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隋帝杨广
字体: 16 + -

第三十七章 肃清(下)

    王奉孝和兰陵公主二人在仆人的伺候下,吃完午饭之后,兰陵端着一碗药汤,喂着王奉孝喝下。门外传来喧哗之声,兰陵皱着眉头走出房门,正要一探究竟时,只看见一个个士卒鱼贯而入,将眼前的仆人一一抓住。

    兰陵不禁恼怒喝道:“你们是什么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自然知道!郧国公府!拜见公主。”这时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身穿官服的人,兰陵心里一惊,继续说道:“既然知道,为何要将府中仆人押住,难道不怕父皇恼怒治罪吗?”

    “公主殿下,在下乃是大理寺正赵绰!郧国公意欲谋反,前几日更是刺杀晋王殿下,我等奉命捉拿。”赵绰行礼说道。

    “谋反!?”兰陵不可思议的说出这几个字,“刺杀兄长!?”

    “正是,殿下,大理寺已有确凿证据。”赵绰说完一挥手,几个士卒上前,欲进房内捉拿王奉孝。

    “这不可能,我要进宫!我要面见父皇!”兰陵声嘶力竭的喊道。

    “殿下自可去见至尊,此事与公主无关。”赵绰刚正不阿,向这几个驻足不前的士卒喝道:“捉拿王奉孝!”

    士卒轰然领命,进入房内,驾着王奉孝走了出来。赵绰看着已经瘫坐在地上的兰陵公主,行礼告退,郧国公府又重新的寂静了下来,但是却丝毫没有生气。年仅十三岁的兰陵公主杨阿五扶着墙壁站了起来,目光之中透出一阵凄惨。

    在大理寺将郧国公与沛国公郑译近二百人下狱后,京城所有官员通过自己的消息渠道得知这一消息后,便风声鹤唳,紧闭大门,同时派出仆人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牢狱中的郑译却还没有反应过来,在得知自己莫名其妙的参与晋王刺杀一案后,惨然一笑,悲怆大呼:“至尊忘译昔日之功乎?正义(郑译字)何罪之有?竟将府中老幼尽皆下狱!”

    此时的郑译已经意识到,他的性命可能难以保全,可是他不甘心,昔日若没有他,杨坚能如此顺利的权倾朝野,进而称帝吗?郑译现在只能祈祷,杨坚能看在他矫诏之功的份上,饶他一命。

    杨坚自然是听不见郑译的这一番话,看着殿中站立着的杨约和赵绰伤心的说道:“朕与宜君(王谊字)旧为同学,甚相怜悯,将奈国法何?”

    杨约劝道:“至尊切莫过于悲伤,郧国公自食苦果罢了。”赵绰是个直肠子,直接问道:“至尊,沛国公、郧国公二人之罪已经确认,书信笔迹与郧国公一致,城东沛国公宅子也有数十副盔甲,上百把兵器,又有沛国公府中奴婢笔录,人证物证确凿。但是二人如何处置?家中老幼仆人又如何处置?”

    杨坚直起身子一字一句的说道:“诏:沛国公、郧国公刺杀晋王,意欲谋反,即刻赐死。其余人等罪不至死,削职为民,流放三千里。”

    二人齐声说道:“至尊仁德!”这谋反可是大罪,历朝历代都有过这种事,无一不是诛三族起步,诛九族为常态。如今杨坚只杀王谊和郑译,其他人可以保下一条命,对于这些人来说就是天大的恩德。

    待二人走后,殿外走进来一个人,躬身说道:“至尊,一切都已经料理干净。”杨坚默然点头,其实杨坚杀郑译和王谊不过是他猜忌二人罢了,但同时也可以削弱旧臣的势力。

    不多时,京城一个骑兵纵马离去,怀中拿着杨坚赐死郧国公的诏书。而就在牢狱中郑译死后,从大理寺走出的奴婢却身体一软,口中吐出黑血,毫无生机的倒在地上,从小巷中跑出几人,抬着这个奴婢瞬间消失在大理寺附近。

    几天之后,那骑兵赶到岐州边境时,却发现郧国公正被四五个士卒押着。原来,大理寺之前发出命令将郧国公收押至京城。但骑士是受杨坚之命来赐死郧国公。

    骑士翻身下马,喊道:“至尊有诏!前方可是郧国公王谊?”“正是王谊”王谊抢声开口,眼中透出求生欲望。

    骑士高声唱道:“至尊诏曰:沛国公、郧国公刺杀晋王,意欲谋反,即刻赐死。”

    王谊绝望的跪下,惨然大哭。骑士走到王谊面前说道:“至尊有一句话带给郧国公:时命如此,将若之何!”说完,拔出佩刀,从王谊的脖子处划过,顿时,鲜血喷溅而出……

    这几天,从京城传出来一个惊人的消息,郧国公王谊、沛国公郑译刺杀晋王,意欲谋反!京城的大街小巷无人不痛骂二人,又无人不赞誉杨坚的仁慈,只诛首恶,其他人一律流放。

    皇宫中,杨阿五跪在地上,双目含泪:“阿耶,为何不能网开一面?王奉孝可是女儿的夫君啊。”

    杨坚不语,一旁的独孤皇后安慰道:“阿五,国法严明,若你父皇枉法,对王奉孝网开一面,今后如何治理天下。判处王奉孝一干人等流放之罪,已是天大的恩德了。”

    杨阿五惨然哭泣,杨坚眼中露出一丝不忍,随即又被坚定代替,叫来宦官:“公主悲伤,扶下去让公主先休息吧。”杨阿五木然的被几个宦官驾着离去。

    独孤皇后看着最疼爱的小女儿这副模样,声音也带上了一丝悲伤:“至尊为何执意杀害二人,不惜用这样的手段,要知道这二人的功劳不小啊。”

    “朕为何要杀?朕可以以隋代周,他二人难道不可以以郧代隋、以沛代隋吗!郑译仗着矫诏之功,更是毫无顾忌,口无遮拦,到处与人宣扬,若无他郑译之功,朕就坐不得这皇位!”杨坚声音极大,但毫无怒气。

    独孤皇后心思通透,也不多言,默认了杨坚做的这件事,杨坚见状也多了一丝轻松之意:“就是有些亏欠阿摐和阿五了。”独孤皇后闻言紧紧的抓住了杨坚的手:“阿摐和阿五会理解的,但是刺杀阿摐的那一伙贼子决不能轻饶!”

    杨坚苦笑道:“查不出来了,郧国公和沛国公就是凶手,朕只能暗查,听天由命吧。”良久,殿内传来独孤皇后的一声长叹。

    (明天三更,两更在晚上,顺便求一波推荐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