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行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五章 舅父之语

    昨夜,长安初雪,今日,雪莹天,亮得早,去病起得也早,不等霍祁扫雪,他就在廊下打了几拳。

    等庭院被收拾干净了,去病又与霍祁比试了几路拳脚,他才进屋洗漱。

    屋内很暖和,温温馨馨的,他掀了幔帐瞧了瞧。

    榻上的子瑜鼻息稳定,脸色安详。去病又见到了草原上的好脸色,不见一丝冰霜的子瑜显然还在梦乡,她去了好地方。

    去病嘴角有了笑,他暗暗点头,啧啧自喜,看来,子瑜恢复得很好,不过,她太入情,奏琴很累。去病心一沉,幸亏,昨夜没发脾气。

    不想吵醒子瑜,他轻轻放了幔帐。一旁的珠儿瞧了他的动作,摇头掩嘴而笑。

    外室,春儿已经备好早饭,心情大好的去病吃了饭,出门办事去了,院门外等着的卫二等侍卫自是跟随而去。

    上次廷议,去病与卫青意见不合,现去病大营练兵归府,还没去见卫青,今日,他准备上卫府见舅父。

    书房内,卫青看着意气风发的去病,一双眼很深沉。

    去病无所谓,自是大口喝着他的热茶。

    卫青抬眼看了过去。

    才月余,去病黑黑的脸颊削瘦而精炼,身子骨好像更健壮结实,他的一双眼已收敛了战时的狠辣劲,显见,已是将军的他有了更深的气度,知道如何掌控自己,能有张有驰待物。

    卫青的眼色柔和下来,他吹气儿喝茶。

    去病稳稳而坐。庭上意见不一致,更不可能细说想法,去病此次就是要好好给卫青禀明他的想法,他等着卫青问话。

    果然,卫青打量完了他,茶也喝了,胡须一捻,就深沉地问道:“你的骑兵练得怎样?”

    “很好,明年可以一试。”去病喝了口热茶,自信地说道。

    “你不要偏将?”

    “去病的打法和舅父不一样,讲究的是快,狠,不需要太多的建言。”

    臭小子的语气又大了起来!卫青冷哼了一声:“你独断独行?”

    “有这想法。”口气更大!

    卫青才还稳的眼色变得凝重了,如此自负,难怪!

    同样的屋子,不同的人,卫青想起了公孙敖的话,还有陆陆续续的军中之言。

    此时的卫青又有了担忧,原本以为那年过后,去病做事已变稳妥,知道事情的轻重,可他的本性未改!

    摸着茶碗,卫青不说话,室内静寂下来。

    见卫青沉了脸,去病做了解释:“去病的骑兵要远去大漠,人多口杂,去病不需要,去病就想按自己的战法出击。”

    胆大妄为!卫青脸铁青了。

    脸色不好,可卫青也明白,去病很倔

    ,他不是那说说就服气的人。

    喝了一口茶,卫青思虑。

    庭上,去病之言让很多老将不以为然;庭下,众人议论纷纷,说去病是初出茅庐之虎犊,不知外界之凶险,只有跌了跟斗自然就不说大话了。

    卫青知道,他们认为去病是运气好,八百人杀了两千多人,是因为有大军作后盾,他才侥幸获胜。

    这次,他庭上说孤军出击大漠,老将们都叹他胆大无知,将自取灭亡,自然也没人愿当他的禆将;况且,有人咒他,他还无所谓,老将们更是不看好他。

    卫青摇头,将军们都不耻,而他还孤傲到不要偏将!陛下还允准!

    卫青担忧,担忧去病不听劝的脾气,还有,忧虑他闷头行动的作为。

    “你就那么自信,上万骑兵豪无支援保障,就敢深入大漠出击匈奴?”卫青脸色很严峻,又问。

    “我就这么干过,李广李将军也曾干过。”去病沉稳应答。

    “你那是个人所为,这可是万骑大军!”卫青很不以为然。

    “开春一试,不就见分晓?我就想打没后方的奇袭之战!”去病一杯茶下肚,大嘴一咧又说了大话!

    说完了,他的双眼还稳稳地看着卫青,仿佛他肯定大胜而归。

    “无保障,迷途怎办?”

    去病一笑:

    “去病的兵全部在朔方经过生死苦练,自己解决吃食,不需要锱重跟着,如此打法是舅父的战法,不是去病的打法,如果,做不到生死置之度外,就无法远奔突袭,怎战胜匈奴?”

    口气虽大,可还有些道理。变化战法,匈奴人会摸不着头脑,卫青不说话,他还想仔细琢磨琢磨。

    见卫青看着他,显然舅父有了更深的思虑,去病喝了茶,他更是畅气道:

    “况且,去病不可能迷途,去病去大漠多次,霍祈他们更是大漠人,我的军中,选的兵首推匈奴人,还不识水草?舅父多虑了!”

    去病最后的话既大胆,也是实情。

    卫青摸了碗,他大喝了一口,去病见了,脸上扯了一抹笑。

    “你呀,太年轻!一味大胆骄傲,不知战事凶险,不知兵败之艰!”卫青微微叹气,他还是有些把握不准。

    “舅父要相信去病,去病三次独行大漠,都无险而归,去病有信心,带上大军也必能胜利而归!”

    卫青凝目而视,他的眼色在回味。

    去病又笑了:

    “舅父多虑了!舅父直捣右贤王王庭,不就是骑兵致胜的原因?如没骑兵,凭武钢车的行军速度,舅父能大捷?”

    此言倒是不假,卫青看着去病不言声,看来,他虽不读兵书

    ,却有谋略。

    卫青知道,这次武帝下了决心,去病也狠了心出击匈奴,不过,如何出击还需斟酌。

    卫青既摇头又点头,此乃从未有过的战法,也可一试,只是,此举太过冒险,他的胆子也太大,如何把控?

    卫青本就谨慎,他举棋不定,深深思虑。

    卫青虽不再言大军之事,但他在低眉考究,在思量,一时半会不会有答复,去病的目的已达到,他躬身握拳一礼,准备离去。

    听到去病告辞,卫青抬了眼,好好地看着去病,他还有话没说。

    舅父没发话,去病又坐了下来。

    “听说,你喜爱的人到了长安?”卫青不慌不忙,慢慢问道。

    上次,芷若到府拜见公主及卫青,含悲带怯将去病抱回匈奴乐伎,乐伎咒骂去病,去病不让张汤执法,还搬去乐坊吃住等事细细告知了公主和卫青。

    公孙敖也来过,军中更是多人到府说此事,众人都要他说说去病。

    不巧,陈夫人前不久也向卫青哭诉,要弟弟多管管去病,叫他要多关心关心芷若,不要冷着芷若。

    卫青也打听清楚了石岩子的来龙去脉,他想知道去病的想法。

    今日正是机会,卫青打算说说他的家事。

    卫青正想着,去病坦然说了话:“舅父知道,就是那年去病承诺去接的女子,名子瑜。”

    听名字乃汉女,可打听的结果却是匈奴人,卫青有了疑惑,自然就问道:“匈奴人?”

    去病挠挠头,“这……有些复杂,一时半会说不清楚,算是吧!”

    这是什么回答!不过,去病不想说就不会说,卫青不纠结。

    卫青不动声色地问道:“你准备怎办?”

    几句话下来,去病当然知道卫青已明白坊间之事,他看着卫青,一脸正容,毫不犹豫地说道:

    “去病在草原就祭拜天地娶了子瑜,当向陛下请旨,为子瑜正名,为夫人!”

    卫青一脸的默然,这和他的判断一致。

    见卫青过问,去病的脸色认真起来,他喝了茶,他等着卫青说话。

    “她如此咒你,你就没气?不怕陛下听了不准,皇后听了不喜?”

    这话可说到要害上了,众人之言可以不听,官府之责可以不究,可皇后、皇帝会如何?卫青问了关键的话。

    室内安静得只听炭火燃烧声音。

    去病知道,虽然,皇帝和皇后知道他大漠娶妻,可咒语之事如何了结?去病也思量过,他还需要时间,也还需要机会。

    舅父问了此话,不回答也说不过去,去病咬牙说道:

    “我有负于她,她咒我,我没怨

    言!至于陛下和皇后,我选个时日,进宫解释就成。”

    卫青沉着脸看着他,去病淡然地喝着手中的茶。

    “你守诺是好事,但陛下最恨巫蛊咒语,你就一点不担心?”

    虽然,张汤那里,去病给了答复,可卫青的话意思更深沉。

    去病黑着一张脸,毫不犹豫地说道:

    “去病食言于子瑜,让她这四年来不知遭受多少苦痛艰辛,去病悔恨不已!去病不会再让她受苦,子瑜就是去病之妻!”

    双目镇定地看着卫青,去病砍话:

    “陛下那里,去病会好好回禀,请陛下宽恕子瑜,给子瑜正名!至于皇后,只要陛下恩准,皇后会同意!”

    卫青的脸色微微一震,他果真有安排!

    卫青仔细思虑,他的脸色渐渐明朗。

    他慢吞吞地说道:“你既然如此喜爱此女子,要娶之为妻,也好。”

    去病的脸色原本阴霾着,听了卫青的话,瞬间,他的脸上就是一片灿烂阳光,他确实没想到卫青居然同意了!

    去病脸色的变化,卫青全看在眼里,他停了停,继续说:

    “不过,你可要善待芷若,她是陈林嫡女,又怀有身孕,你可要经常关心她;你母亲那里,你也要去说服才行,不然,你母亲会不依,你也不能一味胆大胡为!不顾你母亲的感受,毕竟,你是你母亲的儿子!”

    见卫青嘱咐要善待芷若,去病更是大喜:

    “舅父教训的是!去病理当对芷若好。母亲那里,也请舅父多劝劝!”

    去病满意地离去,顺便就回府看了看芷若。

    看到去病回府后,居然时时都过来看她,还温言说话,芷若的心甜蜜着,看来,舅父的话有作用,她满意。

    但,当她知道去病仍然归坊间住,她又有了忧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