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当球长
字体: 16 + -

第九章 深入人心(1)

    “你们的法律知识学的怎么样,特别是我昨天给你们的两本法律,你们研究得怎样样了?”

    学校里有十个专攻法律的人,这是李明早先专门培养的。为了让这些人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李明过去的一年多都没有给他们安排其他事务。今日李明过来学校,就是为了正式启用这些人。

    “我们学了一年多的时间,基础的法律知识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但更专业的知识,现在还完全不行。”人群中最前面的一位女学生回答道。

    这位女学生叫王秋莹,长着两个晶莹透彻的大眼睛,像是充满着智慧。

    王秋莹是山谷基地学校最早的一批学生中的一员,今年年初刚从山谷基地的学校转移到根据地学校。

    作为当时那批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学生,王秋莹进学校时只差1个月就满十六岁了。也因为这样,当时她父母还打算隐瞒她的真实年龄,不让她进学校学习。若不是她鼓起勇气找到李明说明情况,很可能就没有机会进学校了。

    王秋莹是一位很有头脑的女孩子,从小就很懂事,对人情事故明白的也早,知道自已的命运也会像其他大明的女孩子一样,到了年纪就会被父母嫁出去相夫教子。

    王秋莹不喜欢这样的命运,暗地里也想过反抗,但她又清楚的明白,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劳的,在这种社会中,敢于反抗的人永远不会有好结果,特别是女人,结局往往很凄惨。

    王秋莹是不幸的,因为她们村遇到了饥荒,她和家人不得不逃荒,且在逃荒的途中她差点被父母卖给他人当养童媳;但王秋莹又是幸运的,因为对方嫌她年纪太大,所以最终也没有被卖掉,也因此最后辗转反侧来到了商洛,被收容进了山谷基地,至此摆脱了那悲惨的命运。

    因为自身的遭遇,王秋莹在学校中学习非常努力。

    王秋莹一直记得李明在开学典礼上说的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王秋莹除了想改变自身的命运,还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她想改变大明所有妇女的悲惨命运。

    当李明在学校中一一询问众人梦想时,王秋莹将这个梦想告诉了李明。李明听了她的梦想后很为这个姑娘感动,因此告诉她想要实现这个梦想,有一个最好的武器--法律。

    李明很清楚,想要保障自由与民主,法律是最坚实的武器,因为它能让所有敢于挑战自由与民主的人受到惩罚。因此李明一直想培养一批法律人才,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领头人,而王秋莹的出现刚好符合李明的要求。

    王秋莹听从了李明的意见,知道原来可以用法律来实现梦想,于是在学校中非常刻苦地进行学习。

    从一字不识到完全掌握3500常用字,从不知法律是何物到基本了解法律基础知识,王秋莹只用了一年零两个月。

    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在后世一个初中毕业生才能掌握3500常用字,且很多初中生对法律一窍不通。虽然王秋莹不像后世的学生那样需要学习各种知识,但一年多就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李明也不得不惊叹。

    十个学生中除了王秋莹,还有七个女孩子,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女孩子,也是因为王秋莹的原因。她在学校里一直宣扬她的梦想,得到了一些女生的认可,因此也一起陪她专攻法律。

    “这没事,专业的法律知识你们以后可以慢慢学习,现在只要能够应付目前的局面就可以了。”

    李明对众人的进步很是满意,以他们目前的能力,只要做好准备工作,审判这些俘虏的山贼,想来应该不成问题,相反更让李明的担心的是怕他们在审判山贼时掺杂个人感情,不能公平、公正的进行审判。

    因此李明慎重补充道:“从今天起,你们将开始正式负责根据地内的法律问题了。我希望你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不要掺杂个人感情。不管你有多厌恶,多憎恨,也不管你有多同情,多喜欢,你们都应该秉公办案。告诉我,你们能做到吗?”

    “能做到!”十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很好!”说完,李明正式向十人颁布任命书。

    隔日清晨,王秋莹从家里出门,走在通往法院的路上。那是一幢刚建成的水泥建筑,位于根据地西面的山顶上,昨天才划归为法院。

    在温暖的阳光下,王秋莹看着万物复苏的大地,心底涌出一阵温暖。

    昨晚,王秋莹回到了许久没有回去的家。因为去年自已反抗父母的行为,导致父母对自已的意见很大,因此王秋莹这一年多来除了过年的时候,其他时候都没有回家,而是一直在学校学习。

    昨天,李明已经正式任命王秋莹为首席大法官,然后粘贴了公告,并通过广场上的喇叭进行了宣告。这一决定对根据地的冲击很大,因为王秋莹是根据地的第一位女性主官,并且还是具有相当大权力的官员。

    虽然根据地一直在宣讲男女平等,但一直也没有得到众人的重视。

    在众人的观念中,女人做官那是不敢想像的,就算根据地一直在宣传男女平等,根据地众人的观念也没有完全改变过来,最多以为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去工厂做工而已。

    事实上李明早就想任命女性主官了,但因为流民在逃荒过程中最先选择卖女儿,导致接收的流民中女孩非常少,使得学校的学生中大部分是男孩,这一情况直到董部长从陕北两镇输送流民才开始好转。

    虽然之后学校中女孩子逐渐增多,但因为学习时间短,能力普遍比较低,因此也没法重用。

    王秋莹的父母也在根据地,父亲在何立手下的施工队干活,母亲则在根据地的大食堂做饭,因此第一时间就得知女儿被任命为首席大法官的消息。

    对于这个女儿,王氏夫妻二人有着说不出的难受。曾经女儿是一个多么懂事的人,从小就知道帮家里干活,分担家务,但怎么也没想到,女儿为了进学校,第一次反抗了夫妻两的决定。

    因从小接受的都是封建礼教的熏陶,王氏夫妻一直秉承着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对王氏夫妻二人来说,他们一直认为自己很爱自已的女儿。从逃荒路上打算卖掉行为,到不让女儿读书的做法,其实都是为了女儿好。卖掉女儿是希望她不再过上没有未来的逃荒生活,不让女儿读书是为了让她早点赚钱,这样未来就可以找个好人家出嫁。

    因此,王氏夫妻二人得知女儿找到李明,揭露他们隐瞒女儿的真实年龄后,受了很大的打击。

    自此,王氏夫妻二人与女儿形同陌路。

    当得知女儿被任命为首席大法官的消息后,王氏夫妻二人大吃一惊,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已以前的做法是否正确,也因此昨晚二人在家里见到女儿后,一直很尴尬,不知道说什么话。

    王秋莹一回想起昨晚的情景,嘴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自已终于让父母二人知道他们的想法和决定是错误的,而自已的决定才是正确的。

    父母二人昨晚那尴尬的表情王秋莹都看在心里,但她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她知道随着时间流逝,自已与父母之间的隔阂终究会过去。

    今日,王秋莹去法院的路上特别热闹,几乎每一个路过的人都向她打招呼。原本,王秋莹一直在学校学习,没什么名气,也没多少人认得她,但昨日的任命告示却一下让她成为了根据地的热门人士,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这位刚上任的首席大法官。

    王秋莹来到昨天刚腾出来的法院里,发现除了自已其他人已经都到了。

    “你们今天怎么都这么早啊,我还以为我是最早的呢!”

    “秋莹姐,我们这不是昨晚都兴奋的睡不着嘛,因此今天一大早就来到这里了,打算整理一下资料,为几天后的审判做好准备,不辜负校长的期望。”

    说话的是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孩子,长发垂肩,长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年龄不大,约莫十三、四岁,而她所说的校长就是李明。

    “是啊,秋莹姐,平时在学校你都是最先起床的,今天让我们早起一次也是应该的啊。”坐在最里边靠窗的一位男孩子说道。

    “好了,不说了,我们赶紧整理资料,争取早点收集好足够的证据,早日开庭审理山贼俘虏及其家眷。”

    王秋莹制止了大家的闲聊,她觉得现在还不是闲聊的时候,等成功完成山贼的审判后再聊不迟。

    听了王秋莹的话,众人也不再闲聊,开始处理自已的负责的事务。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就是半个月。

    在这十五天中,王秋莹带领团队起早贪黑,走遍了各个村寨,找到了许多受害者和证人,搜集了大量山贼团伙的犯罪事实和证据。

    虽然因为时间紧迫以及条件所限,无法完全搜集山贼团伙的所有犯罪事实和证据,但已经搜集的资料已经可以作为审判依据了。

    因此当李明得知情况后,立即让王秋莹开始进行审判工作。

    为了让根据地内的民众亲自感受审判的过程,根据地的广场台子上搭建了一个临时的法庭,并且当天根据地内除了一些重要的岗位,其他岗位都停工参加公审大会。