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的应援系统
字体: 16 + -

第三十九章 穿越时空的小黄车

    虢公丑翻遍了三礼,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理由——不尊天子。

    “天子看在他进贡的面子上,让其去平定夷越,不要把战火引到中原,今天他怎么敢对天子身旁的许国动手呢?”

    虢公丑向上天以及文王武王好一顿诉说后,领着一师数百乘前往了楚地。

    ……

    与此同时。

    郑国新城外的大帐内,齐桓公听说楚军围许之事后,一瞬间就变得怒气冲天。

    他没想到楚成王这个不长记性的家伙,才被自己教训过,现在竟然敢变着法子的和自己作对。

    齐桓公怒气冲冲的向一旁的管仲问道:

    “你说,该怎么办?是先拿下郑国再去讨伐楚国,还是孤直接挥万乘入楚地!”

    生起气来的齐桓公宛如喝醉酒一般,给自己战车的数量翻了不知多少倍。

    “君上息怒,且听我一言。

    许国是会盟国之一,这次也派兵来助伐郑。

    如果现在我们不去援助许国,而是去攻打楚国,那损失的就不仅仅是国公的名声了。

    如果许国被灭,曾与齐会盟的诸侯也会心生不安,倒向他人。”

    齐桓公有一点好,就是听话,不管是好是坏,他都会听,而且大部分时候也会信。

    他点了点头,稍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说的有理,可大军围郑这么长时间,消耗了如此多的粮草,难道就这样放过他们了吗?”

    “君上多虑了,他们被围在城内,断水断粮已有数日,私自脱盟的惩罚,也算是足够了。

    而且通过我这些日子观察,其他盟国也知晓了您的威名,想必以后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不费一兵一卒,没有将士阵亡,就得到了这般结果,难道不是最好的情况吗?

    而且晋军就在郑国边境处驻守,若真开战,难保他们站哪边。”

    “嗷,管仲你别说了,孤明白了,走吧,去许都痛击楚蛮!”

    管仲一番话下来,齐桓公听的是头晕目眩,刚才的怒气早已被抛之脑后。

    郑国新城,城墙之上。

    瑟瑟发抖的郑文公目送着踏上大道的‘八国联军’,长出了一口气:

    “大王还是大王啊!说话就是好使。”

    大道上,以齐国为首的‘八国联军’正慢慢悠悠的向许都挪动着。

    齐桓公的战车走在最前头,他一点都不着急,甚至想下车走两步。

    这可是传播自己美名的好机会,走的越慢,队伍拉的越长,知道的齐国重视盟友的人就越多。

    不管许国有没有被攻破,自己的好名声一定要传出去。

    齐桓公美滋滋的想到。

    而走在最后面的许国众军则是心急如焚,恨不得跑到前边去推着齐桓公的车走。

    自己出来跟着老大哥喝口汤,结果家门被堵了不说,老大哥的救援部队还在路上走秀,他们能不急吗?

    可这一万多人浩浩荡荡的走在周道上,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从头跑到尾也得半天时间,许国将军有心请求齐桓公快些行军,可遥远的距离,让他压下了这个念头。

    ……

    “这些旗子都是些什么鬼画符?我竟然没一个认识的。”

    “但这个人看派场的话,应该是春秋一霸齐桓公吧!”

    “后边跟着的是些谁来着?”

    一个现代着装的年轻人站在周道上,倚在一辆小黄车上,挠着脑袋努力回忆着。

    “哎,怎么好端端的车说翻就翻了呢?把我的任务板摔个稀碎。这下可好,不仅不知道是谁搞的幺蛾子,现在连这个时间段的详细事件都不知道了。”

    这个年轻人自顾自的说着,顺便打量着从身旁经过的大军。

    可不知是这一万多人眼神都出了问题,还是怎么地。所有人竟然都没看到周道上的这个年轻人和他的小黄车。

    “这里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没有什么超越年代的装备,看来这一趟我得多待些时候了。”

    这个年轻人从头看到尾,没有发现什么端倪,跨上小黄车,原地狂蹬几下,连人带车就消失在了尘土之中。

    而引发这些事的重耳,此刻还对这个年轻人的存在毫不知情。

    此刻的他正与众人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现在重耳的情况比较尴尬,晋献公不可能一直容忍重耳在国内乱哄哄的闹事,现在摆在重耳面前的路有两条。

    要不正面开战,反正这个年代弑父夺亲之事也有了先例,重耳也不怕背上千古骂名。

    可这一点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一是现在重耳虽然有翟国相助,但因为地缘位置,双方很难汇合。

    而且就算翟国与重耳两军会师,真打起来也不是晋献公的对手。

    别看重耳之前小胜几场,那都是晋献公错误的估算了重耳的实力,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劲敌。

    要是晋献公真要和重耳来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重耳手下的这点人口根本不够补充兵力的。

    这是其一,其二是晋献公如今年事已高,岁数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周朝的平均寿命。

    根据《左传》记载,晋献公在位子上待了二十六年,照这么算下来,再过三年,晋献公就会两腿一蹬,驾鹤西去。

    至于左丘明的记载有没有偏差,晋献公会不会多活一两年,或者少活一两年,那就只能到日子再看了。

    但只要晋献公去世,国君的有力争夺者也就重耳和骊姬的儿子奚齐了——夷吾现在已经坐上马车,去周游列国了。

    所以与其现在与晋献公内耗,消弱晋国实力,还不如到时候和小毛孩子奚齐交锋。

    重耳作为一个穿越者来到重耳身上,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就是未来的国君,所以也不是特别愿意看到晋国的实力因为父子内斗而减弱。

    从这两点考虑,重耳着重考虑第二个办法——流亡。

    当重耳说出这个想法后,底下众人哄做一团。

    “公子辛辛苦苦经营的安邑,难道就这样轻易的拱手让人了吗?”

    “公子不可啊!好端端的殿内不待,要去流亡受苦?”

    “就算国君频繁施压,公子也不可心生气馁,弃国人而不顾啊!”

    “嘿!公子,走吧,咱们去西戎,我带路!”这话是角落里的由余说的,整个殿中只有他一人听到逃亡而满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