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
字体: 16 + -

第十章,新航线

    帝国的变化不仅仅是疆土。

    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矿业中心的迁移,安达曼帝国的经济中心从安达曼海域向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菲律宾缓慢但能被人察觉的速度移动,新的港口城市在崛起。

    汉国的状态仍维持南京作为王国首都和经济中心的活力,这主要来自马鞍山工业重镇的作用。在控制南宋之后,广州、泉州、明州、杭州、苏州等地进入经济重镇的行列,与扬州等传统盐业不同,这些州均立足于商业贸易。

    sh浦和青龙镇的兴衰都来自于苏州贸易的连接,王正开拓的方向改变了许多。

    渔业和盐业相辅相成的构成了外滩商业中心的新重心。大量的海鲜通过腌制后输往内陆。制冰带来的冰鲜能够帮助渔船前往更深的海洋捕捞,也就顺势前往rb、高丽销售。

    王室的运营类似于国有体系,王正为了防范贪污和效率低下,建立了职业经理人体系,用绩效考核和完整的管理体系照搬了后世美国佬的现代公司体系。

    在安达曼帝国和汉国由于商人可以参与政治,因此形成了强大的商人政治集团,有代理人,也产生了院外游说组织。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王正并没有刻意推动。

    带来的好处就是王正招收到了接受了系统化儒家教育的知识分子进入自己的商业公司。

    王正觉得有趣的是自己的妻子们不约而同的介入了生意,贺敏利用爪哇岛族群的背景,经营香料生意;班亚则顺利成章的接手了素可泰王国的进出口贸易,在稻米、棉花、丝绸、茶叶、瓷器的进出口生意中插了一脚。基于这是那空国王原本的地盘,王正估计班亚和那空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在安达曼帝国扩张到后来的规模后,那空国王必然无法垄断素可泰王国对安达曼的贸易,他寻找班亚来合伙也算是一种趋势。

    沿着吴淞江,王正观察了整个江滩的变化。长江下游携带来的泥沙逐渐淤积在两岸,让河口慢慢缩小,这就是吴淞江宽达20里的河口后来变成了不足数百米的苏州河口的原因。

    王正无法阻止这种地理变化,不过他给汉国朝廷提了一个议案,建议从长江上游开始禁止单一砍伐树木,而是改为轮伐补种的方式,并以煤炭替代木柴木炭。这样来改善上游水土流失,从而减少下游的泥沙淤积。当然如果真做到了,后世的崇明三岛、浦东也就不见了。

    他在今天的北外滩这里收购了大量的土地,开始建造码头,并派出大量的疏浚船只挖掘吴淞江的泥沙,一方面用于配置水泥混凝土,另一方面让航道畅通。

    这是个繁杂且耗费大量时间金钱的工作,伴随着战争的停滞,奴隶已经不太够用,人工成本也就上扬了。王正考虑过入侵rb和高丽,最终还是采用了契约劳工的方式,向rb和高丽输入了大量劳工。这是当年欧洲人在中国和印度实行的方式,被称为卖猪仔。

    汉国和安达曼帝国均与rb高丽有密切的商业来往,王正的介入也只是增加了一股力量。这期间王正访问了rb几次,对于曾经的皇帝,rb朝廷和幕府都表示了充分的敬意。年幼的天皇提出要把自己的姐姐嫁给王正作妾,这很显然是大臣们提出的建议,使得幕府将军非常不高兴,却又无力阻止。因为天皇一旦和安达曼帝国建立姻亲关系,对于幕府来说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好在王正以自己年纪太大的说辞拒绝了这个要求,他实在是对铅粉抹面的rb美女没有什么好感,让幕府松了口气,朝廷则大失所望。

    岁月以一种忙碌的乏味的方式就这样流淌着,王正偶尔在皇宫里观看赵瑜和赵锦的歌舞,和自己的几个女人滚一滚床单。

    某一天他心有所感,带着欧洲武士和六艘船南下,准备穿越好望角,前往欧洲。

    他没有带自己的妻子,仅留了赵瑜和赵锦在身边。船队在广州、柔佛、普吉岛补充了淡水和食物,并和恩雅母子相处了一段时间,就穿越缅甸海在斯里兰卡最后作了补给,直线穿越印度洋。

    经过毛里求斯的时候,船队停留了一点时间,建立了补给点。这里荒芜人烟,在找到水源后,建造了几所木屋,并命名了港口的名字:路易港。这是因为王正懒得再想名字,直接剽窃后世的名字算数。

    中间经过了无风带,这是王正预料中的,所以他乘坐的船只是桨帆船,当进入无风带后就落帆,由匠手驱动船只前行。

    然后就到了咆哮的好望角。

    王正在开普敦建立补给点,他用白糖和铁器与黑人部落作交易,获得了后世开普敦的位置,面积达上百平方公里,足够建立一个城镇。

    继续北上到黄金海岸,以同样的方式获得了另一个补给点。

    欧洲武士们崇拜的看着自己的皇帝—前皇帝带领着船队如神一般的预知一切,他们不由得想起安达曼帝国神教的传闻,皇帝来自天神的故乡。

    有一些武士皈依了神教,大多数武士仍坚持自己的基督教信仰,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王正即忠诚又敬畏。

    由于帝国通过阿拉伯人、伊尔汉人、拜占庭人经营地中海的商道,王正决定先不去触动他们,而是先去法国和英格兰等地。

    改变阿拉伯商道会引发激烈的冲突,甚至带来战争,目前埃及和叙利亚的阿拉伯人是安达曼帝国的盟友。来之前,王正向枢密院和元老院提及了这种利益冲突,元老院会做好预案,但最好不要仓促的触发战争。

    欧洲武士们无比激动,这条新航道的诞生意味着基督教世界可以不受阿拉伯人和伊尔汉人的阻挡,直接与东方世界进行贸易。

    满载香料、茶叶、瓷器、丝绸、棉布、白糖的船队进入了法国,他绕过了西班牙是因为此时两牙还在***世界的手中。

    船队驶入勒阿弗尔港口,港口的人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只庞大的船队,那奇特的流线般修长的船身和高耸入云的船帆。港口官员坐着小船过来,欧洲武士中的高卢人激动的对着官员大吼大叫,然后一个武士下到小船里跟着港口官员去港口汇报。

    不到半天港口就轰动了,快马载着信使前往巴黎汇报给国王。

    震撼整个法国的是新航线!直接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欧洲武士团当年的五百名武士有三分之二的人员回到了欧洲,并在各个王国担任重要职务。法兰西王国也有曾经的武士。他们带给欧洲新的战争方式,西班牙阵列提早出现在了欧洲,蔓延到东欧,波兰人开始对蒙古骑兵进行反击,这些年挤压了蒙古汗国的扩张空间。因此东方安达曼帝国的名声早已经横贯整个欧洲,只是被东罗马帝国、伊尔汉国、阿拉伯王国、以色列王国垄断了贸易通道,无法直接与东方联系。

    在欧洲人的眼里,东方的神秘帝国是流着蜜与奶之地,是先进文明的代表。

    欧洲人试图借助于与自己同根同宗教的东罗马帝国,甚至因源于耶路撒冷的基督教渊源与以色列王国眉来眼去,试图自行打通到东方的外交和商业通道,均被这些国家严防死守,无他,巨大的利益。

    当欧洲武士们把通过中东商道流入欧洲的价格说给王正听时,王正也大为惊讶,那是高达数十倍到数百倍的暴利。

    这六船商品被闻讯而来的贵族和商人包围,但王正并未全部出售,除了留给各国王室的礼物,一些也准备交接更多的商人集团,价格是远低于通过中东辗转来的价格。

    在贵族们准备宴请王正一行之前,法兰西国王查理一世亲自到访勒阿弗尔港口,拜见安达曼帝国的皇帝—前皇帝。

    查理一世已经击败了神圣罗马皇帝,占领了那不勒斯,但未能如历史那样占领耶路撒冷王国,因为那里已经有了以色列王国。

    此时的欧洲重要商帮汉萨同盟和卡尔马联盟都还没有出现,不过前者已经接近出现。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的区域商帮已经形成。德国等地的选帝侯贵族借助于商业力量,已经能够决定国王和皇帝的任免,与教廷形成某种权力制衡的状态。

    查理一世与罗马教廷关系密切,借助于教皇的力量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德国人。

    此时还有另外几股重要的力量就是条顿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由于王正获得的欧洲武士奴隶中大多数人来自于这三个骑士团,并在成立欧洲军团获得一系列胜利后获得解放回到了欧洲,他们仍旧参与了以色列王国的建设。在安达曼帝国的调解下,他们与以色列人达成和解,占据了巴勒|斯坦地区,三大骑士团得以保住在耶路撒冷的地盘。

    因此当原来欧洲武士军团的成员成为欧洲与安达曼帝国的中介后,他们的力量在欧洲得到空前的增强。

    所以当王正来到法兰西王国的时候,三大骑士团的武士得到了消息后,就近的也从各个王国赶来法兰西,成为当今欧洲的盛会。

    传闻教皇也要赶来与王正会面,因为王正的另一个身份是安达曼神教的教宗。

    欧洲基督教教庭仍困惑与安达曼神教的区别,正如***世界困惑与此。安达曼神教也信奉神,与旧约的上帝没有任何区别。基督教领袖在欧洲武士团的善意解说下,认定这是上帝派遣到东方的先知,引领当地的羔羊走向光明。

    因此罗马教廷满怀着希望东西方教宗的会面能够统一两地的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