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王行
字体: 16 + -

第五十二章 上林苑冬猎

    上林苑,大梁皇家苑囿,是历代皇帝春秋射猎的场所。

    苑囿东起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沿终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折,方圆浩荡可达三百余里。

    苑中冈峦起伏笼众崔巍,深林巨木崭岩参差,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流注苑内,更有灵昆、积草、牛首、荆池、东、西破池等诸多天然和人工开凿的池沼,自然地貌极富变化,园景恢宏而壮丽。

    由于苑内山水咸备、林木繁茂,其间孕育了无数各类禽兽鱼鳖,形成了理想的狩猎场所。

    当然,如此浩大盛景园林自然留有不少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杨雄的《羽猎赋》,班固的《西都赋》,张衡的《西京赋》等等不胜枚举,他们描绘苑囿胜概,叙述田猎盛况,无一不为上林美景神魂倾倒。

    文人尚且如此,对于骨子里便有尚武精神,于马背上灭晋取得天下的大梁皇族来说,更不必多言。

    为使后辈子孙不陷文弱,梁朝太宗皇帝开国伊始便立下祖制,所有皇子皇孙,年满十二,必须学会挽弓策马,驰骋田疆,否则便没有资格继承大统或者承袭爵位,于是,“上林猎”对于皇族子弟来说,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

    “上林猎”分春猎和秋猎,春猎仅限于大梁皇族,而秋猎不仅面向皇室宗亲,更面向大梁境内所有王公大臣和世族贵胄的子弟,甚至出色的禁军骁卫都可以来到林苑大展身手,于是“上林秋猎”成为除了两年一次的“武较会”之外大梁境内最攫人眼球的盛事。

    当然,由于今年恰逢陈令之八十大寿,情况比较特殊,“上林秋猎”也第一次获准改到了冬天,成为“武较会”前的预热。

    距离陈令之的八十寿辰还有半个月,大梁各地前来贺寿的遣官随属已经陆续到达长安,包括马武和程进他们。

    上林苑开苑的第一天,参加冬猎的王公贵族一共有五百多人,他们组成的队伍如同一条由金、银、钢铁熔铸而成的长龙,浩浩荡荡地开往上林苑。

    马武领着程进夹在上林苑门前的道路一侧,不待队伍来到近前,他便如数家珍地向程进做出讲解,程进也因此大致清楚了冬猎队伍的序列。

    不多时,金铁相交的乒呤声越来越响,夹于道路两侧迎接的众人个个屏住呼吸,噤若寒蝉,程进顺着众人的目光抬眼望去,果见光芒四射的冬猎的队伍已然从长安城来到上林苑近前。

    程进一眼便辨出了领在队伍最前头的人,他确定那是大梁皇帝李恪。

    皇帝的胡须近乎全白,但是精神矍铄,他的身上裹着一层金色的甲胄,甲胄上雕刻着九条腾飞的金龙,在阳光鲜活盘绕宛如真龙。

    程进发觉自己几乎无法将视线自他身上抽离,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皇帝本人。他高高在上,即使帝国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目睹到他的真容,但他们依旧需要听从他的号令。他是这个帝国的权威,是最高统御者,掌握着万万人的生杀大权,是无人胆敢僭越的王中之王。

    从马武那里,程进还知道,作为一国之君,皇帝从在加冠那年开始,便成为猎场上每年都必不可少人,即使现在已经年近花甲,群臣劝谏,依旧无法消解他亲自下场猎逐的热情。

    当然,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十五年前他敢于御驾亲征塞北了,草原部族历来是汉地王朝的梦魇,就凭十五年前御驾征服塞北胡人的伟绩,放在大梁的历代帝王里也算屈指可数了。

    伴在皇帝两侧的是西凉王肇式奇和魏王李瞻,依照马武的描述,程进判断皇帝左手边高大英挺、目光深邃的一定是西凉王,而身材肥硕,恨不得肚皮都从外罩的银甲里撑开的则是魏王。

    鲁王、赵王、蜀王分列其后,再往后则是李琬直、李琬成、李琬如三个皇子以及诸王公家的世子,如肇式奇的长子肇必成、魏王的长子李从文,鲁王的长子李从厚、赵王的长子李从谆、蜀王的长子王榷等等。

    “李景,听说你生了个‘小花木兰’,如今刚过及笄之年,却勇武可比男儿,今年也跟着来到长安了,怎么没在队伍里见到她?”

    皇帝从身前行经,程进肃身垂首,但他的听觉还算敏锐,马上捕捉到权贵们的谈笑,而敢于直呼王公之名,程进确定那声音是来自皇帝。

    “皇上,小女毕竟女儿之身,虽得皇上恩准,但也不敢造次入列,乱了礼数,现在正在秀春苑止宿”,李瞻回答。

    “赵王,既然你家小女已经来了,回头一定叫来见见,我家还有俩不成器的儿子在随驾的队伍里,年龄和你家小女相仿,咱们结个姻亲可好?”蜀王王建揉开便便大腹提议。

    “蜀王,你想多了,皇上很是喜欢赵王的小女,放着皇上这门亲家不攀,没理由和你结这姻亲呀?”魏王李瞻笑道。

    “魏王说的极是,说的极是”,蜀王油腻的面上挤出笑容,“都怪拙荆不争气,生了三个催命的鬼,但凡挣点气给我添个闺女,我也好攀皇上这门亲家呀,瞧瞧三位皇子,个个英气十足,这看得我肠子都悔青了。”

    “就你这长相,生出的闺女能好看吗?”魏王继续打趣。

    “牛粪长鲜花,丑爹出俊女,那可不一定”,蜀王黠然一笑,惹得皇帝龙颜大悦。

    “皇上,我听说今年您恩准了蛮夷们的小子来参加秋猎?”西凉王从旁侧问。

    “一开始朕是不赞成的,是如儿说服了朕”,皇帝扫了西凉王一眼,“如儿说这些年和蛮夷们越来越敌对,咱们对他们那些新长起来的世子不够了解,正好借冬猎和武较寻些有用的讯息,孩子长大了,开始有主意了。”

    “皇上说的对,应该探一探蛮夷们的底子了”,蜀王语气一顿,他看了看西凉王的脸色,忖度着皇帝说的话,随即又恭谨地说,“只是,蛮夷素来阴险狡诈,皇上您和皇子们的安全还得多多考虑。”

    皇帝侧过脸上下打量了一眼蜀王,“今年朕只是领个头,就不参加冬猎了,把机会留给世子们,你们可要告诉自己家的小子,有劲儿都往蛮夷们身上使,可别跟着自己家里人较劲儿再丢了咱大梁的脸”。

    蜀王王建知道皇帝话里后话,暗指自己几年前反叛的事,虽然他最后求饶,但看样子皇帝心头的疙瘩一直没有解开。

    “皇上说的对,我一定让我家小子给咱大梁长长脸,他们要是敢丢咱大梁的脸,我王建第一个不答应。”

    “不答应怎么滴?你要宰了自家小子?”魏王搭茬笑道。

    “我舍不得,倒是可以和魏王家的小子换着宰”,王建窥了一眼皇帝脸色道。

    皇帝和几个王公越去越远,程进终于可以抬起头来,他脑中盘剥着权贵们的聊资眼睛望向队伍的末尾。

    “那个头戴毡帽的小子是北胡夷离堇乌德禄的儿子滑哥,他旁边是乌德禄的侄子乌木伦;那个留着木梳背儿头发的是东胡汗王的次子巴克萨”,程进听到主管大梁对外事务的鸿胪寺属官在人群里向身旁的别部属官一一介绍。

    “北胡的汗王之子怎么没来?”有人继续问鸿胪寺的属官。

    “咳,来什么来?你不知道陀木的长子和次子都在十五年前被咱们宰了吗?现在就剩一个小子了,还是回马岭一战后生的,好像今年刚满十三岁,一个小毛孩子,就算来了能指望他干啥?”

    “说的也对,就是不知道来的这几个胡崽子到底怎么样。”

    “这几个马马虎虎吧,乌德禄还有个侄儿叫乌术,那家伙听说是个厉害角色,是北胡契苾王庭的挞马,听说正在赶往长安的路上。”

    “叔父”,冬猎的队伍里突然有人叫了一声,随即冲着马武颔首示意。

    “文定”,马武惊喜地回道,“一定要给王爷长脸”,他叮嘱。

    “瞧好吧”,苏文定自信地点点头,“是你?”,他的眼光突然瞥向程进,又左右寻觅了片刻。

    “苏哥哥,是我,程进……”他兴奋地回应。

    苏文定本想说些什么,但是前行的马队却不等人,他只能长话短说,“叔父,等回头我再找你们”。

    “快先忙去吧”,马武扬扬手示意,苏文定随着铁流继续向前滚滚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