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
字体: 16 + -

第三章,襄樊的麻烦

    第三章,襄阳和樊城的麻烦

    带了几个当地特辖军的好处很快显露了出来,在路途上,他们负责前面打尖,和人交涉,任何军队和城池官吏都顺利放行。

    樊城在汉水的北岸,被汉水和白河夹角围绕;襄阳背山面江,在汉水的南岸,背后山谷间有一条道通往江陵。

    王正一行到了樊城外蒙古大营,众人勒住马,看见连绵一片的蓬帐,和城外江边的堡垒。

    “史丞相是个人才阿。”王正感叹了一声,他说的是中书左丞相史天泽,汉人,为蒙古人征服北地立下汗马功劳。

    完颜妍低声说:奸贼。

    燕王点头说:“左丞相的确是我朝稍有的杰出人物,他也保护了很多汉人家庭,稳定了中原,这些年赋税增加,局势稳定,是他的功绩。”

    跟随来的特辖军是汉人,也露出崇敬的眼神。王正命他带自己的人前去交涉

    燕王疑惑的问:“阁下要进入蒙古大营?你知不知道只要我喊一嗓子,周围的士兵就会把你剁成肉泥?”

    王正笑了:“你是忽必烈的嫡子真金吧,想必生命宝贵的狠,只要你呼喊一声,我们固然要被剁成肉泥,你一定会先人头落定的。王爷,我们立个约吧,我很想到蒙古大营和宋军城池里看一看,只要你不露出燕王身份,我保证你回到大都,没有人知道你曾在我这里被我俘虏。我也不会拿你去威胁蒙古大军,这场战争江宁没有承诺要参与。你我都观察一下,将来你是要做皇帝的人,历练一下可好?当然如果你是个胆小的人,就当我没说。可立约吗?”王正右手掌举起来。

    真金凝视了他一会儿,说:“你是个疯子。好,我陪你疯一次。”

    他伸手与王正击掌。

    完颜妍在旁边听闻了他的身份,从腰中抽出刀了,探身斜向,隔着王正刺向燕王,王正伸出左手捏住她的手臂,动弹不得。

    真金问:“这是为何?”

    “她是完颜家的人,被你们灭了国,亡了家族。”

    “哦。”真金看看她,没说什么。

    王正掉头看看脸色通红愤怒的完颜妍:“杀他没有用的。而且我保证了他的安全。你跟过来就要听我的话,否则我派人送你回江宁。”

    完颜妍挣扎了一下,不再说话,不动了。

    大营的人查验特辖军的令牌,一会儿过来一个千夫长接待,询问有何事项。王正出示的令牌级别很高,千夫长询问,是否要去见左丞相史天泽。

    王正摇摇头,“就不打扰他老人家了。我们想要混进樊城,有什么办法?”

    千夫长很惊讶,但没有问为什么,特辖军是特务机构,普通军人不想搭上他们。他回答道:“江边有些江宁来的货船正在给我们卸货,他们在去年为襄阳和樊城送过货,那时候还没封锁(襄阳樊城)。现在还有些榷场贸易,江宁人也还能进去送点杂货,军火铁器不行。”

    真金很奇怪,问:“元宋在战争状态,怎么还会有市场呢?”

    千夫长咧嘴笑道:“襄阳那个宋官吕文德中了丞相的计,允许在樊城外开市,两边交易一些物品。结果我大军趁此建立堡垒截断了襄阳的粮道,听说那个吕文德气的生了病,目前也没撤去榷场,里面有些人想用金银换食品,少量的可以换,军中并不禁止。”

    王正和真金面面相觑:“还真有这么蠢的行为阿?”

    一行人穿越蒙古大营到了汉水边上,见到十几艘双桅帆船,船帮的水手们正在卸货。

    千夫长和另一个千夫长说了一下,这边负责的千夫长就和船帮负责人讲了一会儿。对方点头,千夫长冲这里举手示意。

    王正回头对千夫长说:“回来时,还需要到时候帮忙。”两人约定了一下信号。

    船帮的负责人一脸水垢,水生生活二十来年,面目沧桑,粗着嗓子说:“我不管你们蒙古人和大宋人谁打谁,我帮你带进去,是因为我欠千夫长人情,只负责进,不负责出,因为我下午去送完货就要离开了。”

    王正点点头没说什么。

    上了双桅船顺水到樊城码头,卸货,王正他们跟随马车往里走,樊城守军知道江宁人两边做生意,也没有办法,如果把江宁人堵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虽然江宁人不能送粮食军火,一些药品和日用品还能带进来。青蒿素是江宁人最赚钱的买卖之一,已经卖的大江南北都是,还有防瘟疫的一些药物。战争中死尸满地,这类药物是最需要的。蒙古人也不想战线两边都是瘟疫,对药物并不禁止。

    进了城,江宁人的货物卸在自己的货栈。王正让伙计拿一个铁牌去见掌柜的。

    伙计急匆匆进去,掌柜的三十多岁,一边专著的打着算盘,一边竖着耳朵倾听四周,一副外松内紧的样子,一般的掌柜可不会这样。他拿了铁牌哈了口气,在宣纸上按下去,显示出一个若有若无的淡红色印记,就放下手上的活低声吩咐快请到后院。

    伙计领着王正进来,掌柜的躬身施礼:“属下拜见大人。”

    江宁特勤队伍里是单线联系,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持铁牌者,这是紧急状况下,上层派来的信使。

    掌柜:“我需要和上司汇报。”

    王正摇摇头,“你要问江宁是来不及的.”

    “她在这里。”

    “樊城?”

    “属下去通知她来见大人。”

    其余的十几个人都进来院子休息,马牵去饮食水和草料。王正去洗了个冷水澡,换了一身衣服,出来房间里,掌柜的和一个女人已经在房间里。

    女人有二十多岁,有一种少见的风情,眼角藏着风霜,冷冰冰的偶尔会闪过。她看到王正的时候愣了愣,分赴掌柜的出去带上门,自己整理了一下衣裙施礼:“参见吾皇陛下。”

    王正倒也愣了:“你见过我?”

    “是,奴婢赵锦,曾在安达曼王宫服侍过。”

    “宗室家的女儿?你在这里?特勤的首脑?”

    “是,奴婢离开安达曼之后,就陆续在大宋各地情报部门工作,现在主理这边。”

    王正就明白了,他并不都熟悉这批宗室女孩子,后来又不少加入特勤部门,在大宋活动,也是对安达曼最忠诚,同时也最痛恨大宋皇族的一批人。

    简单问了几句,才知道赵锦开办了一个当地最大的青楼,中间有吕家的股份,她也委身吕家兄弟中的吕文焕,控制了此地情报体系。

    “唉,辛苦你了。”王正知道这些女孩痛恨大宋的士大夫。

    青楼里有一半姑娘是情报人员

    当赵锦听说王正不走,大吃一惊,普通跪倒奉劝王正走。

    王正一摆手,皇帝的威严显露无遗,“我来看看热闹,也走得了,大汉的上层知道我到了襄阳,你们不用管我。把信息传给上面,要江宁照原计划执行就行。”

    赵锦不再说话,起身施礼离开。襄阳也有特勤部门,也是货栈和青楼,但王正不知道会不会按照历史上那样,最终吕文焕投降,免除了屠城的后果。毕竟历史改变了。

    货栈的院子空荡荡的,只剩下王正一批人。隔壁的掌柜听说换了老板,叹口气说:“江宁人跑得快啊,剩下我们还在熬。”

    另外一个掌柜正在这里拿点货说:“他们是外乡人,我们本地人根在这里,怎么跑?”

    然后两人看见一个女人走进院子里,诧异的议论了两句。

    王正看见赵锦走进来的时候皱了皱眉头,他正和真金喝茶聊天。他问:“你没走?”

    “奴婢留下来照顾大人。”

    她看到外人在场,使了个礼说。武士已经告诉过她这是个蒙古人。

    “既然这样就留下来吧。”王正淡淡的说。

    赵锦把茶壶里泡的有些淡了的茶叶换掉,真金颇为注意的看着赵锦,对方的熟女风情吸引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