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魔王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突厥异动

    茶楼建设的相当顺利,那高雅的氛围以及李承乾捣鼓出的茶文化,迅速风靡长安,深受那些附庸风雅的贵族土豪的喜爱,更是受到了长安士子,文人墨客的追捧,纷纷在茶楼赋诗吟唱,这样一来这家日进斗金的茶楼的兴起,李承乾再也不用担心军费问题,当然茶楼建设之初也有眼红的人捣乱,但是分分钟被成家的小混世魔王搞定。

    两个月时光转瞬即过,李承乾满意的看着身前三千“狼牙”气势恢宏,每个人都是一身玄甲,可谓是整个大唐装备最好的军队,仅仅三千人的军队光是战马就有近四千匹,当自然这得益于砖茶,这支军队的装备可是令其他不对眼馋,但是李承乾砖茶换来的战马可是也让其他军队受益,大唐的战马似乎有了增长的希望,这多亏了李承乾捣鼓的砖茶……

    此刻,看着朝气蓬勃士兵,整个场地三千多人却无一点响动,这就是三月训练的结果,这些士兵从松散无序到令行禁止,满意的完成了李承乾所要的“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要求,每一个士兵动在这三个月的魔鬼训练中成长了起来,这队伍现在需要的是战火的洗礼。

    而这个时候正好有敌人要送上门来了,近日北方的突厥很不安稳,经常在边界骚扰,烧杀抢掠边境数个村寨,原本就想要一血“渭水之耻辱”的李世民也是磨刀霍霍,但是大唐刚经过几年修养,旱灾还是有发生,文臣主和,武将主战在朝堂上吵得沸沸扬扬的,这个时候李承乾站了出来,一开始李世民极力反对李承乾出征,直接在朝堂上怒斥李承乾胡闹。

    但是退朝后不久就有传出李世民的旨意名李承乾带“狼牙”巡查西北边塞,搞得群臣震惊,实在是想不通皇上为何会放心疼爱的皇子去往边塞。

    此时的李承乾,十四岁的年纪,加上长期锻炼和穿越者福利的加持身体,已经接近一米八的身高,眉形如剑,丰姿俊朗的一身战甲站立在军前,冶铁局为李承乾精心打造的战戟“勾魂”散发着逼人的寒气,一股无形的威慑,这支军队犹如李承乾的臂膀一般指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从本将军带你们组建”狼牙“到今日已经组建三个多月的时间,共一百零三天,本将军曾经说过,你们终有一日要伴随着本将军征战杀场,本将军近日召集你们是要带你们去抗击突厥。”

    李承乾故意一停顿了一下,想看看这只自己耗费三才组建三个月队伍的反映,不过没有让他失望,整个队伍每个人都依旧面无表情的站立着,真个校场鸦雀无声,李承乾满意的点头,随后又高声问道:

    “本将军问你们,面对突厥,面对草原上的敌人你们怕不怕?”

    “不怕,不怕……”

    整个场地如同惊雷乍起,声势浩荡,令李承乾顿时热血沸腾,不光李承乾,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副将苏定方也是热血沸腾,看着李承乾眼里竟是请战的热火。”

    “我们狼牙面对侵犯我大唐的敌人应当如何?”

    “犯我天朝者,虽远必诛!犯我天朝者,虽远必诛!犯我天朝者,虽远……”

    这个时候悄悄带着几个心腹大臣赶来的李世民在军营门前正好听到这荡气回肠的霸气口号,眼睛一亮,刚要进军营一观自己儿子这三个多月练的兵的样子,却被拦在了军营门口。

    “军营重地来着止步!”

    一声警告后,营地驻守士兵立刻戒备起来。

    来的这群大臣中王方翼作为千牛卫中郎将,身负李世民的护卫职责,立刻呵斥道:

    “大胆,圣上亲临还不速速让行!”

    “叩见圣上,叩见圣上……”

    士兵纷纷叩拜却没有让开的意思。

    “圣上,将军有令除了将军或者持有狼牙腰牌者一律禁止入营帐半步,请陛下赎罪!”

    “放肆,你们想干什么?想要冲撞龙颜不成?”

    一众守卫沉默不语,虽未持兵器对立,但是丝毫也不挪开营门。

    李世民这位胸襟宽阔的帝王倒是没有生气,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营帐,深厚的李靖、秦叔宝、尉迟恭也是眼里流露出几分难得的兴趣。

    倒是王方翼被这犟牛一般的营帐守卫气的脖子通红,他身为军人倒也欣赏这士兵守卫的这种谨遵将令的忠诚和胆气,是他现在的身份可是护卫皇上,为黄帝开路的千牛卫统领,皇帝被挡在自己大唐军营门外,他的来面往哪里放,怒气的王方翼犹豫的握起了手中的宝剑。

    李世民制止道:

    “算了,朕就在这里等一下那臭小子,看看他搞什么花样。”

    其实李世民今天带着这些老将到这里来,不放心自己这个宝贝儿子去那边远的地方,西北可不管是气候苦寒,更重要的是突厥和其他异族虎视眈眈真的担心自己这个宝贝儿子有什么风险。

    所以才带着这些老将来给自己儿子挑毛病,只要这只军队训练的不合格,李世民就有理由把那日李承乾那一堆冠冕堂皇的出征西北的理由给驳回了,这样自己那日头脑发热作出的决定也就可以弥补了,想着后宫长孙无垢那幽怨的眼神李世民就很无奈。

    正在校场上做这队伍出征前的准备的李承乾接到消息,听说自己父皇被守护营地的士兵堵在在营地门口,立马干了过去。

    一到营帐门口,李承乾立刻小跑过去:

    “儿臣叩见父皇。”

    “嗯。”

    李世民只是简单的摆手,李世民身后的臣子也是行礼:

    “见过殿下!”

    “免礼,免礼。父皇你怎么到这荒野之地来了?”

    李承乾知道李世民打得什么主意但是还是装作疑惑的问了出来。

    李世民刚吃了士兵的闭门羹,再加上这几日长孙无垢那幽怨的眼神攻击,李世民可没好气的道:

    “怎么?这里不欢迎你父皇我?想要父皇我在这里喝西北风是不是?”

    “儿臣哪敢,父皇请近,父皇快请进。”

    李承乾问道了李世民身上的火药味,连忙乖了起来。

    李世民走进军营后看到整个军营空荡荡的,寂静的可怕,疑惑的道:

    “人都去了何处?”

    “回父皇,整个狼牙都在校场,就在前面。”

    上校场上的点兵台,地下三千士兵,清一色的玄铁黑甲,黑黑的一片,整齐的像是排列的棋子一样有序,如此多的人却丝毫没有半分响动,不光李世民眼前一亮,就连一道前来的诸位战场老将也是暗暗称奇。

    当李世民站立到点将台中央后,李承乾突然后退两步,华丽的侧身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古代将军的军礼朗声道:

    “末将李承乾拜见圣上!”

    随着李承乾的跪拜,地下的士兵也随即整齐划一的“唰……”

    全体单膝跪地齐声道:

    “拜见圣上。”

    李世民一愣,然后坦然的微微抬手道:

    “平身。”

    “谢圣上。”

    “谢圣上。”“唰……”

    整支队伍齐刷刷的站立,回复往常的样子,像标杆一样静静地站着纹丝不动。

    李世民见到如此整齐划一的动作,除了震惊就是震惊,军队令行禁止的队伍不少,但是像眼前的这样整齐划一,一动一静如此默契的军队整个大唐恐怕找不出一支来,其实这得益于每天练习的队列和军姿的练习,这可是后世军队基础训练的瑰宝。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和,尉迟恭,、秦叔宝、甚至是战神李靖都震惊的样子,暗暗自得,看来自己老子想要找茬的愿望,阻止自己出征的计划破灭了。

    李世民怎么看不出这小子得意,于是悠悠的道:

    “这治军,似乎让朕想起了当年的周亚夫,似乎也把汉武帝挡在了军帐之外。”

    李承乾大惊,虽然周亚夫确实牛逼,但是他的下场可是很惨的。

    “儿臣不敢,请父皇责罚!”

    李世民见到被自己吓到的李承乾终于感觉扳回了一句,这几年这个妖孽的儿子总是越来越像个小狐狸,搞得李世民连一个教导儿子为人父亲的乐趣都没有,所以也就只能这样吓吓他找点乐趣。

    李世民也不会吓得太过分,不然留下阴影可不好,于是没好气的摆摆手道:

    “行了,真以为自己是谁了?你还嫩着呢。”

    随后李世民又问身边的李靖道:

    “药师你觉得这支军队如何?”

    李靖望着军队凝神道:

    “会圣上,整支军队整齐划一,虽不知道战力如何,但是这份高度的统一性十分难得。”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随后对李承乾道:

    “光花架子可不是一个军队的根本。”

    李承乾无奈的道:

    “父皇你怎么可以说儿臣的辛苦训练的军队如此不堪呢,这是不是花架子试过才知道,此次儿臣又不是孤军出征,想来要是这支军队不可为,儿臣绝对不会逞强,更不会扰乱大军,直接灰溜溜的回来谢罪!”

    其实李承乾要去的目的地是玉门关,如今大唐的最西北,只不过李承乾对自己的军队有十足的信心,这一次他可要好好的为他征服之路打响第一仗,好不容易穿越到大唐一次,他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

    说起玉门关,其实这个时候确立没有多少年,在高祖武德二年,置玉门关于葫芦河东岸。东南有月牙墩,南有通唐瓜州(锁阳城)古道,西有苜蓿烽,这才有了后世著名的玉门关。

    李承乾之所以选择玉门关那是因为大唐当时的玉门关守卫力量并不是很强,最近的大军驻扎敦煌,而记载“唐玉门关应在敦煌以东三、四天行程处敦煌文书记,吐蕃占领沙州之初,“玉关驿户张清等,从东煞人,聚徒逃走,劫马取甲,来赴沙州。千里奔腾,三宿而至。东道烽铺,烟尘莫知。“此玉门关位于敦煌以东,与敦煌的距离三宿可至,即约相距三、四天的路程。”

    所以没有节制的军队,李承乾可以放开手脚的和突厥痛痛快快的干架了,当然这样危险的事情提前他可不会告诉李世民,不然他是真的走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