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行
字体: 16 +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平地喜报

    皇帝喜去病,一殿的人都知道,人人都低头,个个都默不出声。

    此时,与去病有隙的卫伉抬眼盯看上座的武帝,一股妒忌的火苗在他年轻无知的脸上蹿了两蹿,渐渐隐了下去,卫伉继续闷头喝酒。

    “怎不说话了?众卿乐起来。”武帝畅气发话,去病无恙,美人入怀,国家太平,他心情好。

    “谢陛下!”众人高呼,又施一礼。

    皇帝发了话,无人唠叨去病之事,人人开始互相劝酒,觥筹交错间,节日气氛浓浓而至。殿上的金石丝竹声再次奏响,其乐融融,一片和睦。

    细细察言观色,皇后知道武帝心舒畅,低了眉,她有了细微的忖度。

    “陛下,今是冬至日,臣妾令厨房熬了赵地的羊肉汤,陛下尝尝。”皇后很温柔,她温情款款地说话,虽是平常语气,却也情义深深。揽了揽宽袖,她向武帝身后的宫女示意,宫女跪伏上前,小心地给武帝舀了一勺。

    心花怒放地看着武帝喝了这温温馨馨的暖和汤,皇后笑融融的眉眼凝目注视武帝,他二人的夫妻暖意一展无遗,一殿的人都欣慰地看着此景,人人脸上都露了贴心宽慰的笑,连陈夫人都舒心地笑了。

    “皇后辛苦操劳,朕也应该尝尝。”武帝温柔的眼看着皇后,他看到了皇后一丝不苟的衣着,还有高贵优雅的举止。

    如今的皇后已没一点一滴的歌女痕迹,武帝悠悠的眼看皇后,他欣赏皇后的宽容大度。虽然,他觉着皇后越来越端庄贤淑,容颜也不比年轻时,渐失闺房之乐,可在宫内,皇后却是礼仪典范,从不越矩。

    比较王夫人和皇后,武帝很知足:一个娇柔似水伴君侧,一个礼仪规范是国母,如此和睦乃天意,如何不乐?想到去病,他更笑:去病勇猛,无人及,何言天下不一统?

    殿上的人,人人都看到了武帝的笑,个个都看皇后。边上的赵总管更是讨好地看着一殿的将军和侯爷们,轻轻地点头赞叹。经去病这一刺一伤,宫内之人个个都知道,皇帝爱惜皇后,敬重皇后。

    武帝笑了笑,他大喝一爵酒。

    “朕来之前,你们不是都有说有笑的,怎么,朕来了就不说了?”武帝逍遥大气的眼看着皇后说道。

    看到武帝看过来的眼底有关怀之意,皇后的心暖暖热,回道:“臣妾今日本是请众位亲友过过冬至,说说话,热闹热闹。”皇后声音自带一种柔音甜意,说起话来,令武帝舒心,不过,她的话只说了一半。

    “那众人为何有难色,看你姐姐就好像很不高兴,还在担心去病伤情?”看着陈夫人,武帝端了酒爵,狐疑地看着皇后问道。

    “去病如今恢复得好,姐姐不担心去病伤情,她……她不满去病在草原所娶女子,也替陈氏为妾而抱屈。”皇后察言观色甚是细微,她已看到武帝脸上的不乐,心中忖度着分量,她慢慢说话。

    放了爵,武帝的脸上有了愠意,显然,他被皇后的话牵了鼻子。

    皇后又道:“众人都听说了那女子在坊间咒骂去病‘不得好死’,”皇后故意抬出了这句咒语,她叹息:“如此不良女子,真不知去病看重她哪点好。”皇后吞了口水,她欲擒故纵,她等武帝的反应。

    果然,皇后的一句“不得好死”让武帝忆起了那夜的急迫,也忆起了他曾说过的话,他眼底的怒陡然而起。

    殿上静听皇后之言的众人显而易见地看到了武帝气愤的脸色,众人缓口气,他们欣慰,皇帝不喜乐伎,乐伎会得到报应。

    陈夫人稳稳的眼看着,偷偷的,她还抬眼瞅瞅低眉听音的芷若,不过,转眼眸的她也看到了沉沉郁郁的卫青,她恨恨地瞪了瞪卫青,卫青毫无察觉。

    台阶上,微微停顿的皇后已看到了武帝越来越恼的脸色,她垂泪道:

    “去病是我看着出生的,没父亲,一直跟着卫青和陛下。去病从来胆识过人,朗朗男儿,怎受如此之辱!臣妾听说,那女子服侍去病一夜,竟然不知礼数,不避忌讳,众目睽睽下,展露肌肤;更是将与去病之间的体己话说给众人听,鲜廉寡耻,必是妖媚祸害之人,臣妾不赞成去病娶那女子……为妻!”

    皇后看了卫青一眼,她卷了卷舌,她最后的词终于很艰难地说了出来,意思当然也变了。

    皇后如此说话,虽顾及了去病,可卫青的脸已是青色了。

    皇后心中在叹息,她不再看卫青。记着陈夫人的话,已离座的她伏地叩诉想法:

    “陛下,早日,去病讲在草原已娶妻,臣妾觉着没什么。如今,知道此女子如此德行,怎可为去病正妻?去病糊涂,被那女子蒙了双眼,却让芷若这么好的姑娘放在家里当妾室!臣妾请陛下做主,明令陈氏芷若为去病正妻!那女子最多为妾!”

    皇后之言侃侃而至,毫无退让之意,卫青长叹一声,他低了头。

    “皇后所说有理,妾身原本以为芷若为去病之妻,如今才知芷若不是,如此好的女子哪里寻?”卫孺儿也挪了腿,伏地说了心里的话。

    “妾身也请陛下立陈氏芷若为妻,妾身也不赞成去病娶那女子!”听到皇后说子瑜为妾,陈夫人心仍疼,可皇后的话她不得不接,卫孺儿的话更壮了胆,她也叩地说话,再烧一把火。

    见皇后伏地,金石丝竹之声骤停,全场之人都一一

    伏地不起,偌大宫殿瞬间静寂无声。

    芷若已喜得呆,从皇后开始说话,她玲珑的心就豁然开朗,她明白了陈夫人之意。此刻,皇后的建言更令她的心咚咚跳,那渴望企盼的心快要跳出来了,芷若不得不抬手悄悄抚了抚她剧烈起伏的胸,顺便,她还摸了摸肚子里的孩儿。

    虽然,陈夫人烧了一把火,不过,火没过到武帝身上,此刻的武帝没了那夜的冲动,他可是阅人无数的皇帝,他的眼看了下去。

    天子的谋略气度让他看了看皇后,伏地的皇后今日之言乃大胆谏言,意思明明白白。去病胆大无比,无人驾驭,皇后的话有时也不听,大婚娶妻,去病却谓娶妾,难道不是?他又看了看伏地的卫青,就是卫青,有些时候,去病也和卫青意见不一致,上次廷议就是一例。

    武帝明白,只有他这天子之言能约束去病。他深深的眼看了看伏地的亲眷,还有一殿的宫人,如此境地,他的天子之言一旦说出,就很难更改,他知道。

    顺顺胡须,眼光扫到皇后深衣上,武帝的眼定了定,他再次忆起了他说过的话。为了去病,他已改了多次天子之言,皇后知道,皇后还不计较,他的眼里有了满意,当然是满意皇后的大度。

    沉稳地坐着,洞若观火的眼光扫看一殿之人,武帝在考究,他们都赞同皇后的话?

    武帝腹中嘀咕:是呀,谁会赞同自己的亲人娶一个咒自己的女子为妻?还非良善之人,还有不耻之言行!可那小子明知不可为,却偏为之!脸色一暖,他微微笑了笑:也许,正是这脾性,让那小子有孤军出击匈奴的胆量!

    俯瞰的眼光扫过地上的卫青,武帝多看了两眼。

    武帝开始比较:卫青看着对去病甚严,其实,他喜爱去病,不然,他为何要劝自己不杀那女子?虽然,大殿上去病和他意见不一致,可并不影响卫青约束那小子,那小子做了出格事,到了非收拾不可的时候,卫青照样收拾臭小子,那小子也服气,不会和卫青纠结。

    武帝的心动了动,卫青更像那小子的父亲,卫青对此事倒一直没说话,难道卫青赞同?

    喝了手中酒,武帝看了一眼远处的芷若。那陈氏之女恭恭敬敬地伏地跪着,看来皇后很满意此女子,一殿的亲戚也看好这女子。皇后说,她报了信儿救了去病,她还怀了身孕,可没听去病说那乐伎有后。想到乐伎,武帝终于竖了竖眉头。

    放了酒爵,武帝心思已定,深邃的眼看着伏地的皇后,喊道:“皇后请起,众卿请起!”

    等到皇后入了席,武帝叹气:“难怪皇后心中愤懑,朕当日也是气愤此女咒骂去病,也过问此事

    ,还臭骂那小子一顿,朕就怕咒语成真!如今,巫蛊之语并没成事实,可朕心中也始终不畅!”

    武帝这几句话说得殿上之人都点头,公孙贺居然握了一拳敬了敬武帝,可才垂了宽袖,他的眉就跳了起来,因为,武帝的话来了一个大转弯:

    “但是,那小子从皇后说娶妻以来,就一直坚持他已娶了那女子为妻,明知朕不喜此女子,上次还向朕请旨正名!今日,去病不在现场,皇后就向朕道述此事,恐不妥。”

    皇帝指责皇后的话让众人眼色均掉地,可不得言语,人人都躬了身子辩方向。

    看看掉眼色的苦闷皇后,武帝心中也叹息:难得皇后也犯一错。

    武帝之言令一席人都默默无语,气氛甚是沉闷和不乐。芷若的泪差点随武帝的话掉落,她从欢喜之海掉入冰窟窿,疼得她的心差点跟着碎落。

    皇帝偏爱退让,陈夫人又喜又疼,喜,她没多大感觉;可疼却让她痛切心扉,一想到和贱人的争论,还有贱人的不耻言行,陈夫人就开始气恨地抹泪。

    黯然无语的皇后苦着脸不说话,其他亲眷虽有不满,可天子已说了话,谁敢再言?

    皇帝之言虽转了风向,可地上的卫青有了更深的担忧,“陛下,那女子咒语之事,廷尉已经处置,臣建言,陛下可再传张廷尉问问缘由。”卫青就怕武帝一时怒起,伤了去病,无法回转,他赶紧提醒了一句。

    武帝意蕴很深的眼看了看卫青,他已知卫青意思。

    “皇后,去病妻室之事,等去病伤好了再说。”见皇后勉勉强强地垂了头,武帝话锋一转,他又说,“不过,既然皇后说那芷若姑娘很好,想来也有道理,朕今日见了也觉得好,陈氏芷若,端庄知礼;救夫危急,敬夫有后,可为去病侧夫人。”

    武帝低了低帝王头颅,他的高冠向皇后方向偏了偏,他问了一句难得的俏皮话:“皇后,满意吗?”

    侧夫人,这是什么诰命?为去病再创?皇后不信的眼看武帝,武帝的眼意犹未尽。武帝眼底的爱惜之情皇后看得很清楚,渐渐的,皇后嘴角翘了翘,一抹笑映在了皇后脸上,皇帝终究顾及自己,皇后慰藉地笑了,她的脸上有了一抹红。

    不转眼的武帝看到了皇后眼里那抹羞涩的爱,他又顺了顺他脸上气度不凡的须子。

    殿上的人都看到了帝后眉眼之情,众人的心虽被武帝的话给弄了个七上八下,一会儿朝天,一会儿又俯地,可人人的脸上都有了笑。

    这当着一殿之人,皇后虽笑,可她知道礼仪规矩,她喜笑眼色也就那么一瞬,旋即,收了爱武帝的眼色,她喜乐的眼瞟向芷若。

    犹如平地一个喜报,芷若恍恍然好像没听清楚,愣愣地望着高坐之上的武帝,她不懂这新的封赏是何意。好在,皇后的眼光适时递了过来,她看到皇后在含笑点头。

    殿内的其他众亲友都喜滋滋地看着芷若,那眼神明显在祝贺已升位的她。

    虽然,没让芷若立为去病正妻,但被天子亲口封为侧夫人,这已是天大的恩赐,天子之语当记录在册,芷若的身份已经有了彻底的改变。

    芷若、陈夫人及皇后已离座叩首回敬武帝,皇后深情款款地说道:“臣妾谢陛下,谢陛下的厚爱!”

    芷若更是喜极而泣,不顾身子,她重重地叩首谢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