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
字体: 16 + -

第四章,樊城最后的岁月1

    樊城最后的岁月1

    蒙古人的军队在襄阳背后截断了粮道,后勤由此断掉。在汉水的上下游蒙古人设置了栅栏,中间布置了火船队伍,一旦有宋朝水师攻进来,就会通过火船攻击。同时两岸的堡垒能够用臼炮和回回炮攻击水师。

    在最后一次贸易结束后,蒙古人就封锁了樊城和襄阳,自此无法供应任何物资。

    货栈里储存了很多粮食,还有很多不足以为外人道的东西。当王正在夜晚跟着赵锦来到后院主人房书房里,推开一排书柜,后面一个台阶通往地下,走入一层水泥浇筑的地下室。

    江宁人千里迢迢运来了水泥和钢筋,挖空了下面建造了水泥堡垒,用沥青封底防水,沥青已经从安达曼帝国运到江宁用于一些重要的道路建设。

    地下有二层,十几个房间,有住处、起居室和仓库,储存了黑火药、燃烧弹、强弩箭矢、横刀长矛、油饼咸肉谷子之类、药材、日用品等等,还有个内部水井,可以供水。粮食供上百个人支应数年是没问题的。陈芝麻烂谷子,谷子容易储存。后面有条通道,赵锦介绍说可以通到汉水码头,但现在汉水被控制了,恐怕也没什么用了。

    王正不置可否,闻了闻空气,说:“通风做得不错。”

    回到地面,赵锦去烧热水,要给王正洗澡睡觉。王正摆摆手说自己白天洗过冷水澡了,早点睡吧。

    王正在主卧,赵锦睡在房内的小床上,以便服侍。

    第二天,当地里正过来登记,因听说换了掌柜。赵锦出面说青楼接下了物业。地方小吏也听说赵锦和吕大人的关系,就客气几句离开了。

    青楼终究还得做下去。

    王正让她回去管理青楼,决定自己一行人在街上逛一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走路转了一圈。骑着十几匹蒙古马逛街是不可能的,分分钟会引来士兵询问,当作探子抓起来。大宋不能说没有马,但军队缺马是真的,十几匹蒙古马显然是很诡异的。

    萧条!

    王正是这个感觉,人们死气沉沉的,为了生计仍在各种摆摊上街,商铺里物品不足,杂乱的放一点,一看就是储存不足。

    一些人在瓦市卖人,妻女插个草标,面黄肌瘦,一看营养不良。

    偶尔街市跑出个小偷,后面只有一两个人追赶,大多数人麻木的看着,直到小偷摔倒,或小偷掉头把追赶的人捅死。

    治安已经近似失控。

    真金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切发生,他是皇宫长大的人,养尊处优,没有经历,人也是柔和的性子,温文尔雅。

    完颜妍也脸色不好,差点去干预小偷,被王正拦住了。

    王正吩咐武士去买了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回去院子里打扫卫生之类。

    店铺里掌柜的仍在做事,买卖一些药物,疾病的人越来越多。

    “晚上带你去逛青楼。”王正和真金在院子里烤羊肉,指挥他一起动手。真金没做过任何粗活,兴致勃勃而又笨拙的帮忙在羊肉上涂抹盐巴。

    后花园里居然堆着草料养了十几头羊,让王正很觉得掌柜有生活情趣,且还能挤羊奶煮沸了喝,很有味道。

    蒙古人和金国人的生活习惯有些是相同的,在喜欢羊肉这点上没有什么区别。王正当然吃饭更不讲究。

    去青楼没什么讲究,主要就是观察一下樊城的上层形态,此时此刻,能够来青楼的非富即贵,有点醉生梦死的样子。人们既知蒙古人围城,且断了粮道,此次能够幸免于难,就难说了。官员是不得离开,商人能走的也多在数年来都走了,剩下一些火中取栗的,或者地主舍不得土地家业,就在这里熬希望,也是各种欢笑下的焦灼。

    人们放浪情绪,于是青楼就显得生意火爆。

    赵锦过来照顾,王正让她随意安排一下,过来几个姑娘唱歌跳舞,喝点酒水就行了。

    真金对此很新奇,他自言自语:“不知大都民间是否也是如此?”

    王正笑笑:“大致也是如此,燕王看来没到过民间,我很好奇你怎么跑到黄河岸边这么远?”

    真金说:“其实也是王府幕僚主张出来民间看看。”

    幕僚?王正没看到什么幕僚。

    “我的马快,护卫们护着我先走了一程,他们在后面跟随,结果风雪阻了路,我当时在等他们。”

    王正点点头,恐怕蒙古人已经知道了。

    “那你在樊城不能太久,大宋知道了会拿你当筹码,蒙古人恐怕会猛烈攻城。这一路上留下的痕迹太多,元朝不可能不知道。”

    真金点点头,明白这是可能的,自己的形象还是很好认。

    “明天我派人送你出城,你去史天泽的大营亮出身份,就没事了。”

    年轻的燕王沉默了一会儿说:“你是个讲信用的人。”

    王正对这个年轻人很有好感,他知道真金在历史上命运悲惨,因御史上奏要求忽必烈禅让,忽必烈大怒,于是惊惧而死。

    “给你个忠告,不必和任何人说起,如果日后你被列为太子,可极力推辞,否则名不久已。”

    真金疑惑不已,问:“何出此言?”

    王正摇了摇头:“不可说。”

    次日,赵锦的人带真金和一个江宁武士去城门初,交涉了一番,放两人离去。武士护送真金到史天泽的大营,原来送他们过来的千夫长接待。真金对他说:“去禀报左丞相,燕王在此。”

    千夫长大惊失色,上马疯狂奔去,一会儿大营中军战马嘶鸣,一队人马冲了过来,起先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身材挺拔,到了真金面前,下马施礼,他认识真金。

    前一天,已经接到大元朝廷急报,说燕王在黄河风陵渡码头失踪,护卫尽丧,要求沿途搜查拯救。

    不料燕王竟出现在大营。

    在中军帐落座,史天泽问起由来。真金就大致说了一番。史天泽一拍桌子:“江宁人大胆如斯。”

    真金劝道:“江宁武士的首领也不知道是我,事起突然,双方有了冲突。后来对我也很客气,现在恐怕大元和江宁也不太可能起冲突。”

    史天泽点点头:“殿下落入贼人手里,从容不迫,又不因怒而行事,可敬可叹。”

    真金摇了摇头说:“要说害怕,倒也没有,对方的首领邀请我去看看人间状况,要是杀我,一开始就杀了。”

    史天泽甚为好奇,详细询问此人的行为长相。说到身高很像,胡子就不像,说年龄也有些年轻。他怀疑是安达曼皇帝,不过古汉人此时很少有人剃须,再说皇帝亲自带人深入敌对国家的行为也不太符合一国之君的常理,前线传来的消息也是安达曼皇帝很久不在江宁,江宁改汉之后,国王是一个小孩子,安达曼的王子。

    蒙古人对安达曼帝国的印象是这并不是一个侵略性的国家,这是因为安达曼的扩张都在海上,而且以国际贸易为主。占领江宁纯属偶然。这么多年下来,江宁既没有向北方扩张,也没有南下,对于蒙古人的观感来说,就属于不思进取。

    实际上大宋和江宁内部也尽然是这种想法。汉国朝廷对皇帝四处周游的行为不无微词。但安达曼帝国对扩张大陆领土兴趣寥寥,也不会派遣舰队进攻大陆。这一点,汉国朝廷是知道的,首相赵峻曾问过皇帝。皇帝对他说:“指望安达曼帝国去为汉人光复江山是不可能的,你如果有故国情怀,就只能依靠汉国自身来光复。然而以江宁的产出,没有背后的纵深,是很难与蒙古人对抗的。他们背后是数万里的江山。一旦你出头和蒙古人作战,大宋士大夫的尿性是远交近攻,说不定会联合蒙古人灭汉,重演两次联金灭辽和联蒙灭金的傻子行为。尽管他们是傻子,但我们也会很糟糕。拼人命,我们人少,只有百万人口,几十万户,也是拼不起的。只有等蒙古人逼迫大宋到灭亡的关口,我们才能出手,顺势占一部分大宋领土,然后对抗蒙古。”

    这是汉国的打算,知道的人极少,更何况外人。

    蒙古人的打算是占领襄阳后东进,灭了南宋,汉国就被包围,吃下也就是早晚的事情。虽说是汉国武器精良,顶不住人少。蒙古人也在高丽大肆造船,准备攻略日本和南下占领海洋。

    回到中军帐内的话题,史天泽听完真金的介绍,也是匪夷所思。对方此人就是为了看看两国打仗,就进入险地住一住。

    “殿下,此人没说要待多久?”

    “他没有说,或许很久,或许不久。我猜测他本来是想留我多待一点时间,不知道因何改变主意。只不过这样他就暴露了,再想通过我大元营盘就得向我方借道。”

    史天泽叹了口气:“殿下平安就好,老臣这就给陛下写信告知这个好消息。至于此人是否能通过我方大营,到时候再看是留下他还是放了,视蒙汉两国当时的状况而言。”

    此时的王正在客栈制作一些东西。

    江宁人的勘测获得了地形图,王正按照规尺制作沙盘,显示襄阳和樊城的对峙状况。

    掌柜姓黄,黄三郎,这是他本名,也就用在本地。黄掌柜和赵锦在旁边看王正亲手制作的沙盘。

    王正介绍道:“你们看这个地形图,蒙古人用堡垒和水上栅栏封锁了汉水上下,襄阳背后山间的粮道又被蒙古人封锁。四面军队围绕樊城和襄阳,城内的宋军无法出逃,蒙古人借此围点打援,一个个把大宋的军队消耗掉,四川、鄂州的宋军消耗完,打下襄樊之后,一路东进到九江郡都空空荡荡,毫无阻挡。蒙古人现在有了水师,可以沿长江顺流而下,直接进攻江南,基本上大宋一个月内就会灭亡。”

    黄掌柜问:“以大人的看法应该如何处理?”

    “怎么处理都是劣招,劣中选优的办法是双吕放弃襄阳,从后面的粮道突围,前往鄂州合并军队,守住鄂州。”

    赵锦对大宋朝廷和士大夫行为心理非常清楚,摇摇头说:“吕文德不会这么做的。放弃襄樊,他们吕家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大宋一直是守势,如果朝廷硬气,趁大军封锁襄阳,一路上行进攻蒙古人本土,或反包围樊城的蒙军也可以。不过这是做不到的,朝中小皇帝没用,贾似道弄权也没什么力量。“

    “陛下认为蒙古人会攻下樊城?”

    “哦,不用称呼我陛下,称呼大人好了。蒙古人原来不会攻城,南下的过程中从中原得到了一些匠人,懂得了如何制作攻城机械,又从阿拉伯人手里学会了制作投石器,就是回回炮。大宋没好好用的霹雳炮也被他们学了去。上次没攻下襄阳,是因为他们没控制粮道,回回炮也不是很好用,这次就不一样了。“

    “那…陛…大人是否应该早点离去?”

    院子里中间的雪已经溶化,靠墙的补位还有些雪,倒春寒也是蛮冷的。王政不经意的把手往一起拢了拢,看上去像个北方的老农。这些年他逐渐创造管理一个庞大的帝国,战役无数,随着帝国的成长和自己年龄的增长,给四周的威压慢慢淡化,更加从容温和的一些东西慢慢溢出来,仿佛力量的棱角不见了。

    “也没那么容易,蒙古人军队其实不多,拼死攻城是不会的,他们现在在城外筑土城墙,就是准备困死襄樊。吕氏兄弟还是有些能力,手下军人也还能打。帝国已经交给元老院和首相,我其实无视,看看热闹无妨。”

    真实的想法自然是让蒙古人打下襄樊,则南宋才会有压力,否则以小皇帝的荒淫无知,贾似道的麻木,一些事情是无法做的。

    但不妨给蒙古人以重击。

    战争主要的部分都不是阴谋,而是实力的直接硬抗。很多人相信小米加步枪的故事,而真相是苏联给了大量军火。

    蒙古人最终是以回回炮攻破的樊城,那樊城应该以回回炮来反击蒙古人。

    王政用木头和麻绳作了一个小小的模型,放在院子里,皮兜里装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攻城器模型杠杆这边的重头垂下来,那边拉动绳子,带着石头从空中飞过,当的撞在三十米外的门上。

    “吕文焕不在樊城,手下哪个将军主事?你去设法交在他手上吧。”王政对赵锦说。

    赵锦于是叫手下把模型放到马车上直接去了军营见守将牛富。

    至于赵锦怎么解释给京湖都统制范文顺听这模型的来历,就看她的口才了。

    范文顺是樊城长官,牛富王福是樊城的守将和偏将,吕文德兄弟都住在襄阳,平时不会过来,此时蒙古人刚开始铸城不久,还没有毁掉连接襄阳和樊城的浮桥,双方还能交换人员物资。

    战争其实是不利的,吕文德中计开榷场的行为导致蒙古人迅速建立堡垒和城墙断了襄樊的后路和粮道,这已经注定了战争的失败。蒙古人围点打援的目的现在并不为宋人所知,历史上十几万人的数次援救襄阳,导致江汉平原一代的武装力量消耗殆尽,这也是蒙古襄阳之战的收获。

    从襄阳溃败开始到南宋灭亡仅仅二年而已。

    汉国的武装力量既不想进入江汉平原,也不想此时去进攻元朝,江汉平原是吕氏兄弟的私家地盘,其实就是一个军阀家族控制的地域,军队也是私人的。

    牛富吃惊的看着摆在军营里的投石器模型,亲自使用了一下,问赵锦:“赵行首,此器尺寸放大到多大,能攻多远?”

    赵锦答道:“据说可高达十几丈,攻击距离超过300步。用来攻击对方的工程机械和汉水上的蒙古船是很有效的。”

    “的确如此,不知是何人所献?”

    “前些年有大食人过来游玩,遗留书本在楼里,也一直没有人注意。前不久一姑娘无意中翻到书中有图样,一时好玩,招来工匠做出。”

    范文顺哈哈一笑,“天助我也。速报吕大人。”

    他回首问:“赵行首是不是很久没见大人了,可跟随前往。”

    赵锦摇了摇头说:“楼里事务繁忙,吕大人又忙于政务,就不去打搅了。”施礼离开。

    众人知道吕文焕与赵锦关系,不过这一年来确实来的少了,自从蒙古人围城,就来了一次,后樊城被铸土城围困,为了安全就不再过来。每月赵锦把青楼利润派人送过去,吕家有用此去补充开销。

    过了不久,大型投石器制作出来后,放到城头试验,攻击效果良好。吕氏兄弟开始派一些军人带着木料到城外制作投石器,进攻蒙古人的堡垒,一时间蒙古人大惊。

    蒙古人和江宁的战争遭遇了火炮和弩炮燃烧弹,对江宁是否有巨型投石器并无太大印象。因此宋军开始用回回炮进攻自己,蒙古人吃惊不小,在军队内大肆调查,看是什么人泄露了回回炮秘密。

    这逆转了大宋的一些劣势。

    巨型投石器用在襄阳背后粮道,连续攻击封锁粮道的堡垒后,终于打破了堡垒和土墙,数千宋军冲击出来,打开了粮道,在土城外和蒙古人混战。

    得到消息的大宋张世杰军团向襄阳背后反包围攻击,终于击溃后方的蒙古汉军军团。

    蒙古人此次进攻襄阳的大部分是北方汉人军阀,以步兵为主,蒙古骑兵直属于中军。

    王政带人到前线观战,用的名义是喜悦楼支持前方战士的名义,一些青楼倌人过来唱歌跳舞,王政他们算是青楼护卫,前线慰问团也算是开了先河。

    看过两次战役后,王政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蒙古人。蒙古人实际上把攻城战变成了大宋这边的被迫攻城战。如果没有王政给他们的投石器,吕氏兄弟的军团就会消耗在对外攻城战上。

    投石器的使用,使得蒙古人和襄阳守军的形式产生了逆转。虽然仍旧是围点打援,但襄阳人有了投石器,开始威胁到包围圈的土城和堡垒。不仅如此,投石器在汉水岸边,对蒙古人的水军形成了威胁,大量蒙古水师船只被投石器的石块和燃烧的火球击中。这不是江宁的燃烧弹,没有剧烈爆炸燃烧的效果,但对蒙古水师的船帆也是有致命威胁的。蒙古水师刘整的五千多艘兵船开始被消耗,使他焦虑不安,由此大宋水师前来进攻时,蒙古水师不再有特别强的优势。刘整是投降蒙古的大宋将领,主要也是因为吕氏兄弟排挤非吕家将领引发的。

    这一场襄阳主动发起的反击,撕破了蒙古人的土城堡垒包围圈,形势变得微妙起来。

    史天泽已经派人护送真金回了大都,前线突然出现的变化也令他有所焦灼。他和阿术、刘整讨论半天,想起真金说的江宁将领,为何江宁人一入城,宋军就有了攻击性武器。这初步的猜测是对的,但刘整曾研究过江宁的武器装备,狐疑道:“丞相,江宁人有非常强的火炮,上次蒙汉战争也没有看到有回回炮,似乎不是他们的武器。”

    史天泽也有些疑惑,但即使是江宁人提供的,也无法去追责,他们现在最不希望的就是汉国介入。对方的舰队令人胆寒,上次战争中登州战役蒙古水师全军覆没,再往前推,大宋的明州水军数百艘舰船被对方十二艘战舰全ko,几乎无破解之道。

    两个人都是杰出的将领,猜测忽必烈的想法,无非是用汉军军阀的步兵占领大宋后,再反攻江宁,以军队人数优势淹没江宁。只要把江宁人赶出大陆就行了。

    由此就陷入了混战,大宋张世杰部、张顺张贵兄弟部连番冲击,双方的几十万人成碎片装的不断展开局部战役。

    蒙古人不断对外围救援的大宋军团展开反击,又不断重新筑土城来堵截襄阳军团。到后来冲出重围的襄阳军人把回回炮的制作方法传给救援的大宋军团,战争就进入惨烈的状态。不管是陆地还是江面,双方的各种武器攻击交织在一起。

    大宋的铁器制造在南宋已经跌到只有北宋时期的零头,军队缺乏重甲和兵器用的钢铁。好在此时江宁煤钢托拉斯发挥了作用,销售了大量的钢铁和兵器给大宋,大宋于是有了足够的攻城弩和弓箭。

    这种双方比拼人命和消耗兵器的战争,不是蒙古军团想要的。双方的战损每日都在加剧。

    然而这就是王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