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蜀
字体: 16 + -

第四章 准备离京

    一夜无话,刘彦自己独自盘算着日后的计划。

    按照这样发展下去,他拜蔡邕为师之后,就得随蔡邕离开洛阳,一并回陈留老家了。而陈留所处的兖州刚好是黄巾之乱的重灾区,不过刘彦记得黄巾似乎对这些大儒很是敬重,一般不会动这些有名望的大儒。

    谁知道呢?万一碰上个不长眼的呢?

    有没有可能把蔡邕留在洛阳,这个是刘彦目前考虑的问题,因为黄巾之乱时,洛阳并没有被波及到,无异于是一个避难的好地方。

    “伯喈虽是喜爱你,然万不可莽撞,只需跟着伯喈学好学问。”卢植本是打算与刘彦一同前去,但是东观那边突然有事,卢植也只好作罢。

    刘彦被卢植送至蔡邕府上,由蔡府下人带进府中,而卢植则是顺道直接前往东观,准备忙完事再来拜会。

    蔡府相比于卢植的府邸就要小上许多,不过其主人乃是一代大儒蔡邕,故而府内装扮十分精致,颇有些纯粹读书人身上的那种淡泊的气质。

    蔡邕早早的穿戴整齐,显得有些隆重,对于这个即将收入麾下的徒弟,他打心里重视。不过在汉代是没有系统的拜师礼的,汉代也不讲究这种东西。除却一些自行拜师的,大部分太学中的太学生都是朝廷分配直接省去了拜师这一步骤。

    蔡邕虽然是一代大儒,对于拜师这种礼制也没有过多的研究,只让刘彦敬了茶,再带着刘彦拜会过孔大圣人,就算是拜师结束了。刘彦也乐得简洁,他真的懒散,对于那种繁文缛节最是不喜。

    “彦儿,既然决定拜入老夫门下,那就要勤奋读书,不得有丝毫的懈怠,另外君子六艺也不可落下。”蔡邕颇有一种想要将刘彦培养成圣人的架势,热情很是高涨。

    刘彦汗颜,君子六艺这种东西明显不适合他啊!六艺中的射箭,驾车不是要了刘彦的小命么,别说射箭了,能不能拉开弓还不一定呢。

    至于什么音乐,书法之类的,书法倒是可以练一练,毕竟自己还有一些当初的底子在,即便是蔡邕的飞白体,用心练一练也是可以看得过去。音乐么,刘彦忽然意识到蔡邕一家子都是音痴啊,无论是蔡邕还是蔡琰,都以琴技闻名。不过刘彦对于这种东西兴趣不大,听可以,弹就没必要,何况他连古代的乐谱都认不识,又不是后世的五线谱。

    “诺,学生记下了。”刘彦心里吐槽一番,才恭恭敬敬的回答。

    “好,你且在老夫府上住下吧,也省的你来回的跑了。”蔡邕收了徒,心情大好,一扫昨日的阴霾,令管家带着刘彦去后院挑间客房住下。

    蔡府的后院就丰富多了,成片的竹林分布小道两侧,隐约可见竹林中还有些人工对切的怪石,偶尔岔道外还有一两间小小的木屋藏在竹林深处。

    刘彦不得不佩服这个时候的文人是真的会享受,连个后院也能弄出园林的感觉来,果然是骚气,不过想到自己也能跟着骚气,刘彦心情顿时大好。

    有句话说得好,人是最容易适应陌生环境的,尤其是没心没肺的人。刘彦丝毫不觉得蔡府是他第一次来,就像是来了无数次的熟人一般,在小院中转来转去。倒也不能怪他,毕竟对于他来说,整个世界都是陌生的,又何必在意在哪呢?

    转了久了,刘彦渐渐也就失了兴趣,准备原路返回客房,忽然听到耳边传来了悦耳的琴声,忽远忽近,勾起了刘彦的兴趣。

    竹林中的小道后面,有一间阁楼,被怪石所遮挡,阁楼有两层,琴声便是从那二楼传出来的。

    刘彦心中大致明白了是何人弹奏,蔡邕的小女儿蔡琰亦是精通音律,如今也在府中,这琴声大概就是蔡琰所奏。想到那清秀的面庞,刘彦忍不住笑了笑,似乎在感慨昨日在蔡琰面前装骚气的场景。

    貌似骚过头了,想到蔡琰昨日再也没看过他,刘彦有些难为情。

    听了片刻,刘彦头也不回的回房了。无他,总结来说,刘彦听不懂!这种附带内涵的琴曲,刘彦自认为没有这种风雅情趣,俗人,到底还是个俗人。

    回到房中,刘彦发现自己的衣物都已经放置好,想来是蔡邕特意命人去卢植府上取来的。这倒是将刘彦彻底留在府中了。

    休息了片刻,便有人来通知他卢植来了。刘彦立刻从床榻上跳了下来,对于卢植他是真的心存感谢的,毕竟这个时代不是每个人都会不看门庭收徒的,蔡邕和卢植算是特例吧。

    来到大厅,刘彦发现蔡邕和卢植在小声的交谈,而蔡琰也在,正安静的坐在蔡邕身旁静静的看着书,连刘彦来了也不看一眼,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

    “彦儿来了,刚好有些事与你商量。”蔡邕抬头见了刘彦,挥手示意他过去。

    刘彦不知道有何事会与他商量,毕竟他这个年纪,大多时候还是被决定的比较多,就算是婚姻大事,他也做不了主,当然,他不认为蔡邕和卢植在为他考虑婚姻大事。

    卢植将刘彦拉到身旁,与他说道:“彦儿啊,伯喈年前准备离京了,他想问你是否要跟随他离去。”

    这么快?

    刘彦还是忍不住问道:“为何先生不等过了年关呢?”

    蔡邕苦涩一笑,卢植却是解释道:“今日老夫已经将东观的事结清了,伯喈本身也是为了这东观石经一事才特意赶回京城,如今石经已成,自然是要离去。你且说是否要随着伯喈一同离去便是,若是留在京城,老夫自然亲自教导于你。”

    刘彦大体上是明白了,也就是说,蔡邕本身是戴罪之身,遇到大赦天下才得以自由,后又遭人诬陷,不得不浪迹天涯。后来不放心石经一事,所以才冒险回到京城,待石经完成之后才准备离去。

    蔡琰抬起头来,她似乎也很好奇刘彦到底会怎么做选择。

    “学生愿随先生离京,刘彦既已是先生的学生,自然要追随先生的步伐。”刘彦会怎么选择?那肯定是跟着走啊,这种时候刚好可以患难见真情,对于培养与蔡邕的感情是个很好的机会。

    蔡琰听罢,又重新埋入书本中,脸上也没有什么神情,看不出她的想法。

    蔡邕却是满意的很,他一直担心刘彦不愿意与他一起颠沛流离,而他也不想失去这个好苗子。如今听到刘彦这般说,才彻底放下心来。

    “恭喜伯喈收得贤徒啊!”卢植虽是遗憾,不过也没有太多的感慨,反而对刘彦的行为感到很是满意。

    “既然如此,老夫明日便启程回圉县了,子干多多保重!”蔡邕有些迫不及待的回圉县,虽然阳球早就死了,但是他得罪的人还是太多,还是远离洛阳为好。

    拜别了卢植,蔡邕便吩咐下人开始收拾行装。蔡府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蔡邕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书籍,据说多达四千余卷。成箱的竹简被搬上马车,蔡邕前前后后的照看,容不得有半点的差错,这些可是他的命根子。

    刘彦年纪小,只得在一旁看着,而且以刘彦的细胳膊小细腿的,蔡邕看着都不忍心让他帮忙。

    整个装车工作持续了整个下午,直到天色暗淡才完全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