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隋帝杨广
字体: 16 + -

第九十一章 对策

    众幕僚和杨勇愕然将目光望向厅中胸有成竹的李纲,而唐令则颇有些不屑一顾,目前的局势已经是一个死局,你李纲能有什么办法,虽然心底不屑,但唐令则却不敢挂在脸上,却是默然的退回席间。

    杨勇有些惊喜的说道:“文纪有何对策?”

    李纲正色道:“殿下,如今关于东宫的流言已经遍布京畿之地,若要追查,在这一段时日是没有任何结果的,到了那时,追查出的真相已经无关紧要。”

    杨勇点了点头道:“不错,文纪言之有理,那本宫便将探查的人手全部撤回?”

    “殿下不必如此,此事迷雾重重,背后黑手尚不清楚,朝中大臣也多有猜测,但没有人相信流言本身,若是殿下将探查的人手全部撤回,那朝中大臣又会作何想法?臣建议殿下不仅不撤,反而还要加大人手探查。”李纲阻止道。

    “哼!太子洗马到底有何高见,不会也是与我想法一致,探查流言源头吧!”唐令则神色阴鸷的说道。

    李纲淡淡一笑:“唐左庶不要心急,慢慢听我说便是,此事事关重大,步步皆要小心。”

    说到这里,李纲顿了顿,接着对杨勇说道:“殿下,如今应对之策,不是制止流言,而是再次散播流言,越离谱越好,越多越好,甚至牵扯的人也要更多!”

    “荒谬!”

    唐令则不顾脸上的献血,站起身来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今太子洗马不仅不制止流言散播,反而助纣为虐,还要牵扯到更多大臣,真是荒唐!”

    杨勇也是有些狐疑的说道:“太子洗马这是何意,本宫有些不明白。”

    李纲回答道:“殿下明鉴,若是宫中派出人手禁止流言传播,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自古以来,可有流言被禁止的例子?而且会被好事者添油加醋再次传播,到时候,真相已然不在重要。”

    “就算如此,那也不必再制造新的流言传播,不仅对殿下的名声不利,甚至还会得罪其它的大臣!”唐令则厉声说道。

    “流言越多,越离谱,百姓自然就会知道,这不过就是流言罢了,当不得真。至于唐左庶所说得罪其它大臣却是谈不上,又有谁会知道是东宫传播出这等流言的呢?众大臣都知道东宫被流言困扰的头疼不已,怎会又去散播对自己不利的流言呢?”李纲泰然自若道。

    杨勇听完眼前一亮,赶忙说道:“文纪,此事由你全权负责,东宫所有人手任由你一人调遣。”

    杨勇说到这里,意有所指的接着说道:“若有人与你作对,可先斩后奏!”

    唐令则脸色有些苍白的看着领命的李纲,顿时觉得有些茫然无措,这个李纲从此刻开始,真正的代替了他的位置。

    就在此时,厅外匆匆走进一人,在杨勇耳边低语了几句,而杨勇的脸色也跟着有些阴晴不定,待那人说完之后,杨勇说道:“文纪,此事务必要快!大家都去准备吧!”

    杨勇说完,便向外面疾步走去,不一会儿,便走上了一辆马车,跟着前方的太监向皇宫中而去。

    杨坚一脸阴沉的看着殿中的几个重臣以及太子杨勇,缓缓开口说道:“众爱卿都没有应对之策吗?”

    杨勇本欲开口将之前李纲的对策说给杨坚,但想到李纲所说此策不能说与别人,只能硬生生的忍下,不在开口。

    而殿中的另外几个大臣,相互对望了几眼,却是谁也不开口。

    “此次流言传播速度之快,朕丝毫没有料到,仅仅两天连京畿之外的十余个州都传遍了,如此下去,再有个两天,朕看全天下的人都会知道!”杨坚将目光看向了杨勇,只看的杨勇后背不断的冒着冷汗:“知道我大隋的太子殿下,一国储君的正妃,在宫外养了面首!”

    几个大臣噤若寒蝉,而杨勇此时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咬了咬牙,说道:“父皇,儿臣有个办法,已经在着手去办了,再给儿臣三日时间,这些流言将会荡然无存!”

    杨素几个大臣意外的看了一眼杨勇,当下也就明白了杨勇的心思,觉得杨勇不过就是在争取时间来想出对策而已。

    甚至连杨坚都是这么想的,冷笑道:“哦?这还真是奇怪了,我大隋的储君也不是一个废物嘛,你把对策讲给朕听一听,如何?”

    杨勇有些踌躇的说道:“父皇见谅,此策若是说了,害怕实施之时不灵验了......”

    “砰!”杨坚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恨铁不成钢的说道:“都到了什么时候了,你还在拖延时间!朕方才所说你没有听见吗?再过三天,整个天下都知道这个流言了!到时候,大隋的颜面何存!皇家颜面何存!”

    杨勇额头上顿时冒出了豆大的汗珠,诚惶诚恐的说道:“父皇,应对之策便是散播更多的流言,用以混淆视听,这样一来,老百姓自然知道,这些言论必然是假的,而东宫的流言也会不攻自破。”

    杨坚闻言便陷入了沉思,不过一会儿,双目便闪过一丝光彩,刚才杨勇所说的应对之策确实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几个大臣此刻也想通了,异彩连连的打量着杨勇,似乎是今天刚刚认识一般,只有杨素不断的转动着眼珠子,看来,东宫有高人啊。

    杨坚沉吟片刻说道:“太子提前说出也无妨,目前局势日益紧张,只需要将流言打破便可,至于追查幕后黑手已经没有必要,接下来我大隋还要积蓄力量,反攻突厥,没有必要再此事上面浪费力气了,既然太子已经有了对策,那便速去实施吧!”

    杨勇领命而去,几个大臣也一一告退。杨素看着宫中不断奔波来去的太监宫女,若有所思,难道至尊已经猜到了是谁做的?

    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事已至此,杨坚当然不会觉得这是陈朝和突厥所为,但也没有猜到这是晋王的报复,而是将猜测从敌国转移到了内部的利益集团,至于晋王等几个儿子亲人,杨坚却是连考虑都没有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