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隋帝杨广
字体: 16 + -

第九十章 京城流言

    “你听说了吗?东宫的元氏在宫外养了面首呢!这胆子可真是太大了,听说还不止一个。”

    “唉,东宫对元氏早就不喜,宠幸她人,更何况元氏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她的身后可是站着整个元家,元家可不好惹,虽说至今都没有一个嫡子,但依旧有大臣支持她,二圣对元氏也较为满意。”

    “可此事一出,天家的颜面荡然无存,二圣对她也一定十分失望!”

    ......

    杨素一身布衣打扮,在京城一家简陋的酒楼中坐着,耳边不时传来一些谈论东宫的话语。

    杨素轻轻的转动着斟满酒的杯子,眼中闪烁着不知名的色彩,他对东宫的动作早就一清二楚,但是杨素万万没想到,晋王殿下的反击会如此阴狠凌厉,简直要将太子置于死地!

    早先刘昉将探查河北道的人证物证落实之后,晋王十分配合,竟然还亲自将一些遗漏的罪证递交了上来,满朝文武以为此事晋王殿下自认倒霉,将这枚苦果吃了下去。

    而且在当晚,东宫也是志得意满的以为晋王殿下应该没有什么反击的力量,所以才如此配合。

    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段时日之后,满城都在谈论东宫正妃元氏在外养面首之事,就好像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京城一样。

    东宫当即便陷入了混乱之中,于是又有了新的流言,传闻东宫听闻元氏在外养面首之后,竟提刀闯入元氏房中,质问元氏,甚至有流言说,元氏已经被暴怒的东宫所杀,在得知宫中没有丝毫消息传出来之后,元氏被杀这种流言愈演愈烈。

    就在众大臣韬光养晦,远离这场风暴,闭门不出的时候,杨素却独自一人来到坊间,将众多版本听过之后,沉思许久,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多数大臣均以为是陈朝所为,意图在突厥入侵之后,再次引发隋国内乱,以拖延隋朝南下的脚步。

    也有大臣认为是突厥人所为,在入侵遭受失败之后,心有不甘,所以派人来到隋朝传播流言。

    当然不可能有大臣会傻傻的去相信这个流言是真的,就算相信,也不会将心中所想说出来,老百姓爱热闹,可官员不喜,因为这代表着死人!

    杨素并不觉得这是陈朝和突厥所为,因为陈朝正在被一个沉溺于酒色的陈叔宝所领导着,可没有精力来惹大隋,至于突厥,沙钵略那个蠢货,可不会觉得流言可以减弱隋朝的军事力量。

    杨素也对晋王多有接触,心中自有评判,但很显然,目前的形势莫过于装装糊涂,蒙混过关,他可不像宇文家,不论大小事都装糊涂,丝毫不分轻重缓急,也不顾至尊难堪。

    杨素是关陇贵族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在这个群体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他的表态可以直接影响到至少一半的关陇贵族们。

    权势到了杨素这种地步的人,每每做一个决定都难如登天,因为可能一个不寻常的小事就会影响到很多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杨素至今都不肯坐上关陇贵族领导者的位置,很简单,他不敢做,如果他一旦坐上这个位置,杨家的覆灭近在眼前,坐在御床上的那个人可不是一个傻子!

    至于眼前这件事情的决定,杨素当然是决定装装糊涂,让至尊去头疼吧,这件事情最好连碰都不要碰,毕竟触及到了谁的利益都不合适。

    “东宫,想必现在已经不知所措了吧。”

    杨素默默的想着,将晦涩的目光投向了窗外......

    此时的东宫不仅不知所措,而且正在大发雷霆:“本宫养你们许久,此事昨天就已经传遍京城!今日已经传遍整个关中,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你们至今连一个应对之策都没有想出来!本宫是养了一群废物吗!”

    杨勇充满怒气的声音充斥着所有幕僚的耳朵,但所有人依旧不发一语,只能恭敬的听着杨勇的一番怒言。

    杨勇看着他们这番模样,愈加气恼,拍案而起道:“唐令则!你给本宫说一个法子!”

    唐令则心中暗暗叫苦,将投助的目光望向平日交好的几个臣子,但他们纷纷低着头,就好像地上有什么十分吸引人的东西一般,唐令则无奈,只好说道:“殿下,当务之急应该先探查出流言的出处,是何人所为,如此一来,流言必然不攻自破,臣认为,应该将所有的......”

    “啊!!!”话刚刚说到一半的唐令则就被暴怒的杨勇用案牍上的酒杯打断了,唐令则的额头上献血涌了出来,但丝毫不敢乱动,其它幕僚更是战战兢兢的低着头,此时的大厅落针能闻。

    “废物!本宫若是能查到,还在这里问你们这群废物吗!”事实上在杨勇听闻流言之事后,便第一时间就派出所有人手去探查流言源头,但流言纷纷,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去查,所以这也不过就是白费力气。

    当杨勇得知无论如何都探查不出的时候,只得将所有的幕僚召集在了一起,一起商议对策,但让杨勇没有想到的是,所有幕僚都束手无策,没有任何办法,连平时经常被杨勇看做智囊,时常委以重任的唐令则也只是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要说元氏在宫廷外面养了面首,杨勇是一百个不相信,别人可能对元氏的行踪不清楚,但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杨勇怎能不知道,元氏除了进宫和偶尔回娘家,可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怎么可能在外面养面首。

    当元氏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是心疾发作,当场昏了过去,所以杨勇自然不会认为元氏在外面真的养了面首,但这个流言的传播,还是让杨勇心底十分不舒服,当所有人都谈论自己戴了绿帽子的时候,这种感觉难以启齿。

    就在杨勇将目光一遍遍的扫视着厅中幕僚,越来越失望的时候,末尾有一人站了出来,朗声说道:“东宫勿忧,在下有一个主意,可能会帮助东宫面对这次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