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行
字体: 16 + -

第七十章 汉匈之争

    石岩子流连在荷塘边,贪了时辰,和玉儿回去时,正是午后毒日头,火辣辣的阳光箭箭射在身上,可透过衣裳感到焦灼。

    石岩子才好的病弱之躯,有些累,两人就顺道去了魏府。

    府中后门小厮见了两人,笑道:“木朵姑娘好,玉儿姑娘好,公子在后堂上呢。”

    魏府中人,都知道这木朵姑娘出门必是男装,却不知木朵姑娘就是名满长安的石岩子。

    早有人通报木朵姑娘来访,瑾公子急急地出了屋,在庭院中接住了她俩。

    “姑娘今日兴致好,如此大日头都过府来,真是有幸。”看着疲惫倦怠的两人,瑾公子细心地问:“你们吃饭了吗?”

    玉儿赶紧答话:“我们去了郊外,贪看美景,错过了食店,还没吃饭呢。”

    石岩子转身,清瘦的脸上露出了爱惜的笑:“人还没嫁过来,你这心就在这里了?”

    玉儿一听,知道失礼,红了脸,低了头。

    “我马上叫厨房备饭,立时就可以解饿。”瑾公子笑盈盈地看着玉儿,满心欢喜。

    石岩子满意地摇头,眼瞧着这两人,眸中露着慈爱的光芒。

    “姑娘请进屋座。”瑾公子听木朵咳了两声,才醒过来,赶紧正了身子,掀了竹帘,请两人进了屋。

    “前两日,家父已正式向姑娘提了亲,也按照姑娘吩咐,向琴姑送了礼。”瑾公子脸上漾着幸福的微笑:

    “家父已请人算了日子,道,月初就有好日子。预备着就在那时举行大婚。也不完全按汉礼娶亲,就是汉礼和草原礼结合,简单了一点。

    “家父说,我和玉儿都是草原人,简单喜庆就好。家父正准备过来,问姑娘的意思,不想,姑娘竟然过来了。姑娘看,这样安排是否妥当?”

    瑾公子一高兴,一口气说了许多的话。

    听着瑾公子的喜言,石岩子喝了一大盅茶,总算解了渴,也还被呛着了,她就从怀中扯出帕子,擦了嘴,又擦了一脸的汗,边咳边点头说:

    “我也不懂这汉礼,草原婚娶,我还参加过几次,觉得还热闹些,就按照你父亲的意思办就是了。”

    关爱地看着玉儿,石岩子问她:“玉儿觉得如何?”

    玉儿笑红了脸:“我听姑娘的。”

    瑾公子又说了许多婚礼事项,石岩子一一应着,玉儿一直笑着不说话。

    ———————————————

    石岩子正歪在榻上,扇着团扇,兰儿就走了过来,眸中闪着亮光,“姑娘,隔壁李琴师家来了客人,是位公子。”

    难得兰儿如此喜悦,石岩子微笑了起来:“你见了?”

    “是李琴师的

    外甥,好像从赵地来,不过,看着好像不高兴的样子。”兰儿脸上褪了笑,思索起来。

    “别人不高兴,关你什么事?”外面做针线的珠儿很奇怪,歪着头就问。

    兰儿脸一红,就说:“我也是随口一说”。

    “兰儿,你过去瞧瞧。顺便请李琴师一家,我们一起吃饭,为李琴师外甥接风洗尘……”

    石岩子已是累了,扇着团扇,眼一闭,手一松,扇子掉地,眼看就要睡着。

    兰儿一趟子出屋,又一趟子回来,气喘吁吁道:

    “姑娘,李嫂子说了,她已备好了炖猪蹄,正准备着请我们过去吃晚饭,不想,姑娘倒先请了。李嫂子说了,今日,姑娘请了;明日,她回请。今日的猪蹄就直接端过来,大家一起品尝她的手艺。”

    石岩子眯着眼,点点头,懒得说话,又转身睡去。

    到了饭点,李木子夫妇和外甥过院子吃饭,虽暑热难当,但大家还是高高兴兴的。

    李木子作了介绍:赵勇,自己外甥,又将石院中的人一一做了介绍。

    郑氏笑呵呵地端了猪蹄过来,大家热热闹闹地开饭。

    酒过三巡,石岩子又热得不行,扇子扇着,帕子擦着,直喊热。

    珠儿就怕姑娘当着客人的面又不穿汉裙,就站了起来。

    “姑娘那草原肯定比不了长安这酷热。姑娘还是歇歇,不要又咳上了,不然琴姑又要骂我们了。”说着,她就扶石岩子外出透风。

    “她是草原人,是匈奴人?”赵勇早丢了筷子,一双圆眼狠狠地看着娇弱不胜热气的石岩子。

    石岩子转身,吃惊地看着赵勇,一屋的女子也都看着赵勇,很是不解,只有郑氏抹了抹眼角,黯然不说话。

    “赵勇,不可造次!”李木子喝了一声,“她是匈奴人,可她没杀人!你不能将你父母的死归在一位女子身上。”

    “被匈奴人杀死了?”石岩子一震,珠儿赶紧扶住姑娘身子。

    “他父母死了,是如何死的?”兰儿一脸心碎。

    李木子眼中含着悲愤,说道:

    “他家在上谷郡。五月,匈奴大军入侵上谷,他父亲被害,他母亲,我姐自杀。他因到赵地我父母家才避了灾祸。父母遇害后,他日日想复仇,天天念着当兵士,可他今年才十六,官府不收,我母亲拗不过他,就让他上我这里来,让我管着他。”

    “匈奴人杀我父母,我也要杀匈奴人!”

    赵勇红眼怒瞪石岩子。石岩子凄楚地站立着,眼中含着泪。

    “她也是一位落难的匈奴人,和我们一样,你恨她没意思,她一女子,又不能和你打一架!”李木子见

    赵勇瞪着石岩子,又气又痛。

    “我也是匈奴人,你也想杀了我?”玉儿红着脸,腾地站了起来,护着一脸苦涩的石岩子。

    珠儿也紧紧地挨着姑娘,护着石岩子。

    兰儿惶惶地站了起来,看看含泪的姑娘和一脸怒气的玉儿,又看看圆瞪双目的赵勇,她的泪就差掉落了。

    看着眼前的三位女子,赵勇的眼没了凶意,困惑地看着玉儿,又看看苦着脸不说话的石岩子,一脸茫然。

    “她们都是匈奴人,都是落难人,你怎就不明白,匈奴中也有好人、苦命人,也有和我们一样的人。”李木子苦口婆心地说道。

    “我不管,我不能和匈奴人做朋友,更不能在一起喝酒!”赵勇脸色一暗,就离了席,径直回隔壁院中去了。

    兰儿望望愤愤然离去的赵勇,本想过去看看,抬眼就看到了黯然的姑娘,眼一暗,她伸出手抹抹眼,就坐了下来,低头哽咽地吃粥,也不说话了。

    “由他去吧,让他心里好受点。”石岩子也抹了泪,轻轻叹口气:

    “我的父兄如今在右贤王大军中,也正与汉军对峙。不知,他们能否躲过劫难,全身而退……他如果知道了此事,恐怕更恨我了。”说完,石岩子脸色更黯然。

    “别管他,他会好的。”李木子铁青着脸说道。

    见大家都闷声吃饭,一直没出声的郑氏打破了一屋的黯然,悄声问玉儿:“你那婚礼啥时举行?”

    玉儿不再生气,羞涩地一笑:“就在月初。”

    “那,我们要过去,好好喝顿喜酒……”

    很快,赵勇引起的不快就烟消云散,兰儿和郑氏开始热情地叨唠玉儿的婚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