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魔王
字体: 16 + -

第四章这锅我坚决不背

    倒是一旁的长孙无忌暗暗观察着一反常态的李承乾,其实李承乾对于杜如晦这位贤相一直都很钦佩,身兼数职,只是身体不行日夜操劳,最终早逝,要不然大唐的贞观兴盛或许会更加早的到来或者是更加兴盛几分。

    “群臣入朝觐见!”

    随着太监门的一声呼喊,大臣们有序的排队站立,分成文臣武将两大阵营,文臣以长孙无忌、杜如晦为首,武将以战神李靖、程咬金等为首,李承乾作为储君自然是站在最前排,按照记忆中的上朝规矩,李承乾规矩的向着大殿走进去。

    当群臣都站立到大殿上后。

    “圣上临朝!”

    李世民坐上大殿上的至尊之位,群臣参拜。

    又是一阵李世民的个人演说,随后各个大臣汇报这段时间的情况,这是朔朝,凡是长安附近的四品以上官员都到了,大家讨论的那是一个激烈,李承乾在一旁兴致乏乏的自在养神。

    这时候有一个中年官员一脸正气的走出来道:

    “陛下,臣有一事要奏。”

    李世民看着站出来的人眼皮狂跳,似乎早就猜到了对方所奏,不自在的望了一眼坐在下位的李承乾。

    “准奏!”

    李承乾被他皇帝老爹看的莫名其妙,你的臣子要奏报,你看我干嘛。

    “陛下,太子私自出宫,有坏宫规,不知道陛下应如何处置?”

    李承乾听了顿时不自在了,这是那个孙子,敢给小爷我找不自在,是不是活腻歪了?

    当看清人后,李承乾一阵蛋疼,根据记忆,这个人再熟悉不过了正是历史上有名的诤臣魏征。

    李承乾虽然对于这个不怕死的老家伙挺佩服的,但是惹到小爷头上来,小爷可不是吃素的。

    于是看到李世民并未回答而是看向自己,于是知道这是他皇帝老爹让他自救。

    于是李承乾站起身来微笑的看着魏征那一脸正气的老家伙道:

    “魏大人,孤身为人子为母求医不知道是哪里错了?”

    魏征丝毫不惧,一脸正气的道:

    “殿下孝心可嘉,但是私自出宫破坏宫规却是事实。”

    呵,李承乾乐了,你这家伙跟小爷讲理,小爷怕你不成,于是李承乾故作疑惑的皱眉道:

    “既然是宫规,魏大人是不是管的有点宽了?宫规乃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管理,魏大人难道要替代母后管理一下后宫?还是魏大人觉得我母后管教不好自己的子女?”

    魏征闻言心中一惊连忙道:

    “微臣不敢,但是殿下毕竟是一国储君,一言一行事关国体……”

    李承乾不等魏征说完就打断道:

    “魏大人还知道孤是一国储君?那孤一方面想要为母寻医,一方面看着各地灾荒不断,想要体察一下民情有何错?还是魏大人觉得孤不配代父皇体察民情?”

    “微臣不敢。”

    魏征哪知道今天李承乾如此伶牙俐齿,和往日随和纳谏的样子截然相反,被这连环的诛心问题惊出一身冷汗,暗暗后悔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要是李承乾知道他这个想法一定笑着说“机会是留给又准备的人的,你不做好准备怪谁。”

    李世民见到魏征如此模样心里暗暗叫爽,昔日里自己就经常被这老小子气的有火撒不出,今天终于看到这老小子受气了,但是也不能让李承乾逼得太狠,于是道:

    “好了,魏卿也是一片关心,太子你说你代朕体察民情,可有何感想?”

    李承乾向着李世民道:

    “父皇,儿臣此次乔装出行,微服私访,看到各地灾民食不果腹,衣不裹体很是心痛。”

    李世民听到李承乾并未提起通州腐败问题很是欣慰,腐败问题要一点点的办,久经战乱国立年头短,这个时候新一代的官员群体还未成型,不易对地方官员任免做大的调整,以免出现反弹,并且牵扯到世家这个庞然大物,这个时候的李世民还真没有那份精力去管。

    “太子既然体察民情,知我大唐百姓现状贫苦,可有良策?”

    李承乾暗道“来了”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

    满朝文武百官也是看向李承乾,都知道这件事情真是现在国家最大的困扰就是赈济灾民,只是国库空虚,他们一群人都想不出对策,为何圣上会将这个难题抛给太子,圣上不是一直爱护太子,怎么不怕太子出丑?

    李承乾不管百官的态度,昂首挺胸的道:

    “父皇,儿臣听说您号召群臣募捐,群臣响应乃是我大唐百姓之富。”

    听到李承乾这样说,各位大臣赶紧摸了摸自己的腰包,想要他们掏钱没门,只是不等群臣再次哭穷李承乾又道:

    “此种大灾那是百年难得一遇,群臣捐资赈灾,乃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事,儿臣恳请父皇在长安城中央立下碑文,按照群臣捐资多寡,镌刻了在上面,注明捐资金额,让这些一心为我大唐百姓贡献的大臣们名留青史受百姓爱戴。”

    李世民闻言终于露出了笑脸,暗暗赞许的向着李承乾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

    但是地下的群臣却按耐不住了,这些人那个混迹官场不是为了名留青史的,听到立碑歌颂,立刻有些异动,见到这个情况,李承乾再加一把火,暗暗看了一眼一旁无所事事的程咬金,李承乾对着他微微一笑,让程咬金摸不着头脑,只是李承乾接下来的话却让程咬金压根疼了:

    “父皇,当日程国公和儿臣共同见证了灾民的疾苦,听到儿臣这个设想后主动提出要捐出家中三百金为百姓换口粮。”

    群臣一听,连程咬金这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都捐了,于是顷刻间群臣被这一份青史留名的机会吸引住了,再无顾忌的道:

    “圣上微臣愿意捐出家中五千两白银赈济灾民。”

    “圣上微臣愿意捐出家中六千两白银赈济灾民。”

    “圣上微臣愿出八千两……”

    “……”

    好家伙看着一个不要命的砸钱,李承乾暗暗咂嘴,这名留青史的吸引力还真不是盖的,谁说唐朝初年穷的?这一个个官员家底还是厚实的很嘛。

    只是李承乾难以想象这个时代的官员对于名留青史的执着,尤其是李承乾提出按照捐资多寡排榜,他们谁也不想输给谁。

    看到这个盛况,李世民似乎看到滚滚钱财而至,不用整日为了赈灾而苦恼了。

    “父皇,儿臣以为这件事情关系甚大,理应由户部当朝记录,灾民正在煎熬,等不得,应早日让各位大臣的心意转化成粮食供给给全国百姓。”

    李世民听了欣慰的点头道:

    “太子所言有理,克明你辛苦一下,带着户部官员好好记录,待来日好镌刻于功德碑上。”

    原本叫的欢的大臣苦了脸,原本他们还想着先刻上功德碑,至于这钱,以后给点就行了,只是这样一一来,他们真的要掏腰包了。

    不过当着满朝文武同僚上官的面上叫出的钱,他们还是不敢反悔,那可就丢人丢大了,只能苦着脸将自己报的金额再次报给户部记录,仿佛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飞走了。

    而这时的程咬金哀怨的小眼神看的李承乾一阵不自在,李世民也看到了,似乎知道李承乾摆了一道自己这位福将,于是开口道:

    “诸位如此为国为民,朕甚是欣慰,而程爱卿更是协助太子,劳苦甚大,朕知道了自从禁酒令下达,程爱卿应该也有些时日未饮酒了,朕今日就将珍藏的两坛千日醉送给爱卿。”

    听到千日酿,嗜酒如命的程咬金双眼放光的连忙谢恩,生怕李世民反悔似的:

    “谢圣上赏赐!”

    看着快要流口水的程咬金暗暗的鄙视没出息。

    李承乾完美的完成了他今日早朝的使命,自觉地坐到一旁闭目养神。

    李世民如此见到这样于是开口道:

    “太子,今日可是代朕为国操劳躬身社稷,朕理应奖赏,皇儿你可有何请求尽管道来。”

    李承乾见到李世民高兴地模样,心里暗暗咂嘴,果然是个好皇帝,解决百姓的问题就高兴成这样,连称呼都改了,这一声皇儿叫的那叫一个肉麻呀。

    李承乾犹豫了一下道:

    “父皇,儿臣请求裁撤部下东宫六卫率,望父皇恩准!”

    众人闻言大惊,这太子唱的是哪一出?怎么好端端的要自裁东宫六卫率?难道是圣上暗示的?圣上要换太子的前兆?

    就是李世民也是大惊,随后看着满朝大臣古怪的目光疑惑的皱眉道:

    “皇儿何出此言?为父为何要裁撤你的东宫六卫率?”

    李承乾微微摇头道:

    “不是父皇要裁撤儿臣的东宫六卫率,而是儿臣请求父皇恩准儿臣的请求。”

    太子东宫六卫率分为: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诸卫率各领军府3至5不等,东宫十率府中的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不统府兵。为太子直属的亲兵,由其直接掌握。

    这东宫六卫率加起来呢有近两万的队伍,那可是不小的数目的军事力量,要知道唐初年,整个大唐加上边疆士兵也不过四十万不到的士兵而已,听到李承乾请求裁撤东宫六卫率,群臣惊讶、疑惑、甚至揣摩是不是李世民的注意,毕竟李世民当年……

    李世民怎会不知,于是沉声道:

    “那你为何要裁撤这好端端的东宫六卫率?”

    李世民直勾勾的盯着李承乾等他解释,李世民内心十分立场鲜明的表示这裁撤东宫六卫率的锅我坚决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