?和你们住一起?”她的牙居然咬住了唇,眼里波浪剧烈翻滚。

    春儿微微点头,她脸上的红晕已散。放了腰片子,她岔了其他的话:“你如何就去了侧夫人那里?”

    细细看春儿的莺儿动了动唇,牙终于放了润润的嘴皮子,定定眼,她复杂的眼色渐渐清晰,她眼里的波纹渐渐平静。想了想,扯扯春儿衣袖,她还是附耳说道:“你一走,侧夫人有孕,我就被派到侧夫人房内服侍侧夫人了。”

    “不是有荷花她们吗?”

    “知道侧夫人有了身子,公子顾惜侧夫人,他就又安排我过去了。”说这话,莺儿又有了得意色。

    春儿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眼前飘过荷花傲气的眼色,芷若款款的身影也缓缓荡了荡,春儿问道:“侧夫人怎样?她待你好吗?”

    托着腮帮子,望天的莺儿凝眉想了想,“还可以吧,侧夫人对莺儿从无重语,不过,她礼数大,必须按礼制行事。”偷偷看看周围,周围静悄悄的,她悄声问春儿:“你呢?那姑娘好吗?”

    莺儿的眼里是担忧色,因为,莺儿清楚地记得,上次,那姑娘进府绝食,自己就跪了一晚,差点还赔了葬!后来,姑娘吃饭,自己才得到解脱。回忆旧事的莺儿很担忧春儿,如此寻死的主肯定不好伺候,她暗暗担着心。

    “子瑜姑娘人很好,她待我和菊儿都好。”不想,春儿很轻松地回了话,居然,还笑了。

    “是吗?”莺儿不信,“她对公子有气,她的气没撒到你俩身上?”

    “子瑜姑娘最是心好之人,她从不对我们撒气。”春儿偷偷一笑,好像兰儿一般,“你看,连她的吃食,我都给她做了主,她会不好?”

    莺儿吃惊了:“那蒸蛋?你真敢做主?你……你……不是最小心吗?”

    春儿点头,“我是小心之人,可姑娘喜我们,她对我们极好。”想到子瑜和去病打趣的话,春儿掩嘴笑了。

    一双俏丽的眼看着春儿,莺儿羡慕了:“那,你还真有福气。侧夫人的饭食,我可不敢改,就是荷花的,我也不敢动。”

    抬头看看天,天上云朵缓缓飘。

    莺儿啧啧道:“难怪,子瑜姑娘如此时辰才起来,她如何见侧夫人?我偷偷听公子说,他要侧夫人唤子瑜姑娘为姐姐,还说,她不用每日过来见侧夫人,”莺儿叹:“公子可真喜爱子瑜姑娘。”

    抿唇笑的春儿不说话,她暗暗乐。

    望望周围,谨慎的莺儿将春儿拖到一堆山

    石后,压低了声音,还附耳问道:“公子不是说,她是夫人吗?怎么,这次回府,又是姑娘了?”

    这下子,春儿脸色暗了,摇头的她已变小心,“这,春儿不知道。”抬眼,她问莺儿:“我们回府大宴,你们去了哪里?”

    “子瑜姑娘回府,侧夫人很不高兴,她不许我们参加大宴,也不许我们和你们来往。她如今当家,连大管家都仔细应对着,她权力大着呢!她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不按规矩行事,你要小心点,遇着了,一定要礼待她,她很看重她这侧夫人的身份。”

    才说了嘱咐的话,莺儿又细细瞅了瞅春儿,继续叮嘱道:“上次,书房的应儿遇到了她,施礼慢了点,就被罚了跪,你们以后一定要谨慎一点,动作快一点。”

    “还有,”莺儿抬头,又望了望庭院,她还在树边的山石后走了一圈,回到春儿身边,附耳说着叹气的话,“你知道荷花,最是傲气,也难怪,她是侧夫人娘家妹妹,地位高,连明珠姑娘她都敢说,何况我们?你和菊儿更要小心,遇到了就绕着走。”

    春儿脸色已变凝重,小心的她有了忧。如今,跟着珠儿服侍子瑜,春儿对她自己倒很自信,自己做事从来都小心细致,唯恐出错,自己应该无事,可姑娘呢?还有,兰儿呢?

    不过,一转念头,她的眼前就飘过去病待子瑜样,耳内就是去病的一些话语,烦忧的春儿不再忧,她浅浅地笑了,这府上公子可是主子,有公子在,侧夫人应该不会把子瑜姑娘怎样,她默默地期待。

    抬眼看了看莺儿关切的眼,春儿抿唇而笑:“好,我以后见了荷花,我让着她,我绕道走。”春儿感激的手摸住了莺儿手,情真意切道:“谢谢你,莺儿。”

    “俩姑娘,人呢?”屋内传来秋大婶的高音喇叭声。

    俩人都从山石后跑了出来,边跑边应声:“来了,来了。”

    正应声,院门口传来欢快的喊声:“娘!娘!”

    两人回头,只见,一小丫头进了屋,年龄和兰儿差不多,两个羊角配着一身绿裙,煞是青春无忌,快乐无忧。

    “在呢!丫头!”室内传出同样喜庆的话声,是秋大婶的喜乐调,她站在了屋门口,又是埋怨又是欢喜地问道:“你今日怎来了?”

    “娘,夫人这两日头疼病犯了,她让我过来回话呢!”抬头,小姑娘就看到了春儿,还有莺儿,小姑娘福了福,笑道:“秋儿见过两位姐姐。”

    春儿疾步走了过来,拉着小姑娘的手,喜滋滋地说道:“哎呀!我有大半年没见到秋儿妹妹,秋儿妹妹越来越俏了。”

    秋大婶笑了:“春儿,你出府一趟,胆

    子好像比原来大了,这恭维话也会说了。”

    春儿不信道:“是吗?”瞬间,她就暗了眼色,咕哝道:“还是……还是小心些好。”

    这里,莺儿脸色沉了下来,将秋儿拉进屋,她小声问道:“陈夫人真不过来?你给谁回话?”

    秋儿看看进屋的春儿,还有她母亲,细声细气道:“我去给侧夫人回话,夫人说,公子娶了贱……乐伎,她不会踏脚冠军侯府一步,她说,侧夫人应顾惜身子,不要怄气伤着,要服侍的人小心点,她还说,等到侧夫人生产的时候,她会过来。”

    暗脸的莺儿没了话,抬眼的她瞅瞅春儿,放了秋儿的手,忧郁的她站在了原地。

    这里,秋大婶摇着头,叹息的她已将两份蒸蛋起了锅,用盒子装好了。

    很快,莺儿提着饭盒子回原来的居室,春儿提着饭盒子回东向的居室,秋儿坐了一会儿,就向母亲告辞,回陈府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