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元
字体: 16 + -

第4章 失踪的皇帝

    值守廊里的空气更凝重了,当今皇帝喜欢出宫游乐的事情瞒得住别人,瞒不了在座的三公九卿们,但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皇帝这个荒唐的举动似乎具有了特殊的意味,那个“谶语”展示的画面像乌云一样压在每个人的心头,绝大多数人的脸色从凝重转向阴郁,从阴郁转向沮丧,彻底的沮丧。

    只有翟司徒依然优雅地喝着茶,东方弘脸上照旧挂着轻蔑的表情,居君微笑着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而刘苑则保持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他是“太傅”,名义上的最高官职,但其实并没有太多实权。在朝廷中真正掌握权力的还是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和“大司空”。从今天值守廊里的排位也可以看得出来,“大司马”是尊位,“大司徒”是尊位的对位,“大司空”靠近着尊位,而他的位子则紧挨着“大司徒”的位子,也就是说明,实际上他的位次在三公之后,九卿之前。虽然他此刻内心也非常焦急,但是却克制住焦急的心情,打量着众人。在这种紧急的时刻,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本性,他要好好观察一下这些“大夏”重臣们的表现。孔夫子说过:“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打破的,而眼前这些人就是最有可能打破堡垒的内部人。

    居大司马不知因为紧张,还是因为起得匆忙,病体有些不适,开始咳嗽起来。居君站在他边上,用手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刚才飞奔而出的小太监又飞奔了回来,说:“太后传话给各位大人。”众人赶紧站起身来,双手作揖,洗耳聆听。小太监接着道:“当务之急是找到皇上,各位卿家也赶紧想法子应对这场天灾。”众人听完,都起身坐回到座位上。

    “太常卿”史公道:“赶紧飞雁传书‘东都’留守冯鹰,让他调查和通报灾情。”

    “大司空”何光也接着对翟司徒说:“还要朝廷各部门都做好准备救灾赈灾,让‘仓曹’(政府粮食主管部门)准备下拨赈灾的粮食;让‘兵曹’(政府军事主管部门)安排救灾的军队;让‘尉曹’(政府运输部门)调配运输工具和人马。”

    九卿之一的“大鸿胪”(政府外交部部长)胡飞子道:“是不是通知一下‘黑墨教’,让他们也参与救灾,要知道‘黑墨教’虽然只在民间传播,但是教徒甚众,据说在天下三十六方都有分坛。在灾区,朝廷政令不能通达的地方,他们倒有可能有应对的力量。而且‘黑墨教’有专门通信的‘飞禽机’以及专门运输的‘自行机’,借助他们的力量,救灾能事半功倍……”

    居大司马听了不住点头,但翟司徒却打断了胡飞子的话,断然道:“这是‘大夏’立朝以来最大的天变,只有圣上能决定到底该怎么应对,我们所做的只是准备方案,让圣上来决断。你们无需多言,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找到圣上。”

    居大司马恍然大悟道:“是,是,翟司徒所言甚是。现在当务之急是先找到圣上。不过‘常安’那么大,怎么能尽快找到圣上呢?”

    他转头问“中常侍”张如道:“张公公可问过圣上寝宫的太监宫女们,圣上出宫是去向了哪里?”

    张如欠身道:“禀‘大司马’,这自然是盘问过的,圣上出宫时,并未曾告知去向。不过他们看到是和‘贵平侯’杜放一起出去的。”

    居大司马恨恨道:“又是这个杜放,每次都是这个杜放。想想杜家世代忠良,怎么出了这么一个败家子。”成皇帝和杜放看上去不像君臣的关系,倒像是一对好朋友,一对狐朋狗友。成皇帝甚至自称为“贵平侯”家人。两人经常一起微服出游,而且出游从来没个固定的去向,就是由着性子,四下胡闹。有时到“酒坊”喝个烂醉,有时到某个贵族家里寻欢作乐,有时到“赌坊”输个精光,还有时到“歌舞坊”肆意放纵。这杜放是前代“大司徒”杜严年的儿子,性情却和老成持重的杜严年完全不同,轻佻散漫,目无法纪,竟敢勾引皇帝沉溺于酒色游玩之中。居根觉得此人该死,大大的该死,“大夏帝国”所有问题的根子就在这个杜放身上。

    居大司马问众人道:“各位大人,该怎么尽快找到圣上呢?”

    东方弘挑了挑眉,朗声道:“禀‘大司马’,‘常安城’虽大,但尽快找到圣上倒也不难?”

    居根不太喜欢他说话的做派,不过也好奇他有什么主意,回道:“怎么个不难法?”

    东方弘道:“圣上必然还与‘贵平侯’在巡游之中,巡游时,必然点着灯。而现在已过了子时,正是深夜之时,全‘常安’也没几家几户会亮着灯。臣掌管着‘南军’(宫廷警卫部队),只要让‘南军’分成四队,分别在‘常安’城的东西南北城挨处找亮着灯的所在,特别是东市西市的‘酒肆’,‘歌舞坊’,‘赌坊’以及与‘贵平侯’相熟的贵族的府邸,就必定能很快找到圣上。”

    居根略略点头,不过神情却凛然道:“虽然你是‘卫尉’,但是‘南军’的调动,没有本‘大司马’的号令,谁也动不了。”

    东方弘收敛了脸上的傲气,赶紧躬身道:“那是,那是,‘南军’以及在下都得听居大人的号令才能行事。”

    居根问翟司徒道:“‘司徒’大人以为如何?”

    翟司徒点头道:“这个法子倒也不错,还是东方大人有办法。”

    居根听他赞扬东方弘,就转头问身边的居君道:“你以为如何?”

    居君道:“臣在想,一方面要找到圣上,另一方面要有万全之策说服圣上赶紧回宫。”众人一听觉得有理,居君想得明显更深了一层。深夜之时,皇帝是微服简出,哪怕“南军”找到了皇帝,怎么让他相信这些军队就是朝廷派出的,而不是有居心叵测人的阴谋;又怎么让他相信发生了超级地震,并说服他立刻赶回“未央宫”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居根满意地点头道:“你有什么法子?”

    居君道:“在下有一个想法,请‘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及各位大人定夺。我想首先把‘南军’分成8队,每队都按照地图,按照刚才东方大人所说,负责搜索‘常安’城内的灯火明亮处。每队人不要太多,否则会引起‘常安’百姓不必要的恐慌。其次让‘太史令’张大人把此次地震的正式文书誊抄8份,盖上‘太常’的官印,并请张公公到内宫,请太后盖上太后的印玺,分发给8队‘南军’,让他们见到圣上时,把文书交给圣上,并告之我等都在‘未央宫’等候圣上,圣上必然一看便知前因后果。另外,圣上贴身的侍卫赵一飞是‘太傅’刘大人的弟子,也请刘大人派出8个赵一飞的师兄弟,他们师出同门,一方面熟悉,见面好说话;另一方面必然有彼此特别的联系方式。有他们在,能更快地找到圣上。”

    居根连连点头道:“此言所虑甚是。”

    翟司徒也抬起头,赞许道:“居贤侄这才是心思慎密,居氏果然世代俊杰,藏龙卧虎。”他一句话,把在场两个人姓居的都赞美了一遍。

    居根听着很受用,心情舒坦了一些,赶紧道:“就按此言行事,各位大人速度要快,尽早找到圣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