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的应援系统
字体: 16 + -

第三十八章 《左传》

    一会的功夫,一人缓缓而入,此人正是之前夷吾派来求援的那名使者。

    当日这名使者被重耳出兵援助之事所感动,这次重耳前往屈地,他抱着重耳大腿一番哭诉,说夷吾如何不信任他,如何责打他,哭着喊着要跟着重耳回安邑。

    重耳知道这其实不怪这个使者,夷吾本身就智力而言和齐桓公差不多,但是他有一点不如齐桓公。

    齐桓公虽然也不怎么聪明,但好歹用人不疑。

    夷吾这个家伙,脑袋不怎么灵光,喜欢卖萌不说,还不相信别人。

    这个使者就因为说错一句话,被夷吾所怀疑,狠狠的打了半天。

    也正是夷吾的一番毒打,让重耳把这个重要角色交给他来演。

    现在这个使者伏在地上,哭着诉说半天,说的内容与重耳刚才所言差不多,都是屈地被晋献公派兵收回之类的。

    这下,生性多疑的夷吾也相信了这些。

    当重耳一人说这话的时候,夷吾是拒绝的。

    但所有人都说这是真的时,夷吾也开始相信这是真的了。

    不管你信不信,夷吾是真的信了。

    夷吾呆坐了好久,才缕顺了事情的始末,君父先是派人在屈地造谣,让自己动身前往绛都,然后派兵前处征讨。只不过中间插了个重耳还粮,自己才捡了一条命。

    想到这,夷吾连滚带爬到了重耳身边,紧紧的抱住重耳说道:

    “多谢哥哥出手相救,我夷吾能有你这样的族亲,死而无憾啊!”

    重耳看着夷吾,不禁在想自己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过分,但转念一想,历史上的夷吾可是被重耳追杀至死的,再想到晋献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重耳的负罪感瞬间减轻了不少。

    看来这些所谓的周礼,在真正的霸主眼中,不过是些粉饰罢了。更多的,还是对平民百姓的一种统治手段罢了。

    重耳扶起夷吾说道:“你我兄弟之间,就不用这么客气了。这些天你也受累了,好好下去休息吧。”

    ……

    几日后,夷吾被重耳以散心之名,送去楚地养生。

    而夷吾随身的佩玉,连同那名使者一起,飞奔进了屈地。

    据史官记载,晋公二十三年,秋收之时,晋公子重耳巧言令色,骗得夷吾归于帐下,此年重耳南有三地,北有翟助,谷仓饱满。

    ……

    又解决了一件大事的重耳松了口气,陪夷吾演了几天戏,让重耳精疲力尽,别小看这么几番戏,难度可一点都不低,全部镜头一次通过,再加上一镜到底的手法,放今天也是直逼老戏骨的水平。

    心情放松下来的重耳决定好好研究一下治国之策,经过安邑民变之后,重耳觉得自己不能再莽下去了。

    虽然赢了自己老爹几次,但照自己这个莽法,迟早要被别人砍下脑袋。

    重耳独自在殿中,用700积分从系统那换了一本《左传—幼儿版》,想好好学习学习历史上的春秋两霸,齐国和晋国,打算从他们身上学些经验来。

    那剩下的几霸嘛,都是嘴巴称霸,实际上都是些几霸。

    尤其是秦穆公这个嘴霸,和齐桓公同期选手,是谁给他的勇气称霸的?

    至于重耳为什么要买幼儿版——原版的太贵,竟然要到2000积分。

    重耳翻到了齐国第十五代君主齐桓公这里。

    齐桓公九合诸侯,称霸称伯,靠的是兴商重法,军政合一。这些重耳是不打算学了。

    第一是现在晋国上下已经是军政合一了,晋献公做的比齐桓公更彻底,祭祀的春官也被撵出了宫外,现在晋国祭祀礼节基本靠猜。

    第二是晋国不比齐国,齐国地貌多样,物产丰富,这对货物的流通是很关键的。

    简单来说就是有东西可卖,不像晋国,你的两捧黄河水换他的两手黄土,这样的交易有啥用呢?

    所以这个时候的重农抑商是有原因的,黄土换黄土,自己回去挖点不好吗?

    重耳又翻起了晋国的称霸史,从晋武公的曲沃代翼开始,到晋献公的并国十七,到重耳城濮之战,再到晋襄公的崤山灭秦,发现晋国的称霸之路,就是靠吸收野人,干仗莽出来的啊。

    重耳看的都有点怀疑人生了,莽还是不莽?这是个问题。

    不过吸收野人的确是个好办法,连地都不用给人家,一个户口就能换一个战士,晋国这些国君们可真是经商奇才,比晋商厉害多了。

    重耳还未来得及整理一下记录的笔记,赵衰就推门来报:

    “公子,楚王进攻许国了!”

    “许国?”

    重耳在脑海里回忆了半天,又翻了翻手上的《左传》,才发现今年(公元前654年)也算战事不断的一年。

    现在齐桓公正带着小弟们在围殴郑国,郑国只能向天子求援。

    而天子周惠王能怎么办?自己的话对这些人管用吗?

    不管用。

    所以天子只能向向晋献公求援,但晋献公嘴巴上是答应了,实际上只是派兵过去看看。

    求援未果的周惠王只能转头去寻找现在不怎么野蛮的楚成王。

    楚成王本就看齐桓公之不顺眼很久了,如今天子都放话了,哪有不打的道理。

    但现在他还不是齐桓公的对手,只能向齐国的忠实狗腿许国出手,来一招围许救郑了。

    可有一点,《左传》里没提,由于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原本该去逃亡的虢公丑不仅在上阳活得很滋润,甚至还在寻思用什么借口敲诈楚国一笔。

    如今整个齐西北都乱成一锅粥了,齐国联盟在打郑国,晋国在旁边默默的隔岸观火,楚国在围许救郑。

    而远处的虢公丑,知道这些消息后,就向嗅到饿狗嗅到肉香一般,想顺着味儿过去装个x,顺便看看能不能啃点肉来。

    他在心中在分析了一下各国的‘肉量’,齐国为首的联盟那是万万啃不得的。

    虢公丑虽然喜欢装x,但还不至于傻到去挑衅霸主。

    而向郑国这种已经被齐楚晋啃的所剩无几了,去了也分不到什么羹。

    最后,他把目光放在了楚国身上。

    如今楚成王虽然人模人样的向周天子进贡着各种东西,但在行为上还是有很多不合周礼的地方,这是很好的出兵理由。

    而且,楚成王的称霸之心,让他和齐国兵戈不断。就算自己去啃他两口肉,楚成王也腾不出手来收拾自己。

    虢公丑一顿盘算下来,情不自禁的给自己鼓掌:

    “孤不愧是足智多谋,计定九州之公啊!”

    虢公丑身旁的几位大夫也敢快迎合道:“国公福慧双全,他日定可成就一番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