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药不能停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快没钱了

    “不错!”齐宣威觉得房掌柜说的有些道理,这才点头再次坐下,“房掌柜说的不错,就那么个书呆子,还想着做生意?我呸……”

    “齐公子说的对,他想要做生意的话,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房掌柜干笑了一声,接着说:“他就算是真的做生意,那也需要本钱啊?他杨家有几个铜板,我还是知道的,除非他是大罗神仙,否则哪来的钱做生意?”

    “对,房掌柜说的有理,来来来……咱们满上,接着商量一下那块地的事情!”齐宣威挥手赶走了小斯,亲自起身,帮着房掌柜斟满了酒,笑着说:“杨家既然已经放出声音,说是要卖地了,那么房掌柜是什么意思?”

    房掌柜受宠若惊的双手端杯,急忙道:“上次杨家小子和我说,书局暂且歇业,想要转手做布帛生意,老夫觉得杨家小子是脑子坏了,跳河的时候撞倒了石头,人都撞傻了,所以才做这种失心疯的事情……”

    “对,肯定是脑袋撞傻了!哈哈哈……”齐宣威与齐宣武接着大笑。

    房掌柜一饮而尽,然后说道:“杨家操办了婚礼,已经是强弩之末,又抬出去几箱子的钱财,更让他们雪上加霜,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杨家现在区区几十贯钱都拿不出来,他们拿什么来做生意?上次在书局的时候,杨争小儿说要卖了城外的那块地,老夫觉得这事情只怕是真的,毕竟杨家现在怕是连锅都揭不开了!”

    “嗯,杨家卖地倒是让我心底高兴,只不过杨家若是典卖,而非断卖,那可怎么办?”齐宣威有些犹豫的道。

    房掌柜目光中闪过一丝狠戾,冷声道:“这还不简单?齐公子这些日子,只怕没少对那块地下手吧?杨家现在唯一的根基,便是城外的那块地,而杨家唯一的指望,便是去年冬粮的产出,如果冬粮无法产出的话,那杨家还能有什么?”

    齐宣威的眼珠子一转,哈哈大笑起来。

    房掌柜也笑了,“如果没了冬粮的租子,就算是他杨家小儿不想要断卖了那块地,到时候也由不得他了!”

    “房掌柜说的不错!”齐宣威大笑着,说:“杨家本来就是垂死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待我找人掘开了拒马河,让河水灌进了杨家那块地,杨争那小子便彻底的绝了希望!”

    房掌柜也是笑着点头。

    齐宣威大手一挥,说道:“只要我齐宣威能够把杨家的地搞到手,你们两人就是大功一件,房掌柜到时候随意出入我齐家,来我齐家做个管事,不比在杨家做个小小的掌柜,要强上了太多么?”

    “是是……不过杨家小儿最近风头正劲,那日在书局门前,他以衣护卷的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的,我们下手的时候可要估量一下!”房掌柜接连答应下来,小心的说道。

    “以衣护卷?只有傻子才干这样的事,我齐宣威做事一向稳妥,房掌柜尽管放心,这次杨家不死也要死,那块地必然是我齐宣威的!”齐宣威哈哈一笑。

    “是是……”房掌柜满面红光的说着。

    “来,喝了这一杯,祝我们马到成功!”齐宣威高举手中的杯子,哈哈带笑,如沐春风一般,让人觉得倍感潇洒。

    桌子另一侧的张管事笑了笑,眼神中有些厌恶,举起酒杯掩盖住脸上的变化,嘴角露出一丝讥诮般的笑容。

    …………

    …………

    “公子,您这是在画什么?”

    茶楼中,凝儿将一路上买来的布帛,全都扯了出来,五颜六色的铺在了桌子上,看着这些丝绸麻布,小脸上有些哀愁。自家公子带着她逛了半天的雄州城,买来了这些三尺长的丝绸麻布,花掉了大半的积蓄,这让她有些心疼。

    杨家一共没有多少钱,剩下的钱还要省着点花,谁知道这才半天的时间,花出去了十贯钱,这距离粮食收成的日子,还有大概二十几天,这样下去的话,只怕杨家连饭都要吃不上了!

    杨争没有理会她,手上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勾勒出了一个圆,在圆圈外面有一道道锯齿,这些锯齿看起来很大,密密麻麻的,让人感觉到有些不舒服。

    “公子?”凝儿见杨争没有说话,下意识的叫了一声。

    杨争皱着眉头,思考了半天,总觉得什么地方有些不对,只能够盯着这轮子,轻轻的摇头一叹。

    “公子,这不就是您昨天在书房里面画的东西么?这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的?”

    “当然是做大事的!”杨争抿嘴一笑。

    “怎么又是做大事的?”凝儿有些不满,自家公子这些日子,好像一直在用这个理由,不停的搪塞自己。

    “公子要做的事情啊,那可真的是天大的事情!”杨争笑着说。

    凝儿叹了口气,撅着嘴的说:“天大的事情,也没有比吃饭重要啊?”

    “咱们不是点了东西么?”杨争愣了一下。

    凝儿道:“凝儿不是说这个,凝儿说的是,咱们已经没有多少钱了,您又买来这么多的丝绸……”

    杨争无奈一笑,“那些丝绸也是做大事的!”

    凝儿顿时来了兴致,“公子,咱们到底要做什么大事啊?是不是真的要做布帛生意?然后把齐家压在身下?”

    杨争苦笑,没有理会凝儿,仍旧是皱着眉头盯着桌子上的水渍车轮。

    这时,一旁传来了脚步声,打断了杨争的思绪。

    杨争抬起头,看到一张笑脸,正对着自己,笑着询问道:“杨公子,真是巧,没想到在这里能够遇到你!不知道你嘴里的大事,又是什么大事?”

    杨争盯着这张有些儒雅的脸,脑子里渐渐的回想起来,这不是前些日子在拒马河岸边那位姓李的书生么?这位书生后面跟着的,正是那位面颊刺字的老仆人。

    “李兄……”杨争急忙起身,拱手做礼。

    李姓人哈哈一笑,压住了杨争的手腕,“不需要多礼,我也只是路过这里,恰好碰到了你在这里,顺便过来看看!”

    “李兄有心了!”杨争急忙示意。

    李姓人一笑,目光落到了桌子上的水渍,水渍还没有干涸,上面的图形还在。以他多年的学识,竟然一时间认不出这图形上,到底画的是什么东西。

    “杨公子,这是……你嘴里的大事?”李姓人指着桌子上的水渍。

    杨争尴尬的说:“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算不得是什么大事,没事的时候稍稍的研究了一下,也上不得台面!”

    “哈哈……”李姓人爽朗一笑,说道:“上次听到李公子的谈论,总觉得有些新奇,回去思考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弄清楚里面的深奥含义,这一次杨公子说的这么随意,想来又是有了什么惊天大论吧?”

    杨争尴尬一笑,有些不好意思。上次在拒马河边,本来是想要讲给那位‘杨姑娘’的,这位李兄恰好在场,索性便多说了几句,没想到对方竟然还记得。而且桌子上这东西,他原本没打算让人看到,毕竟自己能不能成功,到现在还不能够确定,而且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东西如果要想面世的话,至少也需要过个几百年,现在拿出来的话,只怕也会引起一阵的轰动。

    “一点点奇技淫巧而已!”杨争笑着。

    这时候,茶点已经被店伙计端了上来,杨争随口与李姓人聊了两句,这位李姓人便拱了拱手,转身向着临窗的桌子走去。

    两人本就不熟,不过是一面之缘,上来打个招呼已经是极为热情的事情,若是坐在一起喝茶,不免有些唐突。

    杨争急忙擦掉了桌子上的水渍,取出一块茶点,放到了嘴巴里细细的咀嚼了片刻,味道有些甜腻,口感却非常的好。

    杨争不免有些高兴,光是雄州城里的茶点,就已经到了这种层次,若是汴梁城里的东西,肯定要更加适合人去品尝吧?根据杨争的一部分记忆,他可是知道汴梁城内的美食,传扬了千年之久,例如万家馒头、官巷口光家羹,这些可都是鼎鼎大名啊!

    若是有机会的话,杨争还真的想要去一趟汴梁城,见识一下北宋的都城,到底繁华到了什么地步,也见识一下张择端画笔上的景致,是不是真的又那么精妙。

    与凝儿吃过了茶点,两人付了账钱,杨争对着邻桌的李姓人躬身施礼,见到对方还礼之后,便带着凝儿急匆匆的下了茶楼。

    两人出来还有着目的的,而且目的性非常明确。

    一上午的时间,两人几乎逛遍了雄州城内的布庄,而且对于布庄的货源,也有了一部分的了解,虽然杨争心里还没有决定,到底要不要接触布帛生意,但是对这方面的知识,倒是涨了一大截。

    从最后一家布庄出来之后,凝儿的脸上已经有了愁容。两人逛了这一天,扯来的都是三尺的布,什么都做不了,平白的浪费了好多钱财,现在凝儿身上只剩下了两贯钱,或者说杨家上下只剩下了这两贯钱。

    若是放在贫民百姓之中,这两贯银钱也能够支撑起一户人家,但是放在杨家的话,只怕也就坚持几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