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南洋攻略

    第三十四章,南洋攻略

    春节后不久,王正向元老院述职,通报了安达曼联合酋长王国的现状。经济领域包括稻米甘蔗种植、纺织业、钢铁业、化工业、造船业,以及融合了化工和钢铁业的洗化、炸药、枪炮等军事行业。王国的产品包括棉布、肥皂精油香水、煤油灯与煤油、白糖、农业铁器、刀矛弓箭等冷兵器等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贸易商品,还有个输出物品是王国的货币。这种合金压铸的货币成为印度洋沿岸通行的货币,其金本位制提供了稳定的币值。苏门答腊出产数量庞大的黄金,应对可能出现的兑付危机,到目前没有出现,反而是王国货币供不应求。

    王国输入的商品包括棉花、甘蔗、铁矿石、煤炭、石油、硝石、奴隶。奴隶则大部分来源于军队的掠夺。

    在私有化之后,女祭司集团、酋长、军队将领、工匠、商人等等逐渐成为有钱人,拥有大量土地、奴隶和金钱。但王国最大的财富拥有者还是王室,王室提供了大多数慈善活动。王国没有退休制度,因此没有养老金,除非老人彻底失去劳作,如果其没有储蓄,将受到王室赡养。在教育、医疗上,王国提供了免费制度。

    王国后来制定了除了奴隶之外的公民制度,公民不可沦为奴隶。因此当一个王国公民沦落为失去土地和船只,王国提供了住宅和工作。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需要去军队证明自己还有搏杀的能力,如果连这个能力都消失,他们会被放在最前线拼杀,以血洗刷自己的耻辱。

    在这个王国,懒惰是一种彻底的羞耻,需要用生命来偿还。

    残疾者则由王室提供救助,因战残疾的军人由国家税负和王室宫廷抚养。

    人人必须纳税,包括王室。

    因为王正想要建立军功之外的职业军人体系,他们将在服役期间享有薪酬。军功则与此平行。

    长达三天的元老院会议,既包括王正的汇报,也有祭司、军人、工商业、酋长等各方面工作的汇报,以及对未来作出规划。

    王正提出了向南海进发,占领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台湾岛的计划。

    在目前的格局下,国王的提议尽管是一种客气的词语,实际上是被无条件通过的。

    南洋舰队的舰船像下饺子一样,达到了24只三桅快帆船硬木战舰和另外24只柚木补给船的规模。

    王正没有亲自参加战役,南洋舰队自行扫荡几个大岛沿岸港口,女祭司跟随普及教义。成长起来的舰队司令和船长们配备了不同人种的通译和战争辅助人员,潮人族作为水手,矮人族作为海军陆战队,一路横扫。

    王正留在普吉岛参与帆船的改良和军事工业的技术突破。

    他改装了两种帆船,一是把u型船舱改为剖面v型的船舱型,龙骨向尾部下倾,尾部吃水较大,整个船的重心后移,船的灵活性大为提高。风帆的压力中心也与重中心后移后匹配,更容易抢风。首尾突出的桁柱拉长,上桅增加斜桁帆,前桅和前斜杠之间安装支索帆,整艘船的长度增加到6:1的比例。这种纵帆船是美国人发明的。

    另一个是把排水板移到两侧的两桅帆船,也装支索帆和上桅横帆。这种船将用于内河。

    这两种算一类纵帆船,优点不仅仅是易于操控抢风速度快,还因大幅度降低了操帆水手。

    在上一艘旗舰上曾尝试了一下,但没有改动船的u字形和龙骨,操控性是不及新型船只。

    王正将其命名为安达曼岛级纵帆船。

    从最早的三角帆独木舟没有命名,之后的三桅快帆船被命名为普吉岛级;在之后的硬木三桅快帆船命名为马六甲海峡级纵帆船;柚木补给船和商船命名为丹老级纵帆船。

    王正的命名其实是随心所欲的。

    这年全年建造了四艘排水500吨的安达曼级纵帆船,放给正在南海攻略的南洋舰队作为快速补给舰。又建造了六艘200吨的补给和通讯舰,并计划在各造船厂建造200吨、100吨级的用于内河。

    为何这种船只能做补给舰呢,因为船舷低,装炮不容易。但此类船作商船是非常好的,速度快。

    另外就是改良机床,制造更新的枪炮,也就伴随着更新的钢铁技术和炸药技术。这次在江宁遭遇的巷战,使得王正决心快速蛙跳至现代枪炮技术。

    安达曼王国的教育体系发挥了作用,科学课包括了化学、物理学的各类实验课,数年下来,他有了一批可用的毕业生。准确地说,这只是一批中专技校生,因为他们更侧重于应用科学和实践,因此就对安达曼王国的技术发展更有帮助。

    在这位科学先知的指引下,他们制作成功了螺纹炮闩,从而实现了后装炮。这种三部分装填的步骤不会比前装炮更快,要放炮弹、发射药包、引火部分,但能够把炮管造的更长,攻击距离更长。

    这个过程其实是漫长的,也只能混合前装炮和后装炮一起使用。王正提供了大量的方向,让工匠和毕业的技术员们去实践。

    后装式炮闩和枪的闭锁装置原理是一样的,既然有了闩门技术,王正就制作出了双管猎枪,这是一种近距离的散弹枪。散弹枪应用黑火药和滑膛枪管,所以要求不高,王正认为在近距离巷战中,这是一种很好的武器。

    但要制造更精准的远距离现代枪炮,就需要制作精良的枪管和膛线,以及应用火棉的锥形子弹。这对机床和钢铁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这是工匠们需要慢慢去试验。科技的发展不在于你仅仅知道了原理,还需要不断积累的经验数据,形成工艺。而有这些工艺,缺乏材料技术,也是做不出来的。而材料技术和工艺更是一个工业的重要之处。

    安达曼王国的军队攻破了加里曼丹和菲律宾的两个主岛沿海的王国,抓获了大量俘虏。按照王国的传统是要寻找与潮人族和矮人族一致的部落加入王国。军队在加里曼丹岛找到了巴沃族,视作潮人族的一种。不过深入到岛内的原始森林是非常盲目且困难的。即使在新的内河双桅船帮助下,也未能迅速找到原始森林中的各个部落。王正看到战报后,认为并不必要,目前主要控制港口和平原一带即可。

    这些地方都有矿产资源,需要建立政权后再去勘探寻找。目前既无足够的人手,也无充足的需求。

    控制港口和人口后,就可以控制南海海域,航线就能保证。

    但王正对加里曼丹岛西北部的海岸很感兴趣,那里的大陆架有原油,就是现代文莱所处的地方。这里的海水只有一百多米深,实际上包括缅甸海岸线在内的东南亚海域都有原油。大宋之前,就有通过竹管钻头钻入一千米深度采油的技术,可惜王正并不知道。他只能让工匠通过摸索钢铁和水泥技术,去制作钻井设备了。

    1261年末,南洋舰队完成了对加里曼丹和菲律宾主岛的占领,建立了五个港口城市,控制整个岛屿,开始发展农业,采集木材和寻找矿产。

    安达曼王国与朱罗王国、直通王国、占城国、安南王国达成了军事基地协议,提供军事港口驻军。

    至此半个印度洋和南海控制在安达曼王国手里。

    南洋舰队占领了台湾岛,此时空荡荡的只有内陆有些猎头族,于是只在基隆这个地方建立了补给港,以此开拓前往日本和硫球的贸易航线。

    此时的世界版图,蒙古人控制了从长江以北的中原大地,北至西伯利亚和波罗的海、西部至乌克兰和波兰、西南到阿拉伯半岛为止的广大地域,南宋仍控制一部分长江以南的地区,印度分为几个古国,埃及苏丹控制着部分地区、东罗马帝国仍残喘、欧洲大陆各个王国仍在黑暗中世纪之前的打拼中。

    安达曼王国从沿着印度洋-太平洋航线的贸易中攫取财富,还有王正脑袋里那个充实着矛盾的执念。

    他想要再回到大宋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