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魔王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茶楼

    李世民有些好奇得到“是何物?”

    “还请父皇移驾御花园。”

    李世民早就宫人听说昨日太子殿下在御花园运来了两个庞然大物,李世民疑惑的带着一众官员来到御花园。

    “这是?”

    看着御花园被李承乾弄得有些混乱皱起了眉头,只是两架庞大的木轮架滚动着。

    一位侍卫用手轻轻摇动,大型的木轮滚动起来水流湍湍不息。李世民震惊道:

    “四两拨千斤?”

    也不管李世民震惊,这个木轮正是水车,可是这样巨大的木轮却被侍卫毫不费力的转动起来,不光李世民,一众官员贵族也是瞠目结舌。

    “回父皇正是四两拨千斤。”

    其实水车历史悠久早在《楚辞·九歌·河伯》就有“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的记载,只是这水车也是需要数人脚踏方可运作,李承乾依靠机械原理,设计了几个杠杆类型的滚轮就变得省力不少。

    “父皇,如今我大唐各地干旱灾情频发,虽说各地水车应用广泛,但是所需人力甚多,我大唐男丁稀疏,多在戍守边塞,百姓家中稍有劳力,而此水车可节省人力,我大唐各地水车稍稍改动过便可,待来年开春我大唐百姓变是不在惧怕旱灾了。”

    这是一只兼任户部的右仆射杜如晦深有体会的道:

    “殿下大才,此等神物一处,乃是我大唐百姓之幸事。”

    李世民也是一位极其关心百姓的帝王,要不然也不会经常说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于是龙颜大悦道:

    “好,太子有心了,赏赐太子绸缎百匹,随时前往太极殿参与议政。”

    李承乾暗自腹议,自己老爹咋动不动就喜欢赏赐绸缎?难道害怕我一个太子没衣服穿。但是这太极殿议政可是极大地认可和荣誉。

    各位大臣和皇室贵族,听到李世民准许李承乾上太极殿议政严重意味难明。

    太极殿可是李世民和大臣商议国家大事的地方,以往太子在太极殿学习已经是太子的最高殊荣了,直接议政,这下一步是不是就要监朝政了,李承乾这个太子可真的是历史上最牛的太子,,众人不难看出李世民对这位长子的栽培。

    而李承乾却不想束缚在朝政上,刚想说什么,却发现李世民身旁的长孙无垢满脸自豪的看着自己,李承乾感受到了一种母亲为自己儿子骄傲的自豪,不忍心让长孙无垢失望,于是李承乾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

    一晚上的普天同庆,第二日李承乾就赶回了自己的狼牙军营,到了军营正赶上午饭时间,却看到用餐的营地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剩菜剩饭,李承乾立刻板起了脸,脸色阴沉。

    苏定方不知道李承乾是怎样,乖乖的行礼。

    李承乾阴沉着脸躬身捡起地上的馒头,直接塞进嘴里咬了一口。

    “将军……”

    李承乾瞪了一眼苏定方,望着桌子上的残羹剩饭,一众大闹的士兵全懂安静了下来。

    李承乾望着士兵低吼道:

    “你们知道孤手里的是什么吗?是馒头?不那是命!多少人在饥饿中死去,孤在通州亲眼见到灾民为了将一口吃食留给女儿,活活而死,哪位女儿正是孤认得妹妹,如今大唐的碧螺公主,你们也是在饥饿中过来的,难道不明白你们吃的是百姓汗水换来的?前线战士用鲜血守护的?啊……”

    说着李承乾再次啃了口沾着灰尘的馒头道:

    “现在立刻把你们的饭菜给我吃干净,孤是怕你们训练劳累给你们加餐,就连大臣家里都不一定一日三餐,你们既然不珍惜今天全体没有晚饭。”

    随后李承乾一顿道:

    “你们今日不珍惜我大唐百姓用血汗挣来的口粮,是孤领军无妨,今日孤陪你们一起负重二十公斤,二十公里,半个时辰后开始。”

    李承乾也没有狠心让他们吃饱了接着跑,毕竟更吃饱了跑出毛病来可不好。

    一种士兵默默的回到座位吧碗里的食物吃的干干净净,注定是一个恐怖的下午,直到日落西山,众人才跑完这负重路程,倒是李承乾没有太过劳累,最近一直锻炼,加上变态的体质改变,倒是程家三兄弟的表现令李承乾有些侧目,没想到程咬金教导的儿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至少这体力有他老爹的样子。

    而普通的士兵却没有这样好了,跑完了,累的像是狗一样的趴在地上,虽然他们身体壮,但是这样的负重越野一样的训练还是新手,李承乾决定以后加强这些训练,以后千里奔袭可是他对这支部队基本的要求。

    日落十分,李承乾在月色下慢慢的散步,像是巡视着自己的财富一般,看着士兵们热火朝天的锻炼,李承乾十分满意,这就是他未来扬名天下,护卫华夏的宝剑。

    突然他看到一个士兵偷偷摸摸的向着营地旁和几个孩童交头接耳,李承乾眉头一皱,向着他走过去。

    士兵见到李承乾走了过来神情一怔战战兢兢的跪下:

    “,将军,您……”

    两个孩童也紧张的看着到来的一身贵气的少年,跟着跪下来了。

    “你这是做什么?”

    “将军,饶命我,我就是给他们发一些吃食,我有错,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李承乾了解下才明白,原来这个人是偷偷的给两个弟弟偷了点军队里的馒头吃,李承乾看着这人怀里的馒头眉头一皱道:

    “本将军,不是给过你安家费了吗?”

    这个士兵原来家里的父亲前些日子病重汤药费的债,加上丧葬费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安家费,军饷还没发下来,所以家中母亲和两个弟弟就没有口粮了。

    李承乾从手里拿出一些碎银递到这个士兵手里道:

    “军规不可以违背,这些钱拿去吧,以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做了。”

    “谢谢将军,谢谢将军……”

    李承乾看着士兵将银子交给了两个孩童,两个孩童懂事的向着李承乾叩拜,看着七八岁的孩童,李承乾怎么也没想到在未来会出来两位响彻大唐的文人真是这两个孩子。

    次日,苏定方来报,说他的一刚提拔的文书主动过来领军棍,李承乾才知道昨日的兵卒不是简单的训练士兵,还是一个识字的人,在这个时代识字可是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李承乾很奇怪这家伙既然家境贫穷怎会识字。

    但是对于这个人的态度还是很欣赏的,于是再次将这个人叫道账内。

    “小人拜见将军。”

    李承乾眉头一皱道:

    “本将军说过,在军营里没有小人只有有名有姓的战士。”

    那人闻言立马改口道:

    “钱霖拜见将军。”

    “本将军听说你自愿领受军棍,做的不错,本将军很好奇你是怎样会识字的?”

    “回将军,在前几年家中是商贾之家,只是后来父亲病重家道中落才到了这揭不开锅的地步,早年跟着家父学过几年经商。”

    李承乾一听来了兴趣,自己想开个茶楼,自己又不能楼面正想找一个可以代替他出面的掌柜。

    李承乾严肃的问道:

    “你的账目可会整理?可懂经营之道?”

    这时一旁的苏定方抢先开口道:

    “将军他的经营之道懂不懂我不知道,但是这几日记得账目却是很详细明了。”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李承乾在军队消耗巨大,迫切的想要弄点进钱的门道,毕竟他虽然贵为太子但是国库本来就空虚着,一直伸手想国库要钱养着这个自己亲卫,还是开支是同类数量队伍的数倍,他都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于是他一直想要搞点营生,只要识字,生面孔,知道经商是怎么回事,会做账,其他的他都可以教,毕竟一下一加一等于三的算术知识还有一些后世耳熟能详的经营之道他还是可以传授的。

    于是李承乾沉思了一会道:

    “我要你为本将军办点商贾之事你可愿意?”

    那人原本就感恩李承乾昨日的举动,立马表态:

    “为将军效力,是我钱霖的荣幸。”

    李承乾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于是见到对方如此表态了,直接对苏定方道:

    “这个人我带走了,他的事情暂时不要公开。”

    虽然苏定方疑惑李承乾为何如此神神秘秘的但是还是坚决的执行了李承乾的命令:

    “是”

    李承乾觉得择日不如撞日直接带着这个钱霖道:

    “走。”

    李承乾要搞得生意就是茶楼,在唐代后期才出现茶馆,这个时候李承乾要搞得可是独一份,毕竟这个时候禁酒令还没有解除,这茶楼大有搞头。

    说起茶楼,还真是有很多样式,

    有民俗式茶楼强调民俗乡土特色,追求民俗和乡土气息,以特定民族的风俗习惯、茶叶茶具、茶艺或乡村田园风格为主线,形成相应的特点。它包含民俗茶楼和乡土茶楼。民俗茶楼是以特定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为背景,装饰上强调民族建筑风格;茶叶多为民族特产或喜爱的茶叶;茶具也多为民族传统茶具;茶艺表演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戏曲茶楼是一种以品茗为引子,以戏曲欣赏或自娱自乐为主体的文化娱乐场所。这种即品茶又娱乐的文化方式,在我国由来已久。戏曲茶楼在装饰上更强调戏曲表演的氛围和要求,相对来讲,品茶是它的一种主要的附带功能,它不太讲究茶叶、茶艺,而是以茶叶为引,在戏曲与乐曲声中,松弛身心,交流联谊,享受戏曲艺术。

    而李承乾就是要将这两种茶楼结合,这项工程还真不小,只是一旦弄出高雅的茶楼出来,相信一定会是受那些附庸风雅的贵族富商大贾喜爱,银子自然也会赚的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